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弹性策略的城市近郊村庄出入口设计*——以呼和浩特市西乌素图村为例

2021-09-26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内蒙古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杨春虹

城市建筑空间 2021年8期
关键词:弹性村庄模块

文/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内蒙古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杨春虹 夏 凡

0 引言

长期以来,为适应农耕农作的生活方式,村庄形态多为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表现为自由生长、分散布局,村庄出入口多以道路为自然引导,缺少明确围合,存在标识性较弱、空间限定模糊且不美观等问题。

随着城镇化发展,城市近郊村庄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村庄转型与空间重构升级,村庄新产业、新文化不断发展,村庄正经历地域空间格局优化、社会经济形态重组及城乡地域系统功能提升的转型过程[1]。随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人员结构的改变,近郊村庄逐渐与城市融合,成为城市边缘区域的组成形态,其管理也逐渐向城市社区化模式过渡。然而地域与空间自由布局无疑给管理带来困难,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城市住区因具有封闭的领地界限和明确的出入口,管理便捷,而村庄由于缺乏明确的出入口限定,分隔和围挡出现诸多问题,给管理带来困难。

随着村民生活城市化,越来越多的功能需求成为村庄发展的新方向,快递驿站、卫生驿站、生活便利店、小型自由贸易市场等已成为现代生活必要的功能空间。尤其是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很多城市居民于节假日抵达近郊农村,以体验乡土民俗生活,村史馆、接待处、安防办公室等设施成为必需。城市近郊村庄在未来发展中仍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不确定因素较多。

基于以上背景,本文结合功能需求、形象展示与美化等功能,以城市近郊村庄出入口为研究对象,将村庄自由、开放的独有特征与未来发展相适应,削弱彼此的矛盾性,并采用弹性设计理念,运用装配式模块组合建造技术,可拆、可建、可移动、可组装。以呼和浩特市西乌素图村为例,探讨适应现阶段城市近郊村庄出入口弹性策略的设计模式。

1 西乌素图村调研与分析

1.1 村庄概况

西乌素图村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北侧,距市区13.0km,属于呼和浩特市近郊村庄。乌素图为蒙古语,意为有水之处。西乌素图村具有丰厚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如漫山遍野的杏树、大青山坡上的西乌素图召庙、菩提树、井儿梁、高原牧场、白桦林、山泉水等[2]。村庄暂住村民约400余户,南北直线距离约3.5km,东西长约1.0km,整体呈南北走向。

西乌素图村西侧和北侧背靠大青山山脉,东侧与东乌素图村隔沟壑遥相呼应,形成西乌素图的天然屏障,村庄南侧通过紧邻的京藏高速与市区连接,成为村庄主要出入口,出入方便,但未有明确大门,缺少必要的空间限定(见图1)。

图1 村庄出入口位置示意

1.2 发展现状

西乌素图村顺山而建,自然景色优美,是归化城老八景之一的杏坞番所在地。西乌素图村还拥有诸多人文历史资源,如古老的乌素图召、赵长城遗址、阴山岩画等,观光、旅游产业蒸蒸日上。近年来,西乌素图村艺术文化产业发展迅速,现已成为各大美术院校师生的实践基地,吸引了诸多艺术家来此创作、写生,有着“画家村”的美称。

基于西乌素图村观光旅游产业和艺术文化产业现状,对村庄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提出新要求,也对村庄出入口提出功能、形象新需求。对于来访游客和艺术家,村庄出入口可用于接待、展示;对于村内居民,需要新的生活服务设施;出入口设计还应展示村庄形象,吸引更多城市人群前来观光、游玩。同时,出入口设计还应与未来发展相协调,根据需求进行位置、尺寸和功能的调整和变化,体现必要的适应性。

2 西乌素图村出入口设计

2.1 弹性设计策略

近郊村庄出入口以弹性策略为依据,以单元模块化的设计方式为手段,以当地村民的生活需求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服务管理为导向,打造弹性、集约、易于组合使用、形式灵活多样的柔性空间。保持出入口空间和功能的灵活性及弹性,多维复合发展,满足村民的日常基本生活需求和安全通行,考虑不同时期的具体要求,使入口空间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

2.2 基本单元模块

建成后需考虑出入口的灵活使用,故本研究考虑使用装配式、模块化方式进行建造,通过工厂预制与拼装组合完成。

1)规格尺寸 出入口基本单元模块依据设计规范、人体工程学、行为心理学的人体舒适尺度共同确定规格尺寸。基本单元模块形式主要分为双坡顶、单坡顶以及平顶,构件尺寸以600mm为基本模数,长宽高尺寸可灵活选择2400,3000,3600mm等规格,坡顶最高点起坡高度为1200mm(见图2)。

图2 单元模块形式

2)材质 基本单元模块材质主要采用轻型钢木材质与预制轻质混凝土保温墙体[3],可采用不同的连接方式。

3)构造 基本单元模块主要由顶盖、侧墙、底座3个部分组成,模块可拆分,根据使用要求,顶盖和侧墙可采用实面和镂空格栅2种形式。模块组成部分经过工厂生产、运输,再到现场装配化施工完成,具有装配方便、组合灵活、拆装容易、零件易更换等优点(见图3)。

图3 单元模块组成

2.3 连接方式

1)榫卯式 榫卯木结构技术是较成熟的建造系统,其具有易于建造、抗震性能良好、可拆装等特点[4]。运用传统榫卯结构进行穿插拼接,形成连接节点,主要用于木材质之间的穿插连接(见图4)。

图4 榫卯式连接方式

2)螺栓式 锯木型木材与工字钢交接,钢构件和木构件通过螺栓与钢节点板进行固定,主要用于钢材质与木材质的连接(见图5)[5]。

图5 螺栓式连接方式

3)钢结构嵌套 预制钢构件嵌套于方形截面的锯木型木材中,螺栓贯通,主要用于顶盖与梁之间的连接,解决结构固定问题(见图6)。

图6 钢结构嵌套连接方式

2.4 组合方式与实际运用

1)体块组合 根据村庄现有出入口道路尺寸及其周围自然形态,灵活确定出入口的体块组合方式。若周围环境较低,可选择单层组合方式,将所有功能布置于1层;若周边环境较高,可选择单元模块叠加方式,增加使用面积的同时,强调出入口天际线形态。综上,体块组合采用纵向、横向和上下3种方式(见图7),模块可根据不同组合方式及功能选择单坡顶、双坡顶和平坡顶。

图7 体块组合方式

2)功能组合 根据村庄出入口在社区中所处位置及不同时期需求,分为3种功能组合类型:①村庄主出入口 可满足居民较高的物质文化需求,包括生活服务、卫生、文化、娱乐、交通等功能的组合;②村庄次出入口 可满足居民基本物质文化需求,包括交通、生活服务、卫生、文化功能的组合;③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期出入口 以满足人流交通、阻隔外来人员出入为前提,可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的生活服务和卫生功能。

3)实际布置 村庄出入口不仅是当地村民出入的必经之地,而且也是村庄形象展示的重要节点,但是大多数村口大门样式单一,且缺乏实用性。

通过实地调研,西乌素图村建筑布局坐北朝南,入口处较开阔,故单元模块采用以横向组合为主、纵向组合为辅的布局方式。立面上考虑原有民居形态,模块单元采用与之对应的坡屋顶形式(或平坡结合)。功能主要满足日常居民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包括快递驿站、垃圾分类点、生活便利店、安保管理等生活服务功能,满足人行、机动车及消防车的不同尺度需求(根据具体使用需求可进行调整)。同时,基于弹性策略,考虑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方便封堵、关闭,以阻隔外来人员出入。车行出入口平时以小型车为主,双坡形顶盖通过液压杆装置抬升,便于大型车辆通行。开放和封闭状态随使用要求进行相应改变,内部空间和功能随隔墙增加或减少、纵向或横向布置,灵活调整组合方式和内部空间尺寸,充分体现弹性策略及柔性设计(见表1,图8~9)。

表1 村庄出入口内部空间随隔墙布置功能变化

图8 村庄出入口开放状态

图9 村庄出入口封闭状态

3 结语

作为城市近郊村庄与外界的连通部位,村庄出入口是村庄门户,也与村民生活密切相关。美观灵活的出入口不仅可限定空间,起到引导及标识作用,还可在必要时实现关闭与开放的灵活转换,有效应对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合理的村庄出入口设计不仅能美化村庄形象,还能激发人们良好交往行为,将村庄与城市友好连通、融合共生。

本文探讨城市近郊村庄出入口从开放式公共空间转向多元化、自治化、冗余化的空间限定与管理模式,并关注后疫情期间村民的切实需求,通过弹性策略及柔性设计,满足人们不同时期的功能需求,营造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近郊健康智慧的村庄形象。

猜你喜欢

弹性村庄模块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我的小村庄
村庄,你好
注重低频的细节与弹性 KEF KF92
弹性夹箍折弯模的改进
村庄在哪里
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