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信平台的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中的应用

2021-09-27丁美幸王栋梅

罕少疾病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生理出院依从性

丁美幸 王栋梅

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 (河南 焦作 454001)

冠心病是由社会、环境、生理等多种因素导致人体血管中血液粘滞度增加而引发心肌缺血缺氧的临床症状群[1],患者常伴有心绞痛症状,生化检查多发现患者的血压、血脂异常。中老年人群是此病的高危人群,患者在发病后进行常规治疗, 但治愈率极低且病情易复发,由患病引发的心理焦虑和紧张一直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多样,治疗效果也与危险因素的控制情况有关,因此冠心病的二级预防非常重要。除生理层面的负面影响外,冠心病还会给患者造成心理层面的巨大打击,对其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均带来不利。由于PCI治疗也属于创伤性治疗手段,术后多伴随某些并发症,因此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关护理,研究发现,微信平台应用于临床护理路径存在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其在冠心病领域的研究资料有限,具有进一步探索的价值。本研究对240例冠心病患者分组实施不同的干预方案,以期改善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的效果,现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0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康复出院的240例冠心病患者为分析对象。纳入标准:根据冠心病诊断标准[2]确诊且病情基本稳定,被我科诊断为可以出院观察状态;阅读、沟通、精神状态无异常,可完全配合本研究的相关问卷;患者及其家属自愿、同意参与研究。

排除标准:确诊严重肝、肾、心、肺等功能障碍;存在心理障碍,需要治疗或处于治疗阶段;相关药物不耐受或过敏;随访失联。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120例),另一组为对照组(120例)。观察组:女57例,男63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68.22±7.14)岁,发病时间1~9年,平均发病时间(6.28±1.01)年,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56例,初中40例,高中及以上24例;对照组:女61例,男59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69.92±8.17)岁,发病时间1~9年,平均发病时间(6.09±1.12)年,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61例,初中34例,高中及以上25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出院后,两组均施行常规指导和教育:(1)由管床护士向患者讲解出院后的饮食注意事项、用药注意事项、运动与生活注意事项、并发症预防管理、定期复查等内容,提高其健康知识知晓水平;(2)每周进行一次电话随访,掌握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管理情况,给予鼓励和心理支持。观察组另施行基于微信平台的护理干预:(1)成立专护小组:小组成员相关科室的主治医生、护士和心理专护人员;(2)对所有专护人员开展统一培训和指导,减少研究过程中的偏倚,进行质量控制;(3)微信公众号干预:建立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每周一和周五8∶00准时推送关于冠心病的健康知识,包括发病原因、病理类型、饮食注意事项、用药指导、心理疏导、并发症防治等内容;(4)微信群干预:每12名患者和干预小组成员组成一个病情交流微信小组,医护人员对组内患者所提出的问题给予针对性的解答,将表现较好的患者作为讨论案例引导其他患者吸取经验;(5)个人干预:每位责任护士负责一个病房,及时跟进掌握每位患者出院后的情况,将患者每周的血压情况、药物服用情况、运动情况、有无并发症等详细资料进行统计,建立资料册。对某一项指标异常或未遵医嘱的患者及时进行教育并嘱咐其按时复查,对微信群发言少的成员单独进行心理疏导,鼓励患者积极发言。另外,因各种原因不能操作微信的患者由其家属代为操作。

1.3 观察指标(1)生理状况:时间:出院当天和干预结束后;内容:测定患者的身体质量指数(BMI)并检测血液粘滞度评价患者的生理状况。(2)护理实施能力:时间:干预前后;评估工具:护理能力实施量表(ESCA),ESCA得分越高则患者的护理执行能力越强。(3)二级预防依从性:时间:干预完成的第二个月;评估工具:院内自制的冠心病二级预防依从性调查问卷;方法:定期随访患者的药物(降压药物)使用情况、生活状态和复诊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相关数据经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生理状况在实行干预措施后,两组的BMI和血液粘滞度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BMI和血液粘滞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理状况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生理状况对比(±s)

注:*表示与同组干预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同。

血液粘滞度(低切, mPa.s) 血液组别 BMI(kg/m2) 粘滞度(高切, mPa.s)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24.21±2.40 19.83±1.54* 12.21±1.77 8.03±1.25* 7.53±1.18 5.89±0.24*对照组 23.95±2.35 21.65±0.92* 12.18±1.69 9.84±1.07* 7.44±1.20 6.71±0.13*t 0.848 11.114 0.134 12.050 0.586 32.910 P 0.397 0.000 0.893 0.000 0.559 0.000

2.2 护理实施能力在实行干预措施后,两组ESCA评分均有所增加,且观察组ESCA评分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实施能力对比(±s, 分)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实施能力对比(±s, 分)

组别 ESCA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56.32±5.28 72.84±7.22*对照组 57.26±5.31 67.02±6.47*t 1.375 6.576 P 0.170 0.000

2.3 二级预防依从性在实行干预措施后,观察组服用药物依从性、定期复查依从性、生活方式改善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二级预防依从性对比[n(%)]

3 讨 论

冠心病是一种极难治愈的血脂代谢性疾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过程一般不可逆转,由冠心病引发的各种并发症也一直威胁患者人生安全。冠心病是其他代谢性疾病的高危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等。冠心病的二级预防常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生活方式干预,二是药物治疗。微信现如今已成为广泛使用的通讯工具,能够对护理工作中带来便捷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冠心病患者的生理健康而言,基于微信平台的护理干预改善效果突出,能进一步优化患者的BMI,降低患者的血液粘滞度。分析其原因:基于微信平台的护理干预对患者出院后的饮食、运动进行合理的规划与指导,对帮助患者保持合理体重具有重要作用。冠心病的高危因素之一是肥胖,帮助患者从能量摄入和能量消耗角度维持合理体重对冠心病患者改善生理状态有重要意义[3]。基于微信平台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生活方式进行干预,合理引导患者对自身体重进行控制,对不良生活习惯(熬夜、吸烟、酗酒等)进行改变及持续性进行药物溶栓治疗,都能提高患者的生理健康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基于微信平台的护理干预在患者的护理实施能力和二级预防依从性方面也有所助益。患者可以借助微信平台提出自己所遇到的问题,医护人员对其进行合理解释,鼓励与引导患者勇于面对困难,进而有效地提高其治疗积极性,增强其自我效能[4]。常规指导和教育仅在患者出院后对患者进行知识普及和指导,但内容较多,时间久了会有遗忘的可能,基于微信平台的护理干预则能够随时随地对患者进行督促和指导,让患者更能彻底掌握冠心病相关知识[5]。微信群开展的案例讨论活动能够让患者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感,促进与病友间的沟通和交流,帮助患者加深对疾病和自身状态的了解,减轻患病带来的不良情绪,防止因负面情绪致使血压骤升、心率过快,全方面降低冠心病恶化风险[6]。由于冠心病的出院指导内容和院外护理知识过于复杂,需要患者长期坚持,部分患者在院外康复过程中常因心理因素或生活因素抵触,忘记按照医嘱服药或维持健康的生活习惯,而基于微信平台的护理干预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早期进行健康宣教与心理辅导,巩固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情况,保障高治疗依从性,提高冠心病二级预防患者的院外康复效率[7]。

综上所述,基于微信平台的护理干预在优化冠心病患者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等方面均有助益,可以改善患者的自我护理执行力,提高冠心病二级预防依从性。

猜你喜欢

生理出院依从性
享用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镇痛成果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药学服务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
自我管理教育提高门诊治疗过敏性鼻炎治疗依从性的分析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铜绿微囊藻对锌、镉胁迫的生理响应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第五回 痊愈出院
1/8德国人有“生理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