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历史新起点
2021-09-24迟福林
迟福林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既面临着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的历史新征程,又面临着内外环境变化带来的新挑战、新任务。为此,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
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是建党百年中的光辉一页,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载入了史册。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40多年前,即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抉择。这个伟大抉择,正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
改革开放建立了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40余年,是从计划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逐步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过程;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并不断完善的过程;是我们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从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改革开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改革开放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的奇迹。与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相比,2020年我国GDP总量已经超过100万亿元人民币,增长275倍;人均GDP达到72000元,增长186倍;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3834元和17132元,均增长126倍。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GDP年均增长率超过9%,远超同一时期其他主要经济大国的增长率。
二、改革开放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动力,实现了走向经济现代化的历史性跨越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通过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功实现了从工业化初期到工业化后期的历史性跨越、从短缺经济时代到消费新时代的历史性跨越、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折。
实现从工业化初期到工业化后期的历史性跨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仅用短短几十年时间就走过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历程,建成了体系完整、产能巨大的工业体系,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成功实现了从工业化初期到工业化后期的历史性跨越。实现这个“历史性跨越”,关键在于从计划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逐步转变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例如,1978-2020年,按2010年不变价计算,我国人均GDP由308美元增长至1万美元以上;第一产业占比由27.7%下降至7.1%,符合工业化后期第一产业占比低于10%的标准;第三产业占比由24.7%上升至54.3%,提高了近30个百分点;城镇化率由17.9%上升至63.9%,提高了46个百分点。
实现从短缺经济时代到消费新时代的历史性跨越。经过40余年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进步。生存型、物质型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全社会对品质消费、服务型消费的需求明显增长。1978-2019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558.6亿元增长到40.8万亿元,增长了260倍;居民服务型消费占比由2012年的43.71%提升至2019年的45.9%;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38.7%提升至58.6%;消费方式由过去模仿型、排浪式向个性化、多样化转型。
实现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折。40多年来,我国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加入世贸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成功实现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这“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2006年以来,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连续14年全球排名第一,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超过30%。2020年,我国经济在遭遇疫情冲击的情况下快速复苏,成为世界经济的突出亮点。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预测报告指出,2021年,我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超过三分之一。
三、历史新起点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进入新发展阶段,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关键在于把握高水平开放与深层次市场化改革互促共进,以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基本要求,走出一条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市场化改革的新路子。
以高水平开放形成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动力。开放是最大的改革。我国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离不开高水平开放:一是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做实,由此才能明显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拓展并充分发挥增长潜力;二是在高水平开放中优化营商环境。国际化、便利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是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特征,要把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摆在突出位置,采取重大举措取得重大进展;三是在开放新高地采取特别举措,加大竞争中性、市场透明度、环保标准等方面的制度安排,逐步实现与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的对接,推动制度集成创新。
以高水平开放赢得国内发展与国际竞争的主动。一是以服务贸易发展为重大任务,加快推进服务业市场开放;二是以制度型开放为突出特点,加快完善“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管理制度,降低“边境后”市场壁垒;三是以推动双边、多边自由贸易进程为战略目标,加快实现中欧、中日韩及亚太区域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安排的实质性突破;四是以打造高水平开放新高地为重要突破,加大国内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等开放新高地在市场准入、管理标准、透明度、知识产权保护、监管规则等重要领域的先行先试和压力测试。
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是重点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实现各类所有制企业平等竞争;二是实现经济政策由产业政策为主向竞争政策为基础的转变,将产业政策严格限定在具有重大外溢效应或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三是实现市场监管的重点由一般市场行为监管向公平竞争审查的转变,推动市场监管的主要对象由商品为主向服务为主过渡;四是以知识产权保护为重点推进产权制度改革,逐步推进知识产权标准与国际接轨,实现不同所有制经济产权平等保护;五是实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重大进展,更好地利用國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重要突破。
逐步形成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我国已经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的问题。立足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现实需求,要以高质量发展为第一要务,以城乡一体化为主要载体,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基本前提,以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为重大任务,逐步形成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回答好、解决好这些重大课题,有利于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中长期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有利于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