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方旱地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要点

2021-09-25李洪双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1年7期
关键词:积温定苗间苗

李洪双

(巴彦县洼兴镇乡村振兴发展中心,黑龙江 巴彦 151816)

旱地地膜栽培具有良好的抗旱能力,而且能有效增产,在旱地、山坡梯田及不保灌水地都可以使用,对提高谷子产量有十分显著的作用。以下就该技术论述各环节工作要点,为实际的种植栽培提供参考借鉴。

1 选茬、整地和施肥

1.1 选茬

谷子的生长虽然对土壤提出的要求的条件要求并不高,但注意不可连作,因为连茬会大量消耗土壤中含有的养分,导致病害发生。实践表明,重茬谷的病虫害相对严重,包括钻心虫、白发病及黑穗病等。谷子大多与小麦或者是豆类轮作,其次可考虑薯类、玉米或高粱[1]。

1.2 整地

耕翻建议在早秋进行,在耕翻的同时要进行施基肥,在完成耕翻之后应立即耙压,为碎土保墒与防旱创造良好的条件。

1.3 施肥

于秋末在耕地的同时进行深施基肥,将基肥一次性施足。按照30 kg/0.067 hm2的产量,需按照如表1所示的要求施肥。除此之外还应施种肥,以此为出苗后提供充足的养分,种肥大多采用磷酸二铵,其用量按5 kg/0.067 hm2控制。

表1 施肥要求Tab.1 The fertilization requirements

2 选种及播种

2.1 选种

对于第1积温带和第2积温带,以晚熟高产品种为宜,比如晋谷7号与陇谷3号等;对于第3积温带,以中早熟品种为宜,比如赤峰8号、秦谷4号和陇谷6号等。选择的品种除了要有良好的抗旱能力,而且还要具备抗病虫害的能力[2]。

2.2 覆膜

对地膜谷子而言,大多采用穴播的方式,应先进行覆膜,然后再进行播种,平垄种植,每垄1膜,每垄的宽度为120 cm,相邻两垄之间的距离为20 cm,既可采用人工进行覆膜,亦可采用机械,使用宽度为140 cm、厚度0.005~0.008 mm内的地膜,其用量要控制在2~3 kg/0.067 hm2。覆膜完成后,垄面上的地膜应平直、拉紧,没有褶皱,在地膜的两侧压土,但注意宽度不能超过10 cm,高度以略高于地膜表面为准,这样能有效拦蓄雨水。此外,在地膜的表面应按照2~3 m的间隔距离设置土腰带,避免地膜由于风吹被揭开。在播种之前,一旦遇雨,应立即抢墒覆膜,而如果在播种之后遇雨,应立即将板结的地方破除,以免对出苗造成影响[3]。

2.3 种子处理

2.3.1 晒种

选择质量较高的种子,将其含有的杂质清除干净后晾晒2~3 d,通过晾晒能杀死部分病菌,起到提高发芽率的作用。

2.3.2 选种

在播种开始前应先用清水连续冲洗3~5次,以清除草籽与秕谷,保证种子的发芽率。

2.3.3 药剂拌种

在播种过程中根据种子用量使用药剂进行拌种,可有效预防地下害虫、白发病及黑穗病等病虫害,并起到壮苗和增产的作用。具体方法为:在播种开始前使用质量分数为1.6%的过磷酸钙与0.1%的硼酸,以种子质量的10%均匀喷洒在种子上,搅拌均匀并将其晾干以后继续喷洒1次,再次晾干之后方可播种。采用磷硼对谷种进行拌种后,其苗叶片的数量明显增加,同时根条数目变多,能在增大单株粒质量的基础上,减少秕谷,从而实现增产。通常情况下,增产量可以达到10%~13%[4]。

2.4 播种

谷子苗期容易受到晚霜的影响而产生冻害,因此,春播要在气温不低于10℃的自然条件下且持续10 d以上时进行,据此,对于第1积温带,建议在4月20日左右进行播种,而对于第2积温带和第3积温带,建议在4月27日左右进行播种,应在5月1日之前完成[5]。

播种时,先利用人工破膜,然后挖穴进行精量点播,穴径6 cm,播种的深度和数量分别为3~5 cm、0.5 kg/0.067 hm2,一般每穴播撒6~8颗种子,注意种子的分散应均匀,完成播种后及时覆土,并进行适当的镇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使用机械进行播种,在完成覆膜以后,每垄应播种5行,每行之间的距离为25 cm,种穴之间的距离为10 cm。为了免间苗,可使种子与炒熟后的谷相混合,然后再进行播种。保苗株数如表2所示。

表2 保苗株数Tab.2 Thenumber of seedlings

3 田间管理

3.1 间苗与定苗

在机械穴播过程中,可能产生下种不均匀与下种器被堵等问题,对此,出苗之后应立即开始人工检查,同时为放苗提供必要的辅助。为避免水分与养分浪费或损伤邻苗,间苗与定苗应适当提前。在谷子生长至3~5片叶以后,开始分次间苗与定苗。对于采用人工破膜后精确点播的,在定苗过程中每个穴位留下3株,而采用机械进行穴播时,每个穴位只留下1株即可。

3.2 压青苗

谷子秆细,容易出现倒伏与秕谷,这对产量的提高有很大影响。大量实践表明,通过压青苗能有效防止倒伏。其做法为:在苗生长至两叶一心或三叶一心后,利用人工或专门的机械在苗上横拉木磙,以此起到控上促下的作用,使第3茎节长度适当缩短,增大粗度,提高抗倒伏能力。采用这项措施后,能增加15%~17%的产量。对于旱地谷子,通常无需追施化肥,在拔节期在叶面上均匀喷洒磷酸二氢钾即可。在有灌溉条件的情况下,结合灌水追施一定量的尿素[6]。

4 病虫害防治

认真做好病害、虫害、鼠害与鸟害相关防治工作。鸟害是灌浆之后主要危害类型,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为有效防治地下害虫及黑穗病和白发病,在播种之前应使用杀虫剂与杀菌剂对种子进行拌种。当在生长期中发现蚜虫时,应立即通过喷洒抗蚜威来有效防治。

当谷子的籽粒已经变硬且断青之后,应立即收获,避免由于风吹或鸟害导致减产。

5 结语

综上所述,谷子地膜覆盖相较于露地栽培能增加10%~47.3%的产量,在肥力相对较低的砂壤土中,增产效果更加显著。覆盖地膜还能起到提早成熟期的作用,缩短整个生育期,在无霜期相对较短的情况下种植生育期较长的谷种,通过地膜覆盖同样能起到增加产量的作用。

猜你喜欢

积温定苗间苗
1981—2020年西藏“一江两河”主要农区负积温的时空变化特征
间苗与掐花
湟源县30年0℃活动积温变化特征分析
玉米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
玉米出苗后昨管理
关于加强玉米苗期管理主要技术指导建议
历久弥香的友谊之花
温度对杂交水稻恢复系和不育系生育期的影响研究
历久弥香的友谊之花
积温对春玉米叶面积和产量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