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铁事故的应急处置和社会责任问题探讨

2021-09-23方阳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1年22期
关键词:事故车辆责任

方阳

摘 要:地铁是人们出行常使用的地下交通工具,这种交通工具有着乘坐舒适、速度快、运力大、污染小等特色,受到了人们的喜欢。更关键的是,地铁处于地下运作,对城市影响低,安全性也更好,所以,地铁也成为我国各大城市喜欢建设、发展的交通工具,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总体而言,地铁运营管理复杂、所处环境特别,一旦发生紧急危险事故,就需要地铁管理者合理的评估,有效的管理,以保障特殊情况地铁将危险降到最低。下面就围绕着地铁事故的应急处置和社会责任问题的研究,并提出策略参考,更好的保障地铁运营,加快城市发展。

关键词:地铁事故;应急处理;社会责任;策略

0 引言

地铁是城市发展的高品质交通运输工具,它有诸多的优点,同样也有很多的缺点。如投资成本高昂、运营管理要求高,更为特殊的是,地铁处于地底环境很可能在地铁运作过程受到自然环境、人为、设备异常等因素的影响,出现运营故障等危险事情,如何去管理、处理问题成为地铁管理企业关注的重点。这里讨论地铁发生事故会产生的社会责任内容,并给出相应的意见解决问题,以推进城市的发展。

1 常见地铁事故因素分析

1.1 地铁自然灾害事故

地铁建设在城市地下,位置特殊,虽然降低了路面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也难以避免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一旦地铁发生自然灾害问题,影响是非常巨大的,需要地铁管理企业高度重视,避免此类问题发生,并做好紧急预防。自然灾害事故就包括了常见的洪水、地震、火灾、地铁车辆越轨等问题,一旦某一个事故出现,都会给地铁车辆的运行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

在城市地铁的设计规划阶段,需要充分的考虑城市地理位置与气候环境情况,综合性分析城市是否适合修建地铁网络,对可能易出现的自然灾害事故做好应对处理。如地铁处于地下,很容易受到水的影响,因此在地铁建设指出,就会强化给排水系统的设计,而为了杜绝火灾隐患,会提高地铁安全监管,对易燃易爆炸品进行严格管控,同时在地铁各处安装有效的消防灭火设备,避免地铁突发自然灾害问题,地铁有及时的应对管理措施,保障出行人员的人生财产安全。

1.2 人员事故因素

地铁中除了易发生自然性事故问题,也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产生有危害性的地铁安全事故。如地铁中个别人行为不规范,不遵守地铁安全问题的情况。一些乘客私自携带地铁不允许的物品,如易燃易爆炸品、刀具、具有危害性产品等;也有一些乘客素质不高,容易与人发生推搡,口角等问题,甚至有的直接在地铁上打架;更有着地铁在行驶中有人错过了站,有人强行卡地铁门,都给地铁使用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等。这些问题都是人为因素产生的问题,值得地铁管理部门高度重视,提高地铁区域管理效果,及时应对这种突发事故,保障乘客的安全。

1.3 设备故障事故

地铁位于城市地下深处,这里的运营、管理、设备维护都容易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增加运营成本与管理成本。常见的地铁设备故事为信号丢失问题、电梯故障、地铁门无法开合、轨道故障、两车追尾能,都是地铁故障容易出站的问题。这种问题一旦发生,对于身处地铁的乘客危害性极大,不管是急救还是抢修,难度要求都非常的重。因此,地铁企业需要强化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定期的排查地铁车辆使用中的异常问题,结积极采取地铁人工与自动操作的形式强化对地铁车辆事故的预判,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问题。

2 地铁事故对社会影响性分析

地铁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象征,我国大型城市这些年均在积极的兴建地铁交通网络,如上海、北京、广州等人口大城市,都建设有完善、密集的地铁交通网络。地铁是城市形象、经济发展的象征,尤其是2020年,成都更是以多条地铁建设成为新型一线城市,这也加剧了我国各大城市在交通、基础建设、经济投资等方面的竞争。地铁工程影响一个城市的发展,对城市的经济、形象、居住条件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地铁也兼具重要的社会责任。

地铁建设投资巨大、管理维护成本高昂,我国大部分地区地铁运营处于亏本运营,地铁已经成为像公交一样的民生工程,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瞩目。地铁的建设会收集各方意见,尤其是市民的意见,地铁作为服务大众的民生交通工程,每一位市民都有义务关心城市的发展,地鐵轨道的运营与建设。

目前我国地铁建设逐步走向大中型城市,未来很可能会推进到更小的城市,方便地区经济的建设、地区交通网络的完善。地铁工程需要肩负社会责任感,服务群众责任感,保障群众的出行安全。地铁人流量巨大,管理内容众多,一旦某一环出现问题,势必会带来极大的社会影响,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因此,地铁公司需要肩负社会责任感,排除地铁各类故障,保障社会的稳定发展。

3 地铁事故处理意见

3.1 增强地铁服务管理意识,培养责任心

地铁作为公共性交通出行工具,其特殊的使用环境与高密度承载能力就决定了地铁管理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重大。地铁属于公共性环境,地铁的运营、管理都需要强化安全监管、责任监管,保障民众切实利益。要降低地铁事故性问题,地铁公司应该秉承以人为本原则,用心服务、用心管理、将责任落实到地铁运营的各个环节。如地铁企业需要明确自身所需要担负的社会责任与义务,在平时的地铁运营管理中要突出。具体有这几点:提高人性化服务水准,地铁管理者需要以理、以责任心待人、服务于乘客,语言、动作得体、大方,符合城市形象发展;强化地铁安全意识宣传,地铁作为公共性场所,人多、管理难度大,为了保障给每一个民众一个舒适便捷、安全的乘坐体验,地铁管理者需要落实安全管理意识,如地铁出行口张贴进入地铁的安全警示要求,不能携带易燃易爆炸品、管制刀具、不得喧哗、打架等,应该预习提示;注重社会文化宣传,落实责任管理,地铁每天人流量输出巨大,需要管理的环节众多,但并不能面面俱到,做好人性化管理、人文管理是维护地铁安全稳定、运营的关键。如地铁广告宣传板块会张贴温馨提示,给出行乘客提供生活服务,在地铁周围做好文明宣传、社会责任宣传,强化市民素质,思想与品德,通过人性管理,人性服务来提高地铁质量,强化地铁安全,落实社会责任。

3.2 强化常规事故监管与维护

地铁常见事故包括了自然事故、人为事故、设备事故三大类,这些事故可以通过强化管理,做好事故应对处理来保障地铁的安全运营。首先是制定科学完善的地铁事故排查与维护制度,定期对地铁车辆进行检修与维护,排查车辆潜在的风险,并及时处理;其次是做好责任监督与管理,地铁运营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各个环节紧密相扣,一旦出现问题,势必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因此强化地铁各个部门的特殊管理,落实工作要求,是保障地铁安全的首要任务;最后是培养具有服务意识、安全意识、社会意识的地铁工作人员。地铁工作人员种类有很多,如保安维持车内秩序,处理人为因素问题;车辆控制中服务人员,负责车辆的通信,车辆信息的反馈与车辆安全的监督;还有车辆维护修理人员,负责地铁车辆的抢修与维护。这些工作人员都需要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专业意识,做好定期的岗位培训,专业培训,以提高地铁的整体运营服务效果,保障地铁安全运营。

4 结束语

地铁交通在运营过程容易出现各种事故性问题,这里总结了三大类问题,并结合地铁本身的特点,提出了一些针对性意见。同时,也讨论了地铁发展对城市、对社会的影响。地铁有关部门需要强化人性服务、人文服务、落实监管、落实责任制,更需要培养具备安全意识、社会责任意识的地铁工作者,加快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岳一博,李启明.基于案例的地铁运营突发事故规律性统计分析[J].建筑施工,2021,43(3):511-517.

[2]郝那森.浅谈地铁火灾事故消防通信畅通[J].现代职业安全,2021(2):30-32.

[3]刘伟.浅谈地铁事故的应急处置和社会责任问题[J].四川水泥,2017(2):320.

猜你喜欢

事故车辆责任
学中文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废弃泄漏事故
小恍惚 大事故
车辆
冬天路滑 远离车辆
车辆出没,请注意
提高车辆响应的转向辅助控制系统
期望嘱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