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美术作品版权保护探究

2021-09-26许润田

中华手工 2021年5期
关键词:作品版权版权保护美术作品

许润田

摘 要: 版权保护是激发创作主体创作热情、增强美术作品在市场体系中流转安全性的基础。本文结合目前美术作品版权保护机制不完备、创作主体版权意识薄弱、作品版权登记与溯源维权困难等现状问题,结合区块链去中心化、不可篡改、信息开放透明等技术特征,研探区块链技术下美术作品版权保护思路,分析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美术作品版权保护现状、要点及意义。

关 键 词: 区块链;美术作品;版权保护

一、美术作品版权保护发展现状

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为代表的现行法律体系中,著作权的表述主要针对图书、音像、文字作品等形态的文化艺术作品展开,针对美术作品的条款较少。《著作权法》界定的著作合理使用情况可简单概括为:在以个人学习或研究为目的的情况下使用他人已发表的作品;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服务部门,为陈列或保存版本的需要,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在这两种情况下,可以不经作品著作权人同意,也不用支付报酬就可以复制使用该作品。但随着互联网科技的迅速发展,文化艺术传播途径的转换与开拓,使得原本的法律限定条件、界定范围无法真实适用于现存社会语境,相关人员可参考的法律依据不足。在侵权行为发生时,创作者往往遭遇维权困难等困境。

传统美术作品版权登记需要向中国版权保护中心提出登记申请,经过递交作品登记申请书、作品登记表、作品权利保证书及申请人身份信息、作品说明书等资料,等待申请受理与核准发证流程结束后才可获得作品版权备案证明,历时约60天,因其手续复杂且资料繁琐,未广泛被艺术创作者所重视并使用。创作主体版权意识的薄弱,版权备案流程的繁琐,侵权后维权申诉行为的困难等问题,促使美术作品版权保护并未普及,制约着美术作品的传播推广、限制着美术工作者的创作热情,桎梏着美术作品市场化运营。

二、区块链技术在美术作品版权保护中的应用

(一)区块链技术在艺术作品版权领域应用现状

区块链是Dorian s.nakamoto于2018年在其论文《bitcoin:一个点对点的电子货币系统》中首次提到的技术,当时他将区块链技术描述为:一类分布式账簿,将价值互换及买卖分成通过bit coin或其他信托工具进行的交易,利用密码学的信用机制为基础,在网络中记录所有交易,且任何人无法更改记录[1]。从区块链技术应用阶段分析,其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区块链最重要的指标是可编程货币(PIB),这是区块链技术第一次在互联网上的价值流通;在第二阶段,区块链主要用于可编程的区块链金融领域,包括股票和债券,点对点交易、登记、认证、智能管理等范畴;在第三发展阶段,区块链技术应用于除金融部门之外的其他领域。区块链技术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应用属于第三发展阶段发展进程中的探索,技术本身所具有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强加密型、开放性、匿名性、自治性等特点,使得区块链天然具有原创作品版权保护优势。

德国Ascribe公司自2015年建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应用区块链技术,为艺术作品进行版权登记、版权交易、所有权转让交易、授权交易、委托交易等领域。该公司利用区块链技术对知识产权进行实践标记并且为数字作品乃至其他数字媒介创建可持续所有权结构。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在2018年7月公布的新专利申请信息称,允許艺术家使用区块链技术和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建立的所有权转让管理系统用来维护艺术品的信息来源[2]。美国MineLabs公司采用一项以区块链技术为依托的协作性联合媒体元数据协议对数字图片进行版权保护,包括新作品的版权认定、版权所有者的加密签名等,目前已为超过200万的原创数字图片创建元数据保护记录,欧洲和美国的数字图书馆都已成为其用户。

中国版权保护中心于2010年正式发布数字版权公共服务DCI体系,该体系以区块链及人工智AI为技术核心,通过互联网对版权主体提供确权、授权、和维权等基础性公共服务,解决版权产业因权属证明和信用缺失而造成的一系列问题,推动版权保护领域由“事后纠纷处理机制”向“事前利益分享机制+版权快速维权机制”的转变,从而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的版权服务生态的构建。

众多理论和实践成果都验证了区块链技术在数字版权交易上具备的可行性及技术优势,如何将区块链技术进一步应用于美术作品领域,解决美术作品版权备案登记成本高、登记时间周期长及流转溯源不明晰等问题,亟待相关专业研究人员进行探究。

(二)区块链技术下美术作品版权保护要点

基于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开放透明、全程留痕、可追溯的技术特点,在进行美术作品版权登记时,首先需抓取美术作品数字化“指纹”身份信息,以增强美术作品“身份”鉴定能力。结合不同种类作品特性,现存基于区块链的美术作品“指纹”信息类型为图像特征、点云特征及材料特征三类,将作品的“指纹”信息、原创者信息、创作时间信息以及其他必要信息,运用加密算法抽象成缩略数字的知识产权信息,并将其写入区块链中形成公有链,经过时间戳加盖后具备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性,完成美术作品版权数据区块集成。借助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分布式特性,区块链技术下美术版权备案技术,可生成美术作品信息溯源链条,切实增强美术作品版权登记便捷度,让美术作品版权鉴证溯源等功能的实现成为可能,形成有效证明美术作品原创性与独特性的版权登记方式。(图1)

以美术作品图片特征、点云特征和材料特征的采集作为特征标准加以录入区块链版权存证体系的方法成为区块链+美术作品版备案的技术要点之一。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美术作品,可采用一种或多种“指纹”信息抓取方式。美术作品因其多为视觉体系内的艺术创作,所以作品图像特征采集的方法为美术作品版权备案操作中最为基本的登记依据及备案主体;点云特征针对以三维立体空间造型为作品主要存在物理形式的美术作品而研发的特征采集类型;材料特征是指艺术作品在制作过程中、储存时空中其材料所自然呈现的独一无二的微观结构特点,如陶瓷工艺品烧造过程中产生的釉面气泡、微裂纹等[3]。

区块链技术在美术作品版权备案领域的应用,使得美术作品的唯一特征信息得以绝对保存,构建了链上数字化作品信息和现实物理作品间的物理锚定,可实现美术作品唯一性特征的采集、存储、传输和校验[4]。美术作品版权保护因美术类作品的属性、价值特点及保护要点不完全等同于文学作品、音乐作品等艺术体类,依据不同美术作品种类需求,分别研究其“指纹”信息抓取技术侧重于方法,成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美术作品版权保护研究要点。

三、区块链技术下美术作品版权保护的意义

较于传统的美术作品版权登记方式,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极大地降低了美术作品版权登记的时间、经济成本,增加了美术作品网络传播的安全性。同时,使美术作品得以更为有效地吸引组织产业链中各角色机构加入,在不改变各角色机构职能分工的基础上推进相关领域的发展进程。作为新兴金融科技创新的典型代表,区块链技术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应用仍处于不断摸索与完善的阶段,其在美术版权体系的入驻,为艺术创作者、艺术消费者及艺术产业链中间环节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成为对标产业链条中艺术品版权化、艺术品资产化、艺术品资本化直至艺术品证券化发展的奠基环节,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产业金融体系发展的高度。

纵观国际发展大势,技术革命浪潮已遍及各个领域,区块链技术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应用已成为推进产业变革、重塑产业力量的重要推动力。

参考文献:

[1]Nakamoto S.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EB/OL].http://www.Bitcoin.org/bitcoin.pdf.

[2]张倩.构建高校艺术档案区块链管理系统的可行性研究[J].档案建设.2019(10).

[3]余峰,李超,陈婧,等.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陶瓷艺术设计版权交易平台的重构[J].陶瓷学报.2020(6).

[4]江鹏飞,刘军.“区块链+见证溯源”在艺术品保税展示交易中的应用[J].中国口岸科学技术.2020(10).

猜你喜欢

作品版权版权保护美术作品
图书出版版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思考
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艺术作品版权管理
当前传统媒体版权保护的难点及对策
新闻作品版权保护和维权的现状分析与路径建设
美术作品
互联网环境下的音乐版权保护
《新华文摘》全文转载《传媒》杂志《我国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文章
美术作品
传统媒体版权保护面临八大难关
长尾分布的网络作品版权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