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代公路路基施工技术
2021-09-22伍任雄
伍任雄
摘 要: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辉煌发展,车辆载重及交通量也随着突飞猛涨,我国在这方面也对公路建设采取了严格的技术要求,以满足中国持续稳定发展的需要。公路路基是道路项目中的基础设施,承受道路传递的行车负荷和制动负荷,必须承受不断增加的负荷量,在明确公路平稳性的时候,应当增加道路路基的强度与稳定性。只有自身强度偏高,稳固性与实用性优良的路基,才可以提升公路的综合强度与实际性能,增加道路的使用时限,促进我国经济血液的持续流动。
关键词:路基;施工;防护
中图分类号:U416.1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路基是公路的主要组成物,一般能划分成路堤、路堑与半挖半填路基。路基顶端超过原路面的填高路基,被称作是路堤;从地面开凿出来的路基,被称作是路堑;由横断截面看,一些是属于挖方、一些是属于填方的路基,也就被称作是半挖半填路基。道路建设所涉及的项目内容中,除了桥梁公路外,其他均属于路基设计与施工的范畴。
1 路基施工
1.1 路基施工的基本方法
路基建设项目施工通常包括以下几种基本方式: 人为施工;机器施工;爆破施工。
人为施工是借助工具的建设方式,该方式要求消耗很多的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并且效果不佳,无法确保项目质量,但可以用在某些短期且较简单的辅助性项目上。
对于石质路堑的开挖,直接使用机械施工会对机械本身造成巨大磨损,效率也会急剧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用到爆破施工方法,在固定部位,借助炸药爆炸产生的较大能量,将土壤与石块炸松后再使用设备开挖和运输,这也对机械作业效率有很大的提升[1]。
1.2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对道路路基进行施工之前的准备工作,应当涉及项目的整体布局,掌握水文状况与地质状况,确定建设方案与项目进展,机械设施准备与配置,该时期的准备活动决定了工期的长度甚至整个项目能否顺利运行。路基建设前的准备活动,应当划分成:组织准备、技术准备与物资准备。
(1)组织准备。组织准备主要是确定施工人员和建立管理机制,明确施工人员以及对应施工任务,制定所需的规章制度,树立施工每阶段的目标。(2)技术准备。了解设计材料,且做好现场的调查、核实,有需要的时候还需修订设计材料;编制施工组织计划;测量路线,施工放样;临时工程的设立,通常涉及现场的用电用水、道路、临时通讯设备、建设用房的搭建等。(3)物资准备。购置工程所需材料与机械设备并分配调运到各个场地,以及员工生活后勤供应等物资。
2 路基施工要点
2.1 路基填筑
主要有分层平铺与竖向填筑方法。
前者指进行填筑时应当按照横断面全宽分层自下向上进行施工,使路面更具稳定性,保证不同用途按规定层数进行填实。后者指路基一旁按照横断面的实际高度,进行不断填实,普遍使用在不能从上至下、分层填筑的陡坡、断层地段,也被称作是横向全高填筑[2]。
2.2 路基开挖
路基开挖包括全断面横挖法与通道纵挖法两种不同的方法。前者指将路段横断面的宽度和深度从其中一边或者是两边朝前不断开挖使用。通常能够划分成一层横向与多层横向开挖的方式,多层横向全宽开挖适合使用在较深与较宽的路段。后者指先沿着路段中间纵向挖出一条道路,再继续将道路扩大到两端,首先将上层道路开挖到两端边坡,再继续将下端道路开挖到两端边坡,直至开挖至指定路基标高,这条通道还能当作日常运输的公路。
3 影響路基压实的重要因素
3.1 含水量对压实效果的影响
(1)含水量对压实效果的影响。在压实试验中,合适的压实工具质量为8 t~30 t,碾压速度为2 km/h~
4 km/h,压实次数为4~6次。
在相同的压实功下,借助击实试验可以获得各种土壤达到最大干密度时的最优化含水量,如表1。在对其采取压实处理过程中,严格控制现场含水量为最佳含水量,方能得到最优化压实效果。
(2)土质对压实效果的影响。各种土质的最佳含水量与最大干密度是存在差别的,其压实效果也是存在差异的。
分散性偏高的土壤,因为其颗粒较为细化,表面积与体积比例偏高,加上黏土中带有亲水性偏高的胶体物质,因此,最佳含水量较高且高密度偏低的特征。反之,砂性土的颗粒较粗且呈松散型,水分容易散失,故最佳含水量对其没有过多的实际意义。路基施工最好的土是砂性土,其水稳性好,易于施工,压实效果好。
3.2 土质对压实效果的影响
分散性偏高的土壤,因为其颗粒较为细化,表面积与体积比例偏高,加上黏土中带有亲水性偏高的胶体物质,因此,最佳含水量较高且高密度偏低的特征。反之,砂性土的颗粒较粗且呈松散型,水分容易散失,故最佳含水量对其没有过多的实际意义[3]。
3.3 路基压实的机具选择与操作
(1)路基压实前的准备工作。按照路基压实项目的需求,选择种类与压实功相对应的压路机;按照压路机的压实功所可以达到的最优作用深度,确定最优压实厚度;试验路段或根据以往压实经验,选取最优压实次数;测定土的最佳含水量,让经过压实之后的含水量达到最优状态;还需要对松铺层厚度进行有效控制,选定压路机的最优振幅与振频;准确选定机械施工路线,保证压实均匀。
(2)路基压实的基本标准。在压实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各项原则。
先轻后重:先用轻型压路机初压,再用重型压路机复压。先慢后快:压路机碾压速率次数增加增多而不断增快。先边后中:碾压应当从路基两边开始,不断往路基中间移动进行工作。先低后高:在超高路段,碾压路线应从低处到高出。注意重叠:相邻两个碾压带重复三分之一的轮宽宽度,防止部分漏压。
(3)路基压实的操作。路基压实分为三个阶段:初压、复压和终压。初压通常是借助中型或重型压路机光面钢轮对道路进行一到两遍的碾压处理,第一次压实的速率不能高于2 km/h,第一次碾压结束之后,需要对路基进行整平。复压是压实工作中最为关键的时期,是第一次碾压之后采用轮胎压路机起到最大压实功对路基进行数遍的碾压,让铺筑层达到要求的强度。终压是为了让经过碾压之后的道路达到平整要求,对所有为了铺筑层采取1~2遍的碾压。在分层压实路基的情况下,只需要对最下面一层进行碾压。
4 路基排水
4.1 路基地面排水设施
路基地面排水设施是为了将地表水从路基隔离并汇集起来引排至路基范畴以外,保证路基长时间处在干燥状态,让路基维持稳定、坚固状态。排水设施众多,主要包括边沟、截水沟、排水沟和急流槽。通过地面排水系统,使路基两侧的汇集水流通过各种设施排除,保证路基施工质量。
4.2 路基地面排水施工要点
(1)边沟。当填挖道路与填土高度低于边沟深度的时候,应当设立相应的边沟。当路堤一旁坡脚靠近山岩的时候,不需要设立边沟。当在平曲线处边沟进行施工的时候,为了盡可能避免曲线内测产生积水或者是出溢的问题,沟底纵坡应当和曲线前后沟底纵坡平整连接。曲线旁侧边沟应当不断加深,实现最佳值。
(2)急流槽。在对急流槽进行砌筑处理的时候,应当让自然水流和涵洞进、出口之间产生一个过渡区间,地基应当加入地面以下,基底需要砌筑光滑平台,并且设立端护墙。在对边坡急流槽进行施工时,应当可以为排水沟给予一个通道,使进出口之间的过渡段应当连接通畅。
4.3 路基地下排水施工要点
(1)暗沟。暗沟主要是用来排除泉水或者地下集中水源,是设置在低下引导水流的渠道,无渗水的汇水作用。暗沟沟底的纵坡坡度不应当低于1%,当环境不佳的时候也不能低于0.5%。暗沟出水口部位必须加大纵坡,还应该高于排水沟正常水位0.2 m以上。针对严寒区域应当设立相应的暗沟,必须将暗沟设置在冻结层以下或者是对暗沟采取保温措施。
(2)渗井。当地下水处于较深或带有稳定含水层时,适合使用渗井,渗井属于水平方向的地下排水设施。当低下拥有较多含水层的时候,因为排水量没有那么大,含水层偏薄,对路基不会产生太大干扰,所以水平渗沟排水效果减小,应使用竖向排水措施,安装相应的渗井设施,渗井经过但不透过水层,可以将影响路基的地下水引到更深的含水层中,起到降低上层地下水位,减少上层地下水对路基的影响作用。
5 路基防护
路基防护和加固是加强路基稳固性的主要手段。路基防护,主要指对路段表层和稳定性有影响的近旁水流及其边坡等等,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路基加固则是对于强度和稳定性不够,尤其是较为湿软的地基进行加固工作,增加地基强度并达到设计的荷载水平,保证公路投入使用的质量。
6 结论
公路路基是公路建设的基础,是整条公路的命脉。公路作为国家经济流动的血液,要求每一个工作人员都服从技术人员的指导,严格执行,充分利用机械与人工相协调,对于各种路基使用最优化的施工方式,注重路基过程中各方面设施的项目质量,建设稳定性好、强度高的路基,针对确保道路质量,提升道路使用性,减少投入资金,这是道路建设者应当达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解海东,解秀梅.公路工程项目中的高填深挖路基施工技术[J].科学技术创新,2021(18):130-131.
[2]陈志贵.高速公路施工中的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1(6):169-170.
[3]孙凤喜.公路工程路基防护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1(6):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