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实验6”科考船上,他们跑赢了台风

2021-09-26

文萃报·周二版 2021年37期
关键词:科考船站位李明

9月8日下午,“实验6”科考船(以下简称“实验6)以13节(每小时20多公里)的速度向东北行驶,奔赴横向断面最东侧的站位。与此同时,位于“实验6”东南方向的强热带风暴“康森”,正以每小时约20公里的速度向西北移动,其中心附近风力已达10级。

船向东北,台风向西北,二者有可能在南海东部相遇。在“康森”掀起的汹涌波涛之下,总吨3999、总长90.6米的“实验6”,成了茫茫南海中的一叶扁舟,2~3米高的海浪不断拍打着船体,船身前后左右都在晃动。这是“实验6”首航以来,晃动最强烈的时刻。

8日晚上11时,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杜岩注意到,“康森”忽然变得比预报中的移动速度快。他清楚,在台风变化如此迅猛的情况下,“实验6”继续向前意味着什么。

“晚11点多时,我看到海水最大波高是3.3米左右,而我们的船两侧作业甲板离水面2.5米,可承受最大波高大約是5米。更何况,台风中心附近风力已达到10级,虽然船距离台风还有大约400公里,但越向着台风走,情况肯定越恶劣。”杜岩说。

杜岩和“实验6”首航船长李明二人紧急碰头协商。最终,他们果断决定:当即停船,就地进行科考作业,不再往东北走。

临时决定的这一作业点在目标站位西南方向6海里左右。

9日凌晨0时20分,杜岩叫醒值班人员,大家迅速准备好CTD(温盐深测量仪)采水器;0时38分,船停,科考队员立即就位,打开右舷门,同时操作伸缩机械臂,把CTD采水器下放到海里;1时55分,科考队员把CTD采水器从1500米深的海水中拉回到后甲板;凌晨2时整,取样工作全部完毕。杜岩长舒一口气,“平时需要花两个小时的工作,结果只用了1小时20分钟。”

科考完成后,李明早已指挥着“实验6”开足马力,在茫茫夜色中一路奔西,躲避“康森”的追赶,一秒也不敢耽误。

9月9日清早6时左右,台风减弱了,而且“实验6”把台风甩在了身后。“我们距离‘康森的影响范围越来越远,从这种意义上说,我们跑赢了台风。”杜岩说。(摘自《科技日报》)

猜你喜欢

科考船站位李明
提高政治站位的重要性
站位
海洋星探组
中国制造的科考船有多牛
爱的站位
海洋星探组——超级科考船
AnAnalysisofCohesiveDevicesinARoseforMissCaroline
看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