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文化产业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2021-09-25

关键词:禀赋安徽省文化产业

李 明

(宿州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追求精神享受和文化生活。另一方面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互联网的发展以及各种科技技术的创新,我国文化产业展现出空前的活力,文化产业通过创新补给不断刺激消费。疫情期间线下消费几乎停止,经济疲软,而文化产业逆势上扬,文化消费通过互联网以更低的成本实现快速创新,成为促进我国经济恢复的重要手段之一。安徽省作为长三角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是其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水平提升的重要手段。然而受到经济条件、资源禀赋等条件的限制,安徽各地文化产业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当前对于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成果丰富,已有的研究表明,区域差异不仅会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1],还会制约内需,导致贫困,使得地区不能持续健康发展[2]。因此,准确掌握安徽省文化产业发展差异,深入辨析相关影响因子,对促进安徽省文化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大意义和实践价值。

由于我国对于文化产业数据统计较晚,数据缺失且各地统计口径不一,因此,对于区域文化产业的研究较少。顾江等通过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从文化产业就业人员的角度对我国31省的文化产业发展分析,得出应从优化城市质量和增强开放性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3]。滕伟堂等基于2000年和2009年我国文化产业数值,采用泰尔指数法得出造成我国文化产业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区间差异和华东区内差异[4]。对于安徽省文化产业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5-6];二是对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研究,例如,余冉冉指出制约安徽省文化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是人才、科技和企业规模[7]。徐秀斌通过因子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提取出了产出和投入两个公因子,并对影响因子数值进行排序,发现投入对安徽省文化产业竞争力影响较大[8]。这些研究重点大多停留在产业层面,未从区域发展角度对安徽省文化产业发展进行探讨,均缺乏对安徽省文化产业区域差异的研究,但是从不同的方面论述了对文化产业发展影响的因子,其指标的选取对本文有借鉴意义,其结论可以与本文相互对比和佐证。

一、区域划分及测算方法

1.区域划分和数据来源

对于安徽省区域的划分一直争论较多,区域的划分通常以行政区、经济区、文化圈、自然区等作为划分方法,安徽省区域文化特色鲜明,资源禀赋各有不同,因而学者从不同的学科角度有着不同的划分方法。需要明确的是,不同的区域划分往往求证的结果是大相径庭的。20世纪80年代安徽省行政划分提出了“三区一中心”的划分方法。2000年后划分方法更加多样,王增洋将安徽区域经济划分为皖南、皖江、皖中、皖北四大经济区[9],王成周提出“一圈四区”的发展规划[10],张庆霖提出将安徽分为皖北、皖中、皖江、皖南四大地理单元[11]。安徽省在十三五服务业发展规划中提出了“双核一带三区的”的划分方法[12],其中皖南国际文化旅游发展和皖江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带城市多有交叉,不便于统计计算。兼顾安徽省各城市在区位、文化特色以及统计数据的可得性,本文将安徽省划分为皖北、皖中、皖江和皖南四个区域,但是城市略微改动,具体如表1所示。本文安徽省各市文化产业增加值数据来源于安徽省统计局,其他数据来源于安徽省各市统计年鉴。

2.测算方法

对于区域差异的常用指标有标准差、基尼系数、变异系数、泰尔指数等,主要分为相对差异和绝对差异,绝对差异的优势是可以体现出地区的绝对差额,但无法识别出各地的基数差异;泰尔指数既可以看出地区间的差异,又可以区分出组内差异和组外差异。因此,本文选择泰尔指数来描述安徽省文化产业发展差异,计算公式如式(1)所示。

(1)

其中T为泰尔指数,N为区数,Yi为i文化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即文化产业GDP)占安徽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Xi为i文化区人口占安徽省总人口的比重。Ti为区内泰尔指数,如式(2)所示。

(2)

其中Yj为j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i区域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Xj为j市人口占i区域总人口的比重。T值越大,则各区域间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差异越大,反之越小。

3.灰色关联法

(1)变量设计

安徽省各地区在经济发展、文化特质、资源禀赋、公共设施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各地区采取不同发展模式,尤其是皖南皖北地区。皖南地区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文化资源着力发展文化旅游和文化服务业,合肥凭借智力资本和科学技术优势推动传统文化产业向数字文化产业转型;皖北地区虽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但其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煤矿等资源,文化产业发展力度不足。参考国内外学者对于文化产业参数的选择、安徽省文化产业数据统计口径以及数据的可得性和科学性,本文变量设计如下。

资源条件,文化产业发展离不开地方文化资源(X1),尤其是旅游型城市,同时,人力资本(X2)和科技条件(X3)也是关键因素。文化资源变量主要从非遗数量和质量定量。人力资本以每十万人拥有大专及以上人数表示(X2),科技因素以研究与试验发展研究机构情况(X3.1)以及专利申请、授权量表示(X3.2)。

发展环境主要从八个方面进行考量。经济发展水平(X4)由安徽省GDP表示,市场需求变量(X5)以人均文娱消费支出占比表示,基础设施(X6)主要由运输路线长度(X6.1)、医疗条件(X6.2)以及文化机构和文物事业情况(X6.3)表示。相关产业(X7)主要用教育产业增加值(X7.1)和旅游收入(X7.2)表示,政策环境主要采用文化与传媒占财政支出的比重(X8)表示。

(2)指标测算

灰色关联法的优点在于能比较系统间、系统内各因子间动态发展的过程。以各市的文化产业增加值作为母序列X0,对应的子序列作为Xi,然后进行数据的标准化,计算公式如式(3)所示。

(3)

其中K代表市区,Xi(k)代表K市i影响因子及其标准化值。然后通过式(4)求出K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与i影响因子之间的关联系数ζi(k),计算公式如式(4)所示。

(4)

其中ρ为分辨系数一般取0.5。最后通过公式(5)可得到各因子灰色关联度γi。

(5)

其中n为市区总数。得出每个影响因子灰色关联度均在0.5之上,因此,徽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受到多元因素影响。

二、结果分析

1.安徽省文化产业发展差异测度

通过测算,安徽省文化产业发展差异的泰尔指数如表2所示。

表2 安徽省文化产业区域差异泰尔指数

从表2可以看出,安徽省文化产业发展差异呈扩大趋势,2010年泰尔指数为0.08163,2019年扩大到0.08661。

对泰尔指数进行分解后发现,引起安徽省文化产业发展差异扩大的主要原因是区域内发展差异扩大。2010年区域内发展差异为41.15%,2019年区域内差异扩展到54.65%。反映出安徽文化产业发展四大区域间的相对差异在缩小,但是四大区域内的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差异在增大。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皖中地区区域内差异对总体区域内差异贡献度一直占比较高,这是因为在皖中地区的合肥一直是安徽省的经济增长极,具有较好经济优势、硬件设施、人才资源的合肥在文化产业上具有极大的优势,与其他城市拉开了较大距离,同时也对安徽省文化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另外,皖江地区区域内差异增长占比大幅度上升,由2010年的1.7%上升到2019年的8.97%,上升原因可能是因为作为安徽省另一增长极以及皖江经济带核心的芜湖的文化产业取得了极大的发展。而皖南和皖北地区相对来说发展水平差距不大,较为平衡,其中皖南地区区域内差异最小。

2.安徽省文化产业发展差异原因分析

计算安徽省2010年和2019年文化产业与各因子的关联度和关联序如表3所示。计算发现影响因子的灰色关联系数均在0.5之上,可见影响安徽省文化产业差异的因素很多,不同截面上影响因子的关联序差异较大。

表3 安徽省文化产业增加值与各影响因子 之间的关联程度

由表3可知,2010年对安徽省文化产业关联较高的前六位分别是文化资源禀赋、文化基础设施、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经济发展水平、专利申请、授权数量和医疗条件,这反映了2010年安徽省文化产业发展主要受到资源禀赋、基础设施、相关产业、经济条件、科技因素的影响较大。2019年关联度较高的前六位分别是专利申请授权数量、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教育业、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资源禀赋和人力资本。这表示2019年安徽省文化产业发展受科技因素、相关产业、经济条件、文化资源禀赋和人力资本的影响较大。综合比较来看,不同时期不同因子对安徽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影响差异较大。但是也存在比较大的共性,2010和2019年主要影响因子种类没有发生较大变化,但是关联序发生了调整。我们可以看出,文化资源禀赋对安徽省文化产业发展至关重要,虽然文化资源禀赋从2010年第一关联序位下降到2019年的第五关联序位,但是由于2010年后安徽省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增长速度放缓,导致关联系数下降,而从旅游国际外汇收入关联序从第三位上升到第二位可以看出,旅游业对文化产业发展至关重要,而安徽省旅游业依赖的就是其独特且丰富的文化资源,尤其是黄山、九华山作为全国甚至世界文化遗产对安徽省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说明安徽省文化产业发展还是要善于将文化资源转化成市场经济。

具体对比两个时期安徽省文化产业发展可以发现,影响因子的关联序发生了比较显著的变化。第一,科技因子的关联序上升迅速,从第五位上升到第一位,且关联度显著上升,说明科技因素对安徽省文化产业发展拉升较大,安徽省文化产业开始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第二,政策环境对于安徽省文化产业影响进一步降低,可能是由于安徽省对文化产业投入占财政总支出减少,此外,该数据仅统计的是对于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而对于文化企业等经营性单位的投入没有纳入计算。第三,市场需求影响一直处于较后位置,可能是因为指标统计的仅是安徽省居民文化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而未将外部市场需求纳入。从旅游外汇收入指标看,安徽文化产业外部市场需求较高,内部需求较低。市场需求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拉动内需是安徽省文化产业发展努力的一个方向。第四,相对于2010年,2019年中一个重要变化是教育业对于安徽省文化产业发展起到重要的拉动作用。首先,教育业的发展促进了文化培训、艺术辅导等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文化发展;其次,教育业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促进文化消费;最后,教育业的发展还为安徽省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本,这一点从人力资源和科技因子对安徽省文化产业关联序迅速爬升可以印证。

三、结论与讨论

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安徽省文化产业区域差异较大且呈扩大趋势,主要原因是安徽省区域内差异过大,皖中区域差异最大,皖江地区差异扩大较快。皖北和皖南区域差异较小。减少安徽省区域差异,可以着重从皖中地区着手。(2)不同截面下影响安徽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存在差异,2010年安徽省文化产业发展主要受到文化资源禀赋、相关产业、基础设施、科技因素影响,是要素生产型文化产业。2019年安徽省文化产业发展主要受到科技因素、相关产业、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资源禀赋和人力资本影响,说明安徽省文化产业开始从传统文化产业向现代文化产业转变,其中人力资本和科技成为其转型的重要动力。

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皖江地区、皖中地区经济基础良好,且受到江浙地区溢出效应,文化市场良好,应建立完善市场机制,鼓励科技创新,着力发展现代文化企业。(2)皖南地区应充分发挥其文化资源优势,提升文化服务品质,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农业、康养等产业的结合,实现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皖南地区应统筹发展,区域联动,实现全域旅游,将皖南地区打造成世界一流的旅游目的地。(3)皖北地区应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实现错位发展。同时深挖文化要素,将文化资源转化成文化资本,皖北地区非遗数量众多,但开发度较低应利用政策优势吸引外部消费和投资。(4)充分挖掘内需潜力,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安徽省文化产业省内需求对文化产业拉动较少,而旅游外汇收入大幅度增长,要大力促进消费升级,以改善省内需求为导向,创新文化产品,释放省内消费需求潜力。(5)着力发挥政策作用,提升行政效能。政府要加大对文化产业支持力度,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用政策引导市场预期,规范市场行为,使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充分互补。

猜你喜欢

禀赋安徽省文化产业
成长相册
成长相册
成长相册
讲故事的禀赋——梅卓长、短篇小说合论
要素禀赋论的局限:个体与企业家才能缺位
2017年安徽省各市主要经济指标
孟津县文化产业发展调查
一种改善学生学习品质的价值取向新模型
财政部下达44.2亿元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