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文明互鉴之“中国性”研究
2021-09-24李猛
开放时代 2021年5期
李 猛
黄俊杰
李怀印
当今“中国”的意涵首先是要在技术支配时代能够捍卫文明。晚近的西方哲学在海德格尔之后仍然有些努力,坚持做形而上学方面的工作,但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形而上学的宽容”,也就是希望放进更多的多元性来实现形而上学的幸存,这或许并非捍卫文明的最好方式。形上学的工作,可以更好地进入哲学传统,希望中国形上学的努力不是建立中国文明特殊性或地方性的保护工作,而是有更大的文明承担和文明努力,希望这是一个具有新中国意义的思想方向。
辜鸿铭、罗素与罗梦册建构中国意象时,都在各自所秉持的“价值”脉络之中,解读“事实”的意义与启示,其言若近,其旨实远,务求“情”“理”交融,经由“感人”而“胜人”。质言之,他们三人都倾向于美化中国的“过去”,以引导“现在”中国发展之动向,并擘画中国“未来”的蓝图,共同展现一种“回顾”乃所以“前瞻”的思维方法。
非学术因素对学术研究本身也可能起到某种程度的制约、干扰乃至误导作用,很容易使置身于不同时代、不同学派、不同地域的研究者在纠正以往认知框架的偏颇或扭曲的同时,产生矫枉过正的新问题,结果导致人们在不同的认知取向之间来回折冲,难以形成共识。在学术进步的过程中,我们最好把不同视角和观点的交锋视为常态,而把用非学术手段寻求“共识”视作真正有害学术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