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重庆市水中石油类检测能力验证结果及分析
2021-09-24汪小艳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重庆401147
汪小艳(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重庆 401147)
0 引言
石油类是由烃类化合物组成的一种复杂混合物,除烃类之外,还有含少量的氧、氮、硫等元素的烃类衍生物。水中的石油类含量过高,会迅速扩散形成油膜覆盖在水体表面,通过扩散、蒸发、溶解、乳化、光降解以及生物降解等进行迁移转化,导致水中的溶解氧得不到有效补充,水质变差,而且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芳烃类对水生生物危害更大,可通过食物威胁到人体健康[1-2]。
根据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规定,石油类是24 项基本常规监测项目之一。为推进《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国际履约进程,实现我国关于2019年停止实验室用途使用四氯化碳的承诺,满足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石油类的监测要求,生态环境部于2018 年10 月10日发布了地表水石油类监测适用的新方法HJ 970—2018《水质石油类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试行)》,并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实施。本次能力验证旨在了解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对水中石油类监测的整体技术水平,既为各实验室提供一次证明自身技术能力的机会,同时也为行政管理工作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技术支撑[3-5]。
1 材料与方法
1.1 参加实验室
本次能力验证共有105家实验室参加,其中区县监测站40家,社会环境监测机构65家,基本上能够反映全市水中石油类的检测能力。
1.2 能力验证样品
本次能力验证样品采用2个浓度分组设计,稀释20倍以后,石油类的浓度范围分别为4.0~5.0 mg/L、6.5~7.5 mg/L,包装规格为2 mL安瓿瓶,样品编号分别1#和2#样。石油类检测前,用1.00 mL干燥洁净移液管准确移取1.00 mL 浓样至20.00 mL容量瓶中,用正己烷稀释定容至刻度,摇匀后进行检测分析。
1.3 检测方法
采用HJ 970—2018进行检测。
1.4 数据统计
本次能力验证遵循GB/T 27043—2012《合格评定能力验证的通用要求》、ISO 13528:2015《利用实验室间比对进行能力验证的统计方法》、CNAS-GL002:2018《能力验证结果的统计处理和能力评价指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6-7],对参加实验室的检测结果采用稳健统计方法处理,对每个项目主要计算下列统计量:结果数、中位值、标准化四分位距、稳健变异系数、最小值、最大值、极差。用Z比分数对考核结果评价。当 |Z|≤2 为满意结果;2<|Z|<3 为有问题结果;|Z|≥3为不满意结果。
2 能力验证结果
2.1 样品的均匀性检验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所制备的两种检测样品中各抽10支样品用于均匀性检验,依据《能力验证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评价指南》的规定,将样品稀释20倍后,采用HJ 970—2018对样品平行测定3次,以单因子方差分析对样品的均匀性进行统计检验。检测样品特性量值的均匀性检验统计量F计算值均小于95%置信水平下的F值,说明样品是均匀的,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石油类均匀性检验数据与结果
2.2 初测统计参数
参与本次能力验证的105家实验室中,有2家实验室检测结果明显异常,在统计分析时予以剔除,其余实验室的检测结果均参与数据统计。水中石油类检测初测的主要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参加实验室的初测结果评价如表3所示。
表2 主要稳健统计量汇总表浓度 单位:mg/L
表3 参加实验室初测的总体结果评价统计表
2.3 检测结果的Z值分布
为直观表示各实验室参加能力验证的结果,将Z值按大小顺序排列作柱状图,通过该柱状图可直观地了解各实验室的差异(图1 和图2)。
图1 第一组水中石油类检测Z比分数分布图
图2 第二组水中石油类检测Z比分数分布图
3 结果分析与建议
3.1 结果
参加能力验证的实验室经过初测和补测后,检测结果“满意”的实验室103家,占98.1%;结果“不满意”的实验室2家,占1.9%。本次能力验证结果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机构水中石油类的检测能力现状,表明环境监测系统实验室整体上具备较好的检验能力和质量管理水平。
3.2 分析
根据各实验室提供的原始记录进行分析,造成实验室检测结果离群或可疑的主要原因可能如下:一是未按照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样品稀释,转移定容不规范;二是实验室前未测定正己烷的透光率;三是质量控制措施单一,仅采用有证标准物质,基本未使用加标回收率、仪器比对、人员比对等质控措施验证数据的准确性;四是部分实验室监测人员操作不规范,不熟悉监测方法。
3.3 建议
能力验证结果出现离群或可疑的实验室,要正确理解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对本次监测数据进行评估,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有效的改进提升检测技术能力。行业主管部门要重点对初测存在问题或者不满意的监测机构开展随机监督检查,充分利用现场检查、样品考核、仪器比对等技术手段持续监督管理,夯实环境监测数据质量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