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协调思路下旅游型村庄规划编制方法与实践
2021-09-23王星
王星
摘 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需求的满足。旅游就是现代人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农村的发展也提升了议程。当前我国农村的发展如果能借助旅游的东风,必然会有很好的结果。因此旅游型村庄的规划编制成为了当前发展农村的重要手段。因为一些原因,当前旅游型村庄的规划编制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那么,在全域协调的基调下,如何实现旅游型村庄的规划编制呢?本文站在区域旅游业协调发展的角度,指出了当前旅游型村庄规划编制,在区域协调方面的不足。并从实践的角度,提出了具体的旅游型村庄规划编制的方法。希望本篇论文能够新型旅游村的规划编制带来一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好处。
关鍵词:全域协调;旅游型村庄;规划编制
1 相关概念
1.1 全域协调
全域协调,简而言之,就是在一定区域内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共同发展。全域协调需要区域内政府机构的领导和协调。只有通过统一的规划安排,才能形成区域的协调发展。对于旅游资源的开发而言,区域内的统一开发,统筹安排,才能发挥各地区的旅游资源的优势开发,凸显区域旅游的优势,实现区域旅游资源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从而推动全域经济的发展。
1.2 旅游型村庄
旅游产业属于第三产业,可以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旅游型村庄,就是以农村为基础,开发旅游资源,吸引游客来村庄游玩旅游。这样就能够让村民在家乡附近就业,带动当地村庄服务业的发展,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实现村庄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在全域协调下,旅游型村庄的规划,需要充分利用村庄的优势资源,开发出特色的旅游项目,依靠全区域旅游的规划,带动村庄旅游业的发展,最终实现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战略。
1.3 村庄的规划编制
村庄的规划编制是当代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前提。要做好村庄的规划编制,就要了解村庄的发展需求,发展思路。村庄编制要求在村民参与的情况下,对村庄的发展进行规划。村庄规划编制需要统筹安排,集中优势资源,建设优势项目,通过科学的规划和布局,实现农村基础设施完善,生活条件改善。加速城乡融合的速度。当前,旅游型村庄规划编制,就是要以农村旅游为基础,规划编制村庄的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方向等,最终形成村庄的旅游产业兴盛,带动村庄经济的发展。
2 旅游型村庄规划编制存在的问题
2.1 跟风规划,造成区域旅游资源的重复
在当前绿色经济的发展战略下,各地政府相当重视对区域环境和生态的保护。广大农村在不破坏自然和生态的情况下,旅游业无疑是带动经济发展的有效产业。因此,近年来,旅游型村庄如雨后春笋,到处都冒了出来。但是,在众多的旅游型村庄的建设中,存在着许多跟风建设的问题。这样导致区域内旅游资源严重重复,造成了很多资源的浪费。比如,近年来比较火的古景街的旅游开发。跟风规划主要带来了以下区域发展的问题。首先,村庄旅游风格重复,缺乏特色,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大。有些地区,看到其他地区旅游发展项目不错,就会照搬规划,不去考虑二者之间的距离,不去考虑游客的来源。这就导致区域内有多处重复型的旅游景点,降低了整个区域对游客的吸引力。其次,跟风规划导致区域旅游资源的恶性竞争。相对有规划的旅游村庄规划,跟风规划,使得短距离内重复性景点的出现,让村庄旅游的辐射范围大大减少,导致双方为了吸引游客,而产生的恶性竞争的情况的发生。这是对旅游资源的一种浪费也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最后,当前旅游型村庄的规划编制存在区域定位模糊的现状。跟风规划,就是自身定位模糊的具体表现。旅游型村庄的开发依赖于旅游资源,没有旅游资源优势的村庄,规划旅游性村庄,无疑会对地方经济造成严重的阻碍。
2.2 独立规划,造成区域旅游资源吸引力小
当前旅游型村庄的规划编制存在独立规划,无法形成全域旅游资源联动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旅游型村庄的规划编制距离区域内其他旅游资源较远。在旅游型村庄的规划编制中,有个别村庄的规划只看到了村中旅游资源的丰富,而没有考虑到与区域内其他景区的距离。这样的规划,使得单个旅游型村庄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大,也无法享受区域内其他的旅游服务的配套设施。这样的景观,对外地游客的吸引力较小。因为性价比小,而且不方便。所以,日常的游客主要是本地居民,因此对当地的经济的拉动力较小,是旅游资源的一种浪费。其次,独立开发的旅游型村庄,一般来说旅游的服务实施的投入是较大的,政府一般受制于财政的限制,对旅游的配套设施的建设较为简陋,甚至不去建设。而又没有距离较近的景点实现服务共享,因此游客的旅游体验较差。所以,从长远来看,没有考虑区域协调的旅游村庄的规划是没有发展前途的。也对当地的经济没有多大的带动作用。最后,独立规划旅游型村庄,一般是地方政府或者村民自己做出的决定,因为缺少统一的规划,所以区域协调性差。这样的规划是没有意义的,最终只能走向衰败。比如,著名的白鹿原影视城的旅游开发,在最初几年之后,因为离西安旅游资源较远,配套设施差等一系列问题,最终被迫拆除。
2.3 忽略了对旅游从业人员的规划编制
在当前的旅游型村庄的规划编制中,普遍存在对旅游从业人员的规划。这就导致了当前旅游型村庄出现较为严重的旅游服务落后,游客旅游体验较差的现实问题。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旅游服务从业人员缺乏专业性服务。旅游型村庄的旅游服务人员大多是村中的居民,因为他们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服务培训。因此在旅游服务中缺少专业性。表现在不会和客户沟通,不懂得如何招徕客户,基本服务不到位等状况。这就严重影响当地旅游业的口碑。其次,个别服务人员缺少职业道德,损害游客的利益。在旅游村的从业人员多是本村村民,因此他们大多有地头蛇思想,存在欺诈游客的现象。比如,故意抬高价格,买假冒伪劣产品等。再加上这些人的文化水平低,法律观念淡薄,经常做一些违法的事情,严重影响当地的旅游市场秩序。最后,在旅游型存在的规划中,缺少对市场监管人员的编制和规划。在地方保护主义的思想下,政府多是建设完旅游村之后,就交由当地村委管理,对后期的监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多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导致旅游村的旅游秩序,旅游环境较差。
3 对全域协调下旅游型村庄规划编制实践的建议
3.1 深挖优势资源,开发特色旅游项目
在全域视角下,旅游型村庄的规划编制需要因地制宜,也需要全盘规划,具体来说做到一些几点,就能做好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带领村庄经济的发展。首先,要找准优势。对旅游村的开发,不是哪个村庄都可以,而是有优势的村庄才有开发的优势,才值得规划编制。要判断一个村庄是否有旅游优势,就要分析该村庄的自身资源。比如有没有特色景色,有没有便利的交通,距离区域内其他景区的距离。这都是需要分析的因素。只有瞄准优势,距离合适,就有规划编制的价值。其次,要考虑开发的难度,与开发后对游客的吸引力度。对于小型的旅游村,在距离区域主景区近的情况下,才有规划的必要。这样才能借助主景区的服务,带动村庄旅游。不然小景区村庄对游客的吸引是有限的。比如,依靠湖区景区优势,附近村庄开发农家乐旅游,就是一种很好的借势。最后,要避免区域内的重复开发。对同一区域内,同类型的旅游村要避免重复规划编制,这样的规划是没有特色的,是对区域旅游资源的一种破坏。
3.2 找准全域定位,形成全域旅游聯动
在全域视角下,开发旅游型村庄,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全域旅游资源的分析。要分析全域内旅游资源的分布,要分析开发项目旅游资源的独特性,要分析当地的区位条件是否符合旅游开发的条件。比如对于风景优美的偏远山区,自然风光,乡村景色就是特色,但是如果没有便利的交通条件,或者是较大规模的自然风景,那么开发的投入就比较大。就要充分考虑该旅游村开发带来的投资收益比率,是否能吸引足够的游客,来支撑庞大的投资。否则,这种旅游村庄的开发是不符合经济效益的。其次,在分析区域旅游资源的基础上,要规划有特色的旅游型村庄,与区域内的其他景区形成联动效应,丰富全域旅游资源的特色,打造区域旅游的品牌。最后,旅游型村庄的规划编制,要充分考虑区域旅游线路的规划。最好的旅游村庄的编制是规划在区域旅游路线之上,形成区域旅游的一份子,实现集体效益,带动村庄经济的发展。
3.3 加强政府监管,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面对当前旅游型村庄规划编制对于人员编制的忽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解决这一问题,实现区域旅游服务质量的提升。首先,要加强旅游型村庄服务配套设施的规划。在有可能借助当地旅游服务的基础上,尽量借助现有的旅游服务设施,在没有借助的可能下,要尽量配套规划满足忧虑吃住的基本规划。这样就能实现对当地其他产业的带动。其次,在完成旅游型村庄的规划编制之后,要加强对当地旅游服务从业人员的规划,有步骤,有计划的完成对当地村民的培训。进而提高他们提供服务的专业水平,提高他们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同时,也要加强对从业人员职业素质的培养,要培养他们诚实守信,维护家乡形象的意识,提升游客对旅游村的印象,提高游客旅游的体验。最后,加强对旅游村市场的监管。改变当前旅游村自管的现状,加强对旅游服务市场的整顿,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打击,维护良好的旅游环境,维护区域旅游品牌的形象。
4 总结
综上所述,旅游型村庄的开发,是新时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方法。在对旅游型村庄的规划编制上,要站在全区域的角度综合分析。不仅要分析区域旅游资源的分布,也要分析区域旅游路线的规划。同时,也要分析旅游村自身的条件,自身优势,自身区位。只有在综合分析的条件下,进行旅游型村庄的规划编制,就能够做到独一无二,借助区域旅游资源,实现对本区域的带动。在这中间,对于旅游型村庄服务人员的规划编制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加强了人员规划,才能使得旅游村的服务质量得到提升,才能让旅游村的旅游产业得到游客的认可,从而带动当地其他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麻春晓,黄莉玲,严志强.全域协调思路下旅游型村庄规划编制方法与实践[J].广西城镇建设,2021(3):24-29.
[2]董煌标.潘宁宁,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村庄建设规划编制探索与实践——以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村建设规划为例[A].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