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大型城市的社区阅读空间建设

2021-09-22丘干关婷

出版参考 2021年8期

丘干 关婷

摘 要:社区是城市社会的基本组织细胞,是解决城市问题和推进城市发展的重要载体。如何真正从根本上消解所谓“大城市病”带来的疏离感?基于文化治理的阅读空间建设是重要途径之一。探索内涵化、标准化、品质化的社区阅读空间建设,有助于为居民营造“社区共同体”,构建在地性的生活方式,进而实现从人口学意义上的“城市化”迈向社会学意义上的“市民化”。

关键词:大型城市 阅读空间 社区共同体

城市化是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当今世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城市发展阔步向前,人口资源不仅成为城市吸引力的重要指标,也不断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要推动城市化高质量发展,从人口学意义上的“城市化”迈向社会学意义上的“市民化”,文化引领是重要维度之一。

我国自2006年开展全民阅读促进工作,阅读推广已逐步渗透到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参与承接公共文化社会治理的部分政府职能,通过阅读凝聚文化共识和发展共识。社区是城市社会的基本组织细胞,是解决城市问题和推进城市发展的重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要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整合各种资源,增强社区公共服务能力。”全民阅读要进一步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社区阅读是重要抓手,积极推动大型城市社区阅读建设,搭建以融合发展、创新发展为特征的社区阅读空间,不仅有助于解决城市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难题,提升城市居民文化素养,更有利于推动实现市民文化权利,强化市民归属感和获得感,进一步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推进书香社会建设,引领创建更先进的城市文明。

一、社区阅读空间的概念和内涵

社区是在地缘关系基础上结成的互助合作的共同体,用以区别在血缘关系基础上形成的互助合作的共同体。[1]社区作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行动场域,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形成了一个微观社会,不同于城市文化的宏大叙事策略,社区文化建设的重点在于构建在地性的生活方式,培养人与人、人与居住地之间的亲密感和认同感。

阅读空间(reading space)的概念由来已久,泛指以阅读为主要活动的、有一定容量的物理空间。当前国内的城市阅读空间已十分多样化,大到书城文化综合体、大型图书馆,小到特色书店、书吧和基层图书馆,从主题内涵、建筑风格、室内设计、展陈方式、受众体验等方面不断寻求创新和提升。

公共性是阅读空间的第一属性。无论是书“店”还是图书“馆”,封闭式的物理空间实则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场”,阅读本身蕴含的求知、爱智、沉思、内省赋予了空间特质,产生的吸引力形成一种文化磁场,是看不见的,同时也是客观存在的。阅读是一种公认的利他行为,由此决定了阅读空间的公共属性。无论是否由公共权力创建和运营,书店及各种阅读空间通常是被期待产生思想和交流意见的地方,是面向所有市民开放的、公共生活的最佳场所。

书是阅读空间的核心元素,决定了空间的文化属性。不同于其他消费场所或公共场馆的受众,进入阅读空间的人通常是读者——通过图书产生关联的特定群体,是存在精神追求和文化诉求的一类群体。亨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提出的社会空间理论认为:“空间是一种社会关系,空间里弥漫着社会关系,它不仅受社会关系支持,也生产社会关系和被社会关系生产。”[2]阅读空间不仅连接人与书的供需关系,也承载了围绕书进行的各种文化服务和文化行为,通过阅读分享和互动构建了人与人的共享关系,同时提升空间的文化附加值,在文化建设中发挥公共服务功能和作用。

随着大型城市的社区规划管理日趋成熟,社区建设不断提出智慧社区、美丽社区、人文社区等特色理念,如何真正从根本上消解所谓“大城市病”带来的疏离感?基于文化治理的阅读空间建设是重要途径之一。在社区营造阅读空间,是在一定区域内构建一种人与居住地紧密连接的、理想的公共生活空间,在满足居民日常生活文化需求的同时,重构空间的符号价值,建设有区域特点的文化地标和精神家园,培养市民意识,打造文化场景,形成社区记忆,让市民与城市共生共荣。

二、社区阅读空间的营造和拓展

社区阅读空间建设的基础条件是保证设施总量规模和人均分配比例。仅以公共图书馆为例,20世纪60年代末,欧美发达国家公共图书馆的平均服务半径已达到900米。我国公共图书馆覆盖率偏低,平均服务半径是32公里。在美国,平均不到2万人一个图书馆,日本平均3万至4万人一个图书馆,对比来看,我国图书馆建设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近年来,全国各地坚持推动全民阅读进基层、进社区,形成了基层阅读空间遍地开花的良好局面,然而在运营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与市民群众的期待和要求还存在一定距离。

当前,遍布城市社區的阅读空间大致分为基层图书馆、社区图书室(阅览室)、书店(书吧)等三个类别,建管主体性质不同,服务品质参差不齐,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模式和评估机制。图书馆总分馆制建立后,在一段时间内普遍存在“重挂牌、轻管理”问题,空间人气稀薄、效能低下;作为商品住宅小区配套公建的社区图书室或阅览室,运营权移交业主后通常做不到专业运营,实际用途往往让渡给文艺体育活动,居民阅读权益得不到基本保障;民营书店则普遍被城市高昂的租金成本困扰,缺乏造血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一旦遭遇疫情或其他危机,业绩断崖式下滑,人气和效益都难以为继。

社区阅读设施“空心化”问题日趋严重,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那么已有的阅读设施就如同僵化的躯壳失去灵魂和生命,不能成为标准化的“阅读空间”。为构建理想的社区公共生活空间,与城市发展需求相适应,社区阅读空间理应承载更多,做得更好,存在更久。

一是拓展空间外延,完善社区基本阅读保障。社区要发挥社会保障功能,必须针对日益密集和多元化的民生需求,提供精细和完善的服务。按照社区规划的“阿瓦尼原则”①,城市社区的规模应保持在一个面积足够小的地方,以方便人们通过步行距离可以彼此相识,但同时要求有足够大的空间支持多种活动和设施。阅读是高层次的民生需求,以阅读为核心融合社区民生服务和居民文化生活,一方面能高效解决阅读空间总量不足问题,另一方面则大大提高了阅读空间的兼容性。由于传统的公共服务设施存在大量的未开发空间和空置时段,造成资源严重浪费,社区阅读空间建设亟须打破建管主体的局限,大幅度拓展阅读空间的外延。除了图书馆、书店、报刊亭等传统阅读设施,可以推动学校图书馆、科研机构图书馆等机构分时段向公众开放,辖区内医院、银行、车站等服务机构和场所,以及街道、广场、居住区、公园、绿地等室外公共场所,都是可待开发的阅读空间。

二是丰富空间内涵,提升居民文化生活品位。现代城市居民需要的不再是冷冰冰的阅读设施,而是对阅读空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内容品质、审美品位以及人文温度。社区阅读空间的规划设计要更强调多样性、社区感、人性化、风格化等价值标准,空间设计和展陈风格注重自我表达,增加空间吸引力。围绕阅读开展的文化活动也是空间构成的重要内容,要追求思想性、艺术性、精品化,在文化保障均衡的基础上继续提升效能和品质,进而提升市民文化素养,提高社区文明程度。

三是重构符号价值,建构市民的身份认同。社区承担社会融合功能,尤其在大型城市,流动人口通过社区的黏合效应融入城市社会,通过“社区化”完成“城市化”。匈牙利思想家阿格妮丝·赫勒的“交往理论”认为,日常交往是社会关系的基础和反映。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交往关系分为基本的两类:一种是以平等为基础的人际关系,一种是以不平等为基础的人际关系。阅读带来情感、认知、价值观上的一致性,弱化人与人之间相貌、身份、地位的差异性,是近乎完美的交往中介。社区阅读空间适合成为意见中心和公共生活中心,通过设置公共议题和开展相关活动营造“社区共同体”,为居民化解个体困境、提升生活品质,强化居民归属感和认同感。

三、社区阅读空间建设的实施路径

深圳作为中国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在城市治理方面不仅承担先行示范的历史使命,也拥有诸多创新性经验。深圳曾率先实现公益性文化场馆全面免费开放,保障市民参与文化活动的权利,形成“我是主角”的公民意识。“实现市民文化权利”“来了就是深圳人”城市理念深入人心,增强了新深圳人尤其是年轻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深圳率先提出“文化立市”“文化强市”,建设“两城一都”(钢琴之城、图书馆之城、设计之都),形成“十分钟文化圈”。党的十九大明确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深圳在国内率先提出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面实现均等化,完善社会治理服务化、精细化、人性化。

当前,深圳“十分钟阅读圈”基本形成,平均每1.4万人拥有一个公共图书馆。深圳共有公共图书馆(室)710家,街道以下基层图书馆698家,实体书店700多家,其中单体面积超3万平方米的大书城6家,社区书吧50多家,未来将建成“一区一书城、一街道一书店、一社区一书吧”格局。深圳图书馆、深圳书城等大型阅读设施已基本满足了城市阅读空间在中心区集聚化的标志型需求,各区分布也在均衡布局,社区阅读空间则还处于从基础型向提升型发展的初级阶段,推动全民阅读深入基层任重道远。

截至2019年底,深圳全市共有74个街道,其中约25个街道没有街道图书馆。面积超过500平方米的基层图书馆仅有30个,有些区的社区图书馆面积不足100平方米。社区书吧建成50多家,“一社区一书吧”完成率不足十分之一。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升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功能,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推进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和数字化发展。”“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和设施建设运营。”以深圳为例,社区阅读空间建设有必要探索一条“集约化建设、标准化管理、多元化运营”的实施路径。

一是统一规划全市社区阅读空间的区位布局,整合现有公共空间,快速推进深圳社区阅读空间建设,兼顾设施可达性、设施用途兼容性,在地理区位上形成社区市民中心和文化阵地。深圳共有662个社区,建有1039个社区以及商务楼宇、产业园区、商圈市场等新兴领域党群服务中心,平均每1公里内有1个基层党群服务中心,在空间定位和基础条件上具备先天优势,是城市进一步拓展社区阅读空间的有效载体。结合社区特色和实际情况,小区、公园、商圈也可以作为选址区域,设立环境舒适、配套完善的社区阅读空间。

二是统一制定空间建设标准和服务标准,以市民需求为导向,提倡高品位优质服务下沉社区,协调公共文化资源供给分配,把基层文化服务提升到一流水平。进一步提高空间利用率和服务效能,探讨空间延时开放和错时开放,比如在课余时间开放校园图书馆,4点半至6点向学生和老师开放,晚上7点以后向社区居民开放。有针对性地在不同时段、面向不同群体开放阅读资源和活动项目,让社区的老年人在白天有阅读和活动的场所,让上班族和孩子在晚饭后有静谧休闲的空间,满足所有居民的阅读需求。創建“书+生活”模式,完善书目选配,推出社区阅读榜单,开展文化沙龙和互动体验活动,配套文创、咖啡、艺术品、展览等艺术资源,丰富阅读体验感,提升空间吸引力。

三是开放管理思路,打破运营主体局限性,鼓励企业和社会机构参与市场化运营,激活空间的内生动力,提高空间与居民需求、市场环境、社区发展的适应性。实体书店要发挥运营优势,承担社区阅读空间建设任务,履行开展公共阅读服务的社会责任。深圳“一区一书城、一街道一书店、一社区一书吧”战略要探索转向社区阅读空间的营造,通过链接作家、出版社、图书、渠道、读者等阅读全产业链上下游,提高图书及相关内容资源的配置效率,协调名家名人资源下沉社区,开发公共空间的商业潜力,延续空间生命力。

全民阅读关系到国家发展和民族命运,是举全国之力推动的重要文化事业。大型城市社区阅读空间的建设将进一步推进全民阅读深入社会细胞,惠及每一位市民,让阅读成为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引领健康、美好、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为全面实现书香中国奠定坚实基础。

注    释:

①1991年,美国新城市主义制定了阿瓦尼原则(Ahwahnee Principles)。1993年,第一届新城市主义大会提出“传统邻里开发”“公共交通导向型开发”两大核心理念。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中国现代化:对城市社区建设的再思考[J].江苏社会科学,2001(1).

[2]王志弘.文化治理与空间政治[M].台北:群学出版有限公司,2011:77.

(作者单位系深圳出版集团有限公司)