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在影视表演教学中的研究

2021-09-26喻玥

中华手工 2021年3期
关键词:礼仪影视历史

喻玥

摘 要: 崇礼重仪是中国从古至今文脉中优秀的表征之一,在上下五千华夏文明薪火相传的历程中,传统礼仪文化的内涵与价值被逐渐放大,成为国人内在精神理念的重要组成基因。即使在如今多元文化并存的格局下,传统礼仪文化依然发挥着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文章在阐释传统礼仪文化当代精神价值的基础上,剖析影视表演教学对优秀传统礼仪文化传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基于尊礼敬史的原则提出修正性的建议,以期在将影视表演教学真正打造为优秀传统礼仪文化传承舞台的同时,提升表演的文化意蕴。

关 键 词: 传统礼仪;文化价值;影视表演;教学研究

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脉没有断层的文明古国,中国在传统文化代际传承中有着独特的密码,除了国人对“根文化”的重视之外,还与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礼仪之道息息相关。众所周知,中国自古以礼仪立邦,也因此享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尚仁德、求和合、讲礼节、重仪表早已成为历代中国人内心深处的思想观念与民族情怀[1]。然而,由于传统礼仪文化内容与程式繁多,加之当前文化语境下国人对传统礼仪文化删繁就简式的传承,致使传统礼仪文化在当代的传承缺少渠道,且存在错误解读、歪曲传承应用等现象的出现。基于此,将对传统礼仪文化应用较多的影视表演教学作为纽带,链接礼仪文化的历史与现在,发掘礼仪文化的价值,在表演中正确应用传统礼仪,为优秀礼仪文化疏通传承渠道的基础上,涵养表演者的素养,提升表演者的专业化水平。

一、传统礼儀文化在影视表演中的作用

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及其当代价值定位,可以说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魂与根,抛弃传统就意味着忘记根本,切断了民族的精神命脉,只有不忘根本才能够披荆斩棘、开辟未来,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创新。传统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历代国人智慧的集成,浓缩反映着不同历史时期的文明特征,对优秀的传统礼仪文化进行传承与应用,是树立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式之一。除此之外,如今影视文化不断发展,已经成为国民主要的娱乐休闲方式之一,同时,作为与大众文化联系最紧密的文化产业,近年来诸多历史题材的影视剧被创作出来,一时间泥沙俱下,很多观众在观剧的同时,在潜意识上接受了剧中所呈现的礼仪文化,并理所当然地认为剧中的礼仪文化便是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本来面貌。历史正剧尚好,而那些并没有尊重历史,错误解读传统礼仪文化的历史题材剧便给观众造成误导。所以,无论是从影视应该承担的教育使命出发,还是落脚于对传统礼仪文化传承的重视,都应该在影视剧中尽可能还原历史生活面貌,全面理解并恰当应用传统礼仪文化。

综上所言,不管是传统礼仪文化本身重要的时代价值,还是影视表演的需要,都不能忽视优秀传统礼仪文化的重要性。而所谓的传统礼仪文化,则是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围绕礼节、仪式、仪表等所形成统一的社交审美法则,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它已经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2]。因此,从生活中而来,并且高于生活的影视表演艺术,不可避免地需要将礼仪作为影视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体而言,传统礼仪文化在影视表演中的作用可以总结为三大方面,首先是礼仪文化发挥着塑造演员形体、规范演员言行的作用。传统礼仪文化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体系,包括不同场合中的形体姿势以及言谈举止等,都具有相对应的要求和标准,所以,在表演过程中,要想充分展现历史生活和生产的风貌,就得尽力还原传统礼仪文化,让表演达到原汁原味的水准。其次是传统礼仪文化在塑造演员形体、规范言行的基础上,发挥着塑造影视人物角色的作用,角色形象与性格的呈现都是通过一系列的动作、神态来完成的,所以传统礼仪文化通过既有程式化、又具有张力的表演,可以将人物角色的特征更加鲜明地展现出来。最后,传统礼仪文化还发挥着奠定影视表演时代基调、烘托表演的文化氛围这一作用,每一种文化都用相应的时代特征与民族特征,传统礼仪文化也不例外,当在影视表演中,采用拱手行礼等动作时,便自然而然地营造出一种历史气息浓重的氛围,让观众明白所表演作品的时代背景。

二、传统礼仪文化在影视表演教学中的现状

一方面,随着近年来国人文化自信心的提高,历史题材影视剧的量产,影视表演以及教育教学方面对于传统礼仪文化的认识正在转变。在之前,影视表演教学中非常重视对当下生活题材的演绎,所以教师会引导学生多多关注现实生活,从而体会不同场景、不同心境下应该表现出的动作与神态。而现在,历史题材剧成为一大方向,在表演教学中,教师也更多地将传统礼仪文化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学生对待传统礼仪文化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由之前所认为的传统、不合时宜变为客观认识、理性对待,越来越多的学生对传统礼仪文化的学习产生了兴趣。

另一方面,由于传统礼仪文化所含内容非常之丰富,并且不同历史朝代的官方礼仪有所差别,所以在表演教学的过程中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将传统礼仪文化的精神内涵以及不同朝代的礼仪详细讲解到位。此外,还因为一些教师对传统礼仪文化的浅层次理解,在教学中会偶尔产生对礼仪文化的错误理解或者混乱记忆,如将宋朝的礼节与仪表配饰错误的安插在唐朝等等,如此一来,便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误导,致使传统礼仪文化的扭曲传承。

三、影视表演教学中传承应用传统礼仪文化的方式

当下社会群体对于传统文化有了客观而清晰的认识,并且在对传统礼仪文化的传承应用中非常注重历史与现代两种语境的转换,即秉承着取其精华的原则。在影视表演教学中,虽然传统礼仪文化得到了应有的重视,但并没有探索出有效的方法。因而,想要充分发挥传统礼仪文化在影视表演及其教学中的作用,就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

(一)强化教材编修与师资培养

面对精神内涵丰富、内容繁杂的传统礼仪文化,将其全部应用到影视表演教学当中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契合取其精华这一原则的,追溯传统礼仪文化的起源,很多是从祭祀、朝拜、封建王朝所演变而来的,所以一些礼仪文化带着纲常之道的烙印,这对于目前社会生活是不适用的,但是将其应用在表演中,就可以更加突出历史时期的特征。因而,有必要针对影视表演教学所需,将传统礼仪文化进行归纳,编纂成校本教材,从而为教学提供依据,避免某些教师在教学中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教材的编修要突出重点,将重点朝代和历史时期的礼仪文化纳入进来,或者按照传统礼仪文化发展演变的重要时间节点进行编修,从而形成线条式的脉络,降低教学的难度[3]。此外,要有针对性地培养教授传统礼仪文化课程的教师,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懂得灵活教学,将传统礼仪文化中优秀、精华的部分教授给学生,从而在有教材作为教学依据的同时,将被认为艰涩的传统礼仪文化生动有趣地进行讲解。

(二)夯实基本传统礼仪文化教学

俗语有云: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一浅显易懂的道理在影视表演教学中体现得更为明显,如果学生不能够熟练掌握传统礼仪的形体姿势以及具体动作,试想怎能够在表演过程中完美地塑造人物角色,又怎能够通过动作姿势以及神态给观众呈现具有感染力与代入感的视觉镜头,所以,在传统礼仪文化的表演教学中,要重点夯实学生对基本传统礼仪的学习与掌握。所谓基本的传统礼仪文化,便是指围绕坐、立、行形成的基本仪表和姿态,常见基本礼节和其他基本交往礼节等。其中基本仪表与姿态中,坐、立、行是个体在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形态,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场合的仪表与姿态是不同的,例如在唐朝,尚无高桌和椅凳等家具,人们往往是席地而坐,且坐姿可以具体分为危坐、跽(长跪)和箕踞,危坐时双脚相并,两膝紧靠着地,脚背向下贴地,臀部坐在脚后跟上,上身直立,平肩正背,双手放在膝盖上,目视前方,这种坐姿非常正式,所以有正襟危坐一说。跽是表示对人的尊敬以及场合的庄重,而箕踞是比较自由散漫的一种坐姿。同样,立、行的姿态也根据场合需要分为多种。至于常见的基本礼节如揖礼、拱手、叉手礼和叩拜礼等更需要掌握具体的分类和姿势,还有婚礼、丧葬礼、朝会礼、宫廷礼、乘车礼仪等诸多礼仪均是表演中常常用到的,只有将多方面的基本传统礼仪教授给学生,才能使其在表演中应对自如,完整而完美地呈现角色与剧情。

四、结语

中国传统礼儀文化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所含内容之多,范围之广,虽然有些礼仪并不契合当今文化语境的需要,但是对于影视表演而言,为了真实客观地反映历史,还需要对传统礼仪文化进行了解与掌握。影视表演的教学时常会应用到传统礼仪文化,为了避免在表演中发生张冠李戴、错误解读的乌龙,需要通过科学而恰当的方式强化传统礼仪文化的教学。

基金项目:此文章为湖北美术学院教务处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金资助,项目名称:《关于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在影视表演教学中的研究》,项目编号:201909。项目负责人:姜晓曦。

参考文献:

[1]刘青,邓代玉.中国礼仪文化[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9:29.

[2]高敏芳.《史记·礼书》中的礼仪思想及其启示[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10) :32.

[3]蔡雨桐.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教育在戏剧影视表演教学体系中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J].戏剧之家,2019,(19):177.

猜你喜欢

礼仪影视历史
影视展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影视风起
新历史
影视
礼仪篇(下)
孝——礼仪第一礼
知礼仪,做谦谦君子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