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和之路

2021-09-24北方

神剑 2021年4期
关键词:神舟航天员载人

北方

这是历史的机遇,也是历史的巧合。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在經过20多年的刻苦攀登后,恰逢赶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这个喜庆之年,建造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对于全体航天人来说,这无疑是送给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最好的“礼物”。

而这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中国从落后走向先进、从弱小走向强大的大智慧、大战略和大气魄,充分体现了新中国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正如那句歌词所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而没有共产党,也没有中国航天今天的成就。

早在20世纪50年代,党中央、毛主席在国家一穷二白的困境之中,毅然决策发展“两弹一星”事业,捍卫了新中国的和平与安全,开创了祖国的航天事业。1992年,党中央高瞻远瞩,决策启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从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自主发展载人航天的国家。今天,我们已经顺利完成了载人航天天地往返、太空出舱活动和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研制,掌握了建造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核心技术。按照计划,我们将在2021—2022年两年时间内,连续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于2022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实现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全部任务目标。

回望我们建造空间站的历程,充满了无限艰辛,也收获了无数辉煌。

“争八保九”

中国航天一直是一个承载着国家政治使命的龙头事业,载人航天更是如此。

因此,载人航天工程启动之初,总指挥部就向党中央立下了“争八保九”的“军令状”,即争取在1998年、保证在1999年新中国成立50周年之时,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

20世纪90年代,国内的航天技术与工业技术水平,都还不是很发达。尽管研制队伍夜以继日奋战攻关,但到了1998年,飞船研制的许多产品还处在初样地面试验阶段,没有研制出可以上天的“正样产品”。为了兑现向党中央的承诺,也为了鼓舞广大科研工作者,工程总指挥部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用地面试验的电性能船实现载人航天工程的“首飞”。

作为电性能船改造的“初样产品”,神舟一号飞船承担了太多的使命。无论是向新中国50华诞献礼,还是鼓舞默默奋战了近十年的研制队伍,神舟一号都不能失败。

但电性能船又不是正式的飞船,任何一个故障都有可能影响任务目标,因此测试的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然而,就在测试即将完成之时,飞船的一个陀螺突然出现了故障。尽管像陀螺这样的关键设备都是双冗余设计,一个出现故障,还有备份,但大家还是不放心,因为地面上就用了备份,上天就没有了。而更换故障陀螺,就得把飞船的密封大底打开。这个操作风险极大,稍有不慎,极有可能造成飞船报废,让首飞计划前功尽弃。到底怎么办?指挥部进退两难。

在经过了几次激烈的争论后,指挥部广泛征求了一线科技人员的意见和操作风险,最终下定决心打开大底,就算再大的风险也要彻底解决问题。发射场试验条件相对简陋,根本不具备开大底这样复杂的操作条件。但是,航天人还是克服了种种困难,最终在几乎不可能的情况下,打开了密封大底,成功更换了故障陀螺,保证了神舟一号任务的圆满成功。这支队伍,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特别能战斗”的含义,从那时起,中国载人航天的质量标准,又有了新的高度。这对于后续试验各方的大力协同解决问题,开了一个极好的头,直到今天,我们的航天战线依然流传着这样一句口头禅: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都不能带问题上天。

航天发射的创新与进步

国际航天发射的气温允许条件都在零下10摄氏度以上,唯独中国航天的发射温度是零下20摄氏度。在外国同行眼里,这个胆儿可真够“肥”的。

1986年元月,美国挑战者航天飞机在零下5摄氏度的环境中发射,因低温造成一个橡胶垫片失效,挑战者航天飞机爆炸,7名宇航员葬身火海。此后,发射环境温度一直是美国航天高度在意的条件。

2000年冬天,俄罗斯火箭发射时,低温造成火箭燃料输送管温度过低,发射时骤然升温后开裂,造成火箭发射失败。当时的环境温度还不到零下10摄氏度。

这些惨痛的教训,让环境温度成为火箭发射的“天敌”。

但是,神舟四号无人飞船发射,赶在了最冷的冬季,与老天爷来了一场低温遭遇战。发射场最低气温降到零下三十多摄氏度,是多年不遇的一次大降温。

按照火箭燃料的性能,最佳发射温度是12摄氏度到15摄氏度之间,太低了会“结冰”,太高了会“沸腾”,都不利于火箭发射。

火箭的某些元器件,临界温度大都在零下20摄氏度左右,环境温度太低,也会造成低温失效,带来重大隐患。

载人航天发射塔架在设计之初,考虑到戈壁滩风载过大会影响设备运行,因此一开始都是通透的。神舟二号开始,逐步将回转作业平台密封起来,改善塔上作业环境。当时主要考虑抗风,还达不到保暖。发射场为此加装了暖风输送。但暖风设备距离塔架安全距离较远,暖风送到塔架时温度已经损失大半,加上塔架当时的密封性并不好,四处漏风,暖风效果甚微。为了保住仅有的温度,发射场临时调来了几百条棉被,堵住漏风口,给火箭穿上了“大棉袄”。

按照程序,火箭发射前40分钟塔架要全部打开。如果火箭在低温环境中暴露40分钟,前期的保温措施将前功尽弃。于是,科研人员用“土办法”做试验,找来火箭最“怕冷”部位的替代品,放在零下20摄氏度冰柜中做试验,看多少分钟降一摄氏度。

有了科学的试验依据,指挥部采取推迟打开发射塔架的办法,减少火箭在低温环境中暴露的时间,实现了火箭在零下20摄氏度顺利腾飞的奇迹。从此以后,中国航天发射的温度条件,从零下10摄氏度降到了零下20摄氏度。这10摄氏度的进步,是航天人在实践中创新的结果,也是航天发射进步的一个标志。

如今,载人航天发射塔架经过几番改造,已经有了非常完备的密封条件。后续建设的发射塔架,也都根据神舟四号飞船蹚出来的路子,做到了“冬能保暖,夏能降温”。今天,不管多冷的天气,我们的常规液体火箭依然照飞不误。这些实实在在的技术进步,都为今天空间站期间的太空紧急救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万一的万一

2003年10月15日,我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顺利升空,在太空飞行14圈后,顺利返回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当杨利伟平安出舱,微笑着向大家挥手,很少有人知道,为了这一刻,他身后的返回舱,在飞天前,曾让航天人经历了怎样的考验。

神舟五号飞船是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为了这艘飞船的完美之旅,科研人员千方百计查找问题隐患,制定解决预案和措施。各系统制定的各种故障分析和处置预案达数百个。不仅如此,对于想到的各种故障模式,都要想方设法做到极限考验,特别是针对返回着陆的各个环节。飞船在返回过程中除了降落伞的升力控制,最后落地前,还有四台反推发动机,在飞船接近地面一米时点火,将飞船反推一下,以减少飞船落地时的冲击,使得飞船落地相当于人站在桌子上跳下来。

为了模擬反推发动机可能出现的故障情况,科研人员做了从一台反推发动机不点火到四台发动机都不点火的极限考核试验。结果发现,如果四台反推发动机都不点火,飞船内航天员座椅缓冲机构的参数有点超标。

尽管飞船返回舱四个反推发动机都不点火的情况极少,但是,追求完美的航天人没有放弃这个“没有的万一”。研制部门兵分两路,一路人马按正常计划跟随飞船进驻发射场,进行发射前的测试准备工作。另一路人马在北京召集业界精英,联合大学和研究院,突击攻关性能更好的新材料产品。

强大的组织力量,再一次凸显出强大的战斗力。在试验各方的联合攻关下,符合条件的新型座椅缓冲机构,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就取得了重大突破,最终赶在发射前安装上船。

正是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成就了一段完美的圆梦之旅。这种精益求精、迎难而上的精神,极其负责任的中国航天人,把每一次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也让神舟飞船赢得了天地往返 “最安全飞船”的美誉。

太空出舱

太空出舱是建造空间站的关键技术之一。任务安排中本来没有那面五星红旗。

2008年9月,距离发射只有十几天时间了,工程总指挥部在研究宣传方案的时候,总觉得首次太空出舱活动缺点啥。

于是,工程副总指挥张建启提议,做一面五星红旗,让翟志刚在执行完例行任务后,在太空挥舞一下。

太空挥舞红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红旗的材质怎么才能保证在真空状态下挥舞起来?这件事很快就被科研人员解决了,他们找来了十字绣,载人航天工程的老总们,全都拿起了针线,一人一针,绣了端端正正的五颗金星。

难的是第二件事:航天员没有练过。太空出舱的手套很笨重,在太空拿一面小小的红旗,有人担心舞“飞”了。但这件事也没有难倒航天员,翟志刚斩钉截铁地保证:没有问题,一定把五星红旗挥舞好。

意外发生在2008年9月27日,出舱之前。按照程序,航天员把轨道舱泄压到了3千帕以下,完全符合开舱条件。但翟志刚开舱时,他拉了一次,没拉开,两次,没拉开,第三次,还没拉开,话筒里传来翟志刚沉沉的喘息声……

兼做气闸舱的轨道舱内,各种物体都在缓慢释放从地球带来的气体。此时的北京飞行控制中心,急坏了指挥部领导们。因为测控时间极为珍贵,如果出舱耽误太久,后面的测控时间就不够了,必须取消当圈出舱计划……而连续工作了十几个小时的航天员也需要休息,下一圈能不能出舱?万一再有意外,出舱活动就要取消。

为了尽快打开舱门,迫不得已使用撬杆。撬杆极有可能会对密封接口造成损伤,直接关系到三人的生命安全。翟志刚小心翼翼地撬了两次,才勉强打开了一道缝,但是残留的空气压力又迅速把舱门吸了回去。不过总算打开了一点,翟志刚有了经验,用足了力气,一下子把门拉开了一个大大的缝,终于打开了!

然而,大家还没来得及高兴,轨道舱突然传来火警声:轨道舱火灾!轨道舱火灾!

听到报警,配合出舱的刘伯明当机立断,他提议:就算他们回不去,也要让五星红旗在太空高高飘扬……三人迅速达成一致,于是,翟志刚按程序爬出舱外,向地面报告:“我已出舱,感觉良好……”

刘伯明随即调整任务步骤,把五星红旗先递了出去,让大家在第一时间看到了这个被网友誉为“教科书式”经典的画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洁白的“飞天”舱外服、阳光照耀下轮廓清晰的飞船和蔚蓝明亮的地球,在深邃太空的映衬下,一切都恰到好处……

事后证明,火灾报警是报警器检测到真空环境而误报。尽管虚惊一场,但航天员们瞬间的决定,却反映出了时刻流淌在中国航天员血脉中的精神,回答了中国航天为什么行。正是因为航天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冲劲和韧劲,我们的载人航天工程才会进行得如此稳健,如此快速,如此顺利。

向最先进的目标奋进

空间交会对接,是空间站建设必须要掌握的顶尖技术,也是世界公认的高难度前沿航天技术之一。

一般来说,“世界领先”这样的技术,国际上都会严密封锁。以前如此,今天也如此。

尽管早在20世纪60年代,交会对接技术就已经被苏联付诸现实,并且在1969年1月16日首次成功实现了载人状态下的空间交会对接。交会对接的核心技术,就是对接机构。从早期的“环—锥”式结构,到后来的“杆—锥”式、“抓手—碰撞锁”式,再到目前技术最复杂和最先进的“异体同构周边”式对接机构,对接机构的技术越来越成熟。不过,要掌握这项技术,依然是许多国家望洋兴叹的问题。虽然俄罗斯、美国、日本等国家都掌握了空间交会对接技术,不过,目前能够研制和生产对接机构的,只有俄罗斯、美国和中国。

为此,早在首次载人飞行之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就实时启动了交会对接技术研制。此前,我们也曾寻求过国际合作,但是国际空间站方面拒绝了这项协议。

就在神舟十二号飞船发射升空、与天和核心舱快速完成对接之后,外媒曾有这样一段风趣的评价:如果当初国际空间站没有拒绝与中国合作,中国也许就不会去建造自己的空间站。

正如钱学森当初所说,外国人能搞的,中国人也能搞。不合作,我们就自己搞,而且要搞最好的。

于是,我们从一开始,就瞄准了最先进的“内翻式异体同构周边”对接机构,这是当前口径最大、技术最先进的一种对接机构,可以把两个很重的东西连接到一起,实现组合体统一控制,中间的舱门,是航天员进出的通道。这种机构与其他方式相比,有两点优势:首先对接机构是异体同构,即交会对接的两个不同航天器上安装着同样的对接机构,这样使得“追逐航天器”既可以作主动方,也可以做被动方,这对于空间救援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其二,对接机构所有定向和动力、测控部件都安装在中央舱口的四周,从而保证中央成为航天员来往的通道。

空间交会对接技术难度很大,“追逐飞行器”和“目标飞行器”都是在太空中高速运行的航天器,時速到达28000公里以上,在对接过程中,如果计算不准,就可能发生两者相撞事故。1960年至1998年,苏联载人航天飞行影响任务的33次重大故障中,交会对接技术就占了24.3%。即便是今天,交会对接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的俄罗斯和美国,交会对接故障也时有发生。

航天器在空间高速的情况下,如何实现精确测控,让两个航天器安全对接,是交会对接的最大难题。对接机构周围安装有很多高精度测量仪器,技术极为复杂。当两个航天器在地面测控人员的操纵下接近到几公里以内时,精确测控就要依靠这些复杂的综合测量系统了。对接机构上的测量系统能让二者之间的测控误差不超过两厘米。

感谢苏联和美国航天技术的发展,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不过,我们仅仅只是知道了对接机构的发展历程。一开始就选择最先进的对接机构来研制,其研制过程对我们来说绝不是一种捷径。

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启动之初,就同步展开了关于交会对接技术的预研和论证工作。2002年,航天部第五研究院正式启动对接机构研制工作。近十年刻苦攻关,无数次模拟改进、无数次失败与挫折,终于成功研制出了与国际先进技术同台竞技的产品。

2011年9月29日,我国第一个空间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发射升空。40天后,神舟八号无人飞船进入太空,顺利与天宫一号首次实现了空间自动交会对接。实践证明,我们自己研制的“异体同构周边”式对接机构不辱使命,以不超过两毫米的误差精准对接。那一刻,研制团队沉寂了多年的情绪,终于在巨大的成功中彻底释放……

如今,我们的核心舱除了与神舟载人飞船、天舟货运飞船以及两个实验舱对接之外,还配备了具有国际化标准接口的科学实验柜。

“一箭三雕”

充分利用好每一个子样,一直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奉行的原则,节约高效、经济实惠。

天宫一号是我国首个目标飞行器,从2011年9月29日升空,到2013年6月25日与神舟十号分离,其间共对接了三艘飞船,完成了三次重大飞行任务。

与神舟八号无人飞船进行交会对接,主要是为了验证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和对接机构的性能,考验我们的精确测控能力、飞船的精确调姿等等。为了熟练掌握这些关键技术,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进行了多次交会对接试验。通过电视直播,我们看到的是完美对接,它的背后,是成长起来的新一代航天接班人团队,成熟的测控技术和飞行控制技术等等。

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飞船搭乘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和首位女航天员刘洋顺利升空,与天宫一号首次进行手控交会对接。航天员刘旺紧握神舟九号飞船手柄,以数万公里的时速在太空“飙车”,稳稳地实现了与天宫一号手控交会对接。为了保证手动交会对接顺利进行,工作人员有针对性地梳理了20多种故障预案,制定了完备的应急处理措施。正是背后的技术支撑,呈现给大家最为完美的太空飞行。

天宫一号首次进驻航天员,检验了天宫一号的载人环境。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在地面训练不到两年的情况下,经历了13天的太空飞行考验,健康地回到了地面。这些细节,从侧面说明了我们在航天员训练方面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特别是在预防空间病方面的探索,为后续空间站运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天宫一号的第三次使命,是承担了备受关注的“太空教室”。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两天后,与天宫一号顺利实现对接,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开展了长达40多分钟的太空授课,与地面6000多万中小学生共同体验太空中的物理现象。从授课准备到授课结束,一个多小时持续、稳定的连续测控,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航天强大的测控能力。今天,我们的中继卫星天基测控已经达到全球性覆盖,我们已经不需要像当初那样,每次飞船发射,都要派多艘“远望号”测控船远赴三大洋。

中期驻留跨越了什么

2016年9月15日,我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发射成功。10月17日,航天员景海鹏、陈冬乘坐神舟十一号飞船飞上太空,两天之后,神舟十一号飞船在393公里的轨道追上了一个月前发射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并与其成功对接,开启了航天员太空中期驻留的飞天之旅。天宫二号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计划第二步第二阶段的首次试验,也是中国空间站工程的奠基之战。因此,中期驻留不仅仅是时间的延长,而是要验证空间站所需要的一系列包括航天医学、空间科学实验室和应用技术、在轨维修试验、空间站技术试验等等。

比如植物栽培,我们在空间实验室种出了生菜。太空种菜不同于地面,土壤也是“黑科技”,播种、浇水、间苗、施肥,每一项工作都是一次创新,都在为空间站积累经验。

比如水循环处理。生活在地面上的我们从不担心身上的汗液“人间蒸发”,但空间站是一个封闭的环境,每一个水分子都是“珍贵”资源。通过呼吸、排汗、排泄的液体以及洗漱用水,都需要经过循环处理再利用。空间站里的水循环利用,其实和我们在大自然中的水循环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我们平时的饮用水,即便是山泉水,同样是经过大自然的蒸发、降水,再通过高山岩石的过滤渗透到地下而已。所以,空间站里的水循环,就是通过一系列高科技集成,形成了一个微缩的大自然。这些技术在天宫二号实验室进行验证试验之后,天和核心舱的水循环,已经达到了比我们地面的纯净水还要洁净的标准。

30天的中期驻留,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为空间站长期生活试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经过几次载人航天飞行,我们的空间操作能力、操作技巧、生理适应能力、体能锻炼、空间病防治等等,都有了新的飞跃。

由于天宫二号只有一个停泊口,因此无法在航天员驻留期间通过货运飞船运送补给。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地面后不久,2017年4月22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首次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开展了空间应用和航天技术验证试验,进行了推进剂在轨补加。这标志着空间站有了续航能力,掌握了这些核心技术,中国建造空间站的时机成熟了。

“飞天巨人”核心舱

2021年春节伊始,空间站建设的步伐紧锣密鼓地展开了。长征五号B、长征七号、“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货运飞船,都通过海运马不停蹄进驻文昌发射场。

“天和”核心舱由节点舱、小柱段、大柱段、后端通道和资源舱五部分组成,全长近18米,大约有6层楼房一样高大。核心舱具备对空间站组合体姿轨控制、载人环境、信息及能源管理、热管理等等功能,能保障航天员长期驻留。节点舱上下左右和前端共安装有5个对接机构,其中3个对接口,2个停泊口,可接纳载人飞船、货运飞船、光学舱对接,两个实验舱永久停靠。由于节点内没有放置其他任何物品,因此可以同时兼做出舱活动的气闸舱。节点舱还配备了用于舱段操作和辅助出舱的大机械臂,比起神舟七号出舱,可以说“豪华”多了。

核心舱密封舱内配置工作区、睡眠区、卫生区、就餐区、医监医保区和锻炼区,舱内配置了3个睡眠区,轮换期间可保障6名航天员均有独立的睡眠环境。卫生区配置1个专用卫生间和1个简易卫生间,能满足航天员在轨驻留和个人卫生要求。就餐区配置了民用微波炉、冰箱、饮水机、折叠桌等等,满足3—6人就餐需求。锻炼区有太空跑台、太空自行车、抗阻拉力器,用于航天员日常锻炼。医监医保区配置了专用医学设备,用于航天员在轨正常医学监测和检查、疾病治疗等等。同时,舱内还配置了手机,可以实现在轨航天员之间通话和天地通话,内有天地视频通话设备,可以与地面进行双向视频通话。核心舱还有专门的测控通信网和以太网设备,可支持航天员收发电子邮件……

要把这个体重超过22吨的“巨人”送入太空,航天人可谓“十年磨一剑”,研制成功了长征五号系列新一代大推力火箭。其中长征五号B就是专门为发射“天和”核心舱改制的。

长征五号B是中国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最大的一款火箭。与“胖五”相比,长征五号B去掉了芯二级,但是整流罩却长达20米,是个名副其实的“大头”火箭。这也是专门为了装下“天和”核心舱这个大个子而设计。

2020年5月,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首飞成功,拉开了我国空间站在轨建造序幕。2021年4月29日,“天和”核心舱在海南文昌发射成功,空间站建设首战告捷。紧接着,天舟二号货运飞船携带着航天员在太空的生活物资,于5月19日发射升空并完成快速自主对接。一切就绪,就等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将主人公送入太空家园了。

再见“窈窕淑女”

就在文昌发射场接连发射核心舱和货运飞船之时,千里之外的大漠戈壁,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也迎来了神舟十二号飞船、十三号飞船以及长征二F遥十二、遥十三火箭。

两发任务同时进场,这也是此次载人飞行任务的亮点之一。

按照空间站任务总体部署,航天员上天之后,要具备天地结合多重保证应急救援能力。也就是说,如果航天员在太空遭遇任何突发情况,后续载人飞船需要在十天之内实施应急发射和太空救援。为了保证天上、地上都具有保护航天员生命,在紧急条件下接回航天员的能力,神舟团队开创了天地结合的应急救援任务模式,即携带两艘飞船进场,由一艘船作为发射船的备份,将成为遇到突发情况时航天员的生命救援之舟。也就是说,在神舟十二号发射之前,神舟十三号也要做完技术区测试,放置在发射场待命。这样保证在神舟十二号发射之后,可以有一艘应急救援船随时可以加注转运并实施发射,也就是“滚动待命”模式。

有如此强大的实力保障,相信在中国空间站工作,将会成为全世界航天员们羡慕的理由。

作为执行了十多次飞船发射任务和6次载人飞行任务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但距离上次执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已经过去了五年,发射队伍也发生了更替换代的巨大变化。早在两年前,发射场就开始组织新上岗人员,利用成熟的发射体系和先进的模拟演练系统进行学习和培训,任务前,对600多名参试人员进行了5轮考核,全部合格。对载人航天发射场各系統设备,大到高大的塔架和回转平台、厂房,小到空调设施、管路、每一个螺丝钉,都里里外外更新完善,差一点再造了一遍。因此,已经运行了23年的发射塔,看上去依然崭新如初。

神舟十二号、十三号飞船以及长二F遥十二、遥十三火箭在发射场同时展开测试,这在我国载人航天史上还是第一次。尽管有了十多次执行飞船发射任务的经验,但载人航天,人命关天,面对载人飞行任务,大家心里并不轻松。因为技术的成熟并不代表成功,任何一个小小的疏忽,都将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因此,大家对待每一个判读数据都极为认真。前期测试中,工作人员在数据判读中发现了一些参数问题,这个时候,主要是产品的质量问题。发射场总师郑永煌说,他们都是用放大镜的眼睛去查找问题。有了这么严格的把关,遥十二火箭发现的问题全都彻底解决。更好地执行好神舟十二号任务,发射场还掀起了“打造航天员进出太空最可靠、最安全、最温暖航天港”活动,讲工作质量、思想感情、人文关怀,其实,这些都是影响到航天大协作的细节。

首次出现在公众视野的汤洪波,是我国第二批航天员,也已经历了11年的地面训练。早在5年前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时,汤洪波就曾入选备份梯队。当有人问他此次任务有没有压力时,汤洪波说:“有压力更有信心,因为我是第一次执行任务,压力难免会有的,因为神秘的太空充满着许多未知,空间站任务也充满着风险和挑战。但我坚信,压力就是动力,信心保证成功。经过11年的学习训练和磨砺考验,我对自己充满信心。对我们团队充满信心。此时此刻,我即将带着祖国和人民的重托出征太空,心情十分激动。我们一定会乘组一心,团结协作,建造好我们的太空家园。在此,也祝福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 也期待着不久的将来,能和来自世界其他国家的航天员一起遨游‘天宫。”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在这个时候出征太空,对开跑中国空间站第一棒的三位航天员来说,自然有着特殊的意义。当有人问及航天员对此有什么特别的感想时,聂海胜微笑着说:“我是一名航天员,也是一名有着将近35年党龄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成为航天员的20多年来,我亲眼见证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发展,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的飞行,由舱内工作到太空漫步,由短期停留到中期驻留的发展过程,也亲身经历了我们工程全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拓创新、飞天逐梦的每一个光辉时刻。可以说,中国载人航天的发展历程,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为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增添了壮丽篇章。我们前进的每一步,也都承载着党、国家和人民的厚重期望;我们每向前一步,也代表着人类向太空不断探索的勇敢与执着,都将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贡献中国人的智慧和力量。”

因为马上要做任务准备,航天员见面会在大家的恋恋不舍中结束,聂海胜和刘伯明、汤洪波跟大家挥挥手,走出了隔离大厅。

你想送航天员出征吗

你想去送航天员出征吗?这几天,这条消息在航天城悄然传开,报名送航天员的人越来越多。去家门口送航天员,这也许就是生活在这个戈壁小城最富有的资源。

此时的大漠航天城,真的比过年还热闹。得到消息的人几乎都报了名,包括第二天就要进行会考的中学生们。

因为报名的人太多,问天阁广场肯定装不下。因此,这一次送行仪式,打破了以往只有在问天阁广场送行的模式,通往发射场的出征路上,沿道路两旁次第排开。

航天员出征时间为17日清晨6点32分。这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

17日01点开始,发射场各系统工作人员陆续就位。02点22分,程序进入负七小时准备。

这一夜,前来发射场参观发射的人们,也和工作人员一样,因为激动而难以入眠。有人生怕错过了航天员出征时间,夜里三四点就起床,去出征的路上等待。

夏日的戈壁大漠,亮得早,黑得晚。清晨5點时分,东方地平线已经渐亮。这是一个绝好的天气。

前来欢送航天员出征的人们,沿出征路线绵延了好几公里。人人手里都拿着国旗,更有锣鼓队在路口加油助威。

6点时分,初升的朝阳已经有些晃眼,照亮了这座大漠深处即将创造高光时刻的小城。问天阁广场上,早已竖起了“向航天员学习、向航天员致敬”“探索浩瀚宇宙,建设航天强国”走廊牌,为航天员出征隔离出一条宽敞的通道。人群中有人高举着“誓夺任务圆满成功,喜迎建党百年华诞”的大字,人人手里拿着鲜花、彩旗,等待航天员走出来的那一刻。

6点32分,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身着航天服,手里提着小小的空调箱,缓步走出航天员专用通道。这是航天员第一次迎着朝阳出征,晨光打在他们脸上,温馨而柔和。三人在人们的欢呼声中,微笑着走向汇报的话筒前。指令长聂海胜代表乘组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部指挥长李尚福汇报:

“指挥长同志,我们奉命执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准备完毕,请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聂海胜。”

刘伯明:航天员刘伯明。

汤洪波:航天员汤洪波。

“出发!”随着指挥长一声令下,广场上音乐响起,大家高唱着《我的祖国》,三位航天员踏歌前行,几乎所有人的摄像机、手机都对准了航天员,大家都想把这一刻珍贵的时光,永远定格在自己的记忆里……

航天员出征的画面,也通过央视直播镜头传遍千家万户。绵延数里的欢送队伍,让空间站首飞的出征仪式更加隆重热烈、温情欢快……

回想18年前,神舟五号首飞时,出征仪式到底怎么搞,还产生一些分歧。有人建议搞热烈的欢送仪式,有人则担心太热烈了会影响航天员的情绪。国外航天员出征,从来都是跟工作人员挥挥手就走了,目的是让航天员觉得跟平时没什么两样。征求意见之后,很多人选择了“国外式”挥挥手就走,毕竟影响航天员心情才是大事。直到出征的前一天,总指挥部觉得,我们是一个有着几千年飞天传奇的国度,飞天对于我们中华民族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于是临时决定,搞得越热烈越好,越欢快越好。于是,就有了这样的欢送仪式固定下来。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出征,把欢快和热烈渲染到了新高度。“最可靠、最安全、最温暖航天港”,相信三位航天员体会到了。

7公里的路程,车队一路保持着30迈的速度缓缓前行,二十多分钟后,车队准时抵达发射塔架下。工程总指挥部的专家领导们,在塔架下与三位航天员道别。聂海胜始终微笑着,和陪同人员走进防爆电梯,来到塔架九层的飞船轨道舱入口。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三人按顺序进入舱内,躺卧在“婴儿椅”上。起飞之前,他们还需要做一些必要的检查。

航天员进舱之后,塔架最顶端的一组回转平台随即打开,尖尖的逃逸塔露了出来。按照程序,航天员进舱后,逃逸塔就要在随时可能出现危险的情况下实现逃逸救生。因此,包裹逃逸塔的回转平台要打开,方便逃逸塔随时逃逸。

忙碌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陆陆续续前来参观的人们都来到了指定的参观点。数千人集结在不同的地点,见证神舟十二号腾飞的时刻。

8点30分,塔架开始打开,乳白色的火箭矗立在晨光中,央视直播、新媒体直播以及爱好拍摄的人们,都在寻找着最佳的拍摄位置。

“30分钟准备!”场坪上传来0号指挥的口令。从此刻起,0号指挥开始行驶整个系统的指挥权,北京飞控中心、天链测控系统、远洋船、各地面测控站,所有参与神舟十二号发射测控任务的参试人员,都跟着0号指挥的口令统一行动。

直播点位,记者频繁出镜。参观区域,人手一部手机对着远处的火箭拍摄、发圈,新媒体时代,图片、短视频,都是一种直播,来到现场的人们,以这种方式表达着自己难以抑制的激动和兴奋。

9时22分整,随着0号指挥员邓小军“点火”口令,长征二号F火箭托举着神舟飞船和三位航天员腾空而起。此时的太阳正处于塔架的正上方,位于垂直厂房前的直播机位拍下了“一箭穿阳”的珍贵画面,迅速在网上走红,被网友调侃 “后羿射的箭”。

十分钟后,飞船精准入轨。神舟十二号飞船发射圆满成功。

快速自主交会对接

17日15点54分,神舟十二号飞船在发射入轨6个半小时后,就追上了在390千米近圆轨道上的核心舱与天舟二号组合体,自主完成快速对接。完成锁定等一系列程序后,航天员聂海胜依次打开了神舟十二号飞船返回舱舱门,来到軌道舱更换上舱内工作服,继续打开轨道舱舱门、天和核心舱节点舱舱门和核心舱舱门。18点48分,聂海胜第一个进入了核心舱。首次呈现在世人眼前的核心舱,里面摆放着不少白色包裹,整齐有序。所有的仪器面板也都是统一的乳白色,看上去干净整洁。

上午发射,下午对接,如此神速的空间对接技术,也是神舟十二号飞船发射的一大亮点。通过空间站不断调整姿态配合,飞船多次快速变轨,就像是有着全自动驾驶功能的超级跑车,通过自主计算,自主判断,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空间站轨道,再通过绕飞到达核心舱前方对接口,顺利完成对接。

快速自主交会对接,是中国航天测控领域一次质的飞跃。航天员早上出发,晚上就可以在空间站休息,大大缓解了航天员的旅途疲劳。

回想10年前,从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对接,到5年前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飞船从发射到追上天宫,需要两天多时间,每一步变轨、调姿都小心翼翼。而今,这个时间已经缩短到6个半小时。不仅如此,过去我们的载人飞船只能从固定的轨道返回地球。而今,我们的神舟十二号飞船具备从不同高度轨道返回着陆场能力,大大提高了载人飞船返回适应性和可靠性。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梦想。空间站任务的启程,为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也最大限度地回馈了长期奋战在航天一线科研人员的努力。我们正在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而努力,我们已经从蹒跚学步,长成了一位可以快速奔跑的少年,我们还可以跑得更快。领跑世界,未来可期。

猜你喜欢

神舟航天员载人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我是小小航天员
写给航天员叔叔的一封信
神舟十二号的五个“中国首次”
贺神舟十三号成功对接空间站
共享单车花式载人屡见不鲜,太危险了!
航天员失重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