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桥梁施工中支架现浇箱梁技术的应用研究

2021-09-23娄聚会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1年24期
关键词:桥梁施工质量控制应用

娄聚会

摘 要:在桥梁施工中,一旦出现技术性问题,便会对桥梁的稳定性造成或轻或重的影响,缩短桥梁的使用寿命,对行驶、行走在桥梁上的车辆行人安全造成极大危害。本文简要介绍了支架现浇箱梁技术的特性,主要分析了支架现浇箱梁技术在当下桥梁施工中的主要应用,以及探讨了为了保证施工安全与顺利进行需要注意的质量控制要点。

关键词:桥梁施工;支架现浇箱梁;质量控制;应用

0 引言

桥梁现浇箱梁支架,顾名思义,是进行现浇箱梁工序时,以钢铁、木材为主要原料制成牢固且受力良好的支架,它对现浇箱梁有着良好的支撑性。按照箱梁所处位置,支架现浇箱梁可分为三类,分别是原位现浇、高位现浇以及偏位现浇。高位现浇是指运用长度达到5米及以上的钢管为一些大型框架结构的建筑进行架设及模板工程施工。

1 技术要点以及注意事项

1.1 技术要点简要分析

支架现浇箱梁施工主要的适用方向是不具备通航条件以及不具备通行要求的桥跨。它对地基有一定的要求,并不是可以任意适用,并且墩高一般在15米以内。满堂支柱式支架一般情况下适用于地势较为平坦,没有波折凹凸的地段,而梁柱式支架的选择对于地势崎岖,起伏较大的地段更为合适。

钢筋进场必须依照规定进行严格检查。根据规格型号、钢筋等级、相关技术材料等对每一批次的钢筋材料进行验收。对钢筋材料进行抽检取样检测,杜绝不符合技术规范的钢筋进场。

应当对混凝土的浇筑工程与后期养护工序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混凝土进行浇筑时必须要有专门人员进行看管,避免出现漏浆等状况。针对气候变化,诸如夏季高温天气的影响,要做出相应的保养措施,例如时常使用麻袋浸满水后覆于其上,可减少高温影响。浇筑混凝土的顺序依然存在一定的要求。应当先对底板进行浇筑,而后再对腹板进行浇筑。从而尽量减少或避免混凝土在浇筑过程完成后出现裂缝甚至分崩离析的情况。需要特别注意,混凝土强度达到100%时方可以对顶板进行浇筑。由于混凝土凝固后会有形变的产生,从而会导致桥梁支座相对于理论位置发生一定的偏移。因此,在安装之前必须针对其进行计算与考量。

1.2 注意事项

加强监督管理,设置安全监督员,保证工程的顺利推进。注重工人的安全防护培训,为其提供必要的质量合格的器械装备。工人在施工现场必须装备完善。倘若存在安全方面的疏漏,必须及时加以修正,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2 箱梁现浇支架的主要应用

2.1 施工准备与地基处理

在开展施工前,需要完善以下准备工作。打好地基,方可顺利实现后期的工程建设,保证工程按时规范地继续推行。桥梁工程施工现场地质情况应当充分考虑,建设施工要求也是不容忽视,防止在施工现场出现譬如地基不均匀沉降等严重问题,拖慢施工进程。同时支架结构应该进行加固处理。工作人员还应当对地基采用先进合理的技术方法进行加固处理,严防在后期施工中出现沉降现象。

2.2 支架设计工序

在支架设计工作中,应当思索考量采用何种方式对地基进行预处理,也应当对地基能够承载的最大能力做出评估。还应当考虑荷载能力,例如支架、梁体以及模板的自身重量,工人以及其携带、使用的工具的重量,水流等自然条件造成的冲击力等等。

进行支架搭设前,还应当依照计算公式对强度、挠度、预拱度等进行审慎的检算,确保万无一失。防止支架发生变形、沉陷等情况,影响施工进程。

支架设计必须遵循科学性、便捷性、合理性的原则,因地制宜,选择最适合的支架搭设方式,从而可以避免耗费大量的无用功夫,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进行支架安装时,必须遵循的原则是先下后上,再通过尺寸恰当的扣件将支架与现浇箱梁相连接,形成浑然一体的结构。

2.3 模板设计构造

模板的主要构造包括内膜、侧膜、底膜以及端膜。在设计模板时,应当考虑以下要素。

模板的选择应当符合便于使用、承载力优秀、排列有序、美观等原则。模板的强度、稳定性、支撑性、刚性,对工程建设中产生的压力以及荷载足够承载。当选择较大钢板时,薄弱部位应当进行加固或制作特性模板。应根据箱梁结构要求铺设模板,安装底板底膜之前,在支架的托架上设置槽钢,并在上面铺设方木。箱梁内膜进行木模拼接,为保障浇筑时结构稳固,第一次应在肋板模板与箱梁下八字口处进行浇筑,八字口下还应当设置用于支撑顶板的钢筋。此外,还应当在顶板中设置木支撑,把施工孔预留出来。

2.4 支架基础施工与搭设

在支架现浇箱梁施工前,首先要平整施工场地并对其加固处理。做好地面的排水處理工作,以应对雨雪等恶劣天气的影响。为防止支架搭设后发生塌陷,应当做好混凝土基础。

搭设支架结构必须稳定结实,所有的连接部分必须牢靠不容易发生松动。支架应当易于脱模,强度足够、刚度好、稳定性好。在进行搭设时,应当设置支撑垫石,并且预留凹槽,再进行加固。应该先清理干净不锈钢板、四氟板再进行搭建。还可以安装防尘围裙。

为了检验支架的承载能力是否能够达到要求,支架搭设完成后应当进行加载试压,确保浇筑混凝土的质量达到标准。应当按照设计方案进行逐级加载,每级持荷时间均需要大于10分钟。应当按照由支座向跨中的顺序进行加载,满载后,支架的满持荷时间应当大于24小时。分别独立对每一级别的支架变形情况进行测定和记录,再逐级进行依次卸载。若测定结果与预期偏差较小,应当在后续工作中持续观察并做好纠正的准备。若结果与预期偏差较大,必须及时调整支架,直到符合预期要求为止。

2.5 模板安装技术要点

在模板安装前,必须要进行严格的流程检查。对板面进行检查:所安装的板面应当平整,无凹凸不平,光滑,无毛刺,无砂砾,无残余胶。特别注意,对模板连接处进行多次严格检查,防止因磕碰造成模板边角处破损、缺陷或者发生变形的问题。如果出现不合格的情况,应及时进行补救,防止影响工程进程。由于脱模剂使用的工序流程复杂,为了简化工序,省力省时,尽量在模板安装过程中减少使用脱模剂。因此,在安装之前,应当安排工人预先进行涂刷工作。

施工之前,工作人员应当根据施工手册图纸的具体尺寸,对切割完毕的竹胶板进行进一步加工以及固定处理,作为侧模和底模。为了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模板的内模可以进行重复多次利用。依照标准板作为参照,对内模进行合理的切割并进行齐平处理,从而为模板施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上述常规方法目前在桥梁工程领域应用较多,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必须对侧模位置进行切割后重新组装,这必然容易产生漏浆、表面粗糙等不良后果,影响外观,对工程产生不利影响。而倘若采用自身重量极大的整体式钢板,无疑会大大提高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并且费用高,利用率低,能够产生的经济效益达不到理想预期,同样不是最佳的选择。

2.6 支架、箱板拆除工序

支架以及箱板辅助混凝土的成型,一定要等到混凝土成型之后方可以对之进行拆除。在支架以及箱板的拆除工序中,必须严格遵守工序流程的要求,尽最大可能保持混凝土结构的完整性,切记不能够对混凝土产生破坏。现浇箱内部强度经测试达到75%以上方可以进行拆除,以避免产生塌陷等不良后果。而箱梁底模板则必须等到各项工序流程测试合格,各类型物料达到100%凝固良好状态时方可以进行拆除。对支架进行拆除的工人应当系好安全带,立于坚固稳定的地面,保证自身安全。进入拆除岗位后应当对出现松动易于滑脱的部位进行固定,防止拆除过程中发生意外掉落等事故。将拆除的钢管等部件进行有序整理,之后转移出拆除现场。

拆除工序中,严格杜绝重力击打的情况发生,否则会对模板、混凝土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变形。在模板拆除之后,应当对表面以及接缝处的残渣进行清理,如有损伤必须及时修补。拆除时——拆模时间不宜太迟,否则会难以拆除,极容易对模板或者混凝土造成不必要的损害,从而延误工期。时间亦不可提早太多,否则会产生混凝土裂缝、发生形变的不良后果。

2.7 预应力张拉技术

在其他几项工程完成后,应当运用预应力张拉技术。

预应力张拉是指提前在建筑构件还未进行载重时,形成一个拉应力区域,将结构的拉应力成功地相互抵消,从而达到应力的平衡,这不仅有利于将常见的结构裂缝问题出现概率大大降低,也对桥梁整体起到了有效的加强作用,使其刚度提高,更为坚固耐用,从而有效地提升了工程质量水平。

一方面,现浇箱梁的可用性得到了高水平提高,另一方面也推动了支架搭设成果的改善,从而使得现浇箱梁结构抗外力作用更为稳定,确保符合工程要求。当钢绞线发生损坏、老化时,必须及时更换,优化表面钢绞线,避免桥梁结构因此受到不利影响。

3 做好工程全程质量控制

3.1 完善规章,加强培训

制定完善的规章以及制度,施工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技术手册进行施工,不“蛮干”不“乱干”,把力气用到实处。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面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应当学会变通,进行灵活处理,不拘泥于书面规定,灵活、高效、安全地推进工程运行。

加强人员安全生产以及专业技术方面的培训,从而大大提高工人的专业水平和安全意识,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和应急处理水平。当遇到意外事故发生时,工人要在保护自身生命安全的同时,迅速冷静地报告上级主管部门人员,及时准确地应急处理意外事故,尽量使损伤降到最低。工人专业工序流程必须每一步都有专门人员负责,避免出现事故时互相推诿,拒不承担责任。

3.2 注意温湿度变化

拆模时的温差不应太大,因此在环境温度发生较大变化时不适宜进行拆模。湿度也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考量因素,应做好保湿养护工作。保湿养护应当在所有混凝土浇筑后都需要进行。

3.3 模板拆除顺序不可打乱

拆模时应当注意拆除顺序,严格遵守相关技术规范,必须坚持从内到外逐步拆除的原则。对于部分支撑结构,应当按照需要进行对称拆除,避免产生裂纹甚至出现断裂,从而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3.4 混凝土质量控制

采用合格合规的原材料。在施工现场应当检测混凝土原材料的性能指标,对其相关技术文件,检定报告进行审慎的查阅,确保符合现场施工的一系列要求。混凝土的凝结时间,耐久度等都必须满足工作需要。混凝土的运输工作也不容忽视,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混凝土必须及时依照工程进度按批次运抵施工现场。

3.5 预应力质量控制

为了避免施工现场出现预应力工具丢失、缺少、故障等问题,减少预应力筋安装之后出现腐蚀生锈等状况,在预应力施工方面应当注意以下几项问题。

进行张拉工作之前,必须对各项工作所需零部件进行妥善检查保管,并且要进行完善清晰的标注,防止在使用时发生缺少部件或者使用形状相似部件的情况。在进行张拉工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工作手册中指示的次序,从而尽量规避风险,降低错误的发生率。

预应力筋在完成张拉锚固以后,必须在两天内完成对孔道的压浆工作,从而尽量避免钢绞线出现生锈腐蚀的情况。应当匀速不可断断续续进行压浆,先下后上,顺序进行。

3.6 支架预压技术

支架预压可以有效地降低支架安装以后出现的问题概率,例如地基出现瞬间沉降、方木之间存在一定空隙、支架产生的变形等。为了保持支架耐用稳定,应当采用支架预压技术。浇筑混凝土前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预压支架,应当采用局部预压、分区域进行预压。要在箱梁的模板、支架,箱梁的腹板以及底板各设置一个沉降观测点。以确保支架的承载能力良好,较为稳定、安全,从而可以尽可能减少出现诸如非弹性变形、非弹性沉降等此类的问题。在施工之前,应组织专业人员对是否需要预压支架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避免在预压施工中迎来“当头一棒”,延误工期进行。

3.7 全流程安全监督

加强安全监督工作,设置安全监督员,定时对工程建设工作进行安全监督,及时发现各项风险,并加以修正,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应当及时预防,防微杜渐。当存在爆破风险时应当预先搭设防护棚,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在雨雪等恶劣天气时,为了预防高压触电危及生命,应当及时暂停附近施工,待天气好转后继续施工。

4 结束语

支架现浇箱梁技术是目前桥梁施工中适宜采用的一种技术。它具有灵活易于操作,在施工中进行合理采用,有利于推进工程的顺利进行,亦有利于桥梁施工技术的新拓展。但是随着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桥梁工程的迅速发展,对支架现浇箱梁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应当加强对支架现浇箱梁的应用,开拓新思路,推进技术创新,从而促进工程建设的高质量高水平发展。

参考文献:

[1]农校东.桥梁施工中支架现浇箱梁技术的应用概述[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1(1):69-70+73.

[2]劉国强.满堂支架现浇箱梁施工技术在市政桥梁工程中的应用[J].商品与质量,2020(21):130.

[3]白亚妮,付小龙.公路桥梁施工中支架现浇箱梁技术的应用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15):1503.

[4]杨琼义.桥梁施工中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探讨[J].价值工程,2019(3):90-92.

[5]韩彦龙,李洪生.浅谈桥梁施工中大跨径连续桥梁的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20):187-188.

猜你喜欢

桥梁施工质量控制应用
桥梁施工中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浅析市政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桥梁施工中的悬臂挂篮技术探讨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
黄土路基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