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
2021-09-26王晓燕
王晓燕
在新课程标准中,更加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小学数学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提升数学教学有效性,对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小组合作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方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这一教学模式,可以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实现互补,进而在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让学生获得更好地发展。为此,本文主要对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高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进行了如下分析。
一、构建学习小组。学习小组的合理构建是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实施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为了方便,往往会将领桌的学生分为一组,显然这样的分组形式是不合理的,进而影响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应采取科学的分组方式。首先,教师应对班上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和把握,如学习能力、性格特长等,然后根据“同组异质”的原则进行合理分组,保证每个小组都有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学生,并且每个小组的整体水平相当,这样才能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序开展。
二、制定科学的合作机制。小学生年龄不大,所以对于合作学习认识不是很全面,为此,在组织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需要加强指导,为他们制定明确的任务。在小组分配完成之后,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安排小组长、记录员等职务。这样,能够很好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为接下来的合作学习顺利进行做好铺垫。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學生的意见,避免生硬的指派,要不然的话很有可能起到反效果。
三、加强监管。新课改强调体现学生主体性,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完全放手,其依旧得加强引导和指导。在科学分组的基础上,教师还应该针对教学目标和内容设计合适的问题,并对学生小组讨论与分析等环节进行监督引导。如部分小组在讨论过程中聊一些和任务不相关的事情,那教师便得立即制止,引导他们重回正轨,确保合作学习能够顺利的进行,促进学生共同提升与进步。又如部分小组讨论遇阻,教师便可以适时提点。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合理开展,对于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促进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等都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加强对这一方面的重视,并结合实际情况,合理有效的开展小组合作探究互动,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并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作者单位:山东省高密市康成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