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通信技术与电子信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实践应用
2021-09-26彭丽杰宋美芳
彭丽杰 宋美芳
【摘要】 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新时代的领军者,而计算机通信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是促进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中流砥柱。本文首先对人工智能及其发展,以及计算机通信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论述,继而针对计算机通信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保障措施和应用方向展开研究探讨,希望能与相关人员共同学习讨论,为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关键词】 计算机通信技术 电子信息 人工智能领域 实践应用
引言:
人工智能技术以互联网为依托,并将大数据、云计算以及电子信息技术等多种现代化新技术进行了高度融合。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展现出良好快速的发展态势。在此过程中,计算机通信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所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深入探索计算机通信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在人工智能领域中的实践应用,对于我国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工智能简介和发展
1.1 人工智能的概述
人工智能发展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模拟性思维能力,该阶段主要是对信息和数据的收集处理,主要是对人类各种逻辑思维之后产生的行为方式进行模拟,这种模拟过程在人工智能的主要应用是机器学习以及人机交互。第二个阶段是对人类大脑结构的模拟,该阶段主要以神经构成细胞学说为理论基础,通过人工智能来模拟神经网络,使人工智能具备了基本的人类大脑思维能力,这个阶段典型的应用为感知模拟。第三个阶段是模拟人类行为的能力,该阶段主要实现人类感知周围环境所产生的行为模式和学习方法的模拟,主要研究对象是人工智能对周边环境的适应能力,生物智能算法是这个阶段的主要应用范围。人工智能的三个发展阶段从模仿人类的思维到具备人类的大脑结构,再到感知周围能力的适应性,实现了人工智能的自我学习和进化能力,是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
对人工智能进行准确的描述还应包括3个基本特征。一是跨媒体感知计算能力,人工智能应当包含针对不同媒体进行信息收集的能力。二是大数据计算,通过计算机所形成的强大的数据存储和计算能力,加上传输效率和数量极大提升的网络传输能力,使得云计算成为了可能并对人工智能提供了较大的帮助。三是自主性学习能力,人工智能通过对人类各种行为的学习,使其具备了自身学习和思考的能力,通过一系列的算法来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1.2 人工智能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人工智能的出现较好地解决了传统工业生产注重工业流程而缺乏复杂工作能力的缺陷,能够有效降低劳动强度以及对人类的依赖,能够有效避免在生产生活以及服务领域出现的错误,极大提升了社会运转的效率以及信息的传播方式。相比传统的社会服务模式,人工智能对于信息的接收和处理能力远远高于人工服务模式,人工智能能够对其行为进行预先的设定,通过这种设定可保持高效無差错地运行。当前的人工智能开始能够对周围环境进行感知,并通过自我学习能力来改进工作流程,高级的人工智能甚至能够对服务对象的情绪进行有效感知和反馈,对服务对象的满意度进行判断,来改善自身的服务内容或者服务方式,这对服务效率的提升有着非常大的帮助,人工智能几乎能够设定没有边界的服务方式来满足各种不同的服务对象。
二、计算机通信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的简单介绍
当前的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具备多层网络结构特性,可以通过非线性信息和多线性信息进行网络数据和信息传输。通过人工智能与这种技术进行有效融合,满足了人工智能对于图像和语音的信息传输需求。除了在信息传输领域的作用之外,还能够依据复杂的数据模型以及海量数据进行快速复杂运算,这使得人工智能能够通过该技术实现快速的任务执行能力。人工智能还能够通过各种数据类型建立不同的模型,来帮助人们提升对复杂事物的认识能力。当前人工智能发展的主要内容是将神经网络与计算机通信技术进行有效结合,使得人工智能能够在海量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迭代和升级。除信息之外,人工智能还包含电子科学的内容,该学科能够将信息科技通过计算机以及互联网作为传输介质,实现信息的快速流动。电子科学在计算机硬件基础上,将网络集成电路和数据进行融合后,使人类社会进入了智能虚拟化时代,同时帮助人工智能实现各类信息的筛选处理和存储。
三、计算机通信技术与电子信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
3.1 计算机通信技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实现
人工智能所包含的深度学习能力是依托计算机通信技术和神经网络共同组成的,其本身的内容是对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后,通过对数据的学习或对数据进行科学的统计,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来实现数据拟合。在进行样本数据标记过程中,能够依照深度学习计划通过标记点来对数学模型进行评价,查看数学模型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状况,通过对其进行不断地优化和改善来提升模型对真实数据的反映情况。通过对人工智能进行深层的神经网络训练,能够让神经网络具备优化数据的能力,当前多层神经网络的主要应用有TensorFlow以及neon等著名的神经网络架构,在通过TensorFlow进行神经网络训练的过程中已经实现了通过多个显卡的GPU并联来对数据进行处理的能力。人工智能已经不仅仅停留在试验阶段,通过计算机技术来应用人工智能已经进入了商业应用阶段,甚至包括在服务业和工业生产中都能够通过人工智能来进行生产效率的提升。服务领域如智能图书馆可以看到智能机器人的服务应用。当前的机器人商业应用通常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是日常使用的机器人,如扫地机器人能够通过自主学习能力对家庭的房间布局进行认知,不断的优化过程来提升地面清洁的效率和质量。第二种是咨询服务类型的机器人,这种机器人能够对海量信息的进行分类和存储,实现在与人类互动的过程中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例如在图书馆使用的机器人,能够通过与其对话来搜索所需要的图书,除了为读者提供查询服务,机器人还能够帮助读者在图书馆进行资料整理以及打印等相关服务。图书馆机器人最重要的服务功能是对海量的图书资料进行智能化检索,强大的检索能力能够帮助读者在海量的图书资料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内容和资源。
3.2电子信息技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实践应用
电子信息技术在人工智能的应用,通常会面向软件和硬件两个不同分类。在硬件层面的应用,是依赖高度集成化电子电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智能电子元器件的精密度得到了较好的提升,随着硬件体积的不断缩小,在保持较大计算能力提升的同时使得智能电子元器件实现了高度的集成化,这为人工智能机器人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助力。当前智能机器人使用的各类芯片,尤其是处理器的芯片已经从过去的20纳米提升到了现在的7纳米和4纳米,加之芯片的体积大幅度缩减,使得处理器的功率消耗得到了巨幅降低,同时使得计算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因功耗问题的解决使得电源能够负载更多的处理器需求并增加更多的数据接口,实现了多个GPU的协同工作能力,为人工智能进行海量数据处理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在软件层面应用的主要是,将人类的工业生产实现了自动化控制,例如通过智能化信息系统已经将电气工程实现了完全绝对的自动化控制,依据自动化控制结合CAD技术对电气工程进行了颠覆性的改造和优化,使得电气设备能够在更广泛的领域完成更加复杂的工作流程,以实现对生产效率的提升。
通过人工智能可以对设计方案进行有效的模拟,使电气工程在设计过程中保持了高效率和科学性。人工智能的自动控制系统可以精确的对电气设备进行操作,并从多个角度提升电气工程设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升了我国电气工程设备的执行效率。
四、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保障措施
4.1切实提高技术创新水平
人工智能仍然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在这个提升的过程中,除了对人才的依赖之外还需要有效的創新机制。政府应当联合各大高校以及研究机构和商业企业共同打造人工智能的创新平台和机制,要将与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分配,以此来帮助我国提升人工智能在创新领域中的各类研究。
4.2 增强创新成果转化的效率
人工智能在已发现和未发现的领域中仍然存在较大的创新空间,所以在对人工智能的研究和应用过程中应当不断分析需求目标与内容,以解决问题的原则和思路来进行人工智能创新活动。
4.3 提升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
要实现人工智能的创新发展拉近与国际先进水平的距离,就需要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人工智能人才,即计算机通信领域的高端人才,要在研究过程中结合市场的实际需要来拓展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发展方向。
五、计算机通信技术和电子信息在人工智能领域方向的探讨
5.1 数据信息的采集与分析
人工智能当前的提升途径主要是对大数据的采集和分析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对人类的逻辑及各种行为的模拟来增强人工智能分析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在人工智能处理数据的过程中应当注重信息的时效性,并同时提升信息的处理速度以及信息的有效性保障。
5.2 网络数据云共享
网络资源共享是人工智能持续发展的动力来源和技术基础。通过打造云端服务器,并借助计算机通信系统所提供的网络接口使得人工智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自动收集大量的重要数据和信息,通过不同的信息来源来对用户进行分析和判断并提供符合用户需求的各类服务。
5.3 智能医学
人工智能能够通过对人类的语言进行学习和掌握,来实现将患者的信息和涉及的各项数据进行分类展示,再通过临床考核标准来建立医疗系统的网络考核机制,确定考核标准提升考核效率,实现推动医学发展的目标。
六、结束语
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完善,促使人工智能在社会生产中担当了重要角色,不仅实现了产品生产的标准化发展,也促进了生产效率的大大提高。因此相关人员应继续针对计算机通信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及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实践应用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研究,不断促进高新技术发展的同时,有效提高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价值。
参 考 文 献
[1]经鹏.计算机通信技术与电子信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实践应用[J].电力设备管理,2020(12):168-170.
[2]张彦清,胡月,孙文汇.计算机通信技术与电子信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实践应用[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02):40+88.
[3]陈超.计算机通信技术与电子信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实践应用[J].数码世界,2020(02):25.
[4]苏凡.探讨计算机通信技术与电子信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实践应用[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19,3(12):39-41.
[5]吉树军,聂章龙.计算机通信技术与电子信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实践应用[J].电子测试,2019(10):121-122+120.
[6]刘晓璇.计算机通信技术与电子信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实践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04):133.
[7]崔天明.计算机通信技术与电子信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实践应用分析[J].电脑与电信,2018(06):75-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