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学习空间的建构与实施

2021-09-26王莹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1年20期

王莹

摘要:课堂是一个综合化的学习环境,我们的课堂尝试采用创新的教育活动,从教学策略、技术、软件、方法等要素出发,随时随处应用信息化的学习环境,通过“数字资源+数字预习评价+课堂媒体呈现+数字化探究学习+互动教室+实时数据反馈学习+数字化课后延展学习”和方法引领发展学生的认知、思维和情感,在跟踪诊断学生的同时,通过课堂观察评测系统变革评课方式,构建教学研一体化智能化学习空间。

关键词:数字预习评价;App;实时数据反馈;智能学习空间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20-0173-02

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现代教育体系,是我国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目标指向。学校是培养学生的主阵地,而课堂也必然是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石,建立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和策略是指导学生终身发展的桥梁。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实现“教育信息化1.0”到“教育信息化2.0”的跨越。过去,我们将知识资源数字化、平面资源立体化,习惯于带着PPT课件走向讲台,但这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是不够,及时、互动、有效,大数据统计、分层学习、网络互动、跟踪反馈,使智能學习扎根于课堂。

大数据时代,学生们从小就生活在数字化、信息化的世界里,他们的思维模式、学习方式、兴趣习惯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只有老师们顺应时代变革,乘势而上积极开展实践,才能跟随教育发展的步伐。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停留在学习环境创设,而且嵌入学习系统中去,支持教学的全面开展,让老师走下讲台,深入学生中间,随时捕捉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应用课件、白板、电子课本三种授课方式在多文档中便捷切换,分组讨论、互动作答、随机抢答、点评分析使课堂实现快捷输入和输出,纸笔PAD回放功能跟踪做题步骤实现及时纠错,学习报告的即时生成,实现动态大数据的实时统计和精准分析,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实现多层次、多梯度的因材施教。

1 综合应用各类教育App实现教学信息化

课堂教学环境的是一个综合化的系统设置,我们希望的课堂是启发学生的创新与思考的新型课堂模式,从以往的单向讲述式教学,转变为师生共同参与有效互动的学习模式,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形成多元化的汲取知识的途径。我们尝试应用计算机、手机、PAD等信息化工具,集成技术与软件,提供给学生数字化学习环境和媒体支持,并给以方法指导,而不是死记硬背知识。我们尝试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教学和方式,教师运用多元教学评价策略、在互动、讨论、诊断中提升学生的关键能力,包括解决问题能力、创意思考、批判思维、沟通表达、信息应用,达到“数字资源+数字预习评价+课堂媒体呈现+数字化探究学习+互动教室+实时数据反馈学习+数字化课后延展学习”,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教学App和问卷网、学科网的软件资源,建立师生双向互动的教育学习模式,使知识的内化过程有层次有梯度,构建出培养出面向未来的、创新、互动协助的学生,课堂教学的精准度、目标性更加明确,课堂效益显著提升,系统化学习与教学方式形成。

学生通过“洋葱数学、物理”等App完成预习,掌握了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学会了相应知识点的使用,但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领悟一些试验现象和其产生的原理。课上教师充分利用数字化备课资源、学科网等数字化媒体再现资料,提出互动参与学习的内容二度深入学习,使内涵的体会在知识建立中形成,达到沁入式、沉浸式学习的效果。数字化媒介在这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老师则通过鲜活的实录、短片、3D模拟来直观、有效地呈现知识。

2 依据数字化诊断结果 开展有效的互动教学

通过广泛调研学生的学习状况后,以利用数字化教学考量结果为诊断载体,基于学生的自我建构性和自主参与学习等多种因素,采用以教师为主导,以导学为主要学习方式,使学生通过合作互动学习、自主探究学习、教师指导实践等为学生主体学习提供依托,师生在信息化环境中完成相应知识的学习,将学生由“全面学”变为“精准学”,发现突破模糊知识,自觉形成自学能力和良好的自学习惯,实现由模糊到清晰的自我认知。

2.1 发挥数字化考量与评析的作用

引导学生改变学习的盲目性,用数据分析自己的学习状况,变化学习的侧重点,凸显学生主动参与意识,自觉成为学习的主体。应用数字化软件开展评测比如问卷星、一起作业网、作业盒子、小猿作业等,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知识储备和知识起点,老师们根据数字化学习前测的情况,实时调整课堂教学内容和节奏、对课堂生成环节有效调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各种评测软件的使用帮助教师们及时收集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信息,发现问题及时改进教学,开展的课堂测验和练习能快速实现统计分析,形成分析报告,在课上发挥智能终端的作用,当时就可以明确本节课的达成度。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融合,实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教师借助“智能化评测”这一策略,能够将知识与技能有机整合,精心设计,合理调控课堂教学中“教”与“学”,学生通过课前测等学习活动,学习更有针对性,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2.2 应用各种数字化App和教学软件实时反馈学生的课堂成长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数字化课堂教学促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无论是“人人通”授课平台的教学应用,还是纸笔PAD智慧课堂都将信息技术既作为意识,又作为素养,在工具、方法和手段上,融入学科的教学之中,改变教师教、学生学的方式,将新媒体新技术服务于课堂。

我们利用一起作业网、作业盒子、小猿作业、“人人通”平台,各种数字化App和教学软件帮助学生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通过个性化辅导等途径,帮助学生更多的掌握学习的方法、准确认识本次检测中的漏洞,优势部分以及劣势部分。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营造高度参与的课堂学习氛围,各种数字化App和教学软件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广泛学习提供了便利,同时时间和空间上也给学生重复学习与重复参与的机会,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可以有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的机会,在学生的评价方面,不再是分等级的“筛子”,而是记录学生螺旋上升的过程,在数字化环境中的作业完成度提高、反馈和错题分析都是针对自己的,学生提交作业后就能得到错题的解析,把学生参与学习基础知识的形成过程,当作是一个主动参与建构的过程。并且长期下来还能形成错题簿,让自己的学习得到梳理和体系化,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课堂吸收率在有了课后系统化复习后也得到显著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