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风险管理框架下的建筑业内部控制探究
2021-09-23何佳
何佳
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建筑業也发展迅猛。但是建筑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遗留了一些问题,尤其在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情况下,内部控制方面的问题让相关企业发展面临着诸多风险。文章阐述了建筑业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探讨了当前建筑业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不足,从审计、资源配置、财务管理、队伍建设、材料采购等环节,对基于风险管理框架的建筑业内部控制策略进行探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建筑业传统管理理念存在的不足暴露出来。尤其是很多企业面临着项目造价过高、资金链紧张等问题,不仅影响了企业本身的发展,对整个行业及社会的发展也极为不利。在新的管理理念下,建筑业急需要建立科学的风险意识,通过构建完善、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框架,来实现内部控制水平的提升。这要求相关单位充分审视传统管理模式存在的不足,结合新的风险管控、内控理念和方法,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
一、建筑业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概述
(一)风险管理框架
风险管理,即通过对生产活动、业务开展过程进行梳理,识别其中各方面存在的风险,并对风险提前做好规避、应对的管理过程。建筑工程项目具有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影响因素等特征,这意味着在建筑工程的建设施工中,存在的风险较多。无论是安全风险、进度风险还是质量风险,都可能直接影响项目效益,最终影响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风险管理的关键在于风险识别,即通过对项目运行建设流程的模拟分析,明确各类风险的表现形式、诱发因素、损失影响等。而风险管理框架,就是基于风险识别体系,通过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科学的执行方案,采用相应的处理措施,来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危害而形成的管理系统。
(二)内部控制概述
内部控制主要是指企业管理层及全体员工基于控制目标,共同参与并执行的过程,这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理念不断发展以及相关经验不断积累的产物。内部控制不是一种单纯的管理机制,而是一个结合企业发展目标以及现状、趋势,对所有影响因素进行控制的过程。对建筑企业而言,无论是从单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施工,还是从企业整体的发展来看,都需要在总目标的基础上,将目标拆分到各个板块,规避或消除各类风险,保证当下效益、提高未来收益、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因此,风险管理框架的构建和执行,是提升建筑业内部控制水平的主要措施之一。
(三)必要性分析
基于风险管理框架的内部控制,关键是为了构建一套符合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管理机制,帮助企业实现事前管理,规避风险、提高效益。总体来讲,做好该工作的必要性及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促进企业规范发展。如前文所述,风险管理框架的构建,涉及到对建筑业企业管理理念、方法、模式的改革,有助于改变传统更多依赖事中管理、事后管理的现状。这很大程度上会促使企业实现业务开展、生产活动及管理活动的规范化发展,而这对规范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其二,促进企业风险规避能力的提升。众所周知,包括建筑业在内的任何行业,在经营过程中都会面临各种风险,而风险管理框架的构建和执行,在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水平的基础上,有助于提升企业规避风险的能力,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提高效益。其三,完善企业会计信息化。内部控制机制的不断完善,比较直接的影响就在于提高所有员工的财务管理素质,让其能够更加配合单位财务部门的工作,促进财务管理机制的改革,完善会计信息。而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意味着企业能够通过财务数据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促进企业盈利能力及决策能力的提升。
二、建筑业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不足
(一)缺乏风险意识
对建筑企业而言,建筑工程项目投资大、资金回流慢,涉及到的贷款周期非常长,这意味着企业长期保持很高的负债率,导致其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风险比较大。在各类风险因素当中,除了建筑工程项目本身面临的各种问题以外,税务、利率、政策等,都可能导致建筑企业受到影响。这意味着保持良好的风险防控意识,是建筑企业保证经营管理稳定健康的关键。但是,目前仍然有部分建筑企业不具备良好的风险意识,尤其是企业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市场价格、盈利保证方面,或是目光局限于当下的某个项目,忽略了企业长期发展的风险识别。这一切,都导致建筑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不仅影响其本身的发展,还可能对合作对象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二)缺乏科学的内控理念
目前仍然有一部分建筑企业管理层没有对内部控制有正确的认知,不能从管理的角度植入内部控制的科学理念。同时,很多企业的内部控制仅仅停留在一些比较常规的方面,如费用、成本等,而不是基于项目及企业的实际情况构建科学的工作机制和完善的管理制度。这导致企业的内部控制不力,不仅影响项目效益,还不利于企业的整体发展。另外,比较明显的一点是,部分建筑企业在员工管理方面,将更多的培训及管理资源放在员工专业技能方面,而忽略了对其创新思维、责任意识的培养。而在新时期,创新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前景,责任心则决定着企业的运营状态。员工对内部控制制度的不了解、不支持,自然是影响建筑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执行力不足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团队的执行力,将很大程度上决定项目效益及企业发展状态。在新时期,建筑行业部分企业依然局限于传统的管理模式下,无论是从人员管理还是执行机制的角度,都可以感受到这些企业团队执行力的不足。如前文所述,很多企业虽然制定了相应的内控机制和风险管理框架,但是仅仅停留在制度和口头上,没有想好如何有效执行。执行力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缺乏科学的执行机制。任何制度的制定,都需要企业上下共同努力去执行,而其中领导层的作用不言而喻,其需要制定适合相应管理思路及规则的工作机制,引导全员开展工作。但是,工作机制改革不足,导致很多员工依然停留在传统的工作模式下,对内部控制改革执行效果极为不利。其二,缺乏严谨的考核评价机制。监督、考核、评价,是建筑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开展过程中的外围保障。其中,监督一方面是为了确保相关机制及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另一方面是为了为制度的优化采集相应信息。考核是用工作目标、指标的方式,来评估相关工作的执行效果。而评价,是让企业上下了解自身在企业内部控制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做出的贡献和存在的不足。考核评价机制的不完善、不合理,是导致建筑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框架执行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