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公园绿地有机更新理论的城市公园更新策略
——以无锡公花园为例
2021-09-25周婷
周 婷
代梦蝶
胡 炜
孙向丽
1 背景介绍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身处其中的各个系统单元也会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实际的功能使用情况产生次生的被动迭代,当城市发展不能满足市民对于城市体验和功能需求的要求时,城市有机更新理论应运而生。吴良镛先生曾提出城市有机更新理论就是“按照城市内在的发展规律,顺应城市肌理,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探求城市的更新与发展”,这一理论对城市绿地有机更新同样具有指导意义[1],而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绿地中重要的绿色斑块类型,其更新策略不仅可以提升城市绿地的景观质量和生态环境水平,也可以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带动当地的经济文化健康发展,有利于城市功能的转型和更新[2]。
2 城市公园绿地有机更新理论概述
2.1 城市公园绿地更新概念
“有机更新”顾名思义就是重新联系、协调、再整合,包含“整体的有机性”、“细胞与组织的有机性”和“更新过程的有机性”3个含义,是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协调整体与局部、内部与外部、保护与更新的关系,从而使每个部分的发展达到相对完整状态,无数的相对完整性之和,彼此之间相互作用从而达到“有机更新”的目的。
这一概念最初被引入了城市建设的更新,吴良镛院士在对北京旧城改造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北京的城市建设特点提出“城市有机更新理论”:即采用适当规模,合适尺度,依据改造的内容与要求,妥善处理各系统单元之间的关系,按照城市内在的发展规律,顺应城市肌理,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探求城市的更新与发展[3]。
伴随着城市更新的进程不断加快,传统城市公园的更新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与城市发展和市民需求相协调,因此又有学者将“有机更新”的概念引入城市公园,提出城市公园绿地有机更新这一新的课题,并将其概念定义为:城市公园绿地有机更新应秉承“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和“天人合一、人与天调”的生态文明理念,以长远规划、整体谋划、特色塑造、生态恢复、人与自然双赢等原则为关键抓手,妥善处理当下与未来的关系,遵循城市公园绿地内在发展规律,顺应城市肌理,延续并发展城市公园绿地的个性特色,以期实现城市公园绿地的可持续性、整体性、特色性、生态性、双赢性发展[4]。
2.2 城市公园绿地有机更新发展目标与发展模式
(1)可持续性发展及发展模式
1993年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提出了景观设计学视角下的可持续环境发展理念,可持续景观的设计本质上是以自然生态为核心,追求景观设计和生态伦理的相协调从而达到城市生态环境的平衡[5],在城市绿地有机更新中表现为遵循城市公园本身的发展规律,处理好短期更新和长期规划的矛盾,坚持以长远规划为前提,采用局部更新和阶段性更新的方式,实现城市公园更新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
为实现城市公园绿地有机更新可持续性发展,首先应借鉴行业内最新的前沿理论及技术,确定城市公园的具体定位和职能,同时采用“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的更新模式,分析传统公园的历史沿革、自然资源、使用功能等现状条件,用长远的眼光确定需要更新的部分并分阶段进行更新,遵循“与时俱进,适时更新”的原则使整个更新过程符合时代发展规律,适应现代生活的需求[4]。
(2)特色性发展及发展模式
城市公园是城市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有其独特的历史和地理环境,所呈现出的地域性特征具有强烈的文化特色与延续性,体现着城市景观的文化自觉性和历史文脉,而城市公园绿地有机更新的特色性发展就是在城市公园绿地更新的模式和内容全球一体化的趋势背景下注重表现城市公园绿地的场地个性特点,使其具有不可替代的鲜明特点,能够持续地迸发符合时代发展方向的旺盛生命力。
为实现城市公园绿地有机更新特色性发展,首先必须严格保护具有历史价值的场所用地,比如历史建筑,独特的历史风貌和具有纪念意义的场所等;其次就需要采用历史观和时代观相统一的更新模式挖掘场地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用高度概括的艺术手段对场地的特色要素进行加工和凝练,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在形式上保持历史景观原真面貌的同时在功能上重新定位或有机整合,使得城市公园的特色文化以及人文资源可以延续[4]。
(3)生态性发展及发展模式
城市景观并不全是人工构筑,其表现出明显的自然生态特质,其存在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一特殊要素,城市公园绿地的生态性发展显得尤为重要[5],所谓城市公园有机更新的生态性发展就是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以生态恢复为重点,发挥场地稳定的自然植物群落及珍贵水系资源自身的生态作用,形成由公园绿地的土壤、水文、生物形成的小气候,让自然做功提供一种绿色生产力,使城市公园绿地真正达到节约高效,从而实现低碳城市的目标。
为实现城市公园绿地有机更新生态性发展,首先应尊重场地本身的自然资源,保留场地内原有的生态资源,为公园绿地未来的发展预留空间;其次对于已经被破坏的土地原有的自然系统自我调节进行人为的引导或恢复,把一部分场地的功能归还给自然本身,与自然化敌为友,不仅为生物物种提供更多的栖息地和生境空间,也满足了市民亲近自然的天性要求[4]。
3 研究案例与问题分析
3.1 公园概况(图1)
图1 公花园现状平面图[8]
无锡公花园作为我国最早的公共园林始建于1909年,位于闹市中心,其景观设计原型主要来源于江南古典园林。建园初期的主要景点白水荡及其周围的黄冈假山体现出浓厚的古典园林意趣,园中建筑也大多延续了江南园林精巧别致的建筑风格,但受到西学东渐的影响,位于公园正南方向始建于1915年的无锡图书馆旧址却是中西建筑风格融合的典型。此后公花园因战乱经过一系列的改造重建,直到1997年由于政府对公园建设的重视,扩大公园面积尤其是活动广场和绿化面积至原来的三倍。又为了突出公花园光辉的红色革命历史,在园中置入了大革命时期著名工人领袖秦起烈土铜像以及抗战胜利纪念碑等红色文化主题的空间。2003年至今,由于周围商业用地紧张,作为“城市绿肺”存在的公花园被周围拔地而起的商业建筑逐渐包围蚕食,不仅所承载的功能性减少导致尺度失衡,而且与商业街之间的边界逐渐模糊而使其逐渐失去光彩[8]。
3.2 问题分析
(1)功能布局混乱,尺度感失衡
由于公花园从建成至今经过了多次破坏与改造,功能定位与布局也随着时代的不同要求而变革更新,灯光球场,动物园,体育运动设施及人民剧场等都被迁移出去[8],导致公园现今承载的功能减少,分区较为散乱,公园东部呈现明显的古典园林风格特点,而西部则多是现代景观的风格,并且各个功能空间之间缺少过渡与联系。
整个公园被摩天大楼包围,与周围商业建筑的边界逐渐模糊,影响了公园内外的视野景观,例如黄冈之上的白塔与不远处的摩天大楼360°遥相呼应,但白塔与黄冈假山体量却因白水荡的面积缩小而显得比例失衡。塔作为古典园林中的构图中心和视觉焦点应当立于全园的高处,而此处的白塔在假山的映衬下却越发暗淡,非但不是全园的视觉焦点,反而因为体量上与周围景物的不均衡而显得不够精巧,失了原本江南古典园林的均衡美与意境美。
(2)历史建筑保护不合理,缺少对历史价值的设计表达
“江苏六十县无锡号为壮县而就图书馆而论亦以无锡为巨擘”充分肯定了图书馆旧址的历史价值,1986年被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之后[9]图书馆就被作为历史收藏品而不是具有建筑使用功能的建筑被永久地摆放到了这里,不再具有藏书、供人阅读的功能。图书馆建筑整体为西式楼房五间二层外,设四层钟楼,建筑坡顶却采用江南民居风格的坡屋顶和瓦片,外设钟楼顶部采用中式圆顶[6-7]。旧址前有西式小庭院,后有中国古典园林元素的公花园,真实地反映了民国时期中西交融的空间特色,而如今一味地保留历史建筑本身而忽略周边与之相衬托呼应的历史建筑周围空间的塑造,这种做法反而违背了保护其历史价值的初衷。
除了历史建筑,公花园内还有很多风格各异的雕塑、假山、石刻等,这些景观小品比如麒麟峰,竹林七贤像等都没有很好地表现公园的历史价值,也缺少标识牌对公园的历史脉络进行讲解以至于通过调研发现公园游客基本都不太了解公园的历史沿革;公花园也是一个充满英雄色彩的地方,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之地西社位于公园一角,西社正面墙上雕刻着共青团团歌的奏章虽主题符合但风格过于现代,与竹林流水幽静的风格相差较大,并不能很好地表现公园的红色文化和历史价值。
(3)地下水系统破坏严重,整体绿化程度不高
公花园的白水荡作为闹市区的唯一一处水面在80、90年代是无锡的划船胜地,很好地补充了城市空间中缺乏大面积水面的遗憾[7],但由于商业建筑的侵占,水域面积减小,湖岸对面的景观视线通廊被高层大厦所阻隔;相传曾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洗笔清砚之处的洗砚古池也已经干涸,再无往日的淙淙水流。以前城中公园的水系全靠浅地下水补给,由于近几十年来周围商业圈的扩建和盲目改造致使地下水系统遭到破坏,水生态坏境不复从前。即使近几年来,部分专家学者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通过科学的手段试图恢复城中公园的地下水补给系统,但成效甚微。
公花园作为一个传统老公园整体铺装面积过多但又缺少专门的活动场所,绿化率不足60%。园内的上层乔木因缺乏养护管理长势堪忧,部分中下层植被退化、土壤裸露、影响美观;此外历史悠久的公花园内有不少的古树名木,比如古香樟、古银杏等,其作为历史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应当被重视和保护,展现新的精神风貌。
4 更新策略与总结
4.1 宏观策略
城市绿地有机更新的理论要求必须以宏观规划为前提,对公园整体进行定位,规划和布局,由此从分析公花园的文化、商业、社会等方面的价值入手给出“市民公园”的具体定位并将公花园建成无锡市“历史文化教育基地”示范区,力求使改造后的公花园成为市民的乐园,清新舒适的“城市绿肺”[10]。在功能定位方面,重点发展文化展演、文化休闲和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配套设施,充分利用文化资源的优势,将文化与旅游、商业、市民休闲活动相结合,改善公花园的基础设施,发展服务业的同时聚集人气,创造尺度宜人、安全舒适的都市公共空间环境,展现现代都市公园的新活力。
始建于1893年的上海昆山公园历史悠久,是老公园更新的典范,其更新策略针对不同的景观片区塑造特色,根据公园的使用人群和文化特色增添了市民遛鸟活动所需的服务设施,如鸟架、鸟笼挂钩等,满足了周边居民遛鸟的需求,保留了遛鸟的习俗,使昆山公园逐渐成为了遛鸟文化的聚集点;此外扩展了主要的活动广场,并改造部分人流量少的广场为绿地来提高公园的绿化率满足城市绿地有机更新的生态性发展要求;为了突出其早期英式园林的景观风格特点,对上层乔木修剪打理,开林窗,新增开花灌木和地被,还原昆山公园的英式花园风格,实现城市绿地有机更新的特色性发展目标[11]。
4.2 微观策略
(1)有机整合园内空间,注重空间尺度感
微观上则是从内部小空间出发,有机整合内部不同的景观空间,采用小尺度介入的方式保持空间的格局和秩序,强调内部各个活动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和联系性,保持空间的意义,延续历史文化,以空间叙事角度出发,把公花园原本的二十四景重新梳理整合,并针对使用人群把整个公园分为7个展现不同文化特点的功能区(图2),加强各个功能分区之间的联系,使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城市公园两种风格特点充分融合。
图2 分区策略图
从公园的整体布局和现状问题总结来看,公花园东南角白水荡周围的古典园林空间和临近水面的廊架、清风茶墅都被保留的十分完整,只需对湖岸的一些破坏园林风格的构筑物及植物进行整理来确保白塔飞瀑与白水荡成为全园的中心景观,统领全园。为了改善周边高层建筑对公园视域的破坏,可以通过结合现状的历史构筑创造一些相对独立私密的山水小空间,来平衡公花园与周围城市环境的关系[12]。
(2)保护历史印记,重唤场地记忆
城市公园绿地有机更新特色性发展要求珍视公园内部的特色资源,从场地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出发,通过对原有传统要素形式的处理和再加工对历史资源进行创新表达,如公花园内的民国图书馆旧址,建议将其改造成为无锡历史博物馆或是历史典籍展览馆,并定期对民众进行开放,并重建图书馆旧址南侧的西式方形小庭园,体现公园中西文化交融的历史内涵之外,使之与建筑共同组成一个让市民参与进来的公共空间。如南京白云亭文化艺术中心是由白云亭干货市场老建筑改造而成,将原本运送货物的交通坡道被改成了独特的“坡道图书馆”,设计师通过赋予老建筑新功能的方式,把建筑本身的历史记忆作为后续产业的注脚,将华南地区最大的农贸市场变成了一个集城市规划展示馆,图书馆与美术馆为一体的市民休憩娱乐空间。
具有事件的场所才具有意义,光辉的革命历史赋予公花园浓厚的红色历史文化色彩,红色文化主题作为公园的个性特色应当被保留和发展,并使其迸发出旺盛的生命力,所以对于公园内的红色文化纪念性雕塑、石碑、构筑物等,建议采用空间叙事的手法,将园内的革命历史记忆串联起来,同时加强导示系统对游人的指导作用,包括指路功能和历史文化知识的科普功能,将历史的场景,物件置于“址”来唤起游人的红色记忆与对革命志士的敬仰,并提升公园的历史文化氛围,增加市民对公园历史沿革的了解,以此来丰富游人的游园体验(图3)。如武汉的辛亥革命陈列馆运用叙事空间的手法向公众讲述辛亥革命这一特定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束,入口序厅覆于缓坡之下营造革命前黑暗压抑气氛,游客从序厅进入二层感受革命的艰辛历程,登上三层露台远眺紫阳湖,视野突然开阔感受革命的高潮,游客身在其中参观的过程也是一种体验历史事件的过程。
图3 红色文化游线策略图
(3)激活园内水系统,提高公园水质和绿化环境
白水荡作为无锡市中心为数不多的水面,联系着全园的水系,所以改善白水荡的水环境质量,恢复园内浅地下水的补给系统,使园内水系活起来实现自我循环十分重要,在公花园发展过程中,它不仅仅是一个历史名园,更是作为“城市之肺”存在,为了满足城市公园有机更新生态性发展的要求,必须改部分使用率不高的铺装为绿地,使园内的绿化面积提升至70%,同时对园内的植被进行定期养护管理,特别是白水荡岸边的植物群落应根据各景物之间的协调关系营造出良好的景观氛围,并根据《无锡市古树名木保护办法》的相关要求,加强保护园内的古香樟、古银杏等珍贵树木,让它们焕发生机,成为公园内的靓丽风景。
结语
无锡公花园作为我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公园之一,其历史文化价值应当被保护和重视。经过实地调研发现,公园的保护和发展不容乐观,近年来受到周边商业圈的影响,面积逐渐缩小,其水质环境和绿化植被也受到影响,公园的各个方面亟待更新。本文通过对公花园空间布局,文化特色保护和绿色生态可持续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并结合城市公园绿地有机更新理论提出针对城市老公园的更新策略,为未来城市公园的发展与更新提供参考。
资料来源:
文中图片均为作者自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