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澜中国故事的叙述者
2021-09-26林春茵
文/林春茵
一袭香云纱袍子,耳坠是个“福”字,杨澜站在福州三坊七巷小黄楼的庭院里接受媒体采访。她有些白发,没有刻意染黑,额前一簇漂染成宝蓝色,这是去年主持一档以“乘风破浪”著称的女性节目的留痕。
“软实力是双向互动和由衷吸引”
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7月17日在福州继续举行。杨澜的阳光集团团队和福州古厝集团在福州三坊七巷文化街区打造了一出沉浸式演出《寻梦·坊巷》。
17日晚间,参加世遗大会的中外友人们踏访三坊七巷,在这场演出中感受古老悠久的里坊制度和坊巷生活的烟火气。福州元素荟萃,闽都文化浓郁,非遗传承人们现身坊巷,观众们可以与他们一起手作茉莉花茶,体验寿山石雕。
杨澜告诉记者,就连街头上演的闽剧《荔枝换绛桃》,都特地遴选原型母本出自三坊七巷里的故事;声光电的科技手法结合艺术手段,令坊巷里每一细节,古榕、茉莉花、鱼灯……“都成为历史人文的讲述者”。
“寻梦”系列在中国不少地方“造境”,三坊七巷、牡丹亭、滕王阁,乃至于江西一条河流。在杨澜眼中,从坊巷走出的古典人物群像,到滕王阁这座“诗文写就的楼宇”,到江西河流两岸的一草一木、参天崖壁,都是中国故事的“叙述者和想 象者”。
“中国世界遗产数量众多,这也是中国软实力的表现。”杨澜对本刊记者说,软实力就是让人们心甘情愿、发自内心地被你的文化所吸引,“它不是一种单向推销,而是一种双向互动和由衷吸引。”
“我们在完成一个翻译的工作。把古老悠久的中国历史文化翻译成当代语言、国际语言,让今天的国人和外国人乐于接受。”杨澜说,这个“翻译”是一种叙事能力,意味着场景、受众和表达方式的变化。
“中国保护非遗的观念已经发生变化”
杨澜坦言,在乱世中保全中国文化的先驱们,深具对中华文化的热爱。抗日战争时期,梁思成来到已是残垣断壁的滕王阁,他描画出修复图纸,以期重现“诗文之阁”的历史华彩。在杨澜“寻梦”作品中,那一幅幅精美的手稿,被投影在楼宇上,给观者以震撼。
以人文情怀为底色,用科技结合艺术的手段,是杨澜“翻译”的重要工具。“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已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17日晚间演出最后一幕中,舞者张臂,漫天的茉莉花洋洋洒洒飘落,令这农业文化遗产颇具科幻感。这些数字化呈现,也使得演出成为“可复制、可行走的三坊七巷”。
近年来,杨澜持续投入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她曾制作了非遗大师们的访谈,并组织了非遗作品展。去年,她加入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策划的“万里走单骑”,共探世界遗产地。她还计划建立非遗的数字博物馆。
“讲述世界遗产故事,要与当下人们的生活产生共鸣和关联。”杨澜说,如今的中国,世界遗产保护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不是在保护某一栋建筑或者某一个文物本身,而是保留一种生活方式,一定要用活化的方式来保护”。
“过去大家觉得旅游会带来破坏,现在意识到,旅游会带来人流和金流,有利于遗产保护。但是,大家也发现,旅游并不是万能良药,需要用因地制宜的方式去活化保护。”杨澜主张,不应一味地追求规模浩大、投资巨大,而应更多关注可持续性。
“如果累,躺一会后,再起而前行”
沉浸式演出《寻梦·坊巷》一景。 (张斌 摄)
闽剧亮相沉浸式演出《寻梦·坊巷》。 (张斌 摄)
杨澜坦言,在两次申奥、世博会、联合国等多个场合,她都“非常有意识地”在国际文化交流场合展示中国元素。她同时认为,中国特色不是中国服饰的照搬,最重要是“人的整体形象”,能够跟女性特质和当代时尚的潮流相结合,能够和生活场景相结合。
“它应该是自由、舒适的,让人感到自在的。”杨澜说,“新的服饰符号表达了我们文化中活泼生动的部分,我们希望能融于当代人的生活。”
杨澜访谈梁思成儿子梁从诫时,直言钦佩其母林徽因:“林徽因在古建筑横梁上躬身往下眺的那幅,是你妈妈最美的照片。”
“这种‘忘我’的状态,体现了他们立志于保护中国文化和文物的执着。”杨澜感触良多,“在贫穷战乱的年代,是什么让他们有高度的专注力和创造力?那是一种热爱,一种精神的力量。”
杨澜亦勉励当下热议“躺平”的年轻人有所担当,有所建树。“当我们在三坊七巷回顾觉醒一代的百年女性,她们也有‘士’的精神,不再局限于自己的小爱,有世界观,有大爱和担当。”杨澜说,如果太累的话,躺平一会儿没有问题,愿时代和社会为年轻人创造机会,“躺一会儿,后起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