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结合PBL教学法在血液内科临床见习中的探索

2021-09-22周畅姜丽波刘娜徐明瀚隋慧颖

科技创新导报 2021年16期
关键词:临床见习PBL教学法微课

周畅 姜丽波 刘娜 徐明瀚 隋慧颖

摘  要:目的:研究微课结合PBL教学法在血液内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效果,尤其分析該教学法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中的观察主体为齐齐哈尔医学院临床医学系的本科学生,均于本院血液科见习,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将2016级学生40人作为对照组,2017级学生40人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带教,实验组采用微课结合PBL教学法带教。结果:实验组见习生不仅在授课后病例分析成绩、自我导向学习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能力更是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课结合PBL教学法在血液内科临床见习中的效果显著,特别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血液内科  临床见习  微课  PBL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1)06(a)-0128-03

The Exploration of Microclass Combined with PBL Teaching Method in Clinical Probation of Hematology Medicine

ZHOU Chang  JIANG Libo  LIU Na  XU Minghan  SUI Huiying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Qiqihar Medical College, Qiqihar, Heilongjiang Province, 16100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micro-class combined with PBL teaching method in clinical probation of hematology medicine, especially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this teaching method on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Methods: The subjects in this study wer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from the Department of Clinical Medicine of Qiqihar Medical University, who were on probation in the Department of Hematology of our hospital.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admission time, 40 students from the grade of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40 students from the grade of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aught by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whil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aught by micro-class combined with PBL teaching method. Results: The scores of case analysis and self-directed learning ability of trainees in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P<0.05).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Micro-class combined with PBL teaching method has significant effect on clinical probation in hematology department, especially on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Key Words: Hematology department; Clinical practice; Micro-class; PBL teaching method

高等医学教育中,临床见习属于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目的主要是促使医学生形成清晰的临床思维,并逐步将理论转变成实践,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整体素质。血液内科临床见习对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非常关键,所以临床带教与见习生的学习情况密不可分,应选择科学合理的临床带教方法,保证见习生能积极地学习,有效提高其综合能力[1]。本研究比较传统教学模式与微课结合PBL教学法带教的临床效果,重点分析微课结合PBL教学法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方面的优势。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分别选择本院2019—2020年第二学期、2020—2021年第二学期血液内科临床见习生各40名,共计80名为调查对象,2016级学生作为对照组(n=40),2017级学生作为实验组(n=40)。纳入标准:(1)分配到本院血液内科临床见习的临床专业学生[2];(2)知晓研究内容,同意接受传统教学模式或微课结合PBL教学法带教;(3)各项考试成绩与基本资料完善。排除标准:(1)中途退出临床见习;(2)不愿意配合研究;(3)基础信息不完善。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21~25岁,平均(22.25±0.21)岁。实验组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21~26岁,平均(22.12±0.22)岁。两组基线数据比较,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传统教学模式带教

根据血液内科教学大纲和血液内科知识特点、学生概况等,制订适宜的教学方案,将教学方案中的内容和学习要求等告诉见习生。带教老师将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给见习生播放,参照血液内科教科书的目录给见习生进行理论知识讲解及典型病例分析讲解,要求见习生了解和学习血液内科疾病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使其能正确地分析各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等,提高其对各种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并使其知晓各方面治疗方法与手段,可以为患者制订相应的治疗方案。

1.2.2 实验组:微课结合PBL教学法带教

微课制作。第一,用录屏软件、摄像头与麦克风等设备制作微课,带教老师先对所要讲述的疾病进行归纳总结,再选择典型的病例为病案,模拟SP病人进行情景演绎。第二,带教老师开始问诊患者,给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和病因、临床症状与表现等,了解患者的家族史与接触史等,注意在问诊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对相关内容着重强调。录制的内容包括患者的各项检查结果,比如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重点给见习生介绍骨髓象等检查结果,详细展示每项检查的结果。第三,根据患者的问诊和检查情况,提出问题,引导见习生熟悉疾病的诊断流程,包括临床症状与体征、临床检查结果分析等,再基于专业教材中的诊断依据,自行寻找对应的诊断依据,综合患者的各方面情况进行鉴别诊断,并为患者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

PBL教学。第一,将40名实验组见习生分成4组,每组10名见习生,根据见习生的学习成绩与能力等,每组确定1名组长。第二,教学开始前1天,带教老师将微课发给每位见习生,让见习生进一步了解讨论的主题。第三,带教老师根据微课中病例的具体情况,提出针对性问题,叮嘱见习生自主查询资料,激发见习生的学习兴趣,要求见习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和讨论。第四,开始讨论时,见习生把自己寻找的资料详细整理作为学习资料。见习生以组为单位向带教老师汇报学习情况,教师对见习生的学习进行进一步指导,保证讨论的方向正确,指导其书写病情诊断,要求其诊断依据和鉴别诊断、治疗方案等方面内容合理且完善。第五,带教老师对见习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指导见习生再讨论,让见习生了解自己的答案与教师答案存在的不同之处,再对自己的诊疗过程进行回顾,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自己的不足,从而提高学习成绩与效果。

1.3 观察指标

以閉卷考试的方式考核见习生的病例分析成绩,由带教老师给见习生的病例分析打分,总分100分;同时在教学实施前先用中文版《自我导向学习评定量表》对两组学生进行一次自我导向学习能力评定。教学实施结束后再次对两组学生进行自我导向学习能力评定,对两组学生在完成教学后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是否得到提升进行对比分析。

在教学结束后自制量表评价见习生的综合能力,包括临床疾病认识、处理病人能力、课前预习能力、自主学习热情、知识运用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团队意识7个方面,每个方面总分10分,综合能力为各项目评分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结果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完成处理,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用、(n,%)表示;差异性分别对应t检验、2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检验依据为P<0.05,说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自我导向学习评定量表评分和案例分析成绩分析

实验组见习生在教学后自我导向学习评定量表评分为(91.71±4.43)分,案例分析成绩为(92.32±4.61)分,对照组见习生在教学后自我导向学习评定量表评分为(82.45±2.12)分,案例分析成绩为(80.23±2.33)分。

2.2 见习生综合能力得分情况

实验组见习生的综合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  讨论

血液内科教学涉及诸多内容,包括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和细胞遗传学等,理论知识众多且较为抽象,而人体内的血液系统并无实体器官,学生不能亲眼观察,致使学生学习的主要是理论知识,不能深刻地理解各种病情,且枯燥的学习容易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影响学习成绩与教学效果[3-4]。

本次采用微课结合PBL教学法的带教效果显著,不仅使见习生病例分析成绩提高,更使学生的综合能力明显提升。微课是近年提倡的一种教学方法,带教老师在录制微课时,先对疾病进行归纳总结,再选择典型的病例进行情景演绎,引导学生对病例的各方面情况进行详细分析。临床实践显示[5],学生对微课的学习兴趣高,能对其学习起到良好的效果,可以加深其对各种理论知识的认识,且微课可反复观看,学生能逐一消化难点知识。PBL教学法是目前医学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模式,即以问题为导向的探究式教学方法,该模式下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能主动地寻找资料和文献,根据病例的实况,可以积极主动地分析和总结,加上带教老师的指导,学生能向着正确的方向学习,逐渐加强其自学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学习过程中见习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激发其学习兴趣,并能增强其沟通能力,更好地锻炼其临床思维能力[6]。

4  结语

综上所述,微课结合PBL教学法在血液内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价值高,两种教学模式优势互补,可以使见习生更加全面地理解疾病,在微课中逐一攻克学习难点,不断提高其学习能力,具备良好的病例分析能力,并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最大幅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桥川.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血液内科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内科,2020,15(3):365-366.

[2] 彭志元,高陆,杨敏,等.微课结合翻转课堂在骨髓细胞学教学中的探索[J].继续医学教育,2020,34(1): 35-36.

[3] 周海侠.应用PBL教学法促进血液内科临床教学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34):195-196.

[4] 张国君,朱珂,李佳,等.微课结合PBL教学法在血液内科规范化培训中的探索[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33):4-6.

[5] 唐君玲,石敏,黄纯兰,等.微信联合PBL教学在全科医学培训中的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19,33(10): 17-19.

[6] 崔红花,吕丽丽,袁帅,等.微课在骨髓血细胞形态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9,23(7): 1290-1291.

猜你喜欢

临床见习PBL教学法微课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PBL教学在肾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医学生临床实习带教方式探讨
PBL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
中药制剂分析教学改革的探索及应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