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思政课堂教学举例之我见
2021-09-22叶晋
叶晋
[摘 要] 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传统的思政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课堂的需求,教师能否选取适合的案例,如何表述案例,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显得尤为重要。从四个方面阐述如何举例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举例应贴合学生实际,注意课堂互动,做到有的放矢,与时俱进。选用适合的案例不仅能够更好地解释知识点,也是课堂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方式,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 键 词] 举例;兴趣;互动;课堂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9-0064-02
思政课长期以来都给学生留下刻板的印象。枯燥的法律知识,老调重弹的道德哲理,还没上课学生就已经产生排斥心理。如何激发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轻松、愉悦地接受知识,我认为教学方法至关重要。案例教学法可以较好地解决此类问题。案例分析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而且可以将书本中死板的理论以生动形象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让他们更易接受。所以,如何用当今学生喜欢的语言表达出例子的正能量,与学生达成情感上的共鸣,这是我们中职思政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我看来,举例不仅要能有效解释知识点,传递情感,同时又要让学生能愉悦地接受,主动参与学习,为此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举例要贴合学生“心意”
(一)案例的選择要切合学生的实际
从教多年,不难发现学生对案例的挑剔,尤其是思政课的案例,因为这门课程学生从入学以来就一直没间断过,课程里很多知识点学生大都熟悉,但是熟悉不代表能学以致用,并且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很难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尤其是中职校的学生。所以,思政课的举例切记不要脱离学生的生活,让他们感觉这个例子“太遥远”,也不要“一本正经”地讲大道理,容易引起部分学生的逆反心理。举例应注意让学生感同身受,有“就是在我身边”“我也有类似经历”的感觉,这样学生才能进入情景,发现问题,讨论问题,举例才有意义。以“职业道德与法律”课为例,比如,在讲解第十一课中“人身权”时,我举了一个情境案例:假设有一位同学钱包丢了,已经可以确定是本班一位同学拿走的,如果让你来负责查找,你如何开展工作?老师可以一一列出学生提出的方法,再追问“这些方法是否合适,存在什么问题”,学生有感而发,促使课堂向更深的地方挺进。其实,思政课程中的很多内容学生早已熟知,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就能很好地践行,所以教师教授这部分内容时应当“接地气”,让学生感同身受,这样才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达到教学效果。
(二)案例的呈现要有技巧
课堂中除了案例的选择很重要外,案例的呈现形式同样有意义,合适的表达方式更能让学生有探索的欲望。一个案例,如果语言表述太过繁琐,学生还没看完就会失去探究的兴趣,而太过简单的案例学生又觉得幼稚而“不屑”,所以在例子的表达方式上要有所讲究。以“职业道德与法律”课为例,法律的知识点大多有些枯燥,有的更是生涩难懂,因此,法律课的例子更应该做到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在例子的表达方式上更应该贴合学生。所以,选什么样的案例,如何表述这个案例,决定了教学效果。如高空坠物就是举证责任倒置的情形,老师举例:一个人走在路上,从楼上丢下的一个烟灰缸把人砸成重伤,但是找不到嫌疑人,而通过科学实验表明从三楼到十楼往下丢都可能造成这样的伤害,那么三楼到十楼的住户都可能是嫌疑人。如果让原告去举证到底是哪户人家做的,难度太大,而如果由这些嫌疑人分别证明自己无罪则相对容易很多,这就是为什么要举证责任倒置、从原告转向被告的原因。这个案例以有趣的漫画形式,再由老师生动的讲解,相信学生对这个知识点印象会更加深刻。
当然,在信息化普及的当下,案例的表现形式可以更加丰富多彩,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呈现案例,能够将学生的视觉、听觉调动起来,把案例更全面、逼真地展现给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除了多媒体展示案例的方式外,还有一种形式也颇受学生欢迎——情境表演。这种方式不仅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了解案例表达的内容,而且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举例要注意互动
举例是课堂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教学手段,举例的同时跟学生互动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好地融入课堂,还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培养他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举例时应注意,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去分析、讨论,不要立即给出答案,让学生独立思考,学生的答案即使偏离也不要急于下结论,应多给予鼓励,通过引导让他们自我更正,达到教学效果。以“职业道德与法律”课为例,比如,在讲解第四课中“诚实信用”时,我并没有像以往的教学举一个“高大上”的例子,而是采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举例,“你们从小听到大的谎言有哪些”,学生顿时就有了兴致,在日常生活中他们说过的、听过的“谎言”不计其数,从善意的谎言、小恶作剧到经历过的诈骗等,畅所欲言,再从学生的举例中挑出几个典型例子追问:“从这些谎言中受到哪些伤害或是产生哪些严重后果”,通过提问的方式,层层递进,再来说明诚信的意义,教学效果立竿见影。
三、举例应有的放矢
思政课是学生品德教育的必修课程,是中职学生养成教育的主要途径,课程教学应重在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实际教学中,有时会出现为了迎合学生的兴趣而偏离课堂的情况,这虽然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却偏离了教学目标甚至脱离了教学内容,本末倒置。教学中所举例子不仅仅要引起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联系教学内容,注意与思想教育相结合。比如,在思政课堂上,热点新闻、时事案例的讨论往往很受学生欢迎,这也是教师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环节。但是,经常会出现一种现象:一部分学生对新闻热点抱着看热闹的态度,只对事件本身感兴趣,对其背后的道德意义不管不顾;还有一部分学生甚至嗤之以鼻,唱反调,想法偏激。如果不能及时纠正这些学生的想法,引思明理,那所谓的举例就是哗众取宠,也失去了课堂讨论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