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市牛轮状病毒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2021-09-27陈霞胡世君黄信

畜牧兽医科学 2021年23期

陈霞 胡世君 黄信

摘要:为了解重庆部分地区牛轮状病毒病的流行情况,从黔江、长寿、涪陵等10个地区共采集牛血液样本184份并分离血清,应用ELISA方法进行牛轮状病毒病抗体检测。结果表明:重庆部分地区总阳性率为48.34%,牛轮状病毒病流行较为普遍。从地区分析,涪陵地区阳性率最高,为62.5%,荣昌最低,为37.5%;从品种分析:西门塔尔牛阳性率最高,为58.82%,杂交牛最低,为40%;从年龄分析:3~4岁牛阳性率高于其他年龄,为51.5%,1~2岁牛最低,为38.5%;从性别分析:母牛阳性率高于公牛,分别为50.70%、46.8%。

关键词:牛轮状病毒;ELISA;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中图分类号:S858.23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1.23.002

Sero-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Bovine Rotavirus in Chongqing

CHEN Xia1,HU Shijun2,HUANG Xin2

(1.Chongqing Yubei District Animal Husbandry and Fishery Station,Chongqing 401120,China;2.School of Animal Sciences,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2460,China )

Abstract: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prevalence of bovine rotavirus in some areas of Chongqing,184 bovine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10 areas including Qianjiang River,Changshou and Fuling District,and Sera were isol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otal positive rate was 48.34% in some areas of chongqing,and bovine rotavirus was prevalent. The positive rate in Fuling District was the highest (62.5%),the lowest (37.5%),the highest (58.82%),the lowest (40%),the highest (51.5%),the lowest (58.82%),the lowest (40%),and the highest (51.5%),the lowest (51.5%),the lowest (40%),the lowest (32.5%),respectively,the positive rate of cow was 50.70% and 46.8%,respectively.

Keywords:bovine rotavirus,elisa,etiological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0引言

牛輪状病毒(Bovine Rotavirus,BRV)又称犊牛腹泻病毒(Calf Diarrheal Virus),属于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轮状病毒属(Rotavirus)[1-2],1968年美国Mebus[3]等人用电镜从新生犊牛腹泻粪便中检测到轮状病毒,并命名为NCDV株(Nebraska Calfdiarrhea Virus,NCDV)。随后,欧美各国及澳大利亚等国都发现轮状病毒引起的犊牛腹泻。轮状病毒是引起犊牛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高达50%的新生犊牛腹泻与轮状病毒感染有关。其中1~7日龄的新生犊牛最易感,最早的发生于出生后12h内的犊牛,最迟的发生在2~3周龄,而成年牛呈隐性感染。感染的犊牛以突然下痢、呕吐为主要临床特征,粪便呈黄色或淡黄绿色,有时混有血液,严重时会造成脱水、酸碱平衡紊乱而不能起立,经1~2 d后死亡。

在BRV污染的牛场中,病毒是长期存在的,牛会反复感染该病毒,而现在还没有轮状病毒的特效药,且该病毒极易与冠状病毒、隐抱子虫、致病性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牛群一旦发病,病情复杂,导致腹泻愈发严重,又难以治疗,发病率和死亡率会大幅度升高,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不论是散户养殖还是规模养殖场的养牛数量都在不断增加,如果没有及时了解该病毒在本地的流行情况、制定免疫程序和有效的防控措施,轮状病毒将不断扩散,给养牛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为进一步了解重庆部分地区牛轮状病毒病的发病及流行情况,降低发病率,减少犊牛死亡带来的经济损失,故本试验在重庆市黔江、长寿、涪陵等10个地区采集牛血清样本,在采集样本时考虑地区分布、年龄、性别等因素,使其具有代表性,并对牛血清样本进行轮状病毒ELISA抗体检测,为重庆市牛轮状病毒的感染、流行情况及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1)被检血清。从重庆市黔江、长寿、涪陵、梁平、巫山、荣昌、云阳、开州、江津、潼南等地区分别采集牛血液(均未免疫过牛轮状病毒病疫苗)样本184 份,分离血清,置-20 ℃保存待检。

(2)主要试剂。牛轮状病毒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批号:201712),购于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BRVELISA抗体检测方法

(1)样品及试剂准备。样品准备:将待检血清从-20℃冰箱中拿出静置30 mm,用试剂盒样本稀释液做5倍稀释,即待检血清10 uL中加入样本稀释液40 uL。对照血清不稀释。洗涤缓冲液准备:用蒸馏水20倍稀释,即1份洗涤缓冲液加19份的蒸馏水。

(2)操作步骤。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3)结果判断。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试验有效性:阳性对照孔OD值平均值≥1.00;阴性对照孔OD值平均值≤0.15;临界值计算:临界值=阴性对照孔平均值+0.15;阳性判断:样品OD值>临界值,样品为阳性;阴性判断:样品OD值<临界值,样品为阴性。

2结果与分析

2.1重庆不同地区BRVELISA抗体检测结果

对重庆市黔江、长寿、涪陵、梁平、巫山、荣昌、云阳、开州、江津、潼南等10个地区采集的184份血清样本进行ELISA抗体检测,结果阳性率分别为50%、50%、62.5%、40%、45%、37.5%、50%、40%、50%、53.3%,总阳性率为48.34%,见表1。

2.3重庆部分地区不同年龄段牛BRVELISA抗体检测结果

ELISA抗体检测结果显示,0~1岁、1~2岁、2~3岁、3~4个年龄段的阳性率分别为51.3%、38.4%、50%、51.5%,见表3。

2.4重庆部分地区不同性别牛BRVELISA抗体检测结果

ELISA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公牛、母牛阳性率分别为46.8%和50.7%,见表4。

2.2重庆部分地区不同品种牛BRVELISA抗体检测结果

ELISA抗体检测结果显示,黑白花奶牛、黄牛、杂交牛和西门塔尔牛阳性率分别为50%、48%、40%、58.8%,见表2。

3分析与讨论

(1)根据ELISA试验结果可以看出,重庆不同区县的BRV抗体阳性率不一致,在检测的184份血清样本中,BRV抗体阳性血清89份,总阳性率高达48%,来自不同地区的牛血清样品阳性率均在37.5%以上,其中以涪陵地区最高,为62.5%,黔江、长寿、云阳、江津、潼南地区的阳性率也高达50%以上,荣昌地区的抗体阳性率最低,为37.5%,以上结果表明,BRV在重庆大部分地区流行较为普遍,而采集的血清样本均未进行过BRV疫苗免疫,说明众多养牛场对该病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10个地区中,以荣昌地区的抗体阳性率最低,可能与荣昌作为畜牧科技城,饲养管理方面比其他地区要求更高,疾病防制方面更重视有关。据彭巍等[4]、侯美如等[5]报道,该病易发生在潮湿地区,而重庆位于长江上游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降水量较丰富,年平均湿度70%~80%,重庆地区牛群易发生BRV感染,试验结果也表明重庆地区感染率较高。

(2)从ELISA抗体检测结果看,黑白花奶牛和西门塔尔牛阳性率最高,分别为50%、58.8%,以引进的良种牛感染率最高,是否与外来品种,对本地毒株耐受力不强,易感性比本地品种高有关,需进一步研究。从年龄分析,不同年龄牛的BRV抗体阳性率不一样,以3~4 岁年龄段的成年牛抗体阳性率最高、其次为0~1岁、以1~2岁年龄段的牛最低。李鑫等报道[6]BRV以小牛最易感,在成年牛以隐性感染为主,被轮状病毒污染过的牛场,病毒是长期存在于牛群中,反复感染牛群,但并不发病,所以年龄越大,反复感染的次数越多,感染率越高,本试验牛群均未免疫过BRV疫苗,所以BRV抗体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而0~1岁的犊牛抗体阳性率也较高,可能与母源抗体水平较高及犊牛易感性高有关。从年龄看,母牛的抗体阳性率高于公牛,由于母牛主要作为繁殖种牛及奶牛,使用年限较长,易造成BRV的反复感染,因而阳性率较高。

(3)为减少BRV在牛群中的传播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养牛场要加强饲养管理和完善综合防制措施。对于怀孕母牛,在分娩前1~3个月时可接种牛轮状病毒、冠状病毒和大肠杆菌三联苗,再在产前1月接种轮状病毒油乳剂灭活苗进行加强免疫,使母源抗体持续时间更长,更好的预防BRV引起犊牛腹泻。在产后还应加强母牛营养,保证蛋白质及钙等微量元素的摄入,同时注意犊牛的防寒保暖、降温去暑,保持干燥、通风的环境,要勤换垫料,及时打扫,挤奶时要做好工具的消毒,以免造成交叉感染,防止犊牛BRV的发生。

4结束语

牛轮状病毒病在重庆部分地区流行较为普遍,总阳性率为48.34%。从地区分析:涪陵地区陽性率最高,为62.5%,荣昌最低,为37.5%;从品种分析:西门塔尔牛阳性率最高,为58.82%,杂交牛最低,为40%;从年龄分析:3~4岁牛阳性率高于其他年龄,为51.5%,1~2 岁牛最低,为38.5%;从性别分析:母牛阳性率高于公牛,分别为50.70%、46.8%。为减少BRV在牛群中的传播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养牛场要加强饲养管理和完善综合防制措施。

参考文献

[1]蔡宝祥.家畜传染病(第四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2]殷震,刘景华.动物病毒学(第二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3]Matsuno,S.,Mukoyama,A. JGenVirol:Polypeptides of bovine rotavirus[J]. 1979,43(2):309-316.

[4]彭巍,张君,徐尚荣.高寒牧区牦牛犊腹泻病防治技术规程[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14,44(1):22-23.

[5]侯美如,侯喜林,高俊峰,等.牛轮状病毒双抗体加薪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1,23(3):19-23.

[6]李鑫,常继涛,刘海军,等.我国A群轮状病毒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0,32(9):664-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