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良医疗安全事件上报的规范化管理

2021-09-22邰韧辉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5期
关键词:规范化管理

【摘要】本文主要对医院不良医疗安全事件上报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发现医院不良安全事件上报系统不够完善、上报意识较为薄弱、经常发生延报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为了满足医院对于不良医疗安全事件上报提出的各项要求,以患者安全为基础,本文提出了不良医疗安全事件上报的规范化管理对策,通过建立信息报告平台、制定规范化管理制度、优化上报流程和反馈机制,加强对不良医疗安全事件上报的追踪和评价、提升医生的专业技能和水平等,以为进一步消除不良医疗安全事件风险,提升医疗的质量等奠定坚实的基础保障。

【关键词】不良医疗安全事件;上报系统;规范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5-0154-03

医院服务质量的提升,安全管理效率的提升等都需要对医院安全不良事件的上报问题进行剖析,在规范上报的流程后,制定相关的规范标准和制度,以此能够降低不良安全事故的发生,为患者的安全保驾护航。文章在分析医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的情况后对其原因、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这些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管理对策,以进一步规范相关人员的工作行为,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避免再次发生重复的事件,影响医院的名誉和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

1 不良医疗安全事故的相关概述

1.1定义分析 现阶段,我国并没有对不良医疗安全事件进行统一的定义,仅仅在医院评审中,将不良医疗安全事件定义为:临床治疗过程中或者其他运行过程中,对于影响病人诊疗结果或者造成较大医疗事故、医疗纠纷,增加病人痛苦的事件等被称之为不良医疗安全事件。根据美国对于该事件的定义来看,其他国家认为任何不良的医疗行为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威胁和伤害,或者违背疾病自然转归相的事件等,这些被定义为不良医疗安全事故。

1.2不良医疗安全事故的分级 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在相关规定中进行了分级,即分为一般医疗质量安全事件、重大医疗安全事件、特大医疗安全事件等。在经过不断的细分和探究,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按照严重程度分为四个等级,即1级事件,2级事件,3级事件,4级事件。其详情如表1。

1.3不良医疗安全事件发生的主要因素 不良医疗安全事件发生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诊疗过程中發生的不良医疗安全事件;②临床管理中存在的不良医疗安全事件;③其他方面造成的不良安全事件。表2对此进行深入分析。

2医院不良医疗安全事故上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上报数量不够和准确性较低 由于该医院医疗不良安全事件管理中没有制定相关的流程和制度,导致医疗人员对于不良医疗安全事件的定义不够了解,在操作时没有按照相关制度进行操作,无法认识到当前医疗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等,这些情况都会使医疗人员无法正确识别潜存的一些不良医疗安全事件。同时,这些医疗人员在培训时并没有对上报的情况予以深入的了解,其上报意识较为淡薄,导致上报数量和上报质量欠佳,缺乏正确性,在后期想要进一步改正不良安全事件,减少再次发生的概率,顺利落实整改的对策等尤为困难。

2.2上报过程中没有及时上报,导致发生延误的情况

很多医务人员受到各方面的影响,认为医疗安全事故发生与自己并没有直接性的原因,他们认为在临床诊断中存在的安全事件,只要通过及时的处理或者与家属做好术前的沟通等,就不会产生医疗纠纷,这就导致即便可能潜存不良医疗安全事件,他们也不会上报。一方面是出于自身利益的影响,另一方面,医院也会出于自身名誉问题,将出现的重大事故进行隐瞒。因此,即便是医院已经开始实行了奖励的措施或者惩罚的措施,这些医疗人员在进行权衡后,会出现担心影响自身事业发展或者医疗纠纷的情况,进而发生延误,上报不积极,给医院带来经济和名誉上的重大损失。

2.3缺乏有效的监管 很多临床医务人员为了避免产生医患纠纷,而在上报过程中存在侥幸心理,即:病例记录不够完善,上报存在假信息等,导致上报的质量较差;缺乏及时性等,这些问题都不利于医院开展不良安全医疗事故的管理和整改,导致整改中存在很多问题,从而重复发生不良安全医疗事件。而之所以产生这些问题主要与以下原因有关,即医院并没有设立统一的扎口管理,缺乏专门人员的有效监管,从而使得上报不及时,评估的质量较差。

2.4上报系统有待完善 国家管理所制定的一些上报系统,在填写的内容上或者填报的形式上存在很多的不同点。例如:中国医院协会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中国中心组临床安全用药错误报告系统。这些上报系统中的内容都涉及到了临床报告者的工作量等,这些内容的上报很容易引起报告人员的抵触。同时,《不良医疗安全事件报告表》中都是以纸质的形式上报给医务处,这种传统的上报形式存在很多的弊端:第一,在医务人员比较繁忙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漏报的现象;第二,不利于后期的记录;第三,经常出现不及时上报和记录的情况。

3 医院不良医疗安全事件上报的规范化管理举措

3.1制定不良医疗安全事件上报的规范化流程和制度

为了能够在保障患者安全的前提下规范不良医疗安全事件的管理,需要对《医疗安全事件管理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明确医疗安全不良事故的上报流程和时限。即:医疗人员在发现存在重大不良医疗安全事件或者4级事件时,需要在4h内填写《不良医疗安全事件责任书和报告书》,及时报告给相关部门进行资料的审核和处理。如果发生1级事件或者2级事件后,应该在48h之内填写《不良医疗安全事件责任书和报告书》,并且在发生的1h的通过电话汇报的形式向上级部门报告。各级职能部门在根据上报的信息等整理不良事件报告的信息和资料等。医院还可以制定“零报告”的制度,通过每月的20号上报相关事件,在明确各部门医疗人员的责任后,以进一步加强不良事件的规范化管理。同时,严格按照《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中的内容,制定应急保障预案,定期开展设备的维修和消毒,并及时将反馈的情况进行上报,在各部门的共同管理下,及时改正一些不正确的操作,从而降低不良安全事件的发生。

3.2构建完善的上报系统,提升报告准确性和及时性

医院不良医疗安全事故上报和管理系统的设置有效提升了上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减少了漏记或者少记的现象。本文所采用的上报系统为Oracle数据库,以加强用户的管理。本系统的设置还能够与医院信息系统等进行对接,在采用视图方式授权患者的基本系统,HIS系统还能为不良事件上报创建专门的用户,该系统在将提取到的一些数据上傳到不良事件数据库中,使得上报系统和医院信息系统中能够同步显示患者的数据。

该上报系统的主要优势为:第一,不良事件上报率呈现明显提升。不良事件上报系统中,患者的一些信息或者药物信息、就诊的情况等都可以从HIS中自动上传,医护人员不需要进行手动的记录,有效提升了工作的效果。同时,该系统中的上报事件内容主要以问卷形式为主,医护人员只要进行选择就可以,填写的效率也明显提升。并且该系统支持匿名上报,这不仅能够减少不良医疗事件的发生,还能够提升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通过采用这种系统进行上报不仅能够提升上报的准确率和上报率,还能够为开展不良医疗安全事件的处理和规范化管理提供数据上的支撑。第二,该系统中还有很多知识库,知识库中涉及到了事件紧急措施和对策等,医疗人员在上报时可以根据所发生的不良事件及时采取应对的措施。同时,在上报后如果发现重大或者典型的不良安全事件,可以将其上传到各个部门管理系统中,在共同监督和提出有效解决方法,大大提升了管理的效果。

3.3结合上报的情况,制定奖惩制度和考核制度 医院为了能够提升上报人员的积极性,改善之前所发生的漏报、不敢报等情况,可以针对于每个月上报的情况进行奖惩,在进行评估和考核之后,制定考核标准。第一,对于积极上报,上报信息完整、精准的医务人员,并且能够及时进行处理,将损失降到最低的人员给予奖励。第二,对于隐瞒上报,没有第一时间通知上级部门,处理效果较差的医务人员给予严厉的惩罚,从而让医务人员全面认识到不上报或者上报信息不完整,与事实不符的情况给自身带来的不良影响。因此,通过制定考核标准,以在加强上报规范化管理的同时,还能够有效提升上报的意识,提升上报的质量。

3.4进一步规范医务人员的上报行为,提升医疗业务能力 上报意识在全面提升后,医务人员的操作或者行为也会变得更加规范。但是不良医疗安全事件上报的规范化管理过程中会受到医疗人员专业技能水平较低、法律意识较为薄弱等影响,导致上报信息缺乏有效性和可借鉴性。因此,全面提升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法律意识等对进一步降低不良医疗安全事件的发生等都发挥了积极影响。一方面,对于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基本技能进行有效培训。另一方面,再教育过程中通过加强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充分认识到医患纠纷、规范诊疗操作等相关法律知识,从而避免医疗行为中产生医患纠纷。另外,鼓励医患人员在上报信息时,做好各项病情的记录工作,以减少在后期发生医疗纠纷时出现的无据可查的情况。

4 总结

不良医疗安全事件上报的规范化管理,有效降低了上报不及时、上报不准确的问题,为后期开展处理提供了信息上的支撑。尤其是相关制度的完善、人员素养的提升、先进上报系统的设置等都为进一步规范管理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医院应该重视起不良医疗安全事故上报问题,及时对出现的上报问题进行监督和审核,从而全面提升医院应对风险和识别风险的能力,有助于提升医疗的质量,为患者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罗俊姝, 张万蓉. 某院2018年246例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现状及管理策略分析[J]. 吉林医学, 2020, 41(10): 2553-2555.

[2] 刘盛东, 王汉超, 杨捷, 锁涛, 孙湛.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中关键问题的分析[J]. 中国医院管理, 2020, 40(7): 48-50.

[3] 彭小春, 张敏, 符明龙, 杨融冰, 冯儒佳. 基于系统追踪法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规范化管理实践[J]. 护理学杂志, 2019, 34(11): 59-61.

[4] 杨可心. 浅谈我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规范化管理[J].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8, 29(1): 38-39.

[5] 朱晓梅, 陈曙光, 秦晓斌, 游继军, 万志敏. 建立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促进医院管理信息化[J].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 16(2): 62-64.

作者简介:邰韧辉(1981.06-),男,汉族,江苏常州市人,本科学历,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医院及卫生事业管理方面。E-mail:trh13836301@163.com

猜你喜欢

规范化管理
关于印章档案规范化管理问题的思考
以规范化管理人性化服务打造特色孵化器品牌
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四化”建设初探
工程招投标规范化管理措施研究
新经济环境下会计基础工作有效途径探析
解读互联网金融中的“庞氏骗局”或“跑路公司”
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四化”建设初探
医院收费员规范化管理的思考
基层会计工作规范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