APP下载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公司创业投资研究现状、主题与展望

2021-09-27戴维奇

创新科技 2021年8期
关键词:新创创业投资文献

戴维奇 ,王 铱 ,周 丹

(1.浙江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2.浙江省“八八战略”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18)

1 引言

当今时代,数字技术快速变革,外部环境高度不确定。为在不确定的环境中把握新机遇并保持原有竞争地位,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注意力放在开展公司创业(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尤其是外部公司冒险(External Corporate Venturing)活动上。公司创业投资(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即CVC)作为外部公司冒险的一种形式,是指非金融行业的在位企业对新创企业进行的少数股权投资活动[1]。由于公司创业投资仅需相对较低的资源投入,且具有战略上的灵活性,其已成为企业获取更多外部资源和知识、促进自身创新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2]。在此背景下,学界围绕此现象从不同理论视角进行持续的探索,使得公司创业投资成为公司创业、创业投资、战略管理和创新等诸多领域的热门话题。

经过多年的探索,公司创业投资研究已积累了丰富的成果[3-5],但鉴于公司创业投资涉及公司创业、创业投资、战略管理和创新等多个领域[6-8],包含在位企业、新创企业以及投资组合单元等多个主体[9-10],且不同领域学者研究的视角也存在差异,目前公司创业投资研究呈现“零散化”的特点,缺乏一致的体系和框架。因此,对核心研究议题的总结以及对研究框架的构建亟待加强[11]。而随着我国公司创业投资实践的不断发展,公司投资者急需理论指导[12]。鉴于此,进一步归纳和梳理公司创业投资研究成果,深层次地探究其发展脉络与演变历程,洞察其研究热点与发展前沿显得极为迫切。基于此,本文梳理了公司创业投资领域的相关文献,挖掘当前研究的知识结构、知识体系以及未来研究热点与趋势,供未来公司创业投资研究者和实践者借鉴参考。

具体地,本文以1980—2020年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公司创业投资文献为对象,首先,通过文献计量分析,概括公司创业投资研究现状,对该领域文献的发表数量、演进脉络、高水平国家和科研机构、核心作者以及高被引文献等进行分析;其次,追溯公司创业投资的内涵与定义的发展,把握其概念;再次,通过关键词共现分析与文献回顾,提炼公司创业投资研究的主题内容和前沿热点,对公司创业投资的目标与动机、影响因素、绩效效应以及其与其他公司创业方式的关系四个研究主题进行系统梳理;最后,在评述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未来研究展望。

2 研究设计

2.1 数据来源

为保证数据的权威性、相关性和可信度,本文以WOS作为文献检索数据库,并选取其“核心合集数据库”进行检索。具体检索方法是以“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或“Corporate Venture In⁃vestment”为主题,并选择商业、管理、经济和管理科学研究领域的论文和综述进行检索。最终文献来源包括《商业冒险》(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JBV)、《战略管理》(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SMJ)、《战略创业》(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 Journal,SEJ)和《创业理论与实践》(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ETP)等主流期刊。前十位来源出版物如表1所示。因受数据库使用年限的约束,检索时间跨度设为1980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为获得准确的结果,本文手动审核每篇文章的标题、摘要和关键词,进行去重处理,最终构建了包含130篇外文文献的数据库。

表1 来源出版物

2.2 研究方法

本文使用文献计量方法,并结合文献回顾加以分析。文献计量是一种客观的和经验化的方法,能够揭示科学领域理论基础的结构和发展[13-14],并进一步识别科学领域的作者群体和研究主题[15]。具体地,本文采用CiteSpaceⅤ可视化软件进行复杂网络分析,得到知识图谱。以节点代表分析对象——节点越大表示出现频次或被引频次越多;节点间的连线表示共现或共被引关系——连线越粗表示关系强度越大[16]。

在运行CiteSpaceⅤ软件时,本文将“Time Slicing”数据的切分年代设置为“1980—2020”,时间切片为1年,“Term Source”聚类词来源同时选择标题、摘要和关键词三项,在阈值选择标准中将Top N设置为50,Top N%设置为10%,可视化模式选择“Cluster View-Static”和“Show Merged Network”,“Nodetype”节点类型根据各阶段要求进行调整,并由不同网络节点设置相关阈值,进行计算分析。

3 公司创业投资研究现状分析

3.1 文献发表量分析

由图1可知,1980—2020年公司创业投资文献发表量呈波动增长趋势。以2004年和2014年为两个分界点,公司创业投资研究可划分为三个阶段:①2004年之前(1980—2003年)是早期萌芽阶段,公司创业投资文献发表数量少且存在发表年份断层的现象,年均发表文献数量不足1篇;②2004—2013年是平稳发展阶段,年均发表文献数量6篇;③2014年及以后进入深化发展阶段,文献数量呈明显的波动增长趋势,高峰期出现在2016年(18篇)。

图1 各年份文献量统计(1980—2020年)

3.2 演化路径知识图谱分析

利用CiteSpaceⅤ软件能生成基于共被引文献的演化路径知识图谱,学者们可据此来了解某领域研究的关键成果和整体发展进程[17]。本文以“Cited Reference”为网络节点,得到共被引文献的作者时区图谱(图2),并进一步结合文献内容分析,归纳了初始萌芽、平稳发展到深化发展三个阶段的代表作者及其研究内容。在早期萌芽阶段(1980—2003年),文献主要分析公司创业投资的内涵、类型、目标和研究视角等;在平稳发展阶段(2004—2013年),研究内容逐步演化为公司创业投资的动机(如组织学习与资源获取等)以及绩效效应(包括财务绩效、创新绩效与综合绩效等);到了深化发展阶段(2014—2020年),学者们主要从公司创业投资组合多样性、战略价值、公司创业投资与传统风险投资的比较、公司创业投资与其他公司创业方式的关系、高管团队和管理人员的战略作用等方面展开研究,具体如表2所示。

图2 共被引文献的作者时区图谱

表2 各阶段公司创业投资研究简况

3.3 主要国家及机构分析

本文选择“Country”和“Institution”为网络节点,可得到有关公司创业投资文献的国家(地区)和机构分布图(图3)。首先,就文献发表的记录频次和中心度而言,美国处于领先地位,产出贡献最大。其中,华盛顿大学、德雷赛尔大学和杜克大学等高等学府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次,以英国为首的包括德国、瑞士、荷兰等欧洲发达国家在该研究领域也贡献了重要力量。最后,中国、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的贡献也逐渐增大。总体而言,从来源国看,文献的地域分布相对分散。

图3 主要国家(地区)与机构分布知识图谱

3.4 高产和高被引作者分析

本文分别以“Author”和“Citedauthor”为网络节点,可得到高产作者和高被引作者共现图谱(图4)。由表3文献高产和高被引情况来看,该领域最核心的作者是伦敦商学院的Dushnitsky教授,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公司创业投资的动机、价值创造以及所投新创企业的创新绩效等。此外,根据CiteSpaceⅤ软件对130篇文献的2 265篇参考文献进行计量分析,检测到除Dush⁃nitsky外,Siegel(1990)、Chesbrough(2002)、Ahuja(2005)和Keil(2008)四位作者的中心度在0.1以上。他们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公司创业投资与传统风险投资的比较、公司创业投资的创新绩效与战略价值等。Basu(2013)的研究出现Burst值,即2013年其发表的论文《External Venturing and Discontinuous Strategic Renewal:An Options Perspective》的被引频次出现激增情况。Basu从实物期权视角研究公司创业投资的结果,激发了学者们的兴趣[18]。

图4 高被引作者共现图谱

表3 高产和高被引作者分布

4 公司创业投资的概念界定

在不同阶段,不同学者基于公司创业投资实践发展的特点给出了不同的定义[19-20,1,21-22]。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新兴技术和经济强劲增长的推动下,在位企业对新创企业的股权投资出现爆炸式增长。Gompers和Lerner(1998)将公司创业投资定义为由成熟企业对未上市新创企业发起的股权投资[21]。尽管21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破裂,风险投资市场出现短期下滑,但公司创业投资仍是在位企业的一项重要活动。为解释这一现象,Chesbrough(2002)重新审视了公司创业投资的内涵,将其定义为直接投资于外部创业企业的企业基金,不包括企业内部投资或通过第三方的投资[20]。在此基础上,Dushnitsky和Lenox(2006)将公司创业投资定义为在位企业(又称公司投资者)对私人持有的新创企业进行的少数股权投资,并强调了三个要点:第一,相比财务回报,公司创业投资可能带来的战略收益对在位企业有着更大的激励;第二,公司投资者所投资的新创企业是私人持有的,在法律和其他方面独立于公司投资者;第三,在位企业获得新创企业的少数股权。大多数研究沿用了这一概念[1]。

之后,学者们对公司创业投资的作用和价值进行了讨论。例如,部分学者强调了公司创业投资“技术窗口”的作用[3]。不少学者关注在位企业通过与拥有新技术的创业型企业互动学习,获取新知识和新技术,从而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公司价值[1]。也有部分学者指出,公司创业投资作为一种实物期权创造机制,能通过减少后续投资的不确定性,促成企业之间的联盟活动[22]。还有研究认为,公司创业投资能作为一种“预警机制”,塑造企业关于现有能力空洞的认知,并引导高层管理者关注技术变化与不连续性的挑战[5]。近年来,学者们越来越多地关注公司创业投资在新创企业以及创新生态系统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公司创业投资作为在位企业外部“开放式创新”的途径,在新创企业首次公开发行(Initial Public Offering,即IPO)过程中发挥认证、咨询和监督作用[19],并促进企业创业生态系统的建设[23]。

虽然学者们关注的视角不尽相同,但在一些关键方面已形成共识:第一,从事公司创业投资的主体是成熟的、有明确主营业务的非金融类在位企业——这是公司创业投资区别于传统风险投资的最重要标志;第二,被投资的企业是私人持有的新创企业;第三,只涉及少数股权投资,从而区别于其他股权类投资行为,如收购和合资等;第四,公司创业投资兼具战略和财务双重目标,且一般而言战略收益占主导。综上,公司创业投资是指有明确主营业务的非金融类成熟企业,出于财务收益和战略协同双重目标,对新创企业进行的少数股权投资。有关公司创业投资内涵的研究进展如表4所示。

表4 公司创业投资的关键内涵

5 公司创业投资研究的主题内容分析

5.1 基于关键词共现的研究主题识别

关键词共现分析是科学计量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也是文献内容分析过程中常用的分析方法[24]。本文以“Keyword”为网络节点,可得公司创业投资研究文献的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图5)。其中,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公司创业投资)是该领域共现频次最高的关键词,其次是In⁃novation(创新)、Performance(绩效)和Firm(企业),表明公司创业投资领域的研究大多以企业为研究对象,探究公司创业投资的创新价值与绩效效应。此外,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研发)、Knowledge(知识)和Absorptive Capacity(吸收能力)也是这一领域的关键词,表明公司创业投资与创新、战略管理关系密切。此外,前十的高频关键词中还包括了Investment(投资)、Acquisition(收购)和Government(治理),体现了公司创业投资研究对其他投资方式、外部公司冒险模式和公司治理因素的关注。

图5 关键词共现图谱

根据关键词共现时间线图谱(图6),本文可以进一步识别近几年的热点研究。其中,Entre⁃preneurship(创业)、Start Up Firm(新创企业)和Entrepreneurial Venture(创业型新创企业)等关键词出现频次高,表明新创企业成为公司创业投资研究的重要对象。另外,Diversification(多样性)、Impact(影响)、Information(信息)和Value Creation(价值创造)等关键词也频频出现,说明公司创业投资研究日益重视投资组合多样性及其价值创造机制。值得注意的是,Syndication(联合投资)和Model(模式)等关键词也多次出现,表明该领域更多地将公司创业投资与其他公司创业模式进行整合性分析。总体而言,公司创业投资研究呈现出与战略管理、创业以及创新等领域交叉融合的趋势。

图6 关键词共现时间线图谱

5.2 基于文献回顾的研究主题梳理

在文献计量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结合文献回顾方法,对公司创业投资的目标与动机、影响因素、绩效效应以及公司创业投资与其他公司创业方式的关系四个研究主题进行系统梳理。

5.2.1 公司创业投资的目标与动机。20世纪90年代末,在新技术和新经济的冲击下,公司创业投资实践蓬勃发展。学者们对在位企业公司创业投资的目标和动机进行了较多的探讨,认为公司创业投资实践需要权衡企业财务回报与长期战略目标,其中,战略目标相对而言更为重要。例如,Sykes(1990)指出,识别新机会和发展业务关系是在位企业进行公司创业投资的首要战略目标[25]。Kann(2000)认为,在位企业进行公司创业投资的战略目标包括:①外部研发——通过获取新创企业的新技术来填补企业技术组合中的空白或提高对战略盲点的认知,从而提高内部研发能力;②加快进入新市场——利用新创企业的资源和知识,积极寻求进入核心业务边界之外的新市场;③刺激需求——通过支持拥有互补技术、产品或服务的新创企业来刺激市场需求,增加企业自身的销售业绩[26]。Dushnitsky和Lenox(2006)则将企业进行公司创业投资的战略动机划分为技术寻求型和需求促进型两类。技术寻求型指企业将公司创业投资作为一种识别具有威胁性新技术的早期预警机制。通过公司创业投资,企业可接触和识别新产品、新服务和新技术,改善企业现存固有生产模式,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以此获得更多的创新绩效产出。而需求促进型指在位企业通过公司创业投资支持新创企业,从技术上发展业务关系和产品市场上刺激需求两个维度获取更多公司价值[1]。在此基础上,Lantz,Sahut和Teulon(2011)将在位企业的投资动机进一步细分为技术兴趣、增加内部研发价值、市场追踪和经验效应、采用新实践和财务收益五种类型[27]。

相对而言,从新创企业角度研究公司创业投资动机的文献较少。已有研究主要关注新创企业通过接受公司创业投资获得的价值增益[28-29]。例如,Maula(2001)的研究指出,新创企业出于资源、知识和技术背书三个目的而接受公司创业投资[30]。首先,新创企业从其公司投资者处获取互补性资源,包括财务资源、生产性资源、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等。新创企业利用在位企业的相关制造资源助力生产活动,拥有更多机会进入在位企业的实验室并接触研发设施,从在位企业获得更多互补技术与专业人员输入,以此弥补新创企业创新和价值创造活动的资源缺口[10]。其次,新创企业从其公司投资者处获取技术和管理知识,学习和借鉴在位企业的制造知识、研发知识、管理经验和运营经验,提升企业生产和创新的动态能力,以此弥补新创企业的知识短板[31]。最后,新创企业受益于其公司投资者的技术背书效应。新创企业通过接受成熟在位企业创业投资的方式,积极与行业主导企业建立联系,进一步以在位企业的声誉作为自己的背书,提高了其在市场竞争环境中的声誉和地位,最终促进企业在客户、供应商和其他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那里建构合法性,推动企业的商业化进程[32]。

5.2.2 公司创业投资的影响因素。现有研究对公司创业投资的影响因素从外部环境与企业内部特征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例如,Dush⁃nitsky和Lenox(2005)认为,技术变化率、行业资源冗余和知识产权制度等环境层面的因素,以及资源、现金流和吸收能力等企业层面的因素,对促进公司创业投资具有重要作用[9]。

从外部环境看,在位企业在技术迅速变化、高竞争强度以及弱独占性的行业中参与更多的公司创业投资实践[2]。市场不确定性对公司创业投资也具有促进作用——当市场不确定性很高时,在位企业更有可能进行公司创业投资实践,并且投资的不可逆性强化不确定性对公司创业投资的促进作用[33]。相较而言,企业内部因素的影响作用更大,且内外部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例如,Basu,Phelps和Kotha(2011)研究指出,具有强大的技术和营销资源以及丰富的公司创业投资经验的在位企业,拥有更多机会和更强动力去追求公司创业投资。而Basu(2011)指出,企业内部特征能弱化行业环境因素对公司创业投资关系形成的影响。

现有研究主要是基于不同理论视角来分析内部因素对公司创业投资的影响。Sahaym,Steensma和Barden(2010)基于吸收能力视角,发现企业内部研发提高了在位企业发现新创企业机会的能力,促进其进行公司创业投资[34]。Gaba和Bhattacharya(2012)借鉴行为理论,发现公司管理人员对于创新绩效目标的期望是公司采用或终止公司创业投资实践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当企业实际创新绩效高于管理人员期望时,公司开展创业投资实践的可能性会降低,并且在已进行公司创业投资的情况下,终止公司创业投资的可能性增加[35]。Dokko和Gaba(2012)基于制度理论,发现执行公司创业投资实践的管理人员的职业经验对公司创业投资关系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具有传统风险投资职业经验的管理者在投资实践中追求高财务回报,而具有公司创业投资职业经验或具有契合技术经验的管理者在投资实践中更具战略导向而非财务导向[36]。Gaba和Dokko(2016)基于组织学习理论,发现公司创业投资的放弃行为不仅受外部社会参照组织的影响,也受公司内部的投资实践经验以及员工配置情况的影响。在位企业拥有公司创业投资经验越多,放弃公司创业投资实践以及受其他社会参照组织影响的可能性越小[37]。基于关系视角的研究也颇为丰富,Hill和Birkinshaw(2014)研究表明,公司创业投资实践的成功与企业建立牢固社会关系的能力密切相关,包括公司内部与高级管理人员、业务单元经理建立关系的能力,以及公司外部与传统风险投资者建立关系的能力[38]。Kim等(2019)的研究进一步证实,当在位企业有机会主义倾向,且在位企业和新创企业之间有直接社会关系时,新创企业与在位企业之间的技术联系将极大地阻碍在位企业的公司创业投资决策;相反,当在位企业不存在机会主义倾向,且新创企业与在位企业有直接或间接社会关系时,技术联系将有力地促进公司创业投资关系的形成[39]。Hellmann和Puri(2002)聚焦于新创企业与公司投资者之间的二元关系来分析新创企业是否接受公司创业投资,研究发现,当新创企业与在位企业的技术互为替代关系时,考虑到新技术可能存在被剥夺和盗用的风险,新创企业往往会选择联合投资方式,如风险投资辛迪加(Venture Capital Syndi⁃cate),而不是直接接受公司创业投资[29]。Dush⁃nitsky和Shaver(2009)进一步强调,新创企业在做出是否接受公司创业投资的决策过程中,既要考虑公司投资者可提供的多种增值服务,又要考量在位企业可能模仿盗用其新技术与发明专利的可能。当新创企业与在位企业是同行业潜在竞争对手,且其所处行业知识产权制度薄弱时,新创企业往往不会接受公司投资者[40];反之,当新创企业与在位企业是互补关系而不是潜在竞争对手时,新创企业则很有可能接受公司投资者[41]。

5.2.3 公司创业投资的绩效效应。现有公司创业投资的后果研究主要从在位企业和新创企业两个角度来探究公司创业投资对企业财务绩效、创新绩效和综合绩效等多方面的影响[42]。例如,Maula等(2009)认为,公司创业投资促进在位企业与新创企业建立社会互动关系,发挥组织间学习和战略协同效应,进而影响企业的经营绩效和价值创造[41]。

从在位企业角度看,以战略目标为导向的公司创业投资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财务绩效[1],推动在位企业发现最新市场需求,抓住更多潜在市场机会和并购机会,由此增加在位企业获得更高财务绩效的机会[43]。相比而言,公司创业投资对在位企业的创新绩效有更深刻的影响。进行公司创业投资的在位企业更注重及时关注新出现技术的不连续性[5],通过获取更多外部创新知识,并将这些知识纳入其高度创新的产品中,从而丰富在位企业的产品开发成果[44]。Dushnitsky和Lenox(2006)进一步发现,进行公司创业投资的企业比未进行公司创业投资的企业的创新率更高[1],且其专利产出随着在位企业在公司创业投资中参与程度的增加而增加[45]。Hill和Birkin⁃shaw(2008)也证实,公司创业投资所具有的高激励、自治结构和阶段投资特征,促进企业产出更多的创新绩效[46]。Wadhwa,Phelps和 Kotha(2016)则认为,公司创业投资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存在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公司创业投资组合多样性与在位企业知识创造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适度的投资组合多样性更有利于提高公司投资者的创新绩效[47]。Hill等(2009)则聚焦于公司创业投资对在位企业综合绩效的影响,发现公司投资者可以通过向传统风险投资者学习投资经验,来获取更多有利的投资机会,进而提高其价值创造的能力[48]。Keil,Maula和Wilson(2010)的研究也证实,公司投资者的资源优势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在风险投资组合中的地位,促进企业获得更高的综合绩效[49]。Yang,Narayanan和Carolis(2014)进一步发现,在位企业投资组合多样性与公司价值创造之间存在U形关系[50]。

从新创企业看,公司创业投资对其绩效结果和企业成长的影响存在差异化结论[51]。一方面,公司投资者拥有充裕的现金流、运营资源、制造知识和营销能力,可为新创企业提供更多的资源、知识、技术和管理支持[52]。进而,若新创企业能充分挖掘公司投资者所提供的资源并加以有效利用,则将促进新创企业的创新和价值创造[53-54]。因此,有公司创业投资支持的新创企业表现出更高的创新率[55],特别是当公司投资者提供的可利用资源、知识数量和质量都比较可观,且新创企业与在位企业之间技术契合度强时,公司创业投资的正向效应最强,新创企业表现出更高的创新产出率[56]。Paik和Woo(2017)的研究也揭示了公司创业投资对新创企业研发强度的增强具有积极作用[57]。Maula,Autio 和 Murray(2005)则肯定了公司创业投资能帮助新创企业建立商业信誉,并为新创企业提供技术支持[58]。Keil等(2008)研究表明,公司投资者为新创企业提供更多的市场和技术信息,从而帮助新创企业在产品开发和市场竞争中占据更好的位置。Iva⁃nov和Xie(2010)研究发现,公司投资者提供的服务和支持在公司创业投资准备退出时能够转化为更高的IPO估值[59]。Wang和Wan(2013)的研究也表明,公司投资者的股权参与程度与新创企业IPO折价发行负相关[60]。另一方面,由于公司投资者服务于在位企业的整体战略,其对新创企业的创新活动存在偏好,在积极推动被投资企业进行创新尝试的过程中,“剥削”而非真正“培育”新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并牺牲新创企业其他创造市场价值的价值链活动[61],从而对新创企业的长期战略部署和持续发展产生专横影响[40,54]。Di Lorenzo和Van de Vrande(2019)发现,接受在位企业公司创业投资的新创企业更少使用其公司投资者的知识资产,也更少获得来自在位企业拥有相似技术能力的员工,从而不利于新创企业的知识获取和持续竞争优势开发[62]。Uzuegbu⁃nam,Ofem和Nambisan(2019)也发现,当新创企业在公司创业投资支持下进行过多创新尝试时,公司创业投资会阻碍新创企业以市场为中心的知识产权成果(如商标产出)发展,最终损害其综合绩效[11]。

5.2.4 公司创业投资与其他公司创业方式的关系。最近,学者们进一步探究公司创业投资与收购、联盟、合资等多种公司创业方式的关系。首先,公司创业投资与在位企业的联盟活动相互作用,并由此影响企业绩效。一方面,公司创业投资可能会遵循企业战略联盟决策[63]。例如,Dushnitsky和Shapira(2010)研究表明,在位企业通过联盟活动可获得更多的技术组合机会。因此,在此前提下会有更多从事公司创业投资的在位企业将这些技术进行商业化,以此获得更多的创新价值和财务绩效[64]。另一方面,公司创业投资也会影响企业战略联盟的形成。基于实物期权理论,公司投资者对新创企业的初始公司创业投资可视为期权的形成过程,而后续具有更强承诺的技术联盟可视为期权的行使过程。公司创业投资为在位企业提供有关新创企业的技术信息,并降低不确定性至可接受水平,从而使公司投资者能够在后续与新创企业建立更紧密的技术联盟关系[22]。

其次,Belderbos等(2018)发现,企业同时进行公司创业投资与技术联盟战略时,要避免两者在知识获取上的知识冗余,减少同时追求多样性所产生的管理复杂性、协调成本和资源限制问题,从而发挥公司创业投资与技术联盟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65]。进一步地,Cirillo(2019)将仅由母公司支持的公司创业投资与风险投资组合、联盟等外部学习战略进行比较,发现在不熟悉的技术领域,在位企业通过公司创业投资战略可以在孵化期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本,减少信息不对称和不确定性,由此为企业带来更高的创新产出[6]。

最后,公司创业投资也会影响企业收购活动。例如,Benson和Ziedonis(2010)研究发现,在收购溢价的基础上,公司创业投资对公司整体的并购决策有积极影响[66]。而当企业进行更多的探索活动时,比起较少组织承诺的公司创业投资战略,企业更愿意选择收购战略[67]。Ceccagnoli,Higgins和Kang(2018)则将公司创业投资与收购进行整合研究,发现在位企业所处的技术领域、外部不确定性、创新技术传递途径以及其所拥有的创新能力都会影响企业关于公司创业投资和技术收购的决定,并探究了在位企业选择公司创业投资而不是收购等其他外部技术获取战略的边界条件[68]。图7总结了公司创业投资领域主题内容的研究框架。

图7 公司创业投资领域主题内容研究框架

6 研究述评和未来展望

公司创业投资研究涉及创业投资、公司创业、战略管理和创新等多个领域。在过去40年里,研究者对公司创业投资多个主题进行了广泛的探索,从其目标与动机、影响因素、绩效效应以及公司创业投资与其他公司创业方式的关系等角度,得到了丰富的研究成果。首先,公司创业投资是企业扩展其研发战略的一种举措——从纯粹的内部努力转向吸收外部创新来源而进行开放式创新[69,3]。众多企业进行公司创业投资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得高额财务回报,更是将其作为与外部新创企业乃至外部市场接触和培育关系的重要途径[7-9,69-70]。其次,企业的公司创业投资实践与其用于创新投入的资源分配(包括研发支出、人员配置、补充资产等)以及其创新产出(包括专利产出、产品创新、商标产出等)存在密切关系[39,41,54,71]。最后,公司创业投资实践与企业总体的战略规划越来越契合,对企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4,6,10-11]。

概括而言,从研究内容看,公司创业投资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公司创业投资与传统风险投资的比较、公司创业投资的影响因素以及公司创业投资对企业绩效特别是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上;从研究对象看,公司创业投资研究主要探究其对在位企业或新创企业的影响;从研究情境看,既有研究大多基于西方发达国家背景,对新兴经济情境下的公司创业投资实践研究相对不足;从研究方法看,既有研究从案例研究逐步转向大样本实证研究;从研究视角看,既有研究主要运用实物期权理论、资源基础理论、资源依赖理论、知识基础理论等视角。随着公司创业投资实践的动态发展,新的研究机会不断涌现。例如,公司创业投资研究可拓展到对在位企业、其他关键利益相关者(如新创企业、公司创业投资单元和传统风险投资公司等)乃至整个创业生态系统各方的影响上,不断丰富研究的情境与边界条件,采用更多的理论视角进行系统研究。

第一,依托公司创业和创业投资的相关知识,深入探讨公司创业投资中宏观层面的环境和行业因素等作为调节变量的作用机理及影响效果。技术、市场的快速变革导致企业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动荡的行业环境迫使企业将战略选择的重点放在开展外部开放式创新上。学者们对企业决策的外部行业环境愈发关注,公司创业投资的前因和后果与行业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因此,未来研究可进一步关注宏观层面因素的调节作用,探究不同市场竞争环境下公司创业投资的阶段性特征与绩效结果,明晰环境不确定性等因素对公司创业投资与公司创业表现之间关系的权变作用。

第二,推动公司创业投资研究与创新和战略管理研究相结合,进一步探究企业进行公司创业投资这一战略决策的内在机制。公司创业投资的研究通常涉及不同战略决策之间的选择问题,如为什么成熟公司选择直接投资于外部新创企业这一开放式创新方式而不是授权股东独立行事进行内部创新?公司投资者为何以及应如何选择与组织外部的新创企业来合作?新创企业又该如何比较和选择公司投资者和传统风险投资者?现有研究主要聚焦于探究包括公司创业投资在内的不同公司创业形式的异同,揭示公司创业投资与传统风险投资的结构性差异[72]。未来可进一步探究企业采用不同公司创业形式的内在原因,阐明差异性结构背后的作用机制,将公司创业投资深度整合到企业资源管理、竞争优势开发等战略管理议题中。

第三,将公司治理的相关理论应用于公司创业投资研究中,探索战略和竞争优势的微观基础。微观基础讨论的核心是人力资源在战略管理进程中的作用[73]。公司创业投资为研究该问题提供了独特的场景。这是因为,公司创业投资将企业层面的创新战略扩展到企业范围之外,且高度重视企业高管团队与管理人员的知识积累、历史经验等个体层面因素对公司创业投资形成和绩效结果的重要影响[36,38]。因此,鉴于高管团队与管理人员对企业战略决策的制定与竞争优势的开发具有深远影响[74],未来可进一步从微观角度,探究企业高管的人口学特征(如高管任期、持股比例、文化水平、薪酬收入等)和心理特征(如注意力、风险偏好、身份认同、自恋等)对公司创业投资进程的重要作用。

第四,目前研究公司创业投资的理论视角还比较零散,因而整合不同理论视角或采用多理论视角开展研究将是未来的趋势。现阶段学者们主要从资源基础观、资源依赖观、知识基础观、实物期权理论等视角出发开展研究,未来可加强理论的整合,从多理论视角探究公司创业投资的过程、前因以及结果,拓展公司创业投资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第五,拓展公司创业投资的研究情境,尤其是重视基于新兴经济情境的研究。公司创业投资实践不断从西方发达国家扩散到发展中国家,新兴经济体中公司创业投资现象越来越普遍,因而公司创业投资已不再是少数发达国家企业的特权。相应地,发展中国家以及新兴经济国家在公司创业投资研究方面也将贡献越来越多的成果[75]。同时,随着公司创业投资变得更加国际化,未来研究可探索地域复杂性给公司创业投资带来的挑战。

第六,鉴于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创业生态系统蓬勃发展的实际,未来研究可将公司创业投资放在创业生态系统的范畴内进行讨论。谷歌、英特尔、高通、通用等国外企业以及联想、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小米科技、复星集团等国内企业,都积极参与公司创业投资,并基于此构建了开放式创新平台以及创业生态系统。因此,未来可进一步研究公司创业投资在基于平台的创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及其实现机制,将在位企业、新创企业、其他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统筹考虑,开展多层次、多范畴的系统性研究。

猜你喜欢

新创创业投资文献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结句的新创(外一题)——李清照《武陵春》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创投新政
广东省创业投资协会名誉会长李春洪:创业需要生态系统来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