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轨车辆电缆线号标签防护优化

2021-09-25刘天兵田静

科技风 2021年24期

刘天兵 田静

关键词:城轨车辆;线号标签;线号防护

1电缆线号标签介绍

为保证下线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做到安全生产,城轨车辆电缆的下线时电缆两端的端部都包含两种电缆标签,单芯线电缆包含一级标签和三级标签,多芯线电缆包含一级标签和二级标签。二级标签和三级标签下文统称为电缆线号。

一级标签:每束电缆的线束号标签,标签内容包含车辆项目号、车号、车型、线束号、电缆根数、线型、线长、线槽、电缆物料编码、出线口、位置代号、连接器号信息,见图1。

二级标签:多芯电缆的线束号套管标签,二级标签上只有线束号信息,用以区分不同线束的多芯电缆,见图2。

三级标签:电缆的线号套管标签,三级标签上的内容一般包含线号信息、连接器代码和点位信息,部分项目仅包含线号信息,见图3。

城轨车辆电缆接线完成后,电缆上只保留电缆线号(二级标签和三级标签),电缆线号在城轨车辆接线、校线、静态调试、动态调试、故障诊断以及车辆后期检修维护都必不可少,由此可知,电缆线号外观完好无缺,线号信息清晰完整对于城轨车辆是非常重要的。

2问题分析

目前,城轨车辆电缆线号防护的方式是在布线工序时使用纸胶带将电缆线号粘贴包裹。此种防护方式基本可以避免线号与地面、设备等接磨,但是随着城轨车辆快速发展,车辆的生产周期不断压缩,生产节拍逐步加快,多工种工序集中交叉作业的现状暂时无法改善,目前采用的电缆线号防护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电缆线号防护需求,电缆线号的质量开口项数量居高不下,已经直接影响了城轨车辆的产品质量,造成了生产成本和人力成本增加,公司和业主也在不断强调电缆线号对于城轨车辆的重要性,因此电缆线号的防护方式优化势在必行。为了生产高质量的城轨车辆,公司在每列城轨车辆校线阶段和出厂交付前都要对整列车的电缆线号进行普查,确保车辆出厂前电缆线号都是完好、线号信息完整。根据某市18号线城轨车辆3列车的线号普查结果发现,线号模糊、线号损伤和线号脏污占电缆线号普查结果不合格项的绝大部分。这些线号模糊、损坏、脏污的电缆绝大部分是线径为16mm2及以上的电缆。电缆下线之后,经过转运、配送、布线和接线工序,电缆线号均存在损伤或磨损的风险,因此结合城轨车辆车型结构、生产工序排成和电缆布线方式方法来分析电缆线号损伤的原因,电缆线号损伤具体原因如下:①布线时电缆需穿过主辅线槽分线盒或端部进线面板电缆旋紧件、车体穿线孔和众多小线槽、布线支架,布线路径长,线号防护困难,线号易损伤、易从电缆上脱落;②穿过型腔、波纹软管或部分旋紧件的电缆布线时还会涂抹润滑油,线号粘上润滑油后线号信息易模糊不清;③电缆布线时使用纸胶带包裹电缆线号进行防护,布线后纸胶带撕去后残胶遗留在线号上,线号极易粘上粉尘而脏污;④在布线工序之后、接线工序之前,客室存在多工种多工序交叉作业,电缆线号易被其他工序作业所损伤;⑤大线电缆长度长重量大,布线时电缆末端易在地面拖拽,从而造成线号磨损;⑥小线电缆数量多,电缆易互相缠绕打结,导致分线难度大、工作量大,分线和布线过程易造成线号损伤。由上述原因分析可以得出结论:电缆线号易出现质量问题的时间段处在布线工序和接线工序之间,尽可能减少电缆线号参与布线和接线之间的工序,则可以有效避免电缆线号受损。

3城轨车辆电缆线号防护优化

将城轨车辆的电缆按照线径分类为小线和大线,其中电缆线径小于16mm2的电缆称为小线,电缆线径大于或等于16mm2电缆称为大线。小线和大线的电缆线号防护方式有所不同。

3.1小线线号防护优化

小线线号防护优化是通过电缆绑扎成束和接插件预制作等方式实现,也就是将后续分线工序和部分接线工序提前至预布线阶段完成,避免线槽装车后后续交叉作业损伤电缆线号。

(1)电缆总长度最短化并且增加电缆两端预留。根据电缆两端电气设备接线接口位置与线槽出线口之間电缆实际的布线方式和布线路径,调整电缆出线口位置,确定电缆两端的预留长度,确保电缆预留长度恰好满足接线需求,即线槽中间出线口电缆预留长度恰好可以不用剪线直接接线,线槽端部出线口电缆预留长度接线后剪下的余量不超过0.2m。再加上电缆在主线槽中布线路径的长度,即可得到电缆的最短总长度。预布线作业人员按照布线表电缆两端预留长度做到电缆两端出线口精准预留。

(2)根据项目实际的布线工艺要求和设备布置制作分线表。分线表是在布线表基础上优化后的表格,主要作用是将主线槽同一出线口、同一电压等级和同一连接器代码的电缆调整在一起,其中主线槽端部出线口的电缆还注明编织网型号和长度。主线槽预布线完成之后,预布线作业人员再根据分线表将主线槽端部出线口电缆使用纸胶带绑扎成束,绑扎间距为300mm,即提前进行了分线作业,将多束同一连接器的电缆合并为一束电缆,最后将电缆盘圈后套防护袋防护。客室非端部出线口电缆按照分线表分线后套好编织网,其中客室PIS、火灾和照明设备电缆可以将接线工序提前至主线槽装车前,由接线作业人员在预布线区域根据电缆一级标签核对电缆信息无误后,取下电缆一级标签完成接线作业,接线完成后将连接器及电缆线号套防护袋防护。

3.2大线线号防护优化

大线线号防护优化是通过将套线号作业由下线工序后移至接线工序实现,即下线工序不套大线电缆线号改为接线工序套大线电缆线号。

(1)大线与小线一样,首先要电缆总长度最短化并且增加电缆两端预留。方法与小线一致,不再赘述。

(2)下线表中增加“大线标注”列,将电缆线径小于16mm2电缆采用“小”字标注,电缆大于或等于16mm2的电缆采用“大”字标注,用以区别小线和大线。下线工序根据下线表中的“大线标注”列区分小线和大线,按照不同的方式下线。

(3)确定小线和大线的电缆一级标签采用两种模板打印。小线电缆一级标签在原有的一级标签内容上增加电缆两端预留长度信息;大线电缆一级标签内容较小线的一级标签内容增加线号和点位信息,也就是将电缆两端三级标签的信息都增加在一级标签上。

(4)下线时将小线和大线分开下线。小线下线时套电缆线号,粘贴一级标签;大线下线时不打印下线线号,也不套下线线号,只粘贴一级标签。大线的下线线号数据增加至多芯线数据库内,与多芯线接线线号一并打印。

(5)接线工序时,接线人员在接线前的校线自检环节根据大线一级标签上的线号和点位信息套电缆线号,再撕去电缆一级标签,进行接线作业。

4结论

电缆布线和接线是城轨车辆电连接部分重要的工序,影响着整车的电气性能。电缆线号的完整清晰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电缆布线和接线的质量。文章结合某市18号线城轨车辆电缆线号防护优化的案例,简单地介绍了城轨车辆电缆线号防护的方法。通过上述电缆线号防护方法,不仅解决了电缆线号模糊、线号损伤和线号脏污等线号质量问题,降低了线号损坏率,同时减少了电缆使用量,节约了生产成本,也避免了接线工序频繁更换线号的返工工时,节约了人力成本。目前,本文提出的电缆线号防护优化方法已经大面积推广至公司在产的城轨车辆,取得了良好效果,有效提高了城轨车辆的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