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

2021-09-22王红兰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29期
关键词:德育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王红兰

摘要:语文是集语言与思想为一体的课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地渗透德育教育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而中学语文教学中渗入德育教育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本文立足于初中语文教学角度,分析了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初中语文;德育;课堂教学

引言

在组织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时,教师应当根据学生思想不成熟、缺乏道德观念等特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以便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一定的影响,促进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形成。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德育教育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细化教学目标,明确德育主题

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为了做好对学生的德育渗透,教师也要在教学之前,对教学目标进行细化设计,结合教材上的内容,将德育的目的融入教学目标之中,明确课堂教学的德育方向,从而以教学目标为导向进行教育活动的精准设计。

例如,在《纪念白求恩》一课中,引导学生对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进行理解,增强学生对叙议结合的认识等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围绕上述内容以及德育渗透要求,教师可以设定如下教学目标:1.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崇高共产主义精神;2.学习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作特点;3.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课文中出现的一些重要词语,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渗透的思想感情以及说理的力量等。之后,教师以上述内容为方向,进行教学活动的优化设计,从而在落实目标要求中,引导学生发展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等素养。

教师重视教学目标的设计,并将德育渗透的要求置于教学目标之中,能够引领整节课的德育方向,以便在精准设计、有序实施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有效发展。

二、挖掘教材内容,凸显德育元素

入选语文教材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这些文章内容不仅能帮学生积累语言知识,发展审美素养,同时也暗含做人的道理,能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发展。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教师也不能摒弃教材,单纯为学生讲解思想道德品质的内涵,而是要以教材内容为切入点,挖掘德育元素,使学生在理解语文知识的同时,领悟为人处世的哲理,懂得高尚的道德品质。

以《敬业与乐业》一课的教学为例,在本篇文章中,作者向读者阐述了敬业和乐业的内涵,期望学生能够从文章中获得养分,以敬业、乐业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学业。显然,文章中的内容与德育渗透的目标如出一辙。对此,课堂上教师先带领学生对文章进行浏览,使学生明确文章的内容以及作者的主要观点。随后,结合文章中的语句以及实际生活中的案例,为学生介绍敬业、乐业的重要性,使学生逐渐认识到实现人生价值与职业之间的关联性。之后,教师再为学生提出“对于学生而言,工作的内容是什么呢?面对这样工作,我们应当持有什么样的态度呢”的问题,以便学生将本节课中学习的观点迁移到现实生活中,懂得以敬业、乐业的态度来处理自己的学业。

可见,教材上具有丰富的德育元素,在语文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将这些内容挖掘出来,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解读,能够让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强化对思想道德品质的理解。

三、深挖弦外之音,梳理文章思想感情

语文课本中的句子看着平铺直叙,实则却包含着作者在当时背景下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但这也刚好是学生理解课本文章,且上升到自我反省、自我内化的主要渠道。所以,语文老师在教学时需要在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品味感情的前提下合理引入人文性教育,并让其投入其中,深挖作者表达的深层含义,以便其梳理好课文中隐含的思想感情,同时在其中感知最为质朴的情感。

如在教学《背影》一课时,“父亲”过铁道为“我”买橘子的镜头是文章的重头戏,在学生品读这一情境时,可以播放阎维文的歌曲《父亲》:“想想您的背影,我感受了堅韧。抚摸您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不知不觉,您鬓角露了白发,不声不响,您眼角上添了皱...”.优美的文字与动听的歌声交融,令人动情。学生会在这样的情境中体味父爱,理解父爱,他们会自然而然地重新审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与父亲的关系,重新审视所谓的“代沟”,从而学会爱自己的父母。在学习法国小说家都德的《最后一课》时,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揣摩韩麦尔先生的心理,从而使学生能更深切地理解什么是爱国主义精神。教大文豪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可以从人情的冷暖中让学生产生对社会的热爱,让学生产生爱心,关爱身边的人。

四、以德育及心理健康教育为核心组织合作探究

探究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方式,通过组织合作探究活动,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课文知识。在小组合作讨论之前,教师应当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划分学习小组,要求学生在小组内部积极表达自身观点,并听取他人的意见,共同解决语文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此外,教师还应在合作探究活动中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学生布置明确的合作探究主题,既要体现语文基础知识同时也要结合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以人教版初中语文《鱼我所欲也》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翻译文章,让学生理解文章中讲述的主要观点,要求学生思考“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时应当如何做出选择,思考生活中是否曾经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并将自身的成长经历分享给其他同学,深入理解文章中“舍生取义”的核心观点,这样一来,学生能够从课文中获得启迪,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此外,教师还应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场面,让学生学会取舍。

结论

总之,做好德育渗透,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初中语文教育阶段,教师应当把握德育渗透的大方向,积极地探索语文教材上的德育元素,创建有效的教育活动,并向学生讲解文本创作的背景等,以便在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同时,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发展,贯彻落实“德智并举”的教育思想。

参考文献:

[1]王素侦.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具体策略[J].新课程(下),2019(12):220.

[2]刘玉.新课改视野下初中语文德育的思考与实践[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24):40.

[3]马丽英.努力绽放不忘初心——在语文课堂中渗透品德教育[J].课外语文,2019(33):192-193.

[4]郭杰.浅谈德育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渗透[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22):28.

猜你喜欢

德育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