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笔生花
2021-09-26王安义
王安义
摘 要: 黄杨木雕艺术在中国已经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它是一项国家级的非遗项目,是具有中国特色和地方本土特色的一项手工艺。黄杨木雕以立体圆雕为主,具有多点透视相融合的构图,内容丰富,层次多样,色泽淡雅,具有乐清黄杨木雕独有的特色。但是随着我们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黄杨木雕行业也有了新的发展,带给传统手工艺的是一种新的冲击和威胁,黄杨木雕的传承和创新迈入了一个新的困境之中,出现了一定的局限性。本人对现代新形势下的黄杨木雕艺术的传承和创新也有了一些属于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希望通过本文与诸位分享。
关 键 词: 黄杨木雕;非遗;传承与创新
黄杨木雕来自浙江温州乐清,是我国一项以其材料而取名的木雕品类。关于黄杨木雕的材质特征本文就不做详细的介绍说明,本文主要是想表达自己从艺近30年来,对该行业的未来传承和创新之路表达自己的体会和感想。
一、黄杨木雕的现状与现有的问题
黄杨木的材料本来就是比较难得的,这就是为什么黄杨木雕能在具有欣赏价值的同时还能被各位收藏爱好者投资收藏。但是随着高科技和大数据时代的发展,各类手工技艺正在逐渐消失,也包括了我们的黄杨木雕。黄杨木雕是一项传统的民间手工雕刻艺术,随着高科技与大数据的应用,大量的机器操作代替了手工制品,这让它渐渐地失去了它特有的艺术性和生命力,也失去了它固有的文化价值,让它越来越处于社会文化的边缘。[1]
(一)“木雕大师”之争越来越激烈
对于“木雕大师”这个称呼,有人表示支持,也有人持有反对态度,对于类似的荣誉很多人都是费尽心机去得到,然而这大大背离了他们一开始的初衷。怎么评定一位大师,大家都是各执一词,但至少在艺术上应该有造诣的人,而且是被大家所尊崇的人,这是比较官方且大家公认的一种说法。也就是说,想要成为大师,至少在手艺上或这门理论学问上的造詣不能太浅,还有就是看一个人的品行。好的品行,人们自然更愿意去接近他,也更能从他的作品中得到体现。
(二)因为行业竞争的关系,也造成了很多作品知识产权的纠纷
目前,温州的黄杨木雕主要分布在温州、乐清、永嘉等地,也是算保护现状较好的三个地区,三地的发展渊源基本源自乐清。经常会因为一些作品的产权问题发生一些纠纷,有很多作品都是互相抄袭,稍做改动,就批量生产,这也大大影响了同行之间情谊的深交,本该可以互相学习交流,这样反而影响了同行之间学习的机会,形成了不良的氛围。
(三)手艺人囊中羞涩,缺乏经济支持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市场上很多的木雕都是机雕产品,在价格上占了一定优势,从而影响了很多纯手工制作的艺人。他们的作品一件价格在几千甚至上万的,这样就大大影响了他们的销量,有的艺人一年都卖不了几件,而政府又没有政策去支持手艺人,无疑是个不可忽视的难处。
二、黄杨木雕的创新与发展
现代社会在以非常快的速度发展,很多工艺品都能用机械去成批地制造出来,比如大量的机雕黄杨木雕工艺品。纯手工雕刻与机雕形成鲜明的对比,现在市场上机雕的手工艺品越多,纯手工雕刻的木雕工艺品也越来越显得珍贵,犹如奢侈品。[2]
现代人的生活被忙碌与周而复始的工作占据着,没有过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关注手工艺这种传统技艺。作为一种古老的非遗手工技艺,我们对木雕其实从未陌生,小时候家里的长辈就有做木工的,经常会制作一些手工木雕家具。然而事实上,作为承载着千年文化底蕴的非遗木雕,其背后的故事远不止于此。
雕刻的艺术是用刀与木头表达思想、赋予木头全新生命的过程,一件好的作品要讲究“三分人工、七分天成”,选材是首要的,所做的作品要体现材料的美,尊重木头本身的物理结构,不能因为创作而去创作。一件好的黄杨木雕作品,要有形、有意、更要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笔者用了30年去感悟一刀一刻,从中体会到木雕中独特的魅力,在一次次的减法造型中,不仅能体会到作品“脱壳而出”的快感;甚至会因操作不慎削减过多,而感到懊悔不已;但也常会经过深入思考并创新,处理得当也可以获得意外的惊喜。就这样笔者沉浸在木雕的自我的雕刻与创新之中。
几年前,笔者雕刻的一盏壶——《茶道》,在温州市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暨“王统防雷杯”首届木雕技能大赛上,荣获大赛特等奖。
这次比赛的意义,对笔者来说,与其说是一次荣誉的收获,更重要的是对创新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并开启了自己创新、创作的高峰。《茶道》这件作品是按照提梁壶的造型创作的,这件造型给笔者带来了名气和荣誉,但笔者并没有局限在这件作品中一成不变,而是通过创意,陆续创新了更多的以壶为题材的作品。笔者创作的以壶为主题的作品有《寿桃壶》《松子壶》《根意壶》《梅花壶》等等。主要根据他们各自原有的造型特征进行创新而创作的,与第一件壶相比,采用了圆雕、镂雕、浮雕等多重技法的融合,呈现了立体的视觉效果,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动态美。
很多木头在别人看来也许只是一块丑陋的木头,但在笔者眼里它就是一块宝。在笔者的个人展厅里还有很多个人觉得比较满意的作品。多年的雕刻经验,让我懂得一块好的木头能够成就一件好的作品。
有一次笔者在福建寻找木材时,发现一个潮湿的杂木,上面布满了苔藓。“如果把木材横着放,本身就是一件非常精美的艺术品。”邂逅的第一眼,本人的脑海里就浮现出了对该作品大体的构思。在日常生活中,笔者常常会对着木头思考,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美感。一次回老家,笔者看到老家的石磨后旁边睡着一只猫,一下子就有了感觉。几经雕琢,创作了黄杨木雕作品《春晓》,盘发的古典美女坐在石磨上,手里轻轻摇晃着扇子,神情微笑着注视前方,身边,一只懒洋洋的小猫酣睡正香。另一块相同的木头,笔者创作了《平湖秋色》,与之前不同的是,把木头做成了拱桥,让美女坐在桥头欣赏湖面的秋景。这是两种不同材质的木头的融合,也是一种创新,形成了一种视觉的反差,产生了艺术的美感。
艺术来源于生活,笔者的大部分作品都来源于生活中那些点点滴滴的小事,花鸟鱼虫,飞禽走兽,都给我的创作带来了灵感,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让作品说话,让消费者接受。
《吉祥满堂》是本人近两年来创作的较为满意的作品,作品采用根雕的形式,通过S线造型,表现3个小朋友攀爬在楼梯上,采摘葫芦的童趣景象。尤其是攀爬在最上面的小孩,伸手采摘后裤子掉落,露出大半个屁股,让人忍俊不禁。这块木头原材料很美,唯一的缺陷是上半部分60厘米长却只有6厘米厚,并不适合雕刻,这也是圆雕处理上比较尴尬的。苦思冥想了很久,发现上半部分创作楼梯最适合,但一张楼梯显得太静态,需要一些动态元素的补充,让画面更有活力。于是《吉祥满堂》得以面世,耳目一新的作品被收藏家看中,以高价收藏。
笔者之所以能够在黄杨木雕领域一步步走向成功,能够不断有所创新、有所拓展,这与虚心好学、兼收并蓄有着很大的关系。本人常常深入田间地头采风,寻找创作的源泉,虚心向大家请教,弥补自身的不足。现在的青年人很难再静下心来创作,加大了黄杨木雕技艺传承的难度。为了让木雕技艺走进校园,让更多的孩子从小就接触这门技艺,笔者愿意将这门技艺传授给他们。作为传承人,就要尽到传承人的义务,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尽责地把我们如皋的黄杨木雕手艺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年轻人走进木雕行业,让这种古老艺术重焕异彩。
参考文献:
[1]黄新珍.传承国粹,书写新篇——浅谈木雕艺术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之路[J].天工,2017(6):158-159.
[2]王振北,赵利涛.嵩山木雕在中原民居中的精彩体现[J].黄河.黄土.黄种人,2016(12):4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