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编教材下的小学语文中段习作系统分析及教学策略

2021-09-22袁豪朱玉梅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29期
关键词:小学中段教学策略

袁豪 朱玉梅

摘要:听说读写是语文教育中的几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习作是对外表达的重要体现,对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有重要作用,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都有促进作用。而小学中段是学生正式开始习作的起始阶段,这个阶段的习作教学尤为重要,笔者梳理了3—4年级部编版教材的习作内容,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加以分析,以期能发现提升习作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中段;习作系统;教学策略

一、小学语文中段习作教材分析

什么是习作?肖冰梅认为习作其实是一项言语技能。[1]习作也是使用语文的一种方式之一,把语文看一个整体,那么习作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它和各种部分即有联系又有区别。而习作却杂糅了听说读写的过程,是语文最重一种输出技能的表现,它必须通过反复训练和实践才能形成。什么是习作系统?陈敏认为,习作系统就是指小学语文教材中用于指导学生进行习作联系、培养习作能力的,有序组织起来的体系。[3]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和之前的其他版本的教材有所不同,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教材,在很大程度上更加注重了学生的表达能了和写作能力,教材中设计了写话练习、单元习作、课后练笔等等。和以往教材比较,现在的编法是希望有一个系列,更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也比较有“抓手”,比较方便教学实施。[4]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的习作方面有基本要求和教学方向,首先我们需要对《语文课程标准》进行分析,课程标准对我们理解习作以及部编版教材的习作系统有重要作用。根据课标,在第一学段没有用“习作”这个词语,而是用了“写话”,主要是让学生在过程中产生对写话的兴趣,发现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和想象中的事物,这个阶段是前习作阶段,还未正式进入习作。[5]到了第二学段中段,要求乐于书面表达,增强写作自信,能切实感受周围,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想象,到了这一阶段才算是正式进入“习作”,笔者对中段年级总共30个写作单元,主要从习作态度、习作情景化、习作叙述角度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注重习作兴趣的培养和故事分享

根据小学语文中段部编版教材的习作单元内容,可以发现在学生学习态度上面,强调培养“快乐习作”的兴趣,就是希望学生乐于写作的状态,采取的方式为让学生感受到习作的兴趣,有趣才能乐于写作。在语文教材的习作部分,很多都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在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中《猜猜他是谁》,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去猜,在猜的过程中感受到写作的乐趣。在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的植物朋友》中,选择一种植物当做自己的朋友,要求学生们写之前去观察一种身边的植物,观、触、闻,然后记录下自己的感受,这种形式新颖独特,促进学生的具体行动,观察周围的植物,提供了新的视角。另外在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的初试身手部分,让学生在纸上印自己的手印,再把它画成想象中的事物,大家一起接龙编写故事,这种活动对童话故事的续编鼓励了学生大胆想象,自由创造,极大的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且也培养了写作的兴趣,乐于写作的态度。

在这过程中不仅仅是鼓励学生想象、创造力,在游戏的过程中也同样要求学生互动交流。很多习作内容都会鼓励学生以各种形成进行分享,比如写好后分享给同学听,也可以写好后在组内交流分享,还有把写的好的习作贴在墙上展示等等。如在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续写故事》要求和同学交流习作,说说你更喜欢谁的故事。在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我们可以写“家有虎妈”、“戏迷爷爷”等人物,写完之后给你写的人看,听听他的评价建议。部编版三四年级语文习作中有与同学分享的、有讲给爸爸妈妈听的、有张贴在墙上的、有与同桌分享交流的。在与他人的分享中获得乐趣,不仅让学生展示了自己,更是在分享中培养了乐于交流的态度和兴趣,使学生在写作中收获快乐,提高写作能力。

(二)注重习作任务情境化

教材中有许多习作任务都来源于生活中的场景,将学习任务和生活情境结合,作为学生写作的引子,不仅让学生有代入感、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学习内容,还能引起学生对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思考,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佘楠认为写作命题情境化,根据生活或课文内容创设写作命题情境是习作命题的好途径、好形式,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走出课本,从生活中学到知识学会思考,另一方面助于促进学生构思的冲动,激发他们的想象力等,使他们能够兴趣盎然地乐意去写。[6]

如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身边的“小事”》,在图中展示了有人在墙上乱涂乱画,也有出门遛狗的人正在给狗铲屎……,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其中有积极的,也不文明的行为,让学生描述这些行为,并且提出自己的看法,这就是在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问题积极思考,促进了对生活现象的观察。在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劝告》中,设置的是校园里面经常看到的场景,同学下课坐在楼梯的扶手下滑,高年级的同学劝他……,那个同学更有可能接受谁的劝告?为什么?你会怎么劝他们?这几乎是所有同学在校都会遇到的情景,针对这个情景写作,学生在过程中锻炼写作、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写信》中,要求学生给亲友或者老师写一封信,对格式有一定要求之外,书信曾是人们和远方亲人朋友联系方式,交流感情的主要方式,虽然现在通讯发达了,都通过电话、短信的方式联系,但是书信格式依然是学生需要学习掌握的技能,在很多正式的场合都需要用到。这个任务结合了书信,在联系习作的同时也教会了学生如何写一封正式的信。一系列任务的安排,使得写作内容与一系列生活联系到一起,在这个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就是写作的主要來源。

写作任务情境的创设还可以在课堂环境当中,和以上发生在生活中的事物不同的是,直接创设在课堂上发生的活动情境,比如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我的“自画像”》,假如班上来了一位新老师,他想尽快熟悉班里的同学,同学们要写一篇“自画像”,向老师介绍自己。现在小学的班级可能会来一些实习老师、新的科任老师等等,创设这样的情景在课堂上通过对这种现象进行模拟,使得学生带入情境当中,而且介绍自己也是同学们生活中经常做的事情,这种训练也可以让学生在写的时候重新认识自己。

(三)注重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

语言叙述视角就是学生在习作中进行表达的时候所占的立场,叙述视角不同,其语言的表达效果也就有所不同,这里以人称来区别。

第一人称叙述通常以“我”、“我们”这种当事人的视角和口吻来表达。在3-4年级的习作任务中,第一人称的例子有很多: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习作任务《我学会了___》让学生写出学会的哪件事最有成就感,有哪些经历和体会。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的动物朋友》要求学生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动物朋友。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我的心儿砰砰跳》让同学们选一件心砰砰跳的事情写下来,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和当时的感受。三年级上册的《写日记》和《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都是需要运用到第一人称的视角,写我一天发生的事,我的感受或者是我们身边的美景和有趣的场景等等,第一人称的语言让学生产生共鸣,感受真实亲切,使得学生在情感和心理上容易接受。在中段教材中,第一人称的写作任务大概有十多个,占了近一半的比例。

第二人称叙述通常以“你”、“你们”这类人称代词,就像是一种对话的情景。比如三年级下册《劝告》要求同学以对话的口吻去劝告违反纪律的同学,四年级的《写信》,给出的范文内容几乎是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的语言,例如“您好!您寄的书我已经收到了,我很喜欢。谢谢您!”使用第二人称的表达方式,让学生更有代入感,可以促进学生与他人之间的言语交流,也使得学生对教材内容产生亲近感。但是在中段教材中,第二人称的写作任务只有两三个,占极少的比例。

第三人称叙述就是位于旁观者的叙述视野,很灵活,不受太多限制,通常使用“他”、“他们”或是名字等人称代词,就是像是在叙述别人的故事。比如四年级的《故事新编》让学生重新编写《龟兔赛跑》的故事,还有《记一次游戏》,写一个一起玩的游戏。在中段教材中第三人称的写作任务也有十多个,占了很大的比例。

语言叙述视角的不同,其展现出来的表达效果也各有不同,给学生的感觉也千差万别,部编版的习作教材多是以第一和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

二、习作教学策略探讨

部编版教材更加注重了学生的表达和写作能力,它在习作编排上的特点主要有:激趣为重,以趣驱动;故事情境化、生活化;重视第一和第三人称的叙述。那么怎么用好部编版教材进行写作训练?

(一)以趣写为主

三年级是习作开始的阶段,老师要尽可能的去驱动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孩子感受到习作的快乐,兴趣为王不受拘束敢于下笔。在三年级上册的《我来编童话》里面,给出了很多词语:国王、啄木鸟、冬天、玫瑰花、星期天……,然后让学生想象,把脑海里浮现的画面或者故事写下来。也许有的同学对这些词语很有画面感,也有同学不感兴趣,那么老师就可以拓展一些词语,以供选择,可以添加学生有兴趣动画玩具名称等等,这样学生看到自己熟悉的喜欢的东西,那就更容易产生画面感。

在四年级上册《我和___过一天》中,题中给出了很多选项,并且里面都是神话和童话里面的人物。这些童话或者神话同学们都是耳濡目染的。学生还可以提供其他童话里面的人物比如阿拉丁、爱丽丝、夸父等等,以这个人物写这个习作,最后再和同学分享自己的写作这个故事。

再例如三年级上册《写日记》,这个习作之后可能就会开启学生的日常生活,写日记就是要写一天中有趣的事或有趣的人,这个阶段以培养兴趣为主,写什么内容,写多少字不重要,鼓励学生写的习惯,有了兴趣之后再逐渐对内容和言语表达进行指导。

(二)故事情境化

采用合适的故事将场景中的事物、景物结合起来融会贯通,情境作文最大的特点就是给出情境,让学生从已有的情境出发进行写作,这样学生的思路更容易打开。比如说三年级上册的《这儿真美》,需要同学们把身边的美景介绍给别人,花园、田野、小河……,这个习作任务就借助了孩子们身边的景色,让他们去感受家乡的美景,那么老师就要引导学生去感受和体会,对于这种写作,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多媒体再现这些鲜活的场景,运用“猜”、“看”、“说”三步骤。[7]

“猜”作为一种游戏,在课堂上运用它可以吸引孩子注意力,也激发了兴趣,课堂上运用荧幕播放家乡的一些美丽景色,让同学们猜一猜这是哪里,图片播放的时候孩子们有的能说出名字。

“看”就是帮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画面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指导孩子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这样观察之后孩子们想写的东西就更加具象化,这也是写作材料。

“说”就是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组内交流讨论,分享自己在荧幕上看到景点自己的感受,没有感受的同学也可以说说自己的观察,鼓励孩子大胆发言进行全班分享。

这三个步骤可以运用于各种情景化的写作,例如三年级《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依然可以采用这种方式,照片展示的不仅是景色,也可以是身边的事物。四年级《推荐一个好地方》同样适用,可以用荧幕展示一个有意思的地方,可以是游乐场、书店、古镇等等。

(三)增加第二人称写作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3-4年级的习作任务,大多是以第一和第三人称叙述为主,第二人称的写作相比显得很少,使用第二人称的表述方式,容易使学生产生代入感,看到“你”,这类词语学生自然会联想到自己,所以教师可以在教学的时候运用第二人称叙述。

例如三年级《猜猜他是谁》,本来是第三人称的写作方式,描述“他”的某些特征,这个时候老师可以做一个转变,同学们以第二人称的视角去写,运用“你头发又黑又硬,你特别爱笑,一个小笑话就能让你笑个不停”这类言语。再比如四年级《写观察日记》,选择一个观察的事物,同样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第二人称方式叙述,用这种方式稍微增加一点第二人称视角习作的训练。

叙述角度不同,表达效果和写作人的情感态度就会不同,可以多运用第一和二人称的叙述视角,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增加写作的代入感。

参考文献:

[1]肖冰梅.统编教材下的小学语文习作训练[J].中国校外教育,2020(08):50-51.

[2]邱笑红.人教版、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习作系统研究[J].文教资料,2012(36):178-180.

[3]陳敏.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习作系统研究[D].西南大学,2011.

[4]温儒敏.“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16,36(11):3-11.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6]余楠.小学语文习作教材内容与呈现方式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

[7]李泓彦.小学语文情境习作教学策略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猜你喜欢

小学中段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如何开展小学中段数学有效复习
中年级习作教学的四剂“良方”
探讨小学中段语文读赏式教学实验
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的几点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