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城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分析
2021-09-23张会霞
张会霞
(晋城市城区水务局 山西晋城048000)
1 基本情况
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总人口209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68 万人,总面积9 490 km2,山区占87.6%,盆地和山间谷占12.4%,水资源总量为21.49 亿m3,人均水资源为720 m3,为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33.4%,多年平均降水量591.8 mm。
按2005年普查资料晋城市共有60.42 万人存在不同程度的饮水安全问题,水质不达标影响人数有32.37 万人。根据农村安全饮水国家标准,水质标准必须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国家规范要求,而晋城市城区下辖一镇七办,水质不达标,有安全问题的主要有南村镇、西上庄街道办事处、钟家庄街道办事处等。
2 存在问题
1)南村镇、西上庄街道办事处、钟家庄街道办事处直接饮用的坑塘水、檐前水、沟道水、河道水等;
2)缺少水处理设备和消毒设施,一些村镇基本没有水处理设备,更没有消毒设施;
3)饮水区域未做保护措施,水源污染相对严重,粪便、农药、生活生产垃圾随着雨水、风尘流落到饮水源;
4)水量不足问题,一些偏远山区因水量得不到保障,常年无法洗脸洗澡;
5)保证率低,多为季节性缺水,遇到干旱季节只能到邻村或更远地方去拉水;
6)取水距离较远且困难,运水来回几个小时,一些村镇每天天不亮就排队等候,用水瓢或小桶在渗水坑取水;
7)人畜共用饮水源,如一些天然坑塘或人工拦截小河道,村民取水后要在家中桶、池、缸搁置数小时沉淀;
8)水质总硬度、硝酸盐氮、总大肠菌群、硫酸盐等指标超标。
3 采取的技术措施
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分类实施,针对晋城市城区周边农村饮用水问题,先后组织了近20 多次现场勘查,逐村逐户采访,聘请相关专家对人口、水质、用水量、周边地质情况等充分调研,形成了专题调查报告。在报告的的基础上,根据各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条件,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集中与净化相结合”的原则,通过集中供水、净化处理、水源置换等措施,优先解决了对农民生活和身体健康影响较大的水质安全问题。采取措施如下:
1)针对南村镇、西上庄街道办事处、钟家庄街道办事处,人口相对集中,地势平缓,地质条件良好,便于施工,距离晋城市城区较近,采取了集中联片供水,如南村、庞圪塔、核桃洼、山西底、郜匠、陈庄、小白水、南田石等村。共建集中供水工程8 处,其中规模以上集中供水工程1 处,更新农村自来水管网210.5 km,铺设总长超过1 200 km,彻底解决了96 235 人的用水问题。
2)针对金匠、东上庄、西上庄、冯匠、道头等村人口相对集中但村与村之间相对分散,地势相对平缓,地质条件良好,无法集中联片,采取了集中供水工程,单村集中供水工程67 处。建成净水设施3 座,净水生产能力每天5 万t,更新农村自来水管网210.5 km,铺设总长超过1 200 km,农村集中供水率达100%,自来水普及率达100%,供水保证率达100%,水质达标率为95%。
3)针对一些偏远山区,农村居住较分散,无法达到集中联片供水或集中供水,如司匠村、浪井村与苏庄村的水质总硬度、硫酸盐等指标超标问题,采取提升水质的措施。分别在司匠村和浪井村安装反渗水处理系统对水质进行过滤,苏庄村转接天一铸造厂水源,实行一体变频供水,以达到提升水质的目的。共安装多介质过滤器2 套、活性碳过滤器2 套,反渗透主机2 台,1 t 净水设备、5 t 水箱,立式多级高压泵2 台以及配套管路,安装修建设备工房8 间,保证村民的饮水健康,干旱缺水地区农村每人每天可获得的基本水量不低于20 L。
4)除此之外,针对个别村庄,如解决段匠村与北社村水质硫酸盐超标等问题,结合地理位置及实际情况采取更换水源或两村水源实行置换解决水质问题,分别由南村镇水管站管辖的集中供水工程与金科工贸有限公司进行供水,安装35 kW 一带二变频起运柜、铺设输水设施设备、安装智能水表350 个、分水器25 个,很好地解决了两村安全饮水问题。
4 取得的成果
国家大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给农村集中供水提供了便利条件,自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以来至2019年底,晋城市城区共建成28 处城市管网延伸工程,集中联片供水或集中供水,由自来水公司统一管理。无法实行集中联片供水或集中供水的村庄,由机关干部承包管理。工程完工后,对偏远山区农村和个别村庄水质抽样检测结果对比如表1 所述。
表1 晋城市城区饮水安全工程实施前后水质指标对比表
从检查结果可以看出,所采取的措施效果显著,确保5 个村20 户61 个贫困人口饮水安全清零托底,同时解决了3 292 户8 996 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而集中联片供水或集中供水的农村,抽样检测了水质总硬度、硝酸盐氮、总大肠菌群、硫酸盐、砷氟含量等指标,均满足了国家标准,水质标准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国家规范要求;农村每人每天可获得的基本水量为40~60 L;村民往返取水点的时间不超过10~20 min,供水保证率达到了100%,水质达标率为96%。
5 运营时需解决的问题
饮水工程建成后投产后,管理职能由工程建设转变为建后管护、水质监测、水源保护等,因涉及村民切身利益和身体健康,需要专业性较强的管理技术人员进行管控,而供水站和村委会很难胜任,需不断加强专业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由于水源保护范围和供水工程管护范围未划为保护范围,水质容易受农田农药、粪便、生活生产垃圾等污染影响。需要对水源地及周边村民进行宣传教育,提升他们的素质,让他们认识到水源地保护的重要性,这关系到他们的用水安全,自觉参与到保护水源地中来,防止有人蓄意破坏,放牧、施肥、垃圾堆放等要远离水源地保护区域。
6 经验总结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民生工程,让农村人口喝上放心水也是基层水利工作者愿望,要想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必须脚踏实地进行科学调研,因地制宜采取针对性措施,特别是偏远山区、落后村庄、分散居住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各不相同。要想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将每一个农村的饮水安全问题当作一个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来实施,也要经过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招投标及施工图等环节,从经济方面、技术方面和效益方面多层次比较,加以论证,选出经济合理、技术可行、效益高的方案,确保水质、水量、方便取水程度和供水保证率四个方面得到解决。鼓励和引导沿线村民积极参与到关系自身利益的建设中来,同时积极听取沿线村民的建议和意见,接受社会监督,保证工程质量。
当然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还需要各级政府政策和资金大力支持,要积极争取国家、省级专项资金,加大市、区两级的配套投入,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同时,创新投融资机制,采用TOP、PPP 等模式,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分担的长效机制。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专家对管理人员和检测人员培训,使其更好地为农村饮水服务,确保农村安全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