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何日本首相难逃“奥运魔咒”

2021-09-26罗山爱

文萃报·周二版 2021年37期
关键词:桥本佐藤菅义伟

罗山爱

面对疫情困境,菅义伟政府一度把成功举办东京奥运会看作决定其内阁生死的“关键一步”。然而,东京奥运会让日本在经济上损失惨重,更糟糕的是,举办期间日本新冠肺炎感染人数激增。民众因此对菅义伟内阁非常不满,8月8日东京奥运会圣火熄灭时,菅义伟的支持率也跌至历史最低。9月3日,菅义伟表示,他将不会参加9月份的自民党总裁竞选,并将卸任首相一职。

在日本,一直流传着“五环升起,首相下台”的说法,菅义伟不是第一位遭遇“奥运魔咒”的首相。就像美国《华盛顿邮报》记者亚当·泰勒形容的,日本首相与奥运会之间“有着悠久且惊人失败的历史”。

池田勇人:带着隐痛走完人生

池田勇人1960年上任,此前日本靠着朝鲜战争中充当美国“兵站”攫取经济重建的“第一桶金”,但严重的两极分化已把看似繁荣的日本送到“火山口”。池田内阁拿到1964年奥运会主办权那一刻,更多想的是怎么解决两大任务:一是平息日本人不断高涨的反美反垄断资本运动;二是在追随美国之余为日本树立“和平形象”,寻找海外市场。

但日本政坛险恶,派系斗争让池田筋疲力尽,而且美国也拿日本开刀,1961年起先对日本头号出口商品棉织品下重拳,用进口限制重创日本中小纺织企业。奥运会开幕前一年,池田主要精力都花在对美周旋上,其身边人回忆:“有三个月,首相每天只有两三个小时的睡眠。”这种“非常态”持续到1964年8月,感到身体不适的池田被诊断出喉头癌。就在奥运会闭幕的次日,池田宣布辞去执政党总裁和首相的职务。

佐藤荣作:冬奥会成政治谢幕

1971年佐藤荣作的两大败笔,让即将到來的1972年冬奥会荣光变成自己的“政治谢幕”。10月15日,佐藤政府屈服于美国的威胁,签署日美纤维协定,自我限制对美出口的所有毛制品及人造纤维制品,这等于出卖了日本200万纤维产业工人的生计。1971年7月,佐藤在美国怂恿下,牵头向联合国大会提交包含“两个中国”内容的提案。而这份提案被否决,23个国家要求恢复新中国合法席位的提案顺利通过,佐藤呆若木鸡。

11月19日,200万日本民众在830多个地方示威游行,打着“立即恢复日中邦交”“打倒佐藤内阁”等口号包围了日本国会等重要设施。无奈之下,1972年7月7日,佐藤荣作率内阁辞职。

桥本龙太郎:我坐在火山口上

1998年2月7日,日本长野冬季奥运会开幕,时任首相桥本龙太郎在出席前夜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我是坐在震中位置上。”这是一语双关,原来长野曾因身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在申奥期间险些落选。而桥本所说的“地震”则是他的“金融大爆炸”计划。桥本上台伊始,实施《金融体制改革计划》,改革大破大立,因为触动日本银行界甚至政党集团的利益,反对声一片。

不成功的金融改革,加上始终不见起色的日本经济,让桥本迎来“政治滑铁卢”。1998年5月,面对党内要求“换将”的呼声,桥本已无力回天。(摘自《环球时报》9.15 罗山爱/文)

猜你喜欢

桥本佐藤菅义伟
六个问答助你了解桥本甲状腺炎
口误频出,菅义伟开始用提词器
菅义伟在国会“照本宣科”引不满
菅义伟与特朗普举行首次电话会谈
意外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