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羡慕,不如努力
2021-09-22
2021年7月,华为又招聘两名“天才少年”,二人均为华中科技大学毕业生,在经历了7轮面试后,廖明辉和武敏颜拿到了令人羡慕的百万年薪。其中,廖明辉博士毕业,年薪达到“天才少年”最高档201万元;武敏颜本科毕业,此次年薪也超过百万。华为“天才少年”计划开始于2019 年,截至今年,华中科技大学已经有6名应届毕业生入选华为“天才少年”计划。
文本解读:安徽省淮北市天一中学 孟晓东
1.吸引顶尖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必然之举。华为要打赢未来的技术与商业战争,就必须坚持技术创新与商业创新,而创新就必须要有顶尖的人才,有人才能够充分发挥才智的组织土壤。华为用顶级的挑战和薪酬去吸引顶尖人才,调整队伍作战能力结构,无疑是明智之举。
2.重视顶尖人才,体现了企业的远见卓识。未来的社会竞争,本质上都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无疑就会成为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华为用顶级的挑战和薪酬去吸引顶尖人才,体现出企业对顶尖人才的高度重视,更体现出了企业的远见卓识。
3.高薪招揽人才,体现了知识的重要价值。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近年来,“知识无用论”不时沉渣泛起,误导了当下的年轻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华为斥百万年薪再招“天才少年”,无疑是对“知识无用论”最有力的驳斥。
时文链接
华为招募“天才少年”最大亮点不是百万高薪
□张永群
“天才少年”计划,是华为总裁任正非为了应对新形势而大力推进的一个人才战略。在许多高校毕业生还在为找工作发愁的时候,这些年薪百万的“天才少年”确实令人艳羡。不仅如此,在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过渡的当下,不少人尽管上了大学,也未必能明显改变自己的生存狀态。华为以百万年薪招募“天才少年”,无疑是“读书改变命运”的生动诠释,可激励更多人努力学习。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其实,这些“天才少年”并非人们想象中的“神童”,风光无限的背后,他们的付出和牺牲却很少为外人知晓。
今年拿到最高档年薪201万元的廖明辉,求学期间发表了10篇第一作者顶级会议/顶级期刊,包括2篇顶级期刊(均为ESI高被引论文)、7篇顶级会议和1篇二区期刊,谷歌学术引用数超过1900次。同时,他还是多个顶级期刊和会议的审稿人。如果不是长期的拼搏奋斗,又怎能取得如此累累硕果?
去年拿到最高一档薪资的张霁来自普通家庭,有记者问他“在学习上是一个天才型选手吗”?他回答说自己只是一个努力型选手,“付出努力才会得到回报的那种”。他和大多数大学生一样,本科时希望自己顺利通过英语6级,制定考研目标,努力学好本科的相关课程,读博期间发表第一篇论文之前曾五次被拒。
天才没有捷径。“天才少年”们其实也算不上是什么“天才”,无非是靠着扎实努力,一步步迎来人生的高光时刻,毕业才攀上了人生巅峰。
每个“天才少年”的成长故事,都是一个励志样本。为了取得出色的科研成果,他们在实验室里夜以继日;为了开拓国际化视野,他们努力争取到世界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学习交流的机会;当许多年轻人喜欢热闹和娱乐的时候,他们甘坐冷板凳……毫不夸张地说,“天才少年”们依靠的并不是什么天赋异禀,更在于心无旁骛,脚踏实地。哪怕是入选之后,也依旧保持低调,不愿接受媒体的采访。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与其羡慕“天才少年”的百万年薪,不如更多关注百万年薪背后他们付出的努力。在一个正常的市场化社会,机遇属于每一个人,只要能像“天才少年”们那样静下心来好好读书学习,就有机会成为最好的自己,成就精彩的人生。(选摘自《中国青年报》)
模拟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曾说过,对于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根本没有必要去羡慕美国、英国的教育体系,而应该庆幸在中国,我们国家的各种阶层壁垒还没有完全清晰,只要你够努力,还是有很大概率去突破次元壁。在中国努力学习,努力工作,进好的大学,学更多本事,最终改变生活,改变家族命运的可能性,一定比在发达国家要大得多。
对于这段话,你有怎样的思考与认识?请自拟标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编辑:于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