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上海商业包装纸装饰秩序法则
2021-09-26吴凡
吴凡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start from the research perspective of the sense of order in decoration, analyze the commercial wrapping paper with typical decorative order characteristics in Shanghai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classify and summarize the visual forms of wrapping paper decoration at that time, so as to sort out the commercial packaging in Shanghai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decorative patterns of paper seem to be orderly under the "unconscious" creation.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re are three decorative order laws of symmetry and balance, rhythm and rhythm, contrast and harmony in commercial packaging paper under the traces of the times. It is expected that while in-depth exploration of packaging design in Shanghai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use of resource conversion will be carried out to better apply the decorative order and creative rules contained in it to contemporary design practice.
民国时期新政权的确立促使社会产生变革,通商口岸的开放推动着经济、文化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产品品牌观念与商品经济模式随同西方市场经济的运营传送至中国,纷繁的外来文化推动了民族工商业的繁荣进步,在新文化的洗礼和西方艺术思潮冲击下呈现出的艺术设计开始由传统向现代转型。为了在形形色色的商品角逐中胜出,商号们纷纷开始重视对商品的包装,这种意识的觉醒促成了包装业的兴盛。民国时期上海的商品包装在传承本土观念的基础上吸收了外来文化思潮,形成了中西融合、兼收并蓄的装饰风格特征。本文从民国时期上海商业包装纸的装饰图案入手,考虑到装饰图案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的特征,因此不从传统中对纹饰的鉴别和用途角度展开,而是引入西方装饰艺术的心理学理论,针对人们喜欢事物的秩序性、节奏感和复杂性的特质,将民国上海商业包装纸中的图案与西方的装饰艺术心理学理论相结合,从这一观点来研究包装纸中装饰的秩序法则。
一、秩序感相关理论
《辞海》中对秩序的解释为:“秩,常也;秩序,常度也,指人或事物所在的位置,含有整齐守规则之意。”简言之,是无序的对立面,指有条理、不混乱的情况。现代格式塔心理学派把秩序的知觉作为主要的研究内容,他们强调知觉有趋于简单秩序的倾向,贡布里希则更多地强调知觉对非秩序的反映。贡布里希认为:“有机体必须细察它周围的环境,而且似乎还必须对照它最初对规律运动和变化所作的预测来确定它所接收到的信息的含义”,他把“这种内在的预测功能称作秩序感。”秩序感是建立在人的生物属性基础上一种心理感受,它包括感觉和知觉两个方面,人对秩序的知觉可以直接影响装饰的存在形式,反之,装饰的表现形式体现了人对秩序的感知和理解。
二、装饰的秩序属性
秩序分为自然秩序和社会秩序。波普尔说:“我先是在动物和儿童身上,后来又在成人身上观察到一种对规律性的强烈需求——这种需求促使他们去探寻各种各样的规律。”波普尔提到的对规律性的强烈需求,等同于对秩序的一种追求,这种追求来自于人的生物机制和文化机制,前者属于自然的属性,后者属于社会的属性。民国时期上海商业包装纸中装饰图案体现的秩序感是一种人造的秩序,隶属于社會秩序的范畴,由于社会秩序不会直观地显现在客观世界中,所以需要人们去不断地发掘和研究。装饰的形式秩序往往与人的审美心理秩序相适应,或者说装饰的秩序就是人审美心理秩序的具体反映。一个时代、一个民族对于某些纹样、图案的喜爱,不仅出于其象征意义,而且有形式上的心理同构。就装饰艺术而言,实践者通过运用对自然中秩序的感知来创作具有社会秩序的作品,以此达到与受众视知觉秩序的同构。
三、民国时期上海商业包装纸装饰秩序的体现
阿恩海姆曾指出:“我们可以把秩序定义为统辖整体中各部分之间关系的法则及其强度。”这里的法则可以解释为对秩序性原则的追寻,它来自对整体统一性的支配,而各个元素间的关系必须与之相协调。这种秩序法则的呈现是整个作品构成元素的表达,它包括纹饰、色彩、造型等方面,因此这里对民国时期商业包装纸纹饰的解析应从图案的广义概念理解。
1.对称与均衡表现的秩序法则
黑格尔在《美学》一书中论述了对称概念的实质,从辩证法的角度看,他把对称理解为一种矛盾的表现形式。他认为:“对称是两种不同形式的一致和统一,而这两种不同形式,又必须具有某种同样的性质。”事实上规则对称由于等量等形的镜面反射效果,一般都处于相对静态中,就像天平两边等重的情况。从视知觉心理的角度看,“凡是简单规则的形,即好的形,都会引起一种矛盾的反应——既想保留它,又想改变它。”贡布里希在《秩序感》中用“中断检测仪”这一实验来证明“仅仅重复同样的刺激不会引起外部反应”。在一张包装纸的设计中对称其实也是一种特殊的重复形式,只是它的“重复”是将中心轴的一侧对称到了另一侧去,而对称出的另一侧其实就是重复的延续。版面中对称的中心轴有着“中断”的作用,在上海长康绸缎棉布庄左右两侧对称的图案中(图1),隐形的中心轴就是一条“吸引眼睛的磁铁”,因为从定义上来说,它是序列中唯一没有被重复的部分。
民国时期的上海商业包装纸多使用对称和均衡的图案。基于中庸平和、相对保守的民族性格,中国人历来追求造型形式上的完整和圆满,尤喜对称的形式:对称的建筑、对称的家具、对称的图形……其中对称图形规律性强,具有节奏美和人工意匠美,会使人感到一种合乎规律的愉悦。例如民国时期协丰昌绸缎棉布庄商业包裝纸的图案(图2),便是一种近似对称。创作者用商铺的建筑图案作为版面中心的“对称轴”,运用类似于白描的极简笔墨,最直观地把商铺门头的形象描绘出来,让人如同置身于门店的场景般,给消费者一种身临其境的自然之感。商号的名称“协丰昌绸缎棉布”可作为“横批”也可作为“门头”置于版面上方,副标题文案呈对联式悬于包装纸版面的两侧。中心轴左右两边文字信息结构的相似性,使得中轴的建筑图案成为唯一而又特殊“视觉显著点”,因此便是“中断”中最吸引观者的部分。同时作为画面的中心,这种对称式的图案表达可以平衡左右版面的信息,在设计时能够形成一种庄严、稳定、整齐的情感,视觉上带来的强烈秩序感,能够给人一种平稳的观看效果。
2.节奏与韵律表现的秩序法则
节奏和韵律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首先它们是一种普遍的自然现象,其次也是一种人造的秩序规律。原指音乐中存在的音节、旋律,而后在艺术设计领域里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使用。作为艺术中一项重要的形式美法则,节奏与韵律同样具有一定的秩序性。节奏所产生的秩序在图案设计中大多呈现出一种重复的运动感,而重复产生的视觉感受是静止的,它更强调整体形态上的统一性特征。相比于节奏,重复虽具有较高的秩序性,但呈现出的视觉效果比较单调且机械,因此在装饰图案中,常使用线的疏密曲直、版块的虚实渐进、色调的明暗冷暖等表达节奏的手法来体现秩序性的交替和反复。这一点同样适用于我们从新光标准内衣厂包装纸的放射线中(图3)得来的印象,许多人会把太阳图式中的线条看成向外四射的光芒,毫无疑问是具有节奏感的重复在这种反应的形成中起了催化作用。
韵律是通过形态的强弱、虚实变化组合获得的,在装饰形式的表达上韵律融合了内在的情感因素,带有运动的内在变换趋势。民国上海商业包装纸中不乏具有韵律感的作品,而产生的原因与强烈运动感的波形线条有着紧密的关系。贡布里希研究发现波纹与漩涡比直线更容易表现运动,波形线的起伏规律上上下下不断延续着,能给我们带来视觉上的运动起伏感。上海宝记戴春林的商业包装纸其装饰图案就具有不可忽视的韵律感,包装纸中的文字信息呈对称式排布(图4),四周分布复杂的漩涡形花纹和卷草纹,将自然中抽象植物的形态作为构图基础,以一条“S”形的波状曲线为主茎,结合“C”形的曲线构成枝叶、花果等形象,形成长度收缩自如,形式自由变化的带状纹样。装饰图案的疏密有致、回旋起伏、抑扬顿挫产生了优美的韵律,极富音律节奏的图案凸显出上海宝记戴春林牌豪华高档的气质。
3.对比与调和表现的秩序法则
对比与调和是建立在多样与统一基础上的一种具有形式美的构成法则,对比是多样性的一种形式,调和是统一性的体现。统一性是指关于事物体系内总体特征和发展走向的概括,反映事物自身具有主导性、统摄性、包容性的一种哲学范畴。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 Josef Johann Wittgenstein)在《逻辑哲学论》中谈到“世界是由许多‘状态构成的总体,每一个‘状态是一条众多事物组成的锁链,它们处于确定的关系之中,这种关系就是这个‘状态的结构,也就是我们的研究对象。”在装饰艺术中,运用作品元素间对比与调和的关系也可以营造出秩序感。作品中视觉信息的变化既有图形纹饰上的,也有色彩上的,设计者通过对比与调和产生的关系来凸显视觉冲击力,表达不同的视觉秩序,以此增强版面各视觉要素之间的层次与关系。通常以元素间的比例大小来表现差异,或者以点、线、面之间的对比来体现变化,还可以从色彩上入手增强版面的震撼力,形成视觉上的反差。
对比是指差异明显强烈的视觉造型因素,甚至互相处于相反关系即对立关系的视觉造型因素的并置。对比美具有强烈醒豁的特征,容易成为视觉的中心点,起到使造型活跃的作用。民国时期上海商业包装纸的色彩因受到中国传统“五色观”以及西式绘画的影响,通常以红、黄、蓝(青)、黑、白五色为主。运用补色的对比关系对版面信息的层级进行区分,形成鲜明的装饰效果。这种对比强烈、高纯度的色彩观体现了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审美原则:用有限表达无限,单纯表现丰富,用直观的方法表现形象。如三友实业社门市部这张包装纸(图5)色彩对比强烈,层次较少,但秩序感较强,由对比体现出的视觉要素之间的反差大。这时候调和便是营造秩序感的重要方法,也是构成版面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依据局部服从整体的原则,来进行信息的主次安排时,可运用黑白灰与点线面的元素介入处理,使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达到和谐统一。当形状对比时,往往会在色彩、面积等其它方面寻求协调;同理,当色彩对比时,往往会在版式编排,纹饰等方面调和。三友实业社门市部包装纸的设计者为了调和红色与绿色的冷暖对比,将包装纸中绿色说明性文字“符号化”,二方连续式的重复排列调和了色彩上的强烈对比。红绿文字间的重叠覆盖,将主要信息与次要信息分配得游刃有余。这种散点式的装饰手法使得版面间的信息层级疏密有致,达到了一种疏而不乱、密而不闷的效果。
结论
通过对民国时期上海商业包装纸装饰秩序的分析,能感受到这些创作者并不是单纯的“无意识”表达,而是有意识地在进行秩序感的构建。对民族文化的发掘与对世界先进经验的不断研习是设计的创新之源,对其进行深入的探究可以为当代艺术设计的发展树立一面镜子。因此真正的传统是不断前进的产物,它的本质是运动的,不是静止的,传统应该推动人们不断前进。当代不断发展变化的审美观念与新兴理论的产生对装饰中秩序的存在提出了许多挑战。然而作为设计师要充分了解“艺无定律”的真正内涵,强调对装饰秩序的探索与应用并不是对设计的禁锢,相反科学地分析设计中装饰秩序传达的法则与规律性,才能够打破它的“定律”,进行真正的“自由创作”。尤其在当今信息量空前繁杂的社会环境,能够处理恰当版面中装饰的秩序感,为受众营造一个符合审美诉求的视觉环境,是一种理性思维的凸显,也是设计的基本目的和行为规范,更是技术与艺术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