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丢失的踏实感

2021-09-22流沙

文萃报·周二版 2021年36期
关键词:舍友乡愁微信

流沙

手机、互联网时代到来其实并不久。就在不久远的过去,几乎所有人都不需要数字号码,没有互联网,没有电子邮件,更没有微博和微信,我们通过信件联络,甚至靠两条腿和嗓门来传播讯息,但每个人心里都很踏实。

二十多年前,我到江苏镇江求学,那时村里没有电话,打电话回家,需要中转。

父亲写信来,说秋收农闲后,就会来看我。我不知道他哪天会来,我看着长江边的芦苇黄了、江水清了,我知道父亲该来了。

终于有一天,舍友兴奋地跑到操场上喊:“你家老爷子来了!”

一切如同约定。

有位文化企业的老总,年过五十,有事去找他,问他有没有微信,他说没有,他说他的手机就是接听电话,没其他用途。想想这又有什么奇怪,他根本不需要这些,但他的企业仍然办得很好。

事实上,我也感觉跟不上这个时代了。信息蜂巢现象导致我在某一个领域可以是“专家”,但在另一个圈层就会有很多知识盲区,不知他们在说些什么,他们每时每刻处在文字、音频和视频直播这样的沟通之中。我有太多的困惑,人类为什么需要这样无休无止的沟通手段,但心与心的距离,却越来越远。

网上有个话题,妻子因为整整一天没有接到丈夫的微信问候,怀疑是不是他们之间没有爱情了,而我想的是,他们的分别时间,不过是从早上出门上班开始的8个小时。

清明节后的一天,我从城里回老家,母亲上山采茶去了。山在云雾之中,离村很远很幽静,母亲不用手机,山里的信号也不好。

她说晌午回来。

所有人都不会担心。晌午,母亲回来了,带回新鲜的茶叶,还有一大把野蕨。

乡村的日子一切都是有节奏的,鳥儿和公鸡就在拂晓时分歌唱,小狗会对早起劳作的人们吠叫,“吱呀”的开门声说明一户人家的日子开始了……你不用担心什么,大家都“约定俗成”,什么地方出现什么人,什么时候出现什么人,都有章可循。

这些“按部就班”的生活,总是被人不齿与不屑。

但这却是我心底的乡愁。(摘自《大众日报》)

猜你喜欢

舍友乡愁微信
生活的快乐源泉——“奇葩”舍友
乡愁
乡愁
无债一身轻
微信
回头一望是乡愁
微信
微信
新技能
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