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
2021-09-27
超过7天不可评价?
前段时间,章小蕙(化名)在某外卖平台上点了一份外卖早餐。谁料,当天下午章小蕙就开始拉肚子,一直到第二天下午才有所好转。其间,章小蕙去楼下药店买了药,也没有找商家索赔。
几天后,章小蕙再登入平台时,看到了上次的订单,于是就想对商家进行评价。这时,意外发生了,平台内弹出一个对话框提示她:“超过7 天,不可评价。”对此,章小蕙既不解又气愤:“既然我点了单就有评价的权利,为啥要限制我评价呢?”而且她认为自己只是客观评价,提醒其他用户点餐时多加注意,有何不可呢?她随即与外卖平台客服沟通,平台客服明确表示:“暂时只能在7天内评价。”
眼下,不少外卖经营者在商业利益驱动下,对消费者的评价尤其是不好的评价,比如“中评”与“差评”等,人为设障,以好评返现、威逼利诱方式阻止消费者进行真实评价。如今,又出现了评价权设置有效期,来变相限制消费者的评价权。请问:在外卖平台上下订单,超过7 天不可评价合法吗?
律师点评:
平台限制了消费者的评价权
评价权,是现行法律赋予消费者的日常监督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五条规定:消费者享有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电子商务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信用评价制度,公示信用评价规则,为消费者提供对平台内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进行评价的途径。
这两部法律是为保障消费者的评价权量身定做的约束性条款,在评价时效性上,并没有任何时间限制。这意味着,消费者无论线上还是线下购买商品或服务,既可以当时进行评价,也可以在一段时间后再进行评价,平台和商家,都应当切实保障消费者的评价权。像章女士这样,可能因为有事情耽误了及时评价,平台不能以时效性为由,恣意剥夺消费者的评价权益。因此,平台和商家随意设置一个有效期限,来限制消费者的评价权,是与现行法律相冲突的。
平台若设有效期,必须提前告知
尊重和保护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的评价权利,是商家与平台应尽的法定义务。执法部门对这类霸王条款,既要及时进行清理,又要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处罚,从而更好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倒逼商家与平台提升服务水准。
当然,对于外卖订单这类时效性强的行业,从取证角度来讲,比如,外卖订单若出现质量问题,时间久了就难以取得有效证据,如此说来,设置有效期,也未尝不可。但若设置有效期的话,必须赋予消费者知情权,也就是提前告知,让消费者明白评价权的有效期限,做到心中有数。
航班延误,旅客怎么维权?
夏季来临,雷雨天气逐渐增多,全国多地航班延误和取消情况明显增多,不少旅客的出行计划被干扰。京沪商务客的吐槽在朋友圈刷屏。
两天前,乘坐南方航空从福州飞往重庆的许女士航班延误近12 小时,原本头一天晚上的飞机改在了第二天早上5 点起飞。回顾整个过程,她的感受只有无尽的等待。许女士说,在出发去机场前自己已经接到航班延误到晚上9 点之后的消息,按照延误时间到达机场办理登机之后,被工作人员告知再次延误到第二天早上5 点,并被要求取回行李。但在取行李的地点等待20 多分钟后,许女士又被通知不需要取回行李。
最终,相关工作人员将许女士和该趟航班的旅客送回酒店休息,此时已经接近晚上1 1 点。许女士被折腾得身心俱疲,对航空公司的预案颇为不满。
在日常生活中,航班延误时有发生。尤其近期受雷雨天气影响,不少人经历了航班延误、取消的情况,但很多人并不了解航班延误应该如何给予旅客补偿。因天气原因取消航班是航空公司的责任吗?遇到航班延误,旅客如何正确维权?
律师点评:
因天气原因导致航班延误或取消,航空公司不负责
因天气原因导致航班延误从法律上来说,不是航空公司的责任。由非航空公司原因造成的,比如天气、突发事件、空中交通管制、安检以及旅客等非承运人原因造成航班延误的,承运人没有法律责任。
当然在实际操作中,对于延误时间比较长的航班,有一些大的航空公司也会主动为旅客免费提供餐饮服务。如需过夜,航空公司也会为旅客安排宾馆住宿。不过这种情况只是基于《中国民用航空旅客、行李国内运输规则》中的最低法律标准,由航空公司视情况而定的一种提高版服务标准。旅客不能因为航空公司主动提高了服务标准,而要求所有的航空运输企业都免费给旅客提供食宿。
这些情况下的航班延误,航空公司必须补偿
《航班正常管理规定》第29 条,针对发生航班出港延误或者取消后,承运人或者地面服务代理人应当为旅客提供食宿服务的情况作出明确规定,其中第一种情形就是由于机务维护、航班调配、机组等承运人自身原因,造成航班在始发地出港延误或者取消,承运人应当向旅客提供餐食或者住宿服务。
第二种情形就是国内航班在经停地延误或者取消,无论何种原因,承运人均应当向经停旅客提供餐食或者住宿服务。同时也规定了国内航班发生备降,无论何种原因,承运人均应当向备降旅客提供餐食或住宿服务。
航班延误,该这样维权
遇到航班延误,应当是依法合规理性维权。
第一,旅客在旅行中遇到问题,最好在第一时间向承运人和机场求助或投诉。如果其未能满足诉求,可以向消费者事务中心投诉。若旅客要求出具航班延误或者取消证明的,航空公司必须出具。
第二,注意保存证据,必要时可以录音和拍照,以便作为主张赔偿的依据。
第三,保持理性并及时维权,千万不能采取身体暴力或者语言暴力的方式维权,否则可能受到警方的治安处罚。一般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时起算。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蓝靛厂东路2号金源时代商务中心C座11E电话:
010-56211569传真:
010-62970849邮编:
100085联系人:
李毅邮箱:
liyi@huayunlaw.com(本期普法内容由北京市华允律师事务所提供,如有问题请与该所律师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