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40余年坚定航行在“现实主义”航道中

2021-09-24张艾宁

出版人 2021年9期
关键词:当代文坛现实主义

记者|张艾宁

42 年间,《当代》刊发的那些震撼人心的作品几乎就是中国新时期社会发展史。

谈起《靠山》《1937,延安对话》《我和我的命》《瓦猫》《我的原野盛宴》……这些新近出版的优秀文艺作品,读者一定不陌生。而这些作品有一个共同点——首次面世都刊载于《当代》杂志。

从1979 年创刊至今,40 余年的光景中,《当代》刊载了大批作品,在文坛和读者中产生了一定影响,许多长篇作品都成为当年文学或出版界的热点。据《当代》杂志主编孔令燕介绍:“刊载具有现实主义精神和文学品质的好作品,是《当代》一贯的追求和坚持。”也因如此,《当代》获得了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

能够获得该奖项,《当代》杂志社唯有感谢:“感谢评委和专家对《当代》对现实主义文学多年坚守和品质坚持的认可。”自创刊起,《当代》就确定了“贴近时代、直面现实、直面人生”的办刊方针,以“文学记录中国”为办刊宗旨。四十年来,文坛潮起潮落,《当代》一直坚守着现实主义的风格和方向。

42 年间,《当代》刊发的那些震撼人心的作品几乎就是中国新时期社会发展史。据孔令燕介绍,《当代》刊发的每一部重要作品,都从不同侧面对当时社会现实和人生命运进行了文学的反映,如《赤橙黄绿青蓝紫》《芙蓉镇》《钟鼓楼》《古船》《白鹿原》《尘埃落定》《解放战争》《解密》等等,能看到中国如何从过去那个时代,一步一步地走到改革开放的年代。在《当代》走过的这四十多年中,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这种变化和成果的参与者、见证者,《当代》用文学的方式记录了中国发展的进程。

在《当代》的坐标里,优秀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就是要通过文学记录和描绘的日常生活来反映时代、反映现实。“‘文学记录中国’,是《当代》取舍一部作品的底线。”孔令燕表示,“刊载记录时代进程、反映社会发展变化的现实主义文学精品,就是《当代》杂志能屹立文坛四十余年的影响力核心所在。”

在信守创刊目标与使命的同时,《当代》杂志又坚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时代在发展,社会生活在不断更新,文学作品所描绘的生活包罗万象,反映到办刊上,就是刊登了一大批更加新鲜和具有时代特色的现实主义作品。同时,《当代》在办刊过程中,注意体裁多样、兼容并包,注重各种文学体裁的丰富和补充。“除了传统的小说创作,《当代》还致力于丰富中国散文的当代表达与实践,尽量摆脱‘抒情散文’的窠臼,设立以纪实、叙事、关注人物命运等为主的‘大散文’栏目,如‘史记’‘讲谈’‘纪事’等,根本上还是现实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孔令燕如是说。近年来,《当代》推出了一大批有影响力的散文作品,如李敬泽“春秋随笔”系列,祝勇“故宫谈艺录”系列,李修文“诗来见我”系列,等等。

与此同时,为适应时代发展,《当代》杂志社自2000 年前后开始,积极利用新技术、新媒体扩大杂志的优质内容和品牌影响,意在推动传统纯文学杂志及时顺应新时代阅读需求、焕发活力、吸引年轻作家和读者。因此,《当代》成为传统文学期刊中,没有格外投入、坚持自我创新且最早推动融媒体建设并成功实施的杂志。孔令燕对《出版人》表示:“目前,《当代》基本实现了全面完善的融媒体系统——杂志内容全面登录各大数字阅读平台,开通微博、微信等线上宣传平台,与纸质期刊同步推出有声版等等。”其中,“当代”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达到十几万人,多年获评“大众喜爱的50 个公号”之一。

当下,《当代》杂志社依然能收到许多自然来稿,稿件中既饱含着作者沉甸甸的文学梦,又记录着一段或鲜为人知或振奋人心的中国缩影,十位编辑和编务便如掘金者般在金山中发掘出那一颗颗耀眼的“金子”。四十余年,无论时代浪潮如何翻涌,文坛如何潮起潮落,《当代》始终都坚定航行在“现实主义”航道中。■

猜你喜欢

当代文坛现实主义
自然科学与“现代现实主义”——19世纪现实主义再阐释
新法律现实主义
《当代》背后的当代
新现实主义巨匠
什么是现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