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处理

2021-09-23袁传琦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1年23期
关键词:软土路基公路施工处理

袁传琦

摘 要:在新形势经济发展背景下,我国公路建设在不断发生变化。就公路施工来讲,软弱地基是在所难免的部分,所以当遇到有软土地基时,必须根据存在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确保公路在建设中不会因为软土地基而受到影响。因此,本文主要对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处理展开相应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公路施工;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处理

0 引言

路基施工是公路整体施工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那么就软土路基而言,整体建设施工都有相应的难度性。在施工期间需要增强相应新型材料和施工技术的应用,同时按照整体施工的流程准确无误地展开,确保施工在结束以后不会因为相关因素的影响,导致公路建设相关方面的要求不符合标准,进而对公路工程行业的发展造成阻碍因素的发生。

1 软土路基的基本概述

在展开公路工程施工期间,路基施工是极其重要的部分。因为只有提高路基整体的施工水平,并对其做好必要性的夯实处理,才能使整体公路施工质量得到保证。在公路全过程施工中,软土路基是整体路基施工不管是施工技术含量,还是施工的难度系数都是非常高的部分,因而需要倾注更多的努力,才能使软土路基施工效果处于最佳的状态。此外,软土路基施工期间不但变形程度相对较大,而且压缩时间也很长,并且侧向变形水平也很高等诸多特点,要想各项施工技术能很好地应用到软土路基施工中,且提高软土路基的施工质量和效果,施工者必须对各项施工技术有充分的研究,并且对其有熟练地掌握,进而在提高软土路基的稳固性的同时,对施工组织设计展开适当性的修改,最终促使公路整体施工水平得到提高。

2 公路软土路基的特点

2.1 流动性强

软土地基中含量成分最多的是黏土颗粒和淤泥,其通常表現的特征是孔隙比相对较大,而且孔隙比会在1至2之间,天然含率很高,就常规情况来讲,在30%到70%之间。软土地基中的有机物处于在自然环境中会呈现出絮状结构,并且还有沉降的情况。此外,软土地基在剪应力的作用下,则会发生变形方面的问题,致使抗剪强度有明显的降低,从而造成有明显的流动性现象。因软土地基地流动性相对比较强的缘故,含水量要比普通的地基含水量高出很多,所以在失水以后还会出现固结的现象,最终对公路的正常施工造成影响。

2.2 抗剪强度偏低

软土路基的抗剪强度通常都比较偏低,就天然软土的抗剪强度来讲,通常都会保持在20兆千帕以下,而内摩擦则是在20至30之间。当外界给软土路基施加部分的荷载,必定能实现排水结固的目标,从而使软土路基的抗剪强度有明显的增加。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软土路基的强度提高与排水固结的速度通常表现为反比的关系,在固结速度越快的情况下,强度则会有明显的改变。

2.3 渗透性偏低

软土路基所具有的压缩性比较强,压缩模量通常是在4帕以下,与液限指数是成正比的关系。而软土路基的渗透性偏低,所以软土路基在巩固阶段,需要的建设周期相对较长。另外,软土路基还具有结构性的特征,若是存在震动和挤压的情况下,絮状结构必定会遭受到破坏,土壤的整体强度也会因此而受到影响。在外力足够大的情况下,路基硬度会下降,呈现流动状。

3 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处理措施

3.1 排水凝固法

所谓排水凝固法是将袋装砂井和塑料排水板合理地放置到公路软土路基中,然后通过对竖向排水方法,促使软土中的水排出。此种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是在工程建设最初阶段以前,利用加载预压或真空预压,对施工现场采取超载预压的方式。以便使土层中孔隙深处的水土得到高效的排出,继而地基会呈现出逐步下降的现象,最后确保地基与施工规划相符。当公路施工中所遇到的地基稳固性不高,或者是地表下降存在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排水凝固法往往是最佳的施工方式。土层因失水在逐渐缩小,地基便会随其而出现凝固且变形,所以就地表饱和土层来讲,排水凝固是最为有效的方式。

3.2 换填法

当软土路基不深的情况下,通常都会对换填法加以应用,此种方法主要涵盖的内容有:爆破法、挖掘法、抛石法等诸多形式。其中,抛石法主要应用的范围是排水条件相对偏差的低洼区域,此种地域就表面来讲,并没有比较坚硬的外壳,极其有利于石料收集。低洼区域的土壤的厚度通常是在3米范围内,且在多数的情况下是处于流动状态,将大于30厘米的碎石从公路中间逐渐向两侧部位抛去,进而能够将结实度不强的土壤挤压至两侧,然后通过对重型压路机的有效利用,将浮上水面的石块做好压实处理,同时在上面设置必要性的反滤层,将土壤实行填埋处理,继而促使施工得到有序地推进[1]。而针对开挖换填适用于表层比较脆弱深度浅的情况,此种方法除了有利于挖掘和填埋以外,还能确保水体能正常排出。在展开挖掘法和填埋法期间,需要将不符合有关标准的土壤做好全面性的清理处理,选取质量好的材料展开填埋施工。就普遍情况下来讲,挖掘填埋的深度必须控制在2米内。

3.3 水泥深层搅拌桩法

水泥深层搅拌桩法是软土路基中建设最为常见的方式,此种施工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是将硬化以后且强度有明显提高的水泥土桩,将其作为相应的载体,促使软土路基得到硬化,而且充分利用水泥的基本特性,将其合理地渗透到软土内,以便达到强有力的黏合剂效果,继而将软土路基转变为符合施工要求的地层。当软土地基与水泥互相融合以后,则必然会出现物化反应,确保土壤整体强度有显著性的提高,有效规避了土层出现变形的现象,使得土壤下陷的速度有相应的减缓。通过充分利用水泥深层搅拌桩对软土路基施工,不但能够减少土壤的沉陷量,而且还可以使边缘的稳定性得到强化,从而提高了软土路基的抗压能力,所以在目前公路施工中得到极为广泛性的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在对某些特殊软土路基进行处理期间,必须确保施工工艺与工程最初规划要求相符,以便使水泥深层搅拌桩的作用得到全面性的发挥,防止各项安全事故的出现。

3.4 强夯法

强夯法对路基主要是起到挤密的作用,此项功能在进行应用期间,主要是以物理理论作为基础条件。其关键点在于对煤灰、湿润性黄土、碎石等进行相应的加固处理,通过借助势能和动能间转变,及有关大型机械设备的应用,对路基实行压实处理,引发相应的震动现象,继而促使土层间更具紧密性,使地基不管是强度还是硬度都能有明显的增加,最终使地基处于稳固的状态。然而,强夯法在使用期间,具有某种程度上的局限性,即在路基实际展开施工时,机械设备的应用有很多的噪声产生,对周边居民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在公路工程路基施工时,必须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各项因素的综合考量,选取符合工程和施工环境的最佳施工方法。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公路软土路基施工期间,必须按照不同地区的地质的基本特性,采取相适宜的地基处理方法,并在施工中适量的增加部分新型施工材料和施工技术,以确保公路建设符合社会发展对其的根本需求。同时,在公路施工全过程中,需要遵循公路工程的规范标准要求,对各项填筑材料做好相应的处理,以便保证填筑材料的质量满足工程建设的要求,进而提高公路工程建筑质量,促进公路工程的长远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卫耀东.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处理探析[J].价值工程,2021(3):153-154.

[2]周晓飞.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处理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1(6):289-290.

[3]张晓东.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8):186-187.

猜你喜欢

软土路基公路施工处理
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处理技术探究
探讨高速公路施工中的软土路基施工要点
浅谈公路施工中的软土路基处理
“营改增”对公路施工企业分包的影响及对策
桥梁软土基础处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