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1+X”证书制度实施案例研究
2021-09-22韦羡玲
韦羡玲
[摘 要] 就“1+X”证书试点改革制度下,职业院校推行“课证融合”开展情况、存在问题以及加强“产校融合”“双师素质”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对“课证融合”制度下夯实学生理论知识基础,提升学生职业技术技能,开展生涯教育的途径进行深入探讨。
[关 键 词] “1+X”证书制度;工业机器人;课证融合;改革;探索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9-0036-02
一、“1+X”证书制度下“课证融合”存在问题
(一)“课证融合”认识不到位,制度建设有欠缺
我国职业院校“1+X”证书制度试点改革,是在当前职业技术技能人才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相差巨大的背景下提出的。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建设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大,需要大批技术技能高和具有专业技术证书的人员充实到建设一线。而我国职业院校证书制度与课程设计相脱节,导致我国现行的职业技能鉴定体系不能适应行业技术人才需要。同时由于职业院校的教育管理和设计层次不清晰,造成专业人才培养与职业技能等级考试相脱节的同时,也导致学生和教师对“课证融合”的理解与实际需要不一致,不能与学生生涯教育结合,对学生未来职业的技术技能不利。
(二)“课证融合”教材内容把握不精准,职业技术技能考试针对性不强
主要表现:一是以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程为例,部分职业院校对工业机器人专业进行课程设置和知识架构确立时,主要考虑学科的系统性和专业化对理论层面的要求,而对工业机器人如何根据天气气候环境变化使用的实战技能培养存在空缺。二是学生在进行工业机器人专业实习时,由于理论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脱节导致实习效果差。三是职业院校对课程设置与取得证书关联性研究不够,人为地把工业机器人课程分为理论知识和技能实践两部分,使得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被破坏,导致理论和实践不能互相印证,学生无法精准认识和正确评估自己的综合能力。
(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不健全,专业“双师素质”队伍建设力度不够
职业院校已经认识到以往“课证融合”在培养学生理论、实际操作能力结合方面存在的缺陷,开始引入“产教融合”新实践。通过学校和企业建立学生就业需求合同,借助校企合作载体实现校企合作共赢。在此过程中,学校充分借助企业的设备和资源优势、发挥工程技术人员专业优势为学生进行针对性强的现场实时授课。客观地讲,企业师资虽然拥有丰富的现场经验和对机器设备的精准把控能力,但他们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知识传授能力存在不足。相反的,学校教师队伍理论水平和传授能力具有专业性,但是学校的陈旧设备不利于学生的实际操作,导致走向另一个极端。因此,加强专业“双师素质”队伍建设可以实现学校和企业之间优势互补,有效弥补职业院校与企业顾此失彼的弊端。
二、“1+X”证书制度下工业机器人课程改革途径探讨
(一)制定科学规范“课证融合”的教学体系
职业院校在通过“1+X”证书制度试点取得初步经验的基础上,一是要组织专家学者对职业院校“课证融合”进行顶层设计,继续加强对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深度解读,逐步建立起完备的“课证融合”制度,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体系。二是在对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证融合”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修改完善“课证融合”制度在理论认识和知识体系与职业技术技能实践培养方面存在缺陷。通过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修订完善,重点突出教学大纲对技术技能等级标准要求,把学生未来走向工作岗位实际需要的能力作为关键点,保证“课证融合”体系设置更具科学性、实用性和通用性。三是注重“课证融合”课程体系设置的传承与创新,以工业机器人取得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成功经验为基础,继续加大对工业机器人维护、应用、编程方面人才的培养。适当调节理论知识与实际技能课时比例,使课程设置更加符合实战要求。四是结合学生生涯教育,充分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特长,在“课证融合”体系设置时挖掘“校企联合”的潜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地方风格的职业技术技能育人培养模式。
(二)加强“课证融合”模式化、标准化建设
1.改革教学模式
职业院校改革教学模式,不断厚实理论知识基础,就是要通过实行“产教融合”实现从重理论、轻实践到向理论知识传授与实践能力培养并重的转化。但总的来看,职业院校教师企业经验不足、企业教师理论知识不够的矛盾依然存在,导致校企“产教融合”过程中对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存在着不利影响。一方面由于缺少理论支撑,导致学生成为机械的操作工具,另一方面由于理解能力不强导致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降低。所以实施“课证融合”制度要求职业院校增强对工业机器人专业相关理论知识方面的积累,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达到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教学模式改革目标。
2.优化课程内容设置
把“课证融合”教学内容与职业技术技能等级考试标准融合到日常教学中,对于实现职业院校技能鉴定考核内容项目化模块化,提高学生将工业机器人應用编程技能自如运用到理论实践、形成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能力具有促进作用。因此,职业院校在进行课程内容设置时要以工业机器人传统课程为基础,准确把握机械工程机械人发展和由此派生出的搬运码编制应用设备的拆装、调试以及控制应用等方面的新内容。借助网络平台、网络“空中课堂”等先进新媒体手段,把形成的教学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应用推广到全国,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推进全国职业技术技能等级标准的全面落实,满足学生取得专业技术技能证书的标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