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隧道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技术探析

2021-09-23姜天超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1年23期
关键词:隧道施工关键技术质量控制

姜天超

摘 要:在城镇化进程中,交通建设是促进城乡结合的重要方式,是提高人们生活效率的重要方式。在交通建设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地形或障碍物,需要利用隧道施工技术,适应特殊的地形结构,以此改善交通路况、提高车辆出行的效率,减少交通路程、节约出行时间,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由此可见,在交通运输行业的高速发展过程中,隧道建设已经成了必不可少的项目,隧道技术的完善和质量控制,是强化交通建设工作的重要途径,在推动社会发展上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隧道施工;质量控制;关键技术

1 隧道施工的技术分析

1.1 全断面开挖法

隧道施工的各项技术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全断面法施工过程中,需要应用到较为大型的机械设备,节约现场施工人力的同时,保证隧道施工更加安全的开展,降低施工安全风险。借助机械设备施工也能更好的做好质量控制工作,因为全断面法能一次性开挖到位,提高施工效率。但许多隧道施工地点,由于场地道路限制与电力资源的限制,一些大型机械无法进场,不能随心所欲的使用全断面开挖法。

1.2 台阶法

台阶法中分为微台阶、短台阶和长台阶三种,三种方式按照台阶的长度进行分类,超过50 m的为长台阶法,5 m到50 m之间的为短台阶法,3 m到5 m之间的为微台阶法。使用长台阶法时,可在上下部同时配属大型的施工机械,进行平行作业,当某一部机械出现问题时,也可进行交替作业。进行短隧道的施工时,可先挖断上断面,再进行下半断面的挖掘工作,避免上下施工的干扰,是较为常用的单工序作业。短台阶和微台阶法在施工过程中,能缩短仰拱的封闭时间,减缓重量,保护支护设备[1]。但这两种方法在施工过程中的干扰较大,若遇到软质的围岩,需要谨慎选择施工方法,可利用其它辅助的方式稳定开挖的施工面,保证施工质量。

2 隧道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措施

2.1 不良地段的施工技术

隧道施工前,都会对施工地形进行严密的勘测工作,了解施工区域及施工区域周边的地理环境与地质特点,针对不同的地质地形,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及紧急预警措施,及时上报相关方案,获得相关部门批准后,才能进行施工。在隧道施工中,难免会遇到崩塌、裂隙等不良地段,为了保证这些地段的施工质量,不仅需要分析地质资料,还需要根据地质的变化,采用不同的施工技术,若是容易塌陷的地段,则不宜使用大型器械,降低对不良地段的负面影响。随时观察支护、衬砌在施工过程中的受力状态,预防因地形变化,发生安全事故,对隧道施工的质量控制造成不良影响。

2.2 塌方时采取的措施

隧道施工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地质,虽然在施工中会做好所有措施,但难免会遇到塌方的现象,在遇到塌方时,首先要分析塌方出现的原因,了解塌方周围的地形与地下水的活动情况,制定出处理方案,并报监理单位审批。为了避免在处理塌方的过程中,引起二次塌方的现象,在处理塌方地段前,需要对未塌方区域进行加固,做好排水工作。然后对坍塌洞顶和侧面进行封闭处理,进一步清理残渣,避免砂石对接下来的施工环节造成不良影响,降低隧道的施工质量。完成塌方地段的清理工作后,进一步加固塌方区域的洞身位置,利用混凝土加固支护。若塌方的区域较大,隧道洞口被堵死,则需要使用先支护后挖掘的方式,在查到坍塌位置后,利用管棚注入混凝土,加固洞岩区域和坍体,当坍体稳定后,再按照先上部清理后下部清理的顺序,进行坍体的清理工作[2]。若坍方出现冒顶,需要在清坍之前对坍穴口进行支护工作。若地层的状况极差,需要在坍穴口的附近地面下打入锚杆,利用钢架、超前管棚在洞穴内做好联合支护。塌方处理过程中,要围绕隧道的质量控制技术开展,安全施工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隧道的质量,为后期的隧道开挖工作做好铺垫工作。

2.3 断层地段的施工技术

断层是隧道施工中需要面临的一个难点,也是隧道施工中必不可少的施工节点。在施工前,会对断层地段进行探查,从而提前做好准备工作,避免断层地段施工不良,对隧道施工质量造成影响。内部较为松散的断层地段,可提前进行灌浆处理,加强其内部的稳定性。在实施过程中,利用格栅、小导管联合开展,先进行双侧导坑的开挖工作,在进行上半部分的环状开挖工作,最后挖掘核心土。这样的顺序能降低断层面对施工的影响,提高隧道施工的质量。

2.4 钻爆作业流程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爆破也是较常使用的方式。在进行隧道边墙和拱部的爆破时,采用光面爆破的设计进行,遵循钻眼、装药、接线和引爆的流程。爆破后不要进行大型机械的开挖工作,避免对岩洞内壁造成二次伤害。爆破进展的尺寸需要以围岩的具体情况而定,Ⅳ类围岩的爆破进尺小于3 m,Ⅲ类围岩的进尺在2 m到3 m之间,Ⅱ类围岩的爆破进尺要小于1.5 m。每次爆破后,都需要通过专业工程师的检查,并出具稳定性报告后,才能进行下次爆破工程。

3 提高隧道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3.1 完善施工管理制度

隧道施工过程中,要加强质量控制与管理工作,首先需要完善施工管理制度,在制度的约束下,规范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从源头上控制好隧道施工的质量管理工作。在制度中明确施工流程与施工质量合格标准,设立专业的监督与检查团队,对施工进程进行有效监督,不仅从施工结果上进行评价,还需要对施工过程进行评价。在每一个标段施工中,对施工质量较好的施工队进行表扬,而做的较差的标段,进行相应惩罚,以此树立施工人员对质量把控的标准,对施工人员的工作态度进行正面激励。

3.2 明确隧道施工现场试验检测组的工作职责

隧道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不仅是对施工技术的把控,也需要对材料进行质量把控。现场试验检测组的工作内容,就是对进场的材料进行抽样检查,进行初步试验,判断材料是否符合建筑设计中的标准,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目前,许多试验检测组对材料检验工作并不重视,只是“走一个过场”,工作态度较为随意,不够认真负责,导致部分材料出现质量问题,从源头上出现隧道施工质量问题。要解决这一现象,就需要明确现场试验检测组的工作职责,划定相关负责人,由负责人牵头,开展材料的质检登记工作,每一个环节的检测后,都需要进行签字,出具相应的报告。若该批次材料出现问题,就能第一时间找到负责人,最大程度的突出试验检测人员的工作职责,有效提高隧道施工质量。

3.3 现场整理工作

在隧道施工的进程中,要注意整理施工段的工作面,对施工场地、行车路线进行合理规划,并约束工作人员的活动范围,在划定的区域内施工,不破坏地表的植被,不影响规划外的生态环境;在施工过程中,难免会产生生活垃圾,为了避免影响生态环境,需要安排专职保洁人员,及时清理生活垃圾,不对施工现场及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一些对环境有负面影响的污水需要经过处理后排放,无法处理的垃圾需要集中收集,定期送至垃圾处理中心,由专人进行处理。利用密封装置收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工业污水,集中送往污水处理中心,不可在施工現场进行处理。

4 结束语

总之,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新时代中,隧道施工在交通建设中被广泛应用,虽然有很多新的技术与大型器械的投入,提高隧道施工的安全性与效率,但提高隧道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依旧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从隧道施工技术上着手,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制度,提高现场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定期整理施工现场,在施工过程中强化施工质量控制工作,促进隧道施工工程步入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冯斌进.隧道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技术分析[J].山西建筑,2018(34):178-179.

[2]宋世民.隧道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技术分析[J].大科技,2016(12):125+126.

猜你喜欢

隧道施工关键技术质量控制
防雷关键技术在自动气象站系统中的应用探究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关键技术研究
无人机集群作战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
浅谈隧道下穿高速公路回填土质施工技术
光面爆破在隧道施工中应用
试析隧道混凝土衬砌裂缝的成因及处理
铁路隧道施工风险管理技术及应用研究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