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仔猪大肠杆菌病流行特点与治疗

2021-09-27周琰

畜牧兽医科学 2021年22期
关键词:流行特点治疗措施

周琰

摘要:在影响仔猪成活率的诸多因素中,大肠杆菌感染是威胁较大的一类。仔猪大肠杆菌病是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具有发病急、发病过程短、死亡率高的特征,会对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大肠杆菌是自然环境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条件性致病菌,当猪群的肠道抵抗力相对较强时,大肠杆菌通常不会表现出明显的致病性,只有当受到多种应激因素刺激,胃肠道功能出现异常或菌群代谢失衡时,大肠杆菌就会趁机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引发不同程度的毒血症,造成猪群生长发育不良、生长迟缓、停止生长,甚至引起大量仔猪死亡。该文主要论述仔猪大肠杆菌病的流行特点,并探讨该病的具体治疗方案。

关键词:仔猪大肠杆菌病;流行特点;治疗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28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1.22.031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of Colibacillosis in Piglets

ZHOU Yan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Station of Changcheng,Zhucheng City,Weifang Shandong 262200,China)

Abstract:E. Coli infection is one of the most threatening factors affecting the survival rate of piglets. Piglet colibacillosis is an acute and contact infectious disease,which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cute onset,Short course of onset and high mortality. Escherichia coli (E. coli)is a kind of conditional pathogen that exists widely i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When the intestinal resistance of pigs is relatively strong,E. coli usually does not show obvious pathogenicity,when the function of gastrointestinal tract is abnormal or the metabolism of flora is out of balance,E. Coli will take advantage of this opportunity to multiply in large numbers and produce toxin,causing toxemia of different degrees,resulting in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pigs being stunted,slow growing,and stop growing,it even causes a lot of piglets to die.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of Colibacillosis in piglets,and discusses the specific treatment of the disease.

Keywords:colibacillosis in piglets,epidemic characteristics,treatment measures

0引言

仔豬大肠杆菌呈革兰氏阴性染色,有鞭毛,可运动。该菌不会产生芽孢,但是部分菌株能产生荚膜。大肠杆菌的适应能力较强,能在好氧和厌氧条件下繁殖生长。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37 ℃。致病性大肠杆菌和非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形态以及生化特征无差别,但是抗原结构不同。不同年龄的仔猪感染大肠杆菌后,临床症状存在一定差异,给疾病诊疗和防控工作带来极大困难,3~5日龄的新生仔猪主要表现为仔猪黄痢,2~3周龄的仔猪主要表现为白痢,断奶仔猪主要表现为水肿病。

1流行特点

1.1病原血清型较多

临床上大肠杆菌可以造成新生仔猪、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出现发病情况,但是大肠杆菌病的血清性有所不同。引起新生仔猪发病的大肠杆菌大多数是产毒素大肠杆菌,引起哺乳仔猪白痢的大肠杆菌血清型主要有O8:K88、O5:K88等几种,断奶仔猪水肿病主要是由可产生外毒素的大肠杆菌引起。从各地生猪养殖场报道的血清型情况来看,不同病猪的差异较大,在同一地区的不同养殖场或同一个猪群中,存在不同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并且病原的血清型相对稳定。在一个养殖场中常会出现1~2个血清型。

1.2环境中广泛存在

大肠杆菌在养殖环境中广泛存在,主要通过消化道侵入猪体内。由于仔猪的消化系统、免疫功能发育不完善,肠道的酸性环境相对较差,不能有效抑制大肠杆菌的繁殖以及产生致病性。当养殖场的卫生条件变差,气候突然发生变化,例如圈舍潮湿,阴雨寒冷,圈舍中存在大量的污染物气候发生突变,突然降温,均会诱发或促使该种疾病的发生流行。环境中和母猪乳房中也会附着有大量的致病性大肠杆菌,仔猪在吃乳过程中很容易将病原菌吃入体内引发外源性感染。仔猪断奶后尽管生长发育较为快速,但是整个消化系统仍然发育不是很完善,消化液分泌不足,再加上乳汁供给量逐渐下降,肠道的酸性环境逐渐发生变化,胃蛋白酶严重缺失,造成消化蛋白质的能力逐渐下降[1]。仔猪断奶后,如果投喂高蛋白质饲料或者不限制饲喂,任由仔猪采食或者突然更换饲料就会造成断奶仔猪的胃肠道功能紊乱,肠道正常的微生态平衡遭受到严重破坏,这时大肠杆菌大量繁殖产生肠毒素,引发仔猪水肿病。

1.3养殖管理不当诱发疾病发生

繁殖母猪在生产过程中饲养管理条件的好坏,饲料营养价值高低,突然更换饲料都会引发繁殖母猪体质显著下降,消化功能失常。母猪在妊娠阶段和生产阶段,如果没有做好针对性的养殖管理工作,很容易造成母猪出现难产,产下死胎、僵尸胎,同时生产出来的胎儿个体较为瘦弱。由于营养物质供给不足,母猪的乳汁品质显著下降,乳汁稀薄,营养物质不能满足仔猪的生长发育所需,从而造成仔猪出现严重的消化障碍。另外仔猪出生后,如果没有做好针对性的养殖管理工作,圈舍的温度较低,防寒保暖性能相对较差,仔猪遭受到各种应激刺激,身体抵抗能力下降,诱发大肠杆菌病。

2临床症状

不同年龄的猪感染大肠杆菌病后,所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存在一定差异性。0~4日龄的新生仔猪感染大肠杆菌病后,表现为发病急,发病过程快,致死率高,大多数患病猪会排出黄色的稀便,粪便中含有很多的凝乳块,有时还会伴随呕吐症状,身体严重脱水,肌肉松弛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精神状态逐渐变差,体重显著下降。1日龄以后的仔猪感染大肠杆菌后,主要表现为排出灰白色或者黄白色粥样具有特殊腥臭味的粪便,患病猪畏寒怕冷,机体严重脱水,不能正常吃乳,有时还会出现轻微的呕吐症状[2]。除发病较早、年龄较小的仔猪死亡之外,大多数患病猪临床症状较轻,能恢复健康,但因为反复流行该种疾病,仔猪停止生长发育。断奶仔猪大肠杆菌病发病十分突然,精神状态逐渐变差,眼睑结膜充血[3]。随着病情进一步加重,水肿逐渐波及到腹部、颈部,体温变化不是很明显,心跳急速呼吸频率加快,并伴随典型的神经症状,全身肌肉震颤出现阵发性的颤抖,在圈舍中盲目的做转圈运动。

3防治措施

3.1科学治疗

仔猪大肠杆菌病主要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在治疗之前应该采集典型的病变组织,进行严格的病原分离鉴定,能分离到一种能在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生长出来的粉红色的致病菌菌落,同时进行生化鉴定能明确是大肠杆菌。患病猪可以选择使用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使用剂量为4 mg/kg体重,每天使用1次,连续使用3 d为1个疗程。同时用药一段时间后更换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使用剂量为15 mg/kg体重,每天2次,连续使用3 d为1个疗程,通过轮换交替使用抗生素,能预防大肠杆菌病产生耐药性。同时还可以选择使用5%的葡萄糖生理盐水500 mL,维生素C注射液10 mL,30%的安钠咖注射液10 mL,混合后静脉注射强化补液,确保患病豬能在短时间内恢复健康。

3.2预防措施

控制住大肠杆菌病发生流行,应该做好养殖场的卫生管理,接产管理,生产管理,仔猪管理等几方面工作。母猪分娩前一周可以使用温水自配的消毒液,对母猪进行清洗,做好消毒工作,然后将妊娠母猪转移到已经消毒好的分娩室中,并做好每天身体消毒工作,保证整个分娩环境干燥整洁。母猪进入生产阶段后,应该做好乳房的擦拭消毒,及时将乳头中的乳汁挤去。母猪待产阶段,要保证营养物质供给充足,尤其是在妊娠前20 d和末期90 d,要向猪群投喂全价饲料,保证饲料营养价值全面、稳定、优质,不能向猪群投喂发霉变质的饲料,有条件的可以适当增加青饲料。母猪进入生产阶段后,应该由专人进行看守,并将生产出来的仔猪放置在干净的环境中,做好体表的清理工作。并保证产房的温度适宜,温度控制在32 ℃左右。仔猪出生后应该引导其及时吃上初乳,从乳汁中获得抗体,降低哺乳阶段大肠杆菌病的发病率。3日龄可注射铁制剂,每头出注射铁制剂180 mg,预防贫血,同时选择使用牲血素进行注射,补充维生素和硒元素。进入断奶阶段后,一定要做好防应激工作,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断奶,逐渐更换饲料,保证断奶仔猪能适应新的饲料配方。

4结束语

随着畜牧养殖产业的不断向前推进和发展,大肠杆菌病已经成为威胁仔猪健康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部分养殖场中大肠杆菌病的发病率高达32%,致死率高达30%以上,如果继发感染其他传染病,会使养殖场的仔猪死亡率达到60%以上,给生猪养殖业造成巨大的危险。因此,饲养人员要加强对猪群的管理,观察猪群采食、饮水情况,精神状态和排泄状态,做到及时发现异常,及时上报病情上报科学诊断,然后采取针对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降低养殖场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史玉良,曲秀华,刘恒有.生猪大肠杆菌病的诊治[J].吉林畜牧兽医,2015,36(10):21.

[2]康健,张文奎.猪大肠杆菌病诊断与防治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9(5):146.

[3]任显东.浅析猪大肠杆菌病的中药诊治[J].中国猪业,2018,13(1):57-58.

猜你喜欢

流行特点治疗措施
山羊痘的流行及防治措施
猪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
糖尿病患者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治疗效果及其防治探讨
仔猪副伤寒的诊断与综合防治
基于鸡球虫病及防治措施研究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临床分析
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措施
猪轮状病毒病的防控技术
浅谈猪高热病的防治
眼外伤所致继发性青光眼临床治疗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