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嘉绒藏族地区民风民俗与藏织藏绣的现状探究

2021-09-24泽郎乓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嘉绒藏族方言

泽郎乓

(四川省阿坝州经信局,四川 阿坝624000)

一、引言

嘉绒藏族主要分布与墨尔多山,作为长期多民族融合与交流的地区,嘉绒地区也逐渐形成了一个具有嘉绒独特服饰文化以及藏织藏绣文化的地区。嘉绒藏族男性与其他藏族气度的联系较为紧密,而对于嘉绒女性而言,其实服饰文化已然成为了当地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不仅凸显了艺术感,同时也体现了嘉绒地区女性对于审美的追求。

二、嘉绒民风民俗特点分析

(一)语言

藏族作为现嘉绒地区主体民族,其语言的分支为四大方言,其中包括“嘉绒语、康方言、安多语以及革什扎语”,虽然方言区还存在部分差距,甚至还有“一沟一方言”的说法,至今都没有将嘉绒的语言进行统一。由于嘉绒藏语具有明显的特点,也成为了国内外语言学界极为关注的语言之一。

康方言作为嘉绒藏族的地脚话,被人称之为二十四村话,其语言作为藏语康方言中较为古老的语言,其词汇和语法与藏语十分接近。而嘉绒语作为嘉绒境内仅次于康方言的语种,很多西藏学者都认为该语种保留了大部分古藏文的拼读成分。安多语作为藏族游牧区通用语言,又被人称之为“牛场语”,该语种由于受到了地区的限制,所以使用该语种的人数仅在1000人左右。尔龚语有名革什扎话,该语言与其他语言有所不同,使用该语言的嘉绒藏族无论是服饰还是生活习惯都与其他三种方言区的藏族不同。

(二)饮食与生活习俗·

嘉绒藏族大多数以农耕为主,大部分地区的饮食与生活习俗都较为相似。解放前嘉绒藏族一直以玉米小麦为主食,其饮食结构一般以圆根酸菜以及玉米馍拌辣椒水等较为简单的饮食结构。而在解放以来,生活水平逐渐增高,以酥油、禽类、肉蛋以及香猪腿等作为主食,除此之外,青稞酒也成为嘉绒藏族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饮料。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嘉绒藏族的猪膘以及香猪腿依然成为了对外待客的特产以及馈赠的佳品。

对于生活习俗而言,女性承担了大部分的体力劳动,由于历史原因,男女社会分工已经形成了女外男内的习惯,男子在家中看管孩子以及家务劳动,而女性除了耕地以外包揽了全部的农活。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男子下地劳动,那么家中的女主人就会被邻里所嘲笑。但对于与汉族长期生活的嘉绒藏民已经抛弃了这种习惯,外交以及经商等劳动,全部由男子承担。除此之外,嘉绒藏族还有同路不丢伴的习俗,意为如果同村相约去城中办事,那么就必须同去同回,如果同路里有老人,那么年轻人则需要替老人背行囊,女性要替男性背行囊,如果去城中喝酒应酬,也应等待同伴酒醒之后一起同归。

(三)婚嫁

相较于汉族而言,嘉绒藏族没有专门的“说媒者”这一说法,媒人主要来自于家中的亲戚中德高望重者担任,或者是有一定口才的亲戚。在说媒期间,一般不会送彩礼。在说合之后,选择吉日请专人送酒并安排订婚。值得注意的是,送酒者一般是全村推举出一户人家,通过世袭的方式将送酒人的身份传承下去。双方只要喝了酒,就意味着亲事已成。男女的择偶标准一般注重仪表以及才能,双方你情我愿,对方的地位以及彩礼并不看重。

而对于自由恋爱的男女而言,一般相识的场景,通常在节日、转经、庙会、跳锅庄以及对山歌等场所之下相识,如果对对方有好感,男子会拿走女子身上一件物品,丽日耳环、围巾、戒指等物品作为相约的信物。如果女子对男子一样钟情,则会主动向男子讨要被拿走的东西,并协商约会的地点。如果女子不愿意相约的话,男子也会主动将东西归还。

(四)丧葬

嘉绒藏族的丧葬文化习俗别具一格,如果家中有人去世,亲属不披麻戴孝,不制作棺椁,而是先请喇嘛或道士进行卜卦,通过卦象来测算死者应以何种当时下葬。如果是土葬,则会将死者装入坐材当中,将尸体呈坐式,双手合十。等下葬当天,由死者的子女抬着坐材伴随着喇嘛的念经声,前往下葬地点进行火化。值得注意的是,男性下葬需在本家住宅的上方,而女性下葬则是以本家住宅的下方。

如果村寨中有老人去世,全村都需要处理进行帮助,每家仅留一人看家即可。前去帮忙的邻里,需要向死者的亲属馈赠祭礼,一般以猪油饼、猪膘以及粮食等事物,如果与死者家属关系较好的邻里,则会赠送一些钱进行慰问。

三、嘉绒藏族的藏织与藏绣

(一)3000年服饰之美

嘉绒服饰的历史源远流长,据史料记载,早在3000年之前,嘉绒就已经通过骨针来缝制服装,说它是穿在身上的活化石也不为过。早在秦汉时期,嘉绒地区的居民就已经形成了农耕生活,并以采集以及小区域畜牧作为辅助的经济生活,当时的嘉绒藏族就已经将兽皮以及粗麻布作为服装的原材料进行缝制。

马尔康作为少数民族著名的迁徙走廊,当地的藏语、羌族以及汉族的文化进行了大融合,这也让嘉绒藏族形成了多元化的独特文化体系,同时也逐渐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服饰。藏族地区的服装本身就带有独特的民族特色,除了肥腰、长裙、长袖以及编发以外,具有极强视觉冲击力的金银饰品也给人留下的深刻的印象。

除此之外,藏族地区的传统服饰还包括藏袍、藏帽、牛皮衣等等。对于嘉绒藏族的服饰而言,不仅是人们对于大自然之美的追求,同时也是通过民族大融合之后的产物,这里的服饰展示出了独一无二的视觉感受,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嘉绒藏族织绣技艺的传承

嘉绒藏族织绣技艺传承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了纺织技艺,在马尔康县挖掘的遗址中,还发现了骨质的纺轮,同时还发现了大量的骨针,这也充分说明嘉绒藏区的纺织技艺在当时已经投入了使用。

随着元朝、明朝、清朝时期的统治,嘉绒藏区也经历了文化与经济的频繁交往与融合,这对于嘉绒藏织工艺也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在与汉族移民进行融合之后,嘉绒藏族的藏织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又吸收了更多的刺绣技艺,这也使嘉绒藏绣的技艺更加成熟,并形成了较为独特的体系,一直流传至今。

(三)藏织传承人——仁珍初

仁珍初作为阿坝州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藏绣藏织)传承人,在嘉绒文化的环境之中成长,深知藏织藏绣艺术的博大精深,其作品大多数来自于她本人对于家乡的眷恋与热爱。作为藏织藏绣传承人,仁珍初以自然的传承方式,传授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同时还将本不被人所看到的藏织藏绣艺术进行了有效推广。

2018年,通过努力,仁珍初成功注册了马尔康第一个刺绣专业合作社,并以传承嘉绒传统文化作为核心,致力于嘉绒藏织藏绣的传承与发展,目前已经帮助超过1000人学习了藏织技艺,其中还包括200名残疾人以及160名贫困户,作为藏族文化传承人,让嘉绒藏族文化走进千家万户,已经成为仁珍初正在实现的目标,通过党和国家的领导之下,藏织藏绣可以在新时代中脱颖而出,有效实现乡村振兴以及文化富民。

仁珍初在传授孩子的藏织藏绣技艺,已然成为了带动当地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精美的针织技艺,让更多的人解到了格桑花的美丽,通过五彩斑斓的格子绣帕让嘉绒姑娘更加的美丽动人。仁珍初作为传统工艺的传承人,不仅让藏族贫困户的孩子们学会了形象生动、针法严谨以及富有生动立体感的藏织藏绣技艺,又让这门艺术更加的富有现代表达的重要含义,让大山中走出的藏绣,可以让山区中的藏族人们真正实现脱贫致富的梦想。仁珍初所传授的藏织藏绣,不仅颜色艳丽,针织的手法也非常精准,给人一种十分惊艳的视觉冲击感。无论是自身的精湛技艺,还是独特的传授手法,都为嘉绒藏织藏绣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四、结语

嘉绒藏族作为历史悠久的民族,有着独特的习俗文化,作为嘉绒藏族文化中不可忽视的存在,藏织藏绣依然成为了嘉绒藏族对外的标签之一。其作为嘉绒藏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可以让嘉绒藏族文化更好的进行传播,并让藏织藏绣文化得以继续传承下去。

图1

猜你喜欢

嘉绒藏族方言
方严的方言
方言
The Light Inside
论藏族嘉绒锅庄“达尔嘎”的传播历史——以四土地区为例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演变》《藏族少女》
藏族度量衡起源探讨
嘉绒藏戏传承发展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