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平等思想对实现社会平等客观性的启示
2021-09-26李冬俐
[摘 要]马克思平等思想可以概括为人类只有在遵循客观规律前提下才能实现社会平等。马克思依据唯物史观认为建立在以蒸汽机技术为标志的大机器生产方式基础上的共产主义社会,由于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而真正实现了社会平等。马克思平等思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以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平等思想;社会平等;启示
[中图分类号] A8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8-4649(2021)03-0034-05
The Enlightment of Marx's Thought of Equality to Realize the Objectivity of Social Equality
LI Dongli
(The Open University of Shaanxi,Xi'an 710119)
Abstract: Marxs Equal Thought can be summarized that human beings can only achieve social equality under the premise of obeying objective laws. According to Historical Materialism, Marx believes that the communist society, which is based on the large-scale machine production method marked by steam engine technology, has truly realized social equality due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From each according to his ability and to each according to his needs”. Marxs Equal Thought has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for the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to solve the major social contradictions and realize the common prosperity for all people.
Key words:Marx; Equality thought; Social equality;Enlightenment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而马克思主义者的初心和使命就是通过实现社会平等而解放无产阶级即全人类。平等是人类进步思想史上的核心观念,追求建立平等的社会关系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精神,因为社会主义的规定性本质上就是社会平等性,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目标。马克思在继承启蒙主义平等思想和空想社会主义平等思想基础上,依据唯物史观第一次确认了人类实现社会平等具有客观规律性,即把无产阶级解放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联系起来,也就是与社会经济条件成熟程度联系起来。马克思平等思想关于人类实现平等的客观历史过程可以概述为:随着以蒸汽机技术为标志的大机器生产方式的形成,新的生产力要求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公有制,实现经济地位平等的人们能够自由而全面地发展能力;随着人们尽其所能地从事劳动而使集体财富充分涌流,共产主义社会通过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原则而实现人们社会地位平等。显然,马克思平等思想形式上属于人类道德选择但本质上体现了经济必然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通过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社会主要矛盾而不断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过程中,重温马克思平等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基于唯物史观对人类社会实现平等具有客观性的确认
恩格斯指出:“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1]依据唯物史观,马克思坚信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具有合乎规律的必然性,那么人類实现社会平等也就具有历史必然性,或者说具有客观性。
人类的不断进步表现在运用理性顽强追求幸福,而平等理念就是人类追梦过程中形成的伟大理性成果。基于人类已有的平等思想,社会主义理想就是为了消除资本主义社会贫富两极分化弊病,通过建立平等制度而解放全人类。但是,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曾经出现过的空想社会主义表明,如果没有建立平等社会制度的物质基础,没有推翻资产阶级政权的阶级力量,圣西门等社会主义创始人的观点只能从头脑中产生,也就陷入纯粹的幻想。因此,恩格斯指出:“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上。”[2]
总之,在人类平等主义思想史上,既有过“理想国”,也有过“乌托邦”等被思想家发明出来的期待更完善的理想社会,但这些建立在绝对真理、理性、正义等抽象概念基础上的社会变革理论,实践证明从开始就注定要成为空想,因为它们化解社会危机的逻辑依据是唯心史观。
马克思发现了唯物史观以后,马克思主义者判断人类思想史上出现过的平等理想方案是空想还是科学就有了明确的依据:建立在唯心史观基础上的理想社会制定得不论多么详尽周密,都不具有现实性;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尽管实践的历程曲折漫长,由于以唯物史观为理论依据,与历史事实和理性逻辑具有一致性,必定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取得最后的胜利。因此,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者社会主义理论自信与社会主义道路自信重要的思想武器。
因此,马克思超越其他社会主义者的地方在于:当他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解释人类历史、设想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时候,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尤其是英国、法国、德国等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既有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就成为他思想的逻辑起点,也使得马克思平等思想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马克思设想通过无产阶级解放进而实现人类解放的思路是:人类解放的本质是实现社会平等,而人类解放的先决条件是无产阶级解放,即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从而改变自己的经济地位,也就改变了社会关系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生产关系性质,而以上所述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历史条件是既有的社会生产力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其中生产资料的技术水平又是衡量既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那么,马克思平等思想的逻辑起点就是资本主义社会既有的生产资料发展状况,而生产资料具有物的客观性,因此马克思平等思想建立在生产的既有物质事实基础上。
二、大机器生产方式奠定了人类社会实现平等的物质基础
马克思既然依据唯物史观把生产力和生产资料作为设想平等的社会主义社会的逻辑起点,非常重视生产资料技术水平对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作用,那么他把以蒸汽机技术为标志的大机器生产方式看作无产阶级完成解放世界事业,进而实现社会平等的物质基础就符合其理性逻辑了。也就是说,马克思认为阶级的存在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而随着蒸汽机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运用,消灭阶级的条件已经成熟,那么无产阶级通过阶级斗争打碎剥削制度而创造出平等的新世界。因此,马克思对工业革命的成果,即蒸汽机的判断是:蒸汽和机器既是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代表,也是其物质基础,不仅使推翻资本主义成为必要,而且使建设社会主义成为可能,因为人类只有依靠以蒸汽机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才能消灭阶级差别,才能在社会财富充分涌流基础上创建每个人得到自由发展的理想社会。
所以,马克思对社会主义的期待,通过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大机器生产方式得到了展示,也就是说,用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这个问题至此就有了答案。马克思还曾高度概括了不同生产资料与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对应关系:石器代表着原始社会、青铜器代表着奴隶社会、铁器代表着封建社会、大机器代表着资本主义社会以及社会主义社会。显然,这种划分是为了强调以蒸汽机为代表的大机器既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时代的人类生产力发展水平,也是未来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时代具有标志性的生产资料。也就是说,蒸汽机的产生之日即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之时:蒸汽机不但代表着现实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代表着未来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不但预示着资本主义即将灭亡,也宣告了社会主义即将到来。因此,既然蒸汽和机器所引起的工业生产领域的革命是马克思设想社会主义的逻辑起点,那么社会主义平等关系就是建立在大工业和大机器之上,大工业不仅创造了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条件,也创造了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
具体地说,马克思平等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与大机器生产方式的逻辑关系如下:第一,大机器生产方式能够在社会主义社会创造出充分涌流的集体财富。当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大机器生产方式将爆发出更加强大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而集体财富充分涌流是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原则的物质条件。第二,大机器生产方式能够在社会主义社会通过淡化能力差别而为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原则创造出主体条件。马克思平等思想的实质体现在“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目标上,但在劳动过程中,如果劳动者之间能力存在着差别,这种分配原则就有失公平,因为形成了能力弱者剥削能力强者的社会局面。但是,马克思认为大机器使劳动差别变得很小,甚至性别和年龄的差别也失去了社会意义,那么这种普遍简单的体力支出本质上就淡化了能力差别,按需分配原则也就不会影响生产效率了。第三,大机器生产方式能够在社会主义社会营造出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局面。随着在自动化工厂,劳动已完全丧失专业性质,那么人们对普遍性的要求以及全面发展的趋势就开始显露,而且,由于集体财富充分涌流以及社会成员平均承担了体力劳动,人们从事物质生产劳动时间将明显缩短,这就为人们用于精神生产领域方面发展提供了充分接受教育的时间。而教育的意义,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的全面發展“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历史的产物”,也就是说“能力的发展就要达到一定的程度和全面性”,[3]而能力需要通过教育途径来培养。
三、按需分配实现了人类社会的事实平等
马克思平等思想追求人类社会从形式上平等(民主)进到事实上平等,即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原则。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只是把生产资料转归全社会公有,还不能消除产品分配方面不平等,人们富裕程度还会不同,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随着社会分工被打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对立被消灭、劳动成为生活第一需要、每个人得到全面发展、集体财富充分涌流,才能完全破除消费品分配方面存在着事实上不平等的资产阶级权利,实现体现劳动平等和消费平等的“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原则。因此,“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目标就是马克思平等思想的本质体现,也是最典型的共产主义平等原则。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性就是对需要的追求,而人的幸福就建立在需要得到充分满足的基础上,那么人类历史就是需要不断发展、不断上升并不断被满足的过程。第一,需要规定着人的存在,也推动着人的发展,而且不断增长的需要是人类生产不断发展的动力;第二,虽然人的能力不同,但人的需要却相同,那么最公平的分配原则就是充分满足每个人的需要;第三,只有充分满足人的需要,社会主义社会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按需分配。
马克思在设想社会主义社会消费资料分配原则的时候,一方面强调“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为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4]另一方面又着重强调了人们能够自愿地尽其所能来劳动的意义。其实,劳动者“各尽所能”局面既是结果又是原因:只有“当人们已经十分习惯于遵守公共生活的基本规则,他们的劳动生产率已经极大地提高”[5]的时候,劳动者才有可能各尽所能;也只有劳动者能够尽其所能地劳动才能使得集体财富充分涌流。列宁曾指出共产主义高级发展阶段到来的前提“既不是现在的劳动生产率,也不是现在的庸人”,[6]那么“各尽所能”社会局面是如何形成的。如上文所述,马克思设定了几个条件:第一,没有了社会分工;第二,劳动成为人们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手段;第三,每个人获得了全面发展;第四,极大增长的生产力创造出了巨大的集体财富。
马克思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旧的社会分工的消失具有历史必然性,因为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高给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自己的能力创造了物质条件,随着人们个性和能力的全面发展,就能够突破分工的束缚,人们可以胜任各种劳动岗位,轮流地从一个岗位转移到另一个岗位,也就是说,人们不再有固定的活动范围和劳动领域,可以根据自己的志趣或者“上午打猎,下午捕鱼”,或者“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当然,在没有社会分工条件下的劳动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劳动,已经成为人们实现自我价值、满足精神需要的自觉自由的生命活动。显然,这种社会主义劳动之所以具有如此强烈吸引力,并非由于人们道德品质的普遍提高,而是意味着劳动本身对劳动者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而这种自由劳动既具有社会性,又具有科学性。所谓社会性就是指社会主义劳动本质上是为了社会整体利益,不再单纯是为了个体利益;而所谓科学性就是指社会主义劳动不但不会损害劳动者身心健康,而且由于展现了对自然力支配地位而成为劳动者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因此,社会主义劳动一方面生产出满足人们物质文化需要的产品,另一方面本身又成为满足劳动者精神需要的活动。
总之,依据马克思平等思想,社会主义社会一旦具有了大机器生产方式,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分配原则就不再以劳动为尺度,而以劳动者为尺度,后者比前者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显然更具平等性,而且淡化劳动者能力差别,不会影响人类生产力的发展。因此,马克思强调,社会主义社会平等的权利不能长期被限制在资产阶级的框框里,如果长期完全以劳动作为分配的尺度,那对体力或智力上的弱者就是不公平的,也就是说这种平等的权利对不同等的劳动来说就是不平等的权利,因此,社会主义社会要按需要分配消费品。
四、马克思平等思想的启示
马克思平等思想曾经对20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平等实践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那么结合社会主义平等实践的经验教训,马克思平等思想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以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所具有的启示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主义社会如果只注重生产资料所含技术水平的提升,而没有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核心是人们劳动能力的普遍提高),就不能真正实现社会平等。马克思平等思想的逻辑依据是以蒸汽机技术为标志的大机器生产方式的形成,以今天既有的生产资料技术水平以及社会财富来看,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已远远超过19世纪所谓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但还需要长期不懈努力以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如果没有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或者说没有不断提高人们的劳动能力,而只有生产资料技术水平的提高、物质财富的增长,也难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因为实践证明,社会平等只能最终体现在人们生命活动能力即劳动能力的平等,而非单凭生产力发展水平等外部条件就能造成这种社会局面。
第二,社会主义社会按需分配原则如果只是依赖于集体财富充分涌流,而没有实现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的统一,就不能真正实现。按需分配当然需要集体财富充分涌流,但人的需要既有物质消费品需要,也有精神消费品需要。因此,社会主义本质上就是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大多数居民然后全体居民参加的前进运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7]实践证明,今天随着人类劳动方式逐渐从以体力支出为主转化为以脑力支出为主,那么脑力劳动能力差别肯定加大了不同岗位自由流动的难度,而且消弭精神生产能力差别的任务将更加艰巨。所以,为了早日实现共同富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需要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而且还需要不断促进人们能力的普遍提高,以早日实现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相统一的社会局面。而只有人们劳动能力趋于等同的时候,按需分配消费资料与按需分配劳动岗位才能同步实现,那么社会主义按需分配的目标也就有望最终实现了。
第三,社会主义社会如果只是淡化了人们体力劳动能力差别,而没有淡化人们脑力劳动能力差别,就不能真正实现社会平等。马克思坚信共产主义社会能够实现按需分配原则,其中重要的原因是以蒸汽机技术为标志的大机器生产方式已经淡化了人们体力劳动能力差别,因此不同能力的劳动者可以获得相同的劳动报酬。但是,随着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社会又相继发生了两次新的科技革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艰巨任务就是消除劳动者之间脑力劳动能力差别。因此,随着劳动者能力的竞争主要体现在精神生产能力领域,劳动力生产中的教育环节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8]那么,普遍提高劳动者能力的重要途径就是通过推进教育公平而培养大量得到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第四,社会主义社会如果只是通过倡导自我牺牲精神营造出各尽所能社会局面进而实行按需分配,而没有脚踏实地提升每个人的劳动能力,就不能真正实现社会平等。马克思所提出的“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种不强调义务平等、只强调权利平等的分配原则,本质上并不包含着对人们不计得失道德品质的期待,或者说与其说是道德选择的结果不如是说对经济必然性的肯定,但是,在20世纪,落后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一方面通过倡导大公无私精神限制按劳分配原则体现的利益差别,另一方面通过强化公有制以及反对特权观念、物质激励等资产阶级权利思想,以激励劳动者主人翁意识,从而解决社会主义建设动力问题,但实践证明,大多数劳动者还是停留在“斤斤计较,不愿比别人多做半小时工作,不愿比别人少得一点报酬的狭隘眼界”。[9]那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每个人的劳动能力,而不是完全依赖于对劳动者的职业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01.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7.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8-109.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6.
[5] 列寧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6.
[6] 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7.
[7]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1.
[8]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5.
[9] 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6.
[责任编辑 李 帆]
[收稿日期] 2020-12-23
[作者简介]李冬俐(1967— ),陕西省绥德县人,陕西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法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