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江城》,走进涪陵记忆
2021-09-24黄春梅
黄春梅
①彼得·海斯勒,美国作家,曾任《纽约客》驻北京记者,以及《国家地理》杂志等媒体的撰稿人。他在获得牛津大学英语文学硕士学位之后,开启了旅游文学写作之路。作为他的“中国纪实”三部曲第一部,《江城》一经推出便获得“奇里雅玛环太平洋图书奖”。彼得本人被《华尔街日报》称赞为“关注现代中国的最具思想性的西方作家之一”。
②涪陵,原为四川省涪陵市,现为重庆市辖区,地处重庆市中部、三峡库区腹地,位于长江、乌江交汇处。1997年3月14日,原四川省涪陵市、万县市、黔江地区并入新成立的重庆直辖市;1997年12月20日,经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批准,撤销原地级涪陵市和枳城区、李渡区,设立重庆市涪陵区。2019年末,涪陵城区建成区达72.01平方千米,城镇人口达到81.65万人,是乌江流域最大的城市。涪陵二字取自“涪水之滨,巴王之陵”。春秋战国时期曾为巴国国都。
在1996年8月底一个温热的夜晚,美国作家、记者彼得·海斯勒①从重庆乘船顺江而下,来到涪陵②,以志愿者的身份在这里生活了两年。在此之前,他曾去过欧洲,领略了西式贵族的浪漫主义色彩;又顺路去到北亚,感受了俄式凛冽粗放的生活痕迹;最后,由北向南来到中国,在中国数百个城市中选择了涪陵进行停留,并在这里,写下了他的第一本书——《江城》。
《江城》是一本旅行笔记,也是一本回忆录。作者以路人、以“涪陵的一部分”的身份记录了他置身于此的两年时光。他给自己取了一个中国名字,叫何伟,笑称涪陵是他在中国的老家。涪陵这座并不起眼的城市,它可能没有那么多的猎奇事物,但它有一种独特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彼得,也吸引着每一个外鄉人。只要你来到这里,生活在这里,便会好奇它、感受它、迷恋它。
一、顺江入界
气势磅礴的长江东西横跨,自南而至的乌江穿过贵州的崇山峻岭在这里汇入,江边是四川盆地的盆边山地,而城市就建造在这山和水的夹缝中。日月从陡峭的山形中探出脸来,映照在瑟瑟的水面上,也把光铺开在这座城市之上。彼得·海斯勒所任教的学校正位于乌江边的山坡上,从他住的公寓六楼便可以俯瞰这座江城。刚到涪陵的时候,彼得便扮演了一个安静的观察者:“白天的涪陵是一座肮脏的江城,到处都可以看到飞速发展的迹象,但在夜晚,所有的瑕疵都不见了。只看见水和灯光——华丽的灯光,黑乎乎的水面,漆黑而深邃的乌江像一面明镜,缀满了红的、黄的、白的彩带。偶尔可见夜晚的船只逆江而上,探照灯照出的三角形光区在船的前方缓步移动……”
1996年,涪陵还是隶属于四川的贫困地区,没有铁路,公路也不平整,去哪里都要坐船,因而乌江和长江上总有船只的马达轰鸣。但如今,飞速发展初见成果,去涪陵不再需要度过漫长的江上之旅,公路和铁路都已四通八达。留给江面的,更多的是扑腾的白鹭,以及与之和谐共处的渔船、游船。乌江口,长江滨,水面有雾气氤氲,岸边岩石峭壁有云雾缭绕。在山水之间建造的城市,靠水吃水,坐山吃山,但总归是要将山水还给自然的。曾经那些江面上的繁忙和轰鸣,那些弥漫着灰尘的“肮脏”记忆,都留在了老城建筑中不知名的划痕上,留在了这座城市的历史中,留在了《江城》里。
二、拾阶进城
“长江沿岸有着丰富的历史,根本无法幻想哪里还有人类未曾涉足的大自然。每一块岩石看上去都像某样东西,每一条支流都充满了传奇,每一座小山都包含着往日的故事。”彼得·海斯勒在大学修的是文学专业,他对待事物和人都有着细腻的感触。他去过涪陵的白鹤梁,那是一块长约1600米、宽16米的天然巨型石梁。唐代的船工们在砂石上留下题刻,是全世界唯一的一处以刻石鱼为“水标”并观测记录水文的古代水文站。这样令人赞叹的古迹,在冬日江水枯涸时才显露出来,总是引人产生无限遐思。然而,因为三峡大坝修建蓄水,涪陵白鹤梁题刻将永远淹没于近40米深的江底。彼得·海斯勒面对发展带来的改变,这样说道:“如果眼看着一片土地被改变得面目全非会令人悲伤,那么去那些丝毫未曾改变的地方打发时日则会更加让人感到难过。”三峡工程是一项非常宏大的民生工程,难道要为了一个白鹤梁放弃小半个中国的供电吗?不会。最终,世界上唯一一座在水深40米处的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建成了,成为涪陵的又一个地标。
彼得·海斯勒还走过涪陵的大街小巷。涪陵没有自行车的踪影,是一座靠腿的城市,因为这座依山靠水而建的城市满布石阶。“狭窄的街道起于河岸,沿山势蜿蜒而上,狭窄而迂回”,长长的石阶才是涪陵真正的干道。二十年前,食店、补鞋匠、剃头匠、算命先生在石阶两旁占道经营,摆个摊子,支起一面打广告的白布便开始做生意。在川东、重庆一带的江城里,搬运工被称为“棒棒军”,他们手持竹棒,靠出卖体力来赚取所得,闲暇时也总是到处凑热闹。中午休息时分,他们聚在一起,抽烟、聊天、打牌,“像是在战斗间隙稍做休息”。二十年后,这样长长的石阶有的仍然保留在这座城市里,但各色的吆喝、顾客的讨价还价、棒棒军“嘿哈”的下力调子在风中浸微浸消……石阶曾经支撑起这座城市里人们的生活,如今又支撑起了这座城市的历史沉淀。
三、寻味涪陵
彼得·海斯勒在书中提到,他在火车上同一个陌生女人交谈,说自己住在涪陵,女人摇头表示没有听过这座城市,但是提到涪陵榨菜她便知道了。相传清朝年间,涪陵一位商人将本地青头菜风干脱水后加以腌制,再送给远在湖北的弟弟品尝,涪陵榨菜因此面世。因涪陵特有的低山浅丘地形和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宜青菜头大面积的种植。涪陵地区青菜头种植面积占全国青菜头种植面积的43.20%,是中国规模最大、最集中的榨菜产区,获得了中国“榨菜之乡”的美誉。这样简单的一味小食,饭间拾掇两筷子,有菜便是锦上添花、多上一味;无菜,米饭就榨菜,也能吃上两碗。这是涪陵这座名声并不响亮的小城中,享誉全国的代表性美食,代表着涪陵人的吃食口味,也代表着涪陵传承百年的美食文化。
彼得·海斯勒最初并没有想过《江城》会在中国出版,因为担心本地人会感到冒犯。后来,这本书在美国成了畅销书,在中国也得以出版。彼得在中国举行签售会的时候,惊讶地发现,中国的读者对这本书有着很深的共鸣和理解,也明白他为什么关注涪陵这样“微不足道”的小地方,关注农民、流动人口和小商贩。因为我们的国家在发展和回顾中前进,高速的发展并没有让人遗忘一切。乡土文学、寻根文学的兴起都体现了我们善于立足现实去发现美的精神。而畅游涪陵这样的小城,与游览世界闻名的大城市不同,是体味生活,感受真实的美、立体的美、有劲道的美;但也与游览世界任何一处地方相同,都是感受当地特有的气质和魅力,与地方背后的自然风貌、历史人文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