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网络自动检测控制系统软件开发设计分析

2021-09-23刘曜硕郭昱莹

中国新通信 2021年15期
关键词:自动检测控制系统计算机网络

刘曜硕 郭昱莹

【摘要】    计算机网络技术自诞生以来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对各行各业产生了重要影响。网络具有开放性特点,运行中可能会受到病毒、恶意软件侵入,导致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因此要加强检测,重视控制系统软件开发设计。文章就计算机网络自动检测控制系统软件开发设计展开探讨,为实际工作提供可靠借鉴。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    自动检测    控制系统    软件开发设计

引言:

计算机网络自动检测控制系统软件可以对控制系统进行远程检测诊断,对于系统出现故障实现自动检测并判断,达到维护系统正常运行目的。网络技术发展快速,再加上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增加了运行风险性,传统检测诊断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因此要积极创新,注重软件设计开发,不断改善实际效果。

一、计算机网络自动检测控制系统总体方案

1.1总体结构

在计算机网络自动检测控制系统软件开发中,总体方案设计占据着重要位置,检测设备用户端位于不同地区,可以实现对数据的采集,利用计算机网络传递到服务器并进行分析处理,最后传递给用户。

在自动检测控制系统协同下系统才能进行自动检测,用户接口的处理由设备用户端来完成,有效控制具体检测单元。检测单元是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检测作用的发挥,在相关接口支持下将被检测单元连接起来,对信号进行采集输入,并输出激励信号。检测控制系统的核心是服务器端,分析处理客户信息,将最终结果返回给客户端。计算机网络通信将客户端和服务器端连接起来,适用性是确保同一网络协议与通相符合。数据库是计算机网络自动检测控制系统中的关键所在,主要功能是储存信息,借助于服务器实现数据的读写[1]。

1.2硬件平台

系统结构设计完成后,需要建立起硬件平台。硬件平台的内容比较多,包括开关系统、检测控制器等。从实际情况来看,应用较为广泛的是PXI和VXI的总线检测系统,检测效果良好。所以在选择硬件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保证具有科学合理性,满足系统运行需求。

1.3通信模式

最常见的通信模式是C/S模式,这种模式具有显著优势,主要体现在多台计算机处于相对独立状态,不会影响到功能执行,再实现多种用户和服务器角色的同时,在客户端虚拟仪器的可靠运行期间,服务器发挥着重要作用[2]。

1.4 PID控制算法

PID控制算法发展时间长、应用范围广,具有方便、适用性强等特点。从目前情况来看,PID控制算法已经被运用到自動检测控制系统中,有效解决了相关问题,大大提升了运行效率。采集参数时运用外部传感器,利用A/D实现数据转换,再传输到控制器,实现有效接收。传统算法调节存在局限性,对运行的准确性会产生不利影响。实际中应用控制算法时,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需要经验丰富技术人员来定期调整,保证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为了改善实际情况,将PB神经网络算法和传统控制算法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提升计算准确性,还能够实现对参数的调整[3]。

二、计算机网络自动检测控制系统软件工作流程及功能模块

2.1系统软件工作流程

计算机网络自动检测控制系统软件设计要满足安全、有效等要求,工作流程的分析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是用户登录测试体系统;第二步是验证用户信息,将远程服务器连接;第三步是登录成功;第四步被测试对象与测试设备的对应接口连接成功;第五步检测激励信号控制系统;第六步连接的网络通道会将检测数据传输到服务器;第七步借助于检测诊断程序分析处理检测数据;第八步将处理结果返回;第九步诊断结果会在客户端显示出来。

2.2系统软件功能模块

1.系统管理模块。主要包括设备管理、操作管理等,其中设备管理主要作用是记录设备用户端的配置状况,当客户端信息发生变化时,例如改变、删除等,都会详细的记录下来。用户的远程登录请求命令可通过操作管理进行分析,为确保请求命令的的有效执行,需合理使用相关程序。系统操作人员信息是操作人员管理的主要内容[4]。检测任务管理主要作用是管理诊断结果,将运行中产生的数据信息保存下来。检测诊断程序管理是一个完成过程,中间包括了检测、分析等环节。

2.分析诊断模块。分析诊断模块可以在线诊断客户端故障,具有高效、准确的特点,可以实现对检测控制系统故障的定位,并根据实际情况隔离,避免造成更大范围影响,同时还具备专家系统支持功能。

3.网络通信模块。该模块具有多种功能,各类功能的实现是通过网络通信的连接、数据发送、数据接收实现的。数据传输可以通过服务器和客户端的通信连接完成,通信模块可以实现通信通道的功能。在数据分析和接受之前要完成数据传输,另外要构建出缓冲区,对于用户端传送的数据而言,可以放入到缓冲区,为后期工作开展提供支持。在发送数据过程中,用户端会接受缓冲区发送的数据[5]。

4.检测资源模块。在具体运行中,该模块的作用是适配器的模块文件,存储适配器信息。用户可以针对实际情况修改配置模型文件、适配器文件,适配器模型文件可以自动处理,对适配器模型中的文件信息进行整合,这样就能对系统进行自动校验。

5.检测执行模块。检测控制和激励信号配置是这个模块的两个部分。检测系统及其资源的控制靠检测控制完成,输入的激励信号采集的输出相应信号为在检测工作中,需要输入的激励信号采集的输出相应信号提供支持。

三、计算机网络自动检测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3.1数据库设计

计算机网络自动检测控制系统中,数据库的作用比较明显,所以需要在设计过陈总关注数据库,确保数据库设计符合要求。检测控制信息的管理通过数据库VItest实现,其中有多种类型的信息表格,例如设备信息表、用户信息表等。其中用户信息表包含六个字段,分别是用户名、密码等。系统维护用户相关信息。

3.2组件间通信实现的设计

计算机网络自动检测控制系统组件间通信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以采用DSTP协议,具有强大功能,能够支持多种数据传输协议,对URL进行分析,保证协议可以有效运用[6]。数据接收、发送通信是互不影响的,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实现对某一个数据项的设计分析。

3.3服务器设计

服务器程序在设计过程中包括的内容较多,相对比较复杂。计算机网络自动检测控制系统会面临的请求来自多个用户,为了满足实际需求,可以采用并发处理的方式,在实际应中优势显著,在效率与响应速度方面都有不俗的表现。VI服务器中并发处理方式的合理运用,能满足用户管理的实际需求,线程的内容包含多个方面,例如处理用户请求线程、服务程序管理线程等。内存交换参数是线程间通讯的主要方式,多线程间的同步工作要借助于事件触发来实现。多线程实现要完成多个功能,例如初始化系统、建立通信连接等。

3.4客户端设计

分析检测控制系统的功能需求,多线程技术是客户的程序设计方式,这种技术优势明显,可以满足多种激励信号的同时输入、采集等要求,达到数据通信目的。客户端程度工作流程非常严格,第一、二、三、四步分别是是用户登录、身份验证;系统控制界面;选择对应程序。

对于面板设计而言,建议采用多面板的人机界面,操作起来会更加快速、方便。运用LabVIEW的SubPanel方法节点实现各功能VI的动态载入,会节省系统内存空间,实现系统正常的运行。

客户端程序在设计期间,主要有激励信号配置VI模块、响应信号采集VI模块等几个模块。运用条件结构和事件结构的程度来完成对激励信号配置VI模块设计,通过信号配置面板用户就可以实现对激励信号的修改。

响应信号采集VI模块通过五个模块(电流电压测量程序、模拟信号测量程序等)来采集静态数据,需要注意的是,五个模块是互不影响的。用户登录VI模块具有独立功能,信息在数据库中存储,在验证用户身份时,只需要访问用户信息数据库就可以,验证成功之后就登录启动系统[7]。采用条件结构的程序设计用户管理VI模块,管理功能包括增加用户、删除用户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网络自动检测控制系統软件开发设计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科学设计方案,保证系统可以有效运行,实现对控制系统的自动检测。目前网络环境变得更加复杂,计算机运行中容易出现故障,为了有效应对要注重自动检测系统的研发,有利于提升系统运行安全性,创建出健康、绿色网络环境。

参  考  文  献

[1] 曹建. 计算机网络自动检测控制系统软件开发设计[J]. 数字技术与应用,2020,38(2):126-127.

[2] 王瑛,朱玲. 计算机网络自动检测控制系统软件开发设计[J]. 电脑迷,2017(7):63-64.

[3] 李浩峰. 计算机网络自动检测控制系统软件开发设计分析[J].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8).

[4] 纪铁. 计算机网络自动检测控制系统软件开发设计[J]. 幸福生活指南,2018(37):0113.

[5] 李礼. 计算机网络自动检测控制系统软件开发设计探索[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26):34-35.

[6] 任钧,张竹欣,张文斌. 计算机网络安全自动检测控制系统软件设计[J]. 数字化用户,2019,25(21):121.

[7] 吕星宇. 计算机网络自动检测控制系统软件开发设计[J]. 现代电子技术,2017,40(1):99-103.

猜你喜欢

自动检测控制系统计算机网络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电力输配电线路运行短路故障自动检测方法研究
浅析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影响因素与防范措施
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法
机器视觉技术发展及其工业应用
Ka频段卫星通信自适应抗雨衰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LC的钢厂热连轧感应加热炉控制系统实现
实现状态量变化检测的中断技术研究
基于B/S模式的燃气管网安全隐患监控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