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于网络课程的药理学混合式教学实践探索
2021-09-26路倩常影来永巍范红艳
路倩 常影 来永巍 范红艳
【摘要】 药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纽带,是药学与医学的桥梁。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很难满足药理学教学工作的需求,为提高医学生对药理学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课堂的教学质量,依托于网络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和翻转课堂等教学手段,在药理学教学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网络课程 药理学教学 翻转课堂 混合式教学
引言:
药理学作为临床和医学基础之间的桥梁,一直被认为是一门所占课时比例较大,节奏快、难以即时消化的学科。信息科技爆炸的今天,随着医学知识的不断更新,药理学课程的有效学习对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自学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1,2]。单纯的讲解式教学虽然可以完成规定性的大纲内容,但效果却很一般。学生常常感觉课程枯燥乏味,产生疲劳厌学的感觉,而且对教学内容往往在死记硬背,学习效果不理想。在现代网络技术时代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国内很多高校已经开始应用网络课程来提高教学质量。网络课程是指在网络环境下,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表现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是信息时代条件下课程新的表现形式,它包括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3]。关于网络课程的定义,可以从多种不同方面来进行阐述,总体看来,利用网络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体现了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特征。网络课程教学是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情况下一种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教学方法创新的体现。依托于网络课程的药理学教学,是将已设计和构建好的网络教学平台上的药理学课程与传统的课堂教授手段相结合,采用探究式和启发式的混合式教学手法,对提高药理学的教学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融入网络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认知心理学家奥苏泊尔在《学校学习:教育心理学导论》一书中指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应包括三个内在驱动因素,即认知驱动、自我完善驱力以及沟通驱动。”这三种内驱动力是学习主题指向学习的三种需要。学习需要的主观体验形式是学习者的学习愿望和学习意向,这种愿望和意向是驱动主体学习的根本动力。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能在枯燥无味的课堂上被动的接受知识,忽略了发展学生的主动性,忽视了培养学生个人经验和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4]。但是,教师的责任不仅应“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而依托于网络课程的药理学翻转课堂教学手段也正是与其具有相同的教学理念,目的为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吉林医药学院基础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自2016年开始进行药理学专业网络课程建设工作,次年开始利用已构建的网络课程资源(包括网络视频、测试答疑、讨论以及评价系统等)进行网络课程教改试验,将在大一时的各科成绩相近的、平行的同专业两个班的医学生分为网络课程教学试验组和传统教学对照组。在网络课程教学试验组采用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手段。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掌握教学的主导权。翻转课堂较传统课堂相比,教学的主导权从教师转换到了学生,学生所学知识需在课前借助网络课程资源自学完成。课后,学生可以自主规划学习内容和掌控学习节奏,教师则以协助指导的角色来帮助学生完成个性化学习。教改试验统计结果显示,结合了网络课程教学的试验组学生在提问、讨论发言、查阅资料、自学时间、形成性评价以及期末测验等方面均明显多于对照组,而绝大多数学生(占比90%以上)对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反应良好,特别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增加自主学习能力。
二、依托于网络课程资源的混合式教学增强药理学教学的灵活性
网络课程的出现改变了教育信息的传播方式,随之引起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发生极大的转变[3]。网络课程的应用使学生突破传统书本上知识的局限,学习机会增多,学习内容更加丰富,灵活多样。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呈现多层次与多样性,有利于因材施教。在本教研室进行教改试验后,对网络课程教学组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大多数学生认为其形式新颖、自由、灵活而且吸引人。网络课程中将药理学知识点图文并茂、生动直观的表现出来,使教学具有感染力、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增强学生对该部分的理解与记忆,且有一定持久性。
网络课程资源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打破时空的局限性,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更好地培养了他们学习地主动性,强调了学习方式的灵活性和研究性[5]。改善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缺陷,不受教师主宰与课堂的限制,能大幅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同时,利用网络课程教学,教师也可以从课本中解放出来,可以更多地考虑如何清楚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某些必要的讲解也可以体现在网络课程中,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考材料,供学生更详细地了解知识点。
三、依托于网络课程的混合式教学,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将药理学知识点进行大章节的进行传授,整體性的介绍一类(或某个)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以及不良反应。学生在学习期间很难快速地吸收该类药物的所有药理学特性,往往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进行填鸭式学习,很难将所学药理学理论知识融入到临床实践。网络课程中的教学视频将药理学中的知识点进行系统的划分,将教学单元拆分为不同模块,将知识点进行精简细化,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教学质量有力提升。同时,在网络课程中融入涉及相应知识点的临床案例,使PBL教学与网络课程有机结合单元模块化的药理学知识点有效地实现学习资源地合理整合,进行全面深入地了解探索,拓展其思维空间,有利于激发创新能力[6]。在每一个知识点结束后均设有相应的练习题和切合实际的临床案例分析,在学生做题、做课件、交流讨论、写分析报告的同时,也可以同步锻炼他们的归纳总结能力。
利用网络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信息科技飞速发展的产物,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它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地利用了网络课程及多媒体信息资源,将课堂教学和网络课程的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科研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接纳同时也使教学质量大幅度提升。
四、网络课程的应用可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药理学是一门基础医学,为研究开发新药、发现药物新用途并为探索细胞生理、生化及病理过程提供实验资料,用于指导临床上科学合理地使用药物。丰富的互联网内容,汇集了的大量网络课程资源,集合了世界最前沿的医疗信息和科研成果,使学生冲破书本为中心的局限,拓展学习内容。网络资源中有大量的经典临床案例可供医学生来学习和研究。学生可以自主查阅想要了解的相关资料,通过网络随时观看相应知识点的课程,将学习到的药理学理论知识与临床案例相结合,更充分的消化和吸收所学知识学习之后可通过测试检测自己的学习成果,在学习过程总也可针对疑难问题与老师和同学进行讨论互动,老师能针对问题及时地详细地给予解答,同学之间的讨论也能够增加了学习药理学的乐趣,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与老师同学之间通过交流解决疑难问题时,不但提高了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能力,还能增强其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依托于网络课程的混合式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混合式教学将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势与数字化教学相结合,形成了新的优秀教学理论,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由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前期实践基础较差,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不足。
其一,依托于网络课程的教学侧重于学生使用电脑及网络自主学习,弱化了教师的指导性,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正所谓“乱花渐欲迷人眼”,丰富的网络资源除了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知识的选择性,也使得学生对于知识选择的针对性并不强。如果教师不参与、不引导、不管理,学生很难准确掌握教学知识点。教师应需要跳出传统教学方法的牢笼,把课本内容与在线网络课程教学有机统合起来,仍要坚持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指导地位相结合,增加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才能提高课堂质量。
其二,混合式教学模式让部分学生和教师较难适应。学生已经形成传统的学习思维。在线网络课程的引入,需要学生抛弃自己传统的学习方法,无疑会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在没有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不知如何入手,课堂质量也会受到影响。教师应当准确定位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明白无论在哪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仍是课堂的指导者,应当合理安排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的时间,更要清楚学生开始接触此种教学模式,还不能完全适应,要让学生有过渡时间。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督促学生尽快适应混合式教学方法。
六、结束语
依托于网络课程的混合式教学对传统的高校教学方式是挑战,但同时也是教学改革深化的契机。我们在近几年的药理学教学实践中,将在线网絡课程运用其中,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改善,充分发挥其优势,使学生能够更高效率的学习和掌握药理学的知识。网络信息时代,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进一步丰富高等教育资源、推进高校教学发展,努力培养出高素质的,具有自主学习、善于思考以及团队协作等综合能力的医学专业人才。
参 考 文 献
[1]包亚男,丛欢,邹宇等.微课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创报,2017,4:178-179.
[2]刘雪萍,袁高思.研究性教学在药学本科药理学教学中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7,26(75):155-156.
[3]林君芬,余胜泉.关于我国网络课程现状与问题的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01,1:55-59.
[4]李向阳,龚其海,吴琴等.改善药理学课堂効果教学方法的探讨[J].遵义医学院学报,2010,33(1):95-96.
[5]万国勇,肖立强.浅谈网络课程在教学中的应用[J].新教育时代,2016,14.
[6]姚继红,吕莉,高东雁,周俊俊等.突出创新能力与医学人文素质培养的药理学教学实践探索[J].中国医药导报,2018,15(1):14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