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对拉美的启示
2021-09-26胡安·德·迪奥斯·帕拉
在1921年7月的一天,没有人能想到聚集在简陋桌子旁的13人所创造的党派,日后能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政治组织。
时间已经过去了100年,回顾当年发生的历史事件,毫无疑问,这13个人开创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军事、经济和社会变革壮举。
那些创始人,或多或少拥有这样的信念和决心:团结和解放人民的事业不是胜利就是灭亡。
为了了解这一壮举的重要性,有必要记住,中国经历了至少一个世纪的外国入侵、军阀割据、种族灭绝、内战、掠夺和剥削,人民因而陷入贫困、痛苦和绝望。
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工人和农民成功地解放了自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战胜了持续一个世纪甚至更长时间的屈辱和苦难,开始建设一个国家,并在共同的努力下,在不到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就实现了造福人民的巨大发展。
毛泽东领导的革命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关注。被剥削的贫苦工人和农民能够武装起来与日本侵略者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对抗,世界上所有反对剥削、深受压迫统治之苦的人们都为之感动。
在几乎所有拉美国家中,中国榜样为参与社会斗争的年轻人带来了新的启发,他们开始对农村和城市贫困人口开展政治动员工作,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组织。他们在本国最贫穷的地区开展大规模工作,践行毛泽东主义的“为人民服务”。
这些革命运动有助于推进拉美社会结构变化,在此之前,拉美社会由最保守的人群主宰,他们与大资本家、地主和美国的忠实追随者结盟。拉美国家的革命者受到不同的启发,都举起了反帝国主义的大旗,但最终都因美国的干预受到重挫。
同时,中国共产党热情地支持古巴革命事业,建立了中古之间的外交和友好关系,特别是与切·格瓦拉的关系。1960年,北京广播电台开始用西班牙语播音,建立了中国与拉美之间的友谊纽带,中国革命建设事业的进步和发展也通过《北京信息》节目(1962年)传播到了拉美。
进入21世纪后,拉美的政治运动更加复杂、曲折,民粹主义、腐败、右翼上台、暴力抗议、社会动荡等因素增多。进步与退缩,希望与失望,政治组织软弱、缺乏民众的信任和领导才能,这是该地区在本世纪前二十年的政治运动特征。此时,中国积极倡导加强与拉美地区合作,计划加大对拉美地区投资,以促进基础设施、工业、贸易和科技发展。
中国和拉美之间的文化交流,一方面由于非凡的科技成果,吸引了企业家和工人、金融家、商人尤其是年轻人的关注,另一方面则困扰了仍在拉美活动的那些拉美革命者们,他们对中国的记忆还停留在“长征”时期,不了解中国革命的胜利并没有停止创造历史,没有意识到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和人民钢铁般的意志下如火如荼地发展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半个世纪内克服了贫困、饥饿、疾病等问题,并建立了一种有利于人民的发展和分配模式。这种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且可以自豪地展现出她成功应对本世纪最严重疫情——新冠肺炎疫情的力量。
中国成功的魅力不仅是因为中国的军事和组织能力,最重要的是将发展转化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切实成果。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力。在过去的10年中,中国的GDP年平均增长率为7%,而世界其他地区的增长率为2.6%;中国经济约占世界经济的16%,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已超过30%,远高于美国、欧洲和日本的贡献;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每年创造超过1500万个城市就业机会,失业率是世界上最低的之一。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的投资和研发增长了55%,创建了超过500万家公司,其中大多数在创新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环境方面,近年来,中国已成功地将能耗降低了近20%。清洁能源生产增长了30%,种植了超过1000万公顷的森林。
考虑到中国的发展要满足14亿人口的需求,具体来说要保障人民的健康、教育、住房、工作、交通、养老和安全需求,这实在是一项壮举。巨大的创新和制造技术飞跃,更使中华民族成功地完成征服太空的挑战,甚至在创纪录的时间内到达了火星……
作为结论,可以说,中国共产党对拉美影响最大的是其“为人民服务”的准则,启发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将其政治承诺转化为对农民、工人、土著人民的具体工作;年轻人(通常是大学生)与农村和城市贫困人口之间的这种融合,极大地加强了无产阶级的政治力量。中国革命的伟业和切·格瓦拉的受难鼓舞了20世纪60年代的那一代拉美人民去撼动保守的拉美社会的根基,并勇敢地举起了反帝国主义和人民解放的旗帜。
我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建立在三大支柱之上:第一,该党来源于劳动人民,而不是精英阶层。第二,扎实的意识形态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基础上,再加上毛泽东思想的贡献。第三,以民主集中制为基础的党的自我建设,使其能够克服困难和障碍,带领人民永葆初心和使命,成功地面对每个历史时刻所要求的任务。
正是在这里,我们找到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为拉美人民提供的榜样,并发激发我们进行新的斗争,在迈向解放的长征中取得成功。
在重新创建道路的过程中,我们也许有一天会飞向繁星。
◆作者:胡安·德·迪奥斯·帕拉(Juan de Dios Parra)[智利],拉丁美洲人权协会秘书长、中国-拉丁美洲加勒比旅游、科技、文化交流促進联盟执行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