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雕工艺课程思政的建设途径

2021-09-26雷焕发

中华手工 2021年5期
关键词:思政课程文化

雷焕发

摘 要: 非遗课程影雕工艺蕴含着丰富的思政育人资源,针对影雕职业的属性和高职学生的特点,文章提出通过营造环境拓宽资源、用榜样激励学生、设置创作主题、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的课程思政建设途径,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从而传承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可以取得较好的思政效果。

关 键 词: 非遗课程 ;建设途径 ;职业素养;工匠精神

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通过课程思政,在知识传授中对学生潜移默化融汇思想价值观来引导,才能更好地立德树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影雕工艺课程是高职院校工艺美术专业理论实践一体化的专业课程,同时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主要传授影雕技艺和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非遗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政育人资源。高职艺术生具有一定的艺术基础和图形设计能力,是创新设计的生力军,但是影雕这个职业的属性是,工作内容枯燥乏味,需要静得下心创作,高职学生的耐心和意志力不够,很多年轻人坐不住,是学习这门课的痛点。纵观古今,在影雕方面取得卓越成就的工艺大师,热爱、坚守、耐心、精湛等品质在他们身上有着非常优秀的表现。加强对学生的精神层面的引导,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培养持久的意志力,对于培养影雕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教师要根据课程的育人目标需求,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创造条件,并从教学内容中挖掘思政元素,培养和强化学生对这个职业的情感、态度、行为、素养,才能传承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影雕的职业素养、工匠精神,才能取得较好的思政效果。以下是基于教学实践总结的课程思政的建设途径[1]。

一、营造环境拓宽资源

(一)营造良好环境

在校内,校企共建影雕大师工作室,加强氛围营造,创设真实实训情境,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环境的熏陶。墙面设置名师简介、名师作品、技艺渊源、工艺流程的主题展板,悬挂现代学徒的规章制度,柱子张贴“弘扬中华文化、传承工匠精神”“敬业、精益、专注、创新”“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等诠释工匠精神的标语。配置齐全的专业影雕工具,如:古典精美的影雕架、合金钢针、石材水磨抛光机等。用典雅的展示柜展现学生优秀的影雕作品,提供自我展示的舞台。聘请影雕优秀传承人、影雕技师授课,在加强技艺训练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匠人对专注、认真的坚守,让师傅的品质追求、工作态度潜移默化地感染和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

在校外,带领学生参观影雕企业厦门惠和石文化园,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影雕的发展历史、现状、前景,了解企业文化,培养职业素养。跟优秀传承人零距离的接触,亲临其境感受影雕技艺和传承人的匠心。通过学校与影雕企业建立创新研发实践基地,安排顶岗实习,参与创新产品开发设计,让学生充分感受未来的工作岗位和环境,了解岗位所需的职业技能和素养。

(二)拓宽教育资源

课堂上精选网络资源进行传播。播放《大国工匠》视频,并将大国工匠的精神元素融入艺术设计中。观看中央四套纪录片《非常传奇》、新华网的《八闽非遗纪行》视频,让著名主持人、优秀演员体验者引领青年学生,学生对这种时尚节目喜闻乐见,有较强的认同感。给学生全国数字艺术设计优秀作品云展厅链接,让学生云参观感受优秀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提高学习兴趣。

课外提供给学生乐于接受的新媒体资源。利用大数据技术、信息化技术及互联网平台,调动学生对非遗文化的兴趣。教师推给学生优秀影雕企业的微信公众号、让学生实时接收,让学生观看影雕文创产品开发“一直播APP”,这些资源直接、鲜活、便捷接收。推荐紀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让学生感受中国历史文化底蕴,增强对传统艺术文化的情感。同时,教师在网络上也要及时与学生互动讨论,做学生在网络社区的引路人,使网络成为师生之间思想和价值观交流、交融的场所。

推荐学习影雕的参考用书。推荐《影雕艺术漫话》,它是我国首部关于影雕艺术类的专著;推荐《惠和影雕》,它是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影雕的理论书籍很少,它们是学生不可多得的宝贵材料。

二、用榜样激励学生

榜样的力量是伟大的,优秀的影雕传承人是青年学生效仿的楷模,对青年学生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教师可以按照历史发展顺序,采用“故事嵌入”,侧重点讲解优秀传承人的不同特点,在介绍他们的事迹时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挖掘传承人优秀作品中蕴含的民族智慧,在欣赏中融入对工匠精神的诠释[2]。

1.李周被誉为“南派石雕一代宗师”,生于清代1662年,独创了“针黑白”的工艺,即今天所称的影雕。首先,教师要指出李周的独创,体现了中国传统工艺的民间智慧,凸显原创的价值,让学生奠定原创性的理念。其次,教师可以挖掘李周“砍狮头改雕成斜项”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善于变通创新的重要性。还可以插入和李周相关的“月华”神话传说,让学生了解这位民间石匠只追求艺术不贪钱财、追求精湛技艺的高尚品质,凸显这位匠人执着的工匠精神。

2.蒋友才是惠安石雕厂主要技术员,60年代末,他大胆地将传统“针黑白”技法加以改进,雕作了一块平面的毛泽东像,也就是在那个年代,这种艺术形式逐渐被定名为“影雕”,影雕走向了全国。将传统的“针黑白”变成影雕,是非遗的重要发展史。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个历史节点,教育学生传承和创新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与时俱进的对民族传统技艺的创新开发理念。

3.李走生是闽南石圣,曾参与人民大会堂前和厦门集美螯园的重大石雕创作,以实际行动弘扬和传承石艺文化。教师介绍这位石圣具有高超技艺的作品《祥龙》和《伏虎》,让学生了解当时雕刻是没有经过任何现代化机器加工,也没有泥稿画稿,全凭自己的想象力和平时经验积累纯手工打造,工艺十分繁复又细腻,体会作品精雕细琢背后付出的艰辛。教育学生要有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精益求精的观念意识。

4.李亚华是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惠和影雕”传承人,在2017年金砖会议期间,李亚华向普京总统、习近平主席展演非遗影雕,获得“苏州刺绣绣丝绸,闽南刺绣绣石头”的高度评价。教育学生要坚定本国文化的独特和优秀,增强文化自信,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介绍李亚华创作《兰闺雅集》花了一年时间,用合金钢针凿了12亿个点,诠释专注和坚韧的工匠品质,教育学生要有持之以恒的“匠心”、精益求精的精神。

5.戴毅安是传承人李亚华之子,在美国学习期间,举办影雕展览,回国坚持学习影雕,希望将影雕技艺敲开国际大门,让更多国际友人关注非遗文化。他是非遗“后浪”的典型代表,拥有一份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怀和自信。教师选择这个跟学生年龄接近的有梦想激情的“90后”典型,以大哥哥的榜样出现,是最具鲜活的示范效应,能够让学生具有较强的认同感,从而教育学生要有传承发展本国文化的使命感和自觉担当。

三、设置创作主题

以前我们选择设计主题主要纯粹考虑技术和思路,现在应该把是否具有人文历史背景、育人元素作为第一要素,将主题内容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生动化的教学载体,[1]提炼对应的思政契合点,隐性地植入主题创作中。学生为了创作必然会去调研和搜索相关的素材,必然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和启发。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主题分组让学生设计制作。

(一)体现时政热点的主题

时政热点问题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现实性。教师让学生创作抗击新冠疫情主题,学习疫情中涌现的先进典型、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迹,创作战“疫”影雕作品,让非遗技艺传播正能量,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难、迎难而上的伟大抗疫精神。通过创作“庆祝厦门经济特区设立40周年”主题影雕,让学生学习厦门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成就和厦门人先行先试、敢闯敢拼的精神风貌,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爱家的热情。

(二)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主题

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非凡,学习中华传统文化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生肖作为悠久的民俗文化符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通过创作十二生肖象形字设计、十二生肖“福”、十二星座等主题影雕纪念品设计,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形成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热爱。梅兰竹菊的品质分别是:傲、幽、坚、淡,它成为中国人感物喻志的象征。通过创作梅兰竹菊的影雕纪念品,让学生借物抒情、传达传统文化寓意。

(三)体现地方文化特色的主题

地域文化对于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强化大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具有独特的价值。学生对地方特色题材有一种熟悉感和本能的亲近感,容易接受。通过创作印象厦门、厦门八大景、厦门标志(市树、市鸟、市花)、厦门民俗(中秋博饼、端午赛龙舟)等具有厦门元素的影雕文创产品,培养学生爱国家、爱乡土的情怀。影雕的发源地是闽南惠安,通过创作惠女生活主题影雕,让学生体会闽南人爱拼敢赢、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学习惠安女刻苦耐劳、滴水穿石的坚韧意志,这些正是制作影雕特别需要的工匠精神。

四、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针对目前的高职学生,课程思政应注意结合现实生活,注意教学语言、方式、手段的运用,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贴近生活

教学内容和方式要“接地气”,尽量贴近生活。挖掘影雕的历史故事,生动有趣地讲好中国故事是吸引学生“抬头”的关键,也是增强亲和力、感染力的有效方法。[2]教师要配合精美的PPT图片,语言要抑扬顿挫、富有激情的讲解,不要刻意去强调马克思主义,不要生硬地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教育,才能契合高职学生的听讲需求,增强课程思政的生动性和欢迎度。由满堂理论灌输变为互动交流,以团队为单位选派代表汇报交流参观体验、实践心得、作品赏析,让学生大胆发言,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互动,有机地切入思政元素,才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

(二)严格要求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成功没有捷径。影雕的制作过程是枯燥和单调的,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和坚强的毅力,完成一件影雕的设计制作需要耗费数十日,而且不允许雕错再来修改,要求注意力高度集中,这就需要教师和师傅对学生严格的要求,采用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按照实训工作的制度、标准,规范化的操作,注重過程控制和精细管理,在一点一滴的实践中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在这个快速的时代,要努力地让学生的心平静下来,浮躁的心沉下来才能做到专注,让学生在严格的实训中磨炼、浸润和沉淀,培养学生一丝不苟、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劳动精神。

(三)正面激励

教师要对学生的进步和优点及时进行肯定和表扬,进行正面激励。要将学生的工作态度、行为等德育表现纳入评价指标,充分发挥课程考核的激励作用。要引入小组学习竞争机制,让学生分组设计制作作品,评选优秀团队,给表现较好的学生颁发“我是小小非遗传承人”证书。以赛促学,组织学生影雕作品参加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文化博览会、海峡两岸高校设计展等,化压力为动力,学生通过参赛获奖,获得实现自身价值的自豪感、满足感。鼓励学生开设网店,尝试作品拍卖,体验作品销售的喜悦。

(四)价值引导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让学生了解影雕市场经济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时代的进步,影雕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广泛运用到旅游工艺品、个性化伴手礼定制、景观小品建设、文化展示载体和室内装修领域的延伸和拓展。学生有了正确的价值观,就有了动力,甚至立志为影雕事业不懈努力。高职艺术生具有较强的创意优势,创新是设计发展的源动力,创意能够提高产品的附加值,鼓励学生突破传承困境,融合时尚元素,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结合“互联网+”,进行影雕文创产品开发,必将有美好的前景。同时教师积极为学生推荐顶岗实习与就业,为青年学生影雕创业梦想铺垫,让课程思政的成效落到实处。

五、结语

教师通过各种途径的课程思政建设,给学生补短板,扬长处,学生认识到这门非遗技艺的艺术价值、社会价值和未来市场发展前景,增强了对中华传统文化、乡土文化的认识,对影雕的了解和兴趣慢慢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力有了提升,慢慢沉下心,耐得住寂寞,认知、态度、情感、价值观和行为认同有较大的转变,结合自己的创意,设计制作出精美的影雕作品,增强了自信心,逐步树立起良好的职业素养、工匠精神。通过作业考核,如参观影雕企业的心得体会、对“敬业、精益、专注、创新”工匠精神的内涵阐释,从学生的字里行间体现出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和领会,对影雕技艺和文化的传承创新有了责任和担当意识,并逐步内化为一种自觉的行动,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取得一定的效果。希望这一微观具体的教学探索实践,为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漆线雕、珠绣、纸艺、陶艺、漆艺等课程思政提供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王楠.“阳明心学”在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中的价值与探索——以《字体与版式设计》课程为例[J].智库时代,2018(39):201-202.

[2]仓明.讲好中国故事 增强高职学生文化自信[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1):9-12.

猜你喜欢

思政课程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年味里的“虎文化”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