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艺术素养发展的教育方法研究
2021-09-26李栋许春雷
李栋 许春雷
摘 要: 高校艺术素养教育具有多重特点,可以从艺术、美学、教育学等科目交叉融合的角度探索提升艺术素养教育方法。通过优化艺术素质过程结构体系,不断更新美育新理念,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构建有效的艺术素质教育模式和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不断增强高校大学生的个体艺术素养,促发人才培养基于美的品德、美的感悟、美的思想下的时代创新力。
关 键 词: 大学生;艺术素养;教育方法
艺术素养是塑造健康完美人格的必要条件,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拥有完美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已成为家庭、社会对于人的教育和培养的共同追求[1]。艺术素养的提高对于完善人格塑造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艺术素养的相关活动可以丰富人的生活方式,拓宽交往范围。而且,艺术素养的提高可以实现大学的教育目标,提高大学的教育水平,同时提高人与社会整体文明素质。
一、高校艺术素养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艺术通识教育普及深度不到位
一个时期大学教育囿于知识型教育的发展中,以专业理论知识教授与相关技能学习教育为中心,属于“物类型教育版本”。这一版本使大学人才培养束缚于“机械化”的动能式的教育开发中。但随着社会生产力日益深入和社会智运机制日益复杂化,生产合作和国际合作成为必然趋势,导致原有教育模式在社会化条件下,越来越不适应,从而促使大学教育必须进行深刻变革。素质教育在人的培养中重新被唤醒,并以何种新模式来构建这一问题已经深入大学教育的讨论研究中,其中提出艺术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它不仅解决人时代所需的美育问题,同时在生产生活中深刻涉及人的思想品德、素养以及现代生产方式下的团队合作精神的现实要求。目前,高校艺术素养教育形式表现上有一定发展,但现实中只见广度没有深度,缺乏系统、完整的教育规划定位。一般只是在被动地完成任务,因此艺术素养教育缺乏本质性的显现。比较而言,现阶段艺术教育专业研究的水平已发展到新的阶级,而专业化艺术教育如何与艺术素养教育相融合,使艺术通识素质教育找到有效的教育方向和本质内涵,值得深入讨论。
(二)教育方式陈旧且教育水平不一
高校的艺术素养教育面对全校,首先提升本校学生的素养教育发展,这往往导致教育总是在“自己的圈子”内循环或自上而下政策性执行,群体交流群体协助尚未形成普遍性教育驱动。先进教育理念及教育方式是否适合学校自身问题,没有进入深层次讨论,大多“人云亦云、亦步亦趋”,由此在艺术素养教育具体教学习惯以最基础形式的课堂教学方式展开,且基本以欣赏为主。具体做法上一贯是大量照片、视频等资料充斥教学,致使多媒体资料的过度使用甚至滥用。一些教师被“困”在课件中,失去了最有效的教学机会。课堂上的老师更像是放映员、影片管理者,而不是学习的向导。就目前而言,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正在进入课堂,加速教育的进步,但教育不能只关心结果,更不能取代人们知识接受过程中的必要程序。艺术素养教育的目的并不在传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心理和人格的引导,增强实效性和时代所要求的正能素养创造力。
(三)教师个人和学生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和不足
一些教育者、学生忽视艺术素养课程对促进创新、实践技能的作用以及人的艺术情操与思想品格形成过程的影响力。许多大学生认为艺术教育研究与就业无关,学校规定艺术课程选择是为了获得学分。一些大学生认为只有艺术生才需要有艺术素养,艺术学习不属于自身专业急于研究的问题和包含的范畴等等,这些观点都是片面的[2]。人类的语言表达、行为表现以及对自然和生命的认识是所有成长过程中的必修科目,都属于艺术成就的范畴。
二、综合以上问题提出大学艺术素养教育方法研究新观点
(一)重视、梳理中国传统艺术教育思想及其艺术教育方法,自美其美、与人共美
传统艺术有着民族文化及民族精神教育的深厚根基,对民族思想文化发展继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艺术长期以来形成了自己的呈达方式和由此创造出来的具有民族形式特征的艺术。凝聚了我国劳动人民普遍智慧,长成了中国智慧的思想文化大树。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受儒家文化影响较大,艺术十分看重和谐之美。身心的和谐可以通过艺术的具体表现来实现,即审美,例如对音乐作品的欣赏,优美的乐器演奏可以使人精神焕发并且保持心灵平静[3]。不同类型的作品是一种对人际和谐、社会和谐、宇宙和谐的向往,是人们内心世界的具体表现。因此,学校可以适当提高中国古典艺术在艺术选修课中的比重,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方法。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民族乐器馆,开设古典乐器课程。除此之外,还可以邀请传统艺术家开设讲座,以此来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的兴趣。教育方法上,选取、分析古代经典案例,以进步思想为引领,回归文化本体,习识、品味古代育人哲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教育方法适应时代发展理念,不断打通“古代人”与“现代人”界线,追寻、塑造文明生态共性下的人亲和平等善良之本心,激励关爱社会、促进人类和谐进步,提升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意识,由徳而智,提高创新创造潜能,培养健全人格,为国家民族乃至全人类发展贡献力量。
(二)教育资源拓展多样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创新发展适应时代的新的教育方法
大学艺术教育不应局限于校园,应与社会文化活动形成双向互动。首先以学校课堂教育教学为基础,结合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等社会文化资源,以实物形式展开艺术素养教育。建立以艺术教师为主体、以其他社会文化研究单位研究员为辅助教育的长效文化艺术信息传播体系。使课堂教学与社会历史活动性实践教育相结合,增进历史责任感、增强文化思想体验。其次,重视校园文化自身建设研究,这是人文艺术层面主动性发挥最直接、最感性、最丰富的承载者,也是艺术素养教育的重要形式。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設,将艺术素养教育与校园历史文化、大学精神理念、人的思想品格定位相互融合,促进师生认可其文化特质、心存校园文化的精神和灵魂,提高学生荣誉感,增强理想信念,从而影响人的素质教育。再有,有效整合社会艺术教育资源和学生艺术活动,如音乐舞蹈表演、艺术展览、艺术鉴赏讲座、演讲比赛等“艺术进校园”活动[4]。例如,邀请高水平的艺术表演、展览、比赛或者高质量的艺术学术讲座到校园,帮助师生拓宽艺术视野,提高审美能力。或者通过开展艺术活动形成品牌效应、建立校级艺术团体等方式,诱导大学生自觉参与,以此来不断振兴激励艺术素养教育。教育方法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及其他教育者为组织者、参与者或互换角色,培养在艺术素养培育中积极主动的个性意识和创新精神。大胆设计、大胆创造,荐举优秀作品、激发校园青春活力和时代发展精神,提高大学教育人才素质。
(三)丰富艺术素养培养的课题种类和方向,加强新方法研究,富华美食客自来,促使全员参与的积极性
拓宽艺术素养课类方向和形质渠道,艺术素养培养课程的开设就显得意义深远。增设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对相关学科的重视,从而做到“量材施教”,进而整体提高艺术素养教育质量。在丰富性、适合度与个体喜好间达成共识,进而合理有效达到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教育目标。此外,艺术素养培养不能仅仅留于“纸面”,要有获得感,为此教学环节需要有与之匹配的相应教育硬件设施建设和相应的资金、技术和运行制度保障机制的建立。场地、设备、专业化管理等形成需要整体规划,相应教育方法需要创新,新的艺术形式的形成与之相联系的新教育方法需要展开研究,科学技術发展条件下教育方法的变化研究,使得艺术素养教育不断获得新生,未来跨学科教育在艺术素养教育中介入将成为普遍现象,革新教育方法成为必然,大学艺术素养教育方法将以崭新形式不断呈现。
(四)智能化教育促使大学艺术素养教育方法形式多样成为可能,技术因素与思想因素将合力主导教育,教育的“复印”时代将被“打印”时代所代替,教育评价机制焕然一新
艺术素质教育虚拟情景教育场景化已走入现实,随之教育方法必然会随教育技术变革而变革。技术诱导方法,同时思想方法也促使教育手段和教育技术的变革[5]。在当前中的表现,人的艺术素养和素质的培养,越来越表现为团队合作,而且针对个人个体的教育,是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而不是现阶段教育人才培养的“大锅饭”“大烩菜”。因此大学艺术素养教育方法需要在思想和技术层面的个性化中展开研究。相应评估也理应基于人性化考量,侧重于学生个体性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学生智力潜能及艺术素养获得感的评价。分层、分级评价与之相应的个性化艺术素养培育,在未来智能化、精细化的社会中必然彰显学生的个性一面,确立社会生产中的位置。
三、结语
艺术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展现着人们的创造力和智慧。如果各方都为艺术层面的教育作出贡献,努力为学生的艺术素养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创造各种有利条件,这样一来,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国家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一切教育都是为了人的更好发展,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灵活运用,打造培养人才的良性循环机制。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大学生艺术素养发展的教育方法研究”(编号:NGJGH2018254)。
参考文献:
[1]许雁翎,胡兰兰.高职院校学生艺术素养与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7):134-135.
[2]向欣怡.理工科大学生文化艺术素养培养途径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5(9):84.
[3]李姗姗.浅析高校辅导员工作中对培养大学生艺术素养的思考[J].报刊荟萃,2017(11):165+167.
[4]黄倩,黄晓华,高天,等.大学生艺术素养现状及培养策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9,(29):99-100.
[5]王爽,刘鹤元.大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研究[J].艺术教育,2015(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